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麥高產栽培技術

2020-08-09 08:48班春麗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20年7期
關鍵詞:高產栽培種植技術小麥

班春麗

摘 要:本文結合河南省夏邑縣曹集鄉農業服務中心的實際工作開展情況和多方的案例調查,對種植過程中栽培技術對小麥高產的重要意義進行簡要分析,并從播種前準備、麥田管理以及適期收獲等方面總結出相應的技術經驗,有助于實現科學合理地種植,加強生長過程中的管理調控,以促進小麥作物的高質高產。

關鍵詞:小麥;高產栽培;種植技術

小麥是我國的主要糧作物,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作為一種經濟作物,其影響著世界農業產業格局。隨著人口數量的不斷增長,對于小麥的需求也逐步增加,但受種植環境的影響,近年來的小麥產量無法完全滿足社會需要,所以如何在現有基礎上優化栽培技術,以增加麥收的產量顯得尤為關鍵。

一、栽培技術對于小麥高產的重要性

不同地區、不同氣候條件以及不同的土壤成分,都會對小麥的生長產生一定的影響。高產小麥栽培技術,是在保證小麥品質的基礎之上,最大限度提升小麥產出數量,其能夠從根本上緩解環境因素所帶來的限制性,降低農作物種植的盲目性,進而從多個方面對小麥的生長進行管控。實踐證明,采用高產栽培技術培育的小麥生長狀況較為良好,不易受病蟲害的侵襲,從長遠來看,這不僅是農業促產增收的捷徑,更是發展現代化農業的必要環節。

二、小麥高產栽培技術研究

進行小麥高產栽培技術研究在種植小麥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實際應用時要結合種植情況,靈活、有針對性地采取對策,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播種前的準備工作

首先,要了解種植區域的情況。以河南本地為例,該地區產量高、質量好的小麥多產自北部,相比之下,南部的整體水平都略差一些,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受氣候環境影響較大。因此,在種植小麥的過程中,要重視土壤成分、水利條件以及氣候特征等影響,對種植區域進行詳細的分析,為后續的工作做好鋪墊。其次,注意土壤的培肥。土壤培肥是在對土壤進行科學分析后,通過對土壤成分的識別,檢測出缺乏物質,并有針對性地通過土壤施肥進行補充。土壤培肥在農業種植過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合理化的應用不僅能夠實現作物的高質高產,還能充分激發土壤潛力,提高肥效有效作用率,使用過程中,應高度注意肥料配比,與此同時,充分利用科學檢測手段,從土壤檢測分析的結果出發,進行微量元素的補充,以改善土壤微量元素的組成結構,豐富配比多樣性,使肥效能夠高度滿足小麥生長。最后,翻整土地。在正式播種之前,要對土地進行翻整以活化土壤,提高土壤通透性及生物活性。這是為小麥提供理想生長空間、提高小麥產量的關鍵步驟。

(二)播種過程

種植小麥除了選用優良品種外,還應保證幼苗的成活率。采用藥劑拌種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手段。此種方法是在種子播種之前,通過藥效作用,使其攜帶抗性進行萌芽,從植株生長的第一個環節入手,以保證種子成活率,提高對病蟲害的抵抗力,減小外界環境的負影響。但在選擇實施過程中,要注意相關事項,在進行藥劑攪拌時,要明確所選藥劑的藥效、用量以及所含成分,以便于對癥下藥,有的放矢。因為藥劑攪拌是一把雙刃劍,合理地利用會產生正面的保護以及促進作用,增強其抵抗病蟲害的能力。若藥量過大或者藥劑種類選擇不當,則會破壞其正常的生長環境,影響種子萌芽。甚至還會使種子對藥劑產生依賴性,降低自身對于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藥劑拌種是一種非常有效地增產技術,在拌種過程中,還可以加入一些富含微量元素的肥料、海藻等物質,提高小麥的抗逆性,在抗寒、抗旱以及抗倒伏方面均有不同的效果。

在播種時,還要注意適期播種,充分利用好土地熱量,以河南地區的種植經驗為例,每年的10月中上旬為最佳播種時間。

(三)冬前麥田管理

冬季麥田管理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注意弱苗的中耕,通過中耕能夠很好地破除板結,并且為幼苗生長提供相對恒溫的環境。二是要考慮越冬水的適時澆灌,這樣不僅可以粉碎硬質土塊,還可以實現氮肥的轉運。值得注意的是,越冬期間凍害極為常見,在澆灌越冬水時既要依據氣溫變化還要觀察麥苗的生長情況。

(四)春季管理

春季因自身氣候特點,溫度不恒定,導致小麥作物的抵抗力下降,不能很好地適應外界生長環境,所以成為小麥感染病蟲害的高發期。若防治不及時或者方法不當,很容易造成大面積的壞死,進而影響作物產量。對此,防治過程中首先應加強栽培管理,合理分布種植空間,粗耕細作,進行透光改造。小麥幼齡初期生長分布較不均勻,相互之間會出現遮擋,所以要進行透光工作以便減小空間密度,增加空氣流通,促進生長。除此之外,要注意清潔田園,清理腐爛枝葉,將病殘體集中銷毀,減少病菌來源,不給病原體生長和傳播提供條件。還要注意補充肥效,增強抵抗力。

(五)后期管理及適期收獲

小麥高產栽培技術后期管理主要強調澆好開花灌漿水。灌漿水對于養護根系、保護枝葉、增強顆粒飽滿度有著十分顯著的作用,因此,在安排灌漿時間時不易過晚,一般情況下,在小麥齊穗期之后即可,而且單次澆水量不可過大,以免影響作物品質。

掌握最佳收獲期不但可以減少肥藥的使用,還能夠避免成熟后的麥穗由于采摘不及時出現枯萎的現象。從小麥生長發育的過程來看,蠟熟期應該是收獲的最佳時期,因為這一階段籽粒已經成熟,雖然葉片出現干枯,但莖稈還具備彈性。如果錯過了最佳收獲期,成熟的麥粒會因為持續脫水降低飽滿度,畝產量也會隨之降低。

三、結束語

開展小麥高產栽培技術研究工作,要從種植手段,田間管理等多個角度出發,進行科學合理的管控。任何一項環節出現差錯,都影響最終的農作物產量。目前,我國的農業發展已具備系統化的管理,但由于不確定因素較多,未來仍需不斷地創新科學技術,最大限度地解決此類問題,達到防治和增產的雙重目的。

參考文獻:

[1]田強.小麥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探析[J].農家參謀,2020(17):241.

[2]余萍.關于小麥合理高產栽培與綠色防控技術研究[J].農家參謀,2020(14):95.

猜你喜歡
高產栽培種植技術小麥
主產區小麥收購進度過七成
孔令讓的“小麥育種夢”
葉面施肥實現小麥畝增產83.8千克
哭娃小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