?

幼兒行為習慣在教師素質教育下的養成

2020-08-04 11:11徐藝軒
家長·下 2020年6期

徐藝軒

摘要:陶行知先生在《我們的信條》中明確指出:“我們深信教師應當以身作則?!彼J為教師應該“與學生共教、共學、共做、共生活”。教師的一言一行帶著一種特有的社會責任,會對幼兒產生教育的作用。在幼兒園生活中,教師與幼兒朝夕相處,教師的言行無時無刻不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行為習慣的形成。

關鍵詞:教師態度;教育語言;教育行為;幼兒行為習慣

一、教師行為對幼兒產生的影響

這里有個比較經典的案例:有個小朋友由于家庭原因,每天早上來園時都會哭鬧一會兒,任憑教師怎么哄勸都沒有用。有一天,帶班教師終于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對這位小朋友大聲地說:“不許哭,再哭老師就不喜歡你了!”這時小朋友睜著驚恐的眼睛看著教師,終于不哭了。第二天,這個小朋友來園又哭了,還沒等教師開口,另一個小朋友跑到該小朋友面前雙手叉著腰,大聲說:“不許哭,再哭老師和小朋友都不喜歡你啦!”站在一旁教師的臉馬上紅了起來。這不禁讓我想到,曾幾何時,我也面目猙獰,用手指著小朋友來“教育”,并且被別的幼兒看到,在日常生活中模仿了起來。

當然,教師積極的行為也會成為幼兒學習的榜樣。戶外活動結束了,面對著滿操場的繩子、皮球、沙包,我又像以前的每一次那樣,不聲不響地走到操場,將大班、中班、小班所丟棄的玩具一一拾起,放回我們的玩具架上。這時候我聽到我班一個小朋友說:“你們看,老師也在收拾玩具,我們出去幫她收拾好不好?”孩子們都一齊跑到操場上,爭先恐后地收拾著玩具,不一會兒,我們就勝利了,我們的戰利品就是玩具架上那滿滿的玩具。孩子們看到這么多玩具很高興,我就對他們說:“你們看,別人亂丟的玩具都跑到我們的玩具架上來了,以后小朋友又有很多玩具可以玩了,有的還是大班和中班的哥哥姐姐的呢!如果你們也像他們那樣,玩具玩好以后不收回來,隨便丟在操場上,我們班的玩具也會跑到其他班級去,到時我們就沒什么玩具可以玩了,那可怎么辦呢?”孩子說:“我們不玩的時候要把玩具送回家,不丟在操場上,不小心掉的也要把它收起來,放在我們的玩具架上?!甭犃撕⒆拥脑?,我感到很欣慰,我的付出沒有白費,并不是因為我們班近水樓臺先得月,撿到了很多玩具,而是因為我的一個不起眼的收玩具動作,教育了我的孩子們。我知道即使以后我不再去撿玩具了,但是我們的孩子也會看一個撿一個的。我用自己的行動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他們的心靈,培養了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將會讓他們一生受用。

二、教師語言對幼兒產生的影響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人們越來越重視學前教育。學前教育是幼兒感知教育和知識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教師的語言會對幼兒行為產生極大的影響,因此幼兒園應當對幼兒教師的語言足夠重視并且采取相應手段提高幼兒教師語言對幼兒行為的積極影響。幼兒教師的語言魅力是一個綜合的抽象概念,組成語言魅力的內容可以包括教師的語言內容、語音、語氣、態度、思想情操、文化修養等等。研究幼兒教師語言魅力對幼兒語言發展的影響必須分化理解語言魅力,準確了解不同魅力體系的教師語言對幼兒語言發展的影響。正如人們所知,幼兒時期是人類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如果錯過這個黃金時期,對語言的學習就會變得缺乏靈活性,顯得單調乏味.幼兒園教師要充分意識到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重要性,要發揮自身語言魅力,讓幼兒學習語言的過程變得有趣而靈活,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在日常生活及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都應時時注意以積極的語言態度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讓幼兒在環境中得到感染、熏陶,陶冶情操,誘發熱愛語言的情感,感受語言交流的樂趣,大膽嘗試運用語言和提高運用頻率,發展語言能力,讓語言更好地為生活服務,不斷提升生活質量。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工具,也是傳遞信息的工具。而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它也為幼兒形成道德品質提供了基礎。在幼兒園里,幼兒教師對于幼兒來講,是一個榜樣的作用,在孩子的眼里,教師的一切都是對的,如果幼兒教師的語言得當,便能夠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教師經常恰當的贊揚、鼓勵、肯定、安慰的語言,會使幼兒感受到被尊重、關愛,被理解和接納,產生重視感和安全感。如果語言運用得不當,在處理同樣的事件里,采用消極甚至言語刺激等方法,則會對幼兒產生一些不良的情感,比如自卑等,從而會對幼兒今后的身心產生一定的影響。

教師的語言還會影響幼兒對學習的興趣和動機。除了學習材料、學習環境等客觀因素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外,教師的語言引導無疑是學習興趣產生和保持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教師富有感情的語言,幼兒愛聽、樂意聽,這不僅可以節省時間,減輕幼兒的認知負擔,提高學習效率,而且還能夠使幼兒對幼兒園、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和積極的學習動機,也能促進幼兒形成良好的自我預期,激發自我成長的動機。

所以作為幼兒教師,要時刻注意自身的言行,因為這都可能對幼兒產生相對的影響。幼兒良好行為和文明語言的形成,離不開幼兒教師的正確引導,只有幼兒教師以身作則,幼兒的發展才能更加穩定。無論是他們的性格、道德修養還是自身的各種行為,都會產生如此效果。

三、教師的態度對幼兒產生的影響

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說過:“教師態度神色上的少許變化,兒童都能看到或感覺到,教師思想上的一切改變無形之中都會影響到兒童?!庇變航處熥鳛橛變旱闹饕煌吆徒逃?,教師的教育態度是幼兒最敏感的也是對幼兒影響最大的,它對幼兒的成長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教師對幼兒關心、鼓勵的教育態度,不僅使幼兒充滿了自信、上進愉快地情緒、情感,而且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幼兒,其無形地為幼兒樹立了榜樣。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情感的交流。只要教師始終用一顆愛心,去發現幼兒身上的閃光點,善于捕捉任何一次瞬間即逝的教育契機,不失時機地給予鼓勵。讓幼兒積極接受教育,對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將起到積極作用。

四、結語

當教師經常為了設計教育活動而忙碌著,殊不知自身的言行便是一種極好的教育資源,這種言行每時每刻影響幼兒。如果教師不注意以身作則和為人師表,光憑集體教師中的“言傳”而忽略生活中的“身教”就會錯失很多教育良機,甚至產生負面影響。教師要相信自身的一言一行、榜樣力量是無窮的,相信教師的自身行為對幼兒行為習慣的養成是有著積極意義的。

參考文獻;

[1]鄢月.教師的語言藝術[M].吉林大學出版社,2010.

[2]謝文舉.教師語言藝術手冊[M].山東大學出版社,2008.

(責編 張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