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借小組學習促進能力提升

2020-08-04 11:11黃丁群
家長·下 2020年6期
關鍵詞:小組學習能力提升

摘要: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任務的完成,應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習語言文字,提升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那么,怎樣的合作、探究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能力呢?本文中,作者從“借小組學習培養質疑問難能力”“借小組學習訓練知識建構能力”“借小組學習鍛煉語言思維能力”“借小組學習提升審美創造能力”四方面談了自己的做法。

關鍵詞:小組學習;能力提升;訓練知識

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都要求教師盡量少講,因此課堂中常出現這樣的環節:小組學習??珊芏鄷r候,學生看似忙忙碌碌,但當你問他學到了什么,學生卻一問三不知。為什么會這樣?這是因為許多小組學習都是無效的,學生只是在“就事論事”,原地打轉,沒有解決實際問題。那么,小組學習如何算有效呢?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任務的完成,應是引導學生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習語言文字,提升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因此,我認為,小組學習必須是學生在教師的巧妙引導下,明確目標與方法,然后通過自己的努力與同伴的協助,解決問題,提升能力,這樣的小組學習才是真正有效的。下面談談我的做法。

一、借小組學習培養質疑問難能力

課堂中,小組探究的問題一定是學生不知道卻想知道的,而通過小組同學間的思維碰撞又有可能解決的問題。這樣的問題,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讓學生享受到合作帶來的成功喜悅。要找出這樣的問題,可分兩步走。

首先,我們要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個性問題,這時的問題一定是學生學習困難的真實反映。如《西門豹治鄴》是統編版四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課文,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節,簡要復述課文”,因此,《西門豹治鄴》的課后練習第一題也要求“默讀課文,根據課文內容填空,并簡要復述課文”。當我讓學生讀完這些要求后提出自己的疑問,學生馬上說:“老師,為什么又要學習復述故事,以前不是學過嗎?什么叫簡要復述,這次的復述與以前的有什么不一樣?簡要復述有哪些方法?這次我們該提升哪方面的能力?”……其實,學生能提出這樣的問題,說明他們已經對“復述課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又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懷疑,因此,此時我們該想辦法幫助學生一一釋疑。但一節課中,學生提出的問題這么多,又這么散,我們一節課逐一解答是不可能的。

因此,第二步,我們必須教會學生如何在小組中提取共性問題,然后再把各小組的問題融合在一起,找到全班最想解決的共性問題。要學會找共性問題,說起容易,做起難。我先引導學生思考,對于復述課文,我們三年級已經學了什么,學生說已經懂得了借助表格、示意圖等復述課文,所以,四年級的側重點應放在哪里呢?……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終于明白了本節的學習重點是“簡要”二字,因此,“怎樣才能做到簡要地復述課文?”成了本節課的共性問題。

看,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不但明確了學習任務,也有效地培養了質疑問難的能力。

二、借小組學習訓練知識建構能力

語文核心素養的其中一個就是“語言知識的建構與運用”。對于知識的建構,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建構而獲得的。此時,小組學習是否有實效,對于學生語文知識的建構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小組學習的前提是自主學習,學生先在教師導學案的引導下閱讀教材,查找有關資料,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對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并產生了自己的疑問,到了課中,通過師生間的質疑問難,提取出中心問題,然后組織小組學習,在這個環節中,學生分享學習成果,陳述個人觀點,提出疑難困惑,評價他人觀點,知識必定會在思維碰撞中得到內化與提升。

如四年級的《牛和鵝》一課,重點是“學習用批注的方法閱讀”。什么是“批注”,“批注”有多少種方法,對于學生來說都不知道,于是我采用了以下幾個環節讓學生實現對這一知識的建構:

1.自主學習:觀察課文與以往的有什么不同,寫在文段旁邊的是什么?它是根據什么寫出來的?

2.提取中心問題:什么是“批注”,怎樣進行“批注”?

3.小組學習:(l)匯報發現的批注及其特點。(2)嘗試在課文中進行批注,讀給同學聽,看別人是怎樣批注的。(3)小組展示學習成果,其他小組提問或給予評價。(4)師生合作,小結方法。

從以上的環節我們看到,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能促進知識的交流與思維的碰撞,加速新舊知識的聯結,從而實現了對新知識的建構。

三、借小組學習鍛煉語言思維能力

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語言思維能力的主陣地,可我們在過去的教學中,發現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越來越弱。因為,我們之前的課堂總是教師深入地解讀了課文,然后把它分解成幾個問題引導學生解答,這樣的課堂,看似學生都在思考問題,但其實對學生的思維發展沒有多大幫助。因此,我們要改變之前的教學方式,問題從學生身上來,解決問題的過程也要在學生的探索、交流、辨析中來。

例如,《西門豹治鄴》一課,前面已經找到了本節課的共性問題:怎樣才能做到簡要地復述課文?接著教師放手讓學生進行小組學習,學生根據各自的理解簡要復述課文的第一部分,復述后要說出自己對課文哪里進行了簡略,采用了什么方法進行簡略,其他同學聽完要指出哪里仍需改進。然后由各小組陳述總結出了哪些能做到簡要復述的方法,再由全班討論這些方法的科學性、可行性。最后讓學生用這些方法練習復述,反觀效果,從而感受方法的可操作性。這樣得出來的方法符合學生的年段特征,比教師花盡心思提煉出來的方法好多了。這樣的學習過程告訴我們,教師只有將學生帶入一個特定的語言情境中,讓學生去閱讀,去實踐,學生的理解力、聯結力、分析力等思維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四、借小組學習提升審美創造能力

新課標指出,學生要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審美情趣和創造力。語文教材中,文本的語言、形象的描寫、意境的呈現等都蘊含著豐富的審美因素,只要我們給予了學生足夠的機會,學生就有可能在各種的學習體驗中提升審美創造能力。

例如,在學習《牛和鵝》一課“在忙亂中,我的書包掉了,鞋子也弄脫了?!揖陀挚抻纸小Z要吃我了!鵝要咬死我了!”這個片段時,我放手讓學生采用小組學習的方式,在小組中讀、演這一部分的內容,通過角色表演去揣摩人物的心情。要知道,小孩子在一起時都喜歡玩角色扮演的游戲,這類游戲不僅可以讓他們體會各個角色的特點,發揮他們的創造性和想象力,他們還會為了讓自己演得更像而主動去探尋文字,揣摩角色的動作、語言、神態,然后對形象進行再創作,力求演得比別人更好。這樣的學習,目標達成度一定是很高的。

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多組織學生小組學習,讓學生個個都有機會參與到感情朗讀、課本劇表演、新聞播報等活動,學生就能在這一次次飽含深情的朗讀中,一場場用心演繹的課本劇中,一遍遍語言情境的藝術探尋中提升自己的審美創造能力。

五、結語

總之,我們的課堂應盡量減少一言堂、一起說的時間,多讓學生在小組中學習,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親歷每一次語言實踐活動,學生才有可能在這些有目標的實踐活動中提升能力,強化素養。

注:本文為廣州市教育科學規劃2018年度課題“小學生語文自學能力培養的策略研究”(課題編號:201811640)成果論文。

參考文獻:

[1]李靖.知識內化:對分課堂的核心精髓[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8(11).

[2]王煥娣.基于實踐活動,指向核心素養的語文教學[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8 (10).

[3]張正榮.“語言建構與運用”是語文教學之本[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4).

作者簡介:黃丁群(1970.12-),女,漢族,廣東廣州人,本科,小學語文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

(責編 張欣)

猜你喜歡
小組學習能力提升
合作學習對高中數學學習的重要性探討
新高考背景下中職數學教學新探
企業工商管理人員應具備的能力及提升措施
培養和提高小學生數學語言能力的探索
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教學組織模式改革探討
信息化背景下高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研究
論合作模式下小學生個體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
自主學習、小組學習方式在高職課堂教學中的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