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麥綠色增產關鍵栽培技術

2020-08-09 08:48馮天霞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20年7期
關鍵詞:麥苗發芽率雜草

馮天霞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我國人口也在激增,人們對于糧食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我國是個農業大國,每年進出口的糧食總量躍居世界首位,小麥是我國眾多經濟型作物當中最為熱銷的農產品,小麥成熟后通過加工可以制作成面包、饅頭等面食,同時還能用來發酵做酒,全身是寶且功能性多的小麥更成為全國人民喜愛的糧食品種。小麥作為青海重要的農作物之一,雖然青海海拔高且溫度低,卻依然適合種植春冬兩種類型的小麥,小麥的總產量決定了當地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提高小麥產量有助于提升農民經濟效益。

一、小麥播種前的準備工作

為了實現小麥的高產,在播種前的選種階段一定要選取品種優良的小麥種子,選種的標準一定要充分結合當地的氣候、地理條件以及土壤環境,選種的普遍原則是要選取抗病性強、抗倒伏、抗蟲害、品質優以及增產潛能好的種子。選種階段結束后,由于小麥種子經過一段較長時間的休眠后,種子本身具有的活性會降低,這不僅不利于種子的發芽,還容易在后期使小麥招致病蟲的侵害。為此,農戶們需要對種子進行一系列的加工處理,以提高種子的活力,以此來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具體的操作為在選取種子后,對選取的種子進行晾曬處理,這樣做可以激發種子的存活率和發芽率,而種子的晾曬工作十分講究,晾曬的場地和天氣都要慎重選擇,一般來講,未經晾曬種子的發芽率一般在15%左右。從數值當中,不難看出種子的發芽率偏低,為實現小麥的高產,改變這種現狀,需要對種子進行晾曬處理,晾曬的場地不能是水泥地,否則容易燙傷種子。其次是在種子晾曬的過程中,農戶們需要不定時地對種子進行翻身處理,這樣的工序一般要維持在2~3天,具體視天氣情況而定,晾曬完畢后,再對種子進行一波嚴格地篩選,對存在蛀蟲、外形干癟的種子直接舍棄,這樣才能大大提升種子的發芽率。

二、選擇適宜的時期,科學種植

播種階段農戶們一定要把握好播種的最佳時機,對于小麥的生長環境和過程來講,過早或過晚都會影響小麥的正常發育和成熟。過早播種的話,尤其是春小麥品種很容易受到寒冷的侵害,從而不利于種子的發芽。過晚播種的話,由于冬前的溫度不能滿足小麥正常生長發育的需要,所以將會導致小麥的根部不發達且根系分布雜亂,這將會導致小麥的抗逆性降低,不利于小麥的成長。同時,埋種的深度同樣也是制約小麥生長發育的一個重要因素,埋種過深或過淺都不利于種子的發芽。種子埋深的話,將不利于小麥的出苗;種子埋淺的話,容易漏出埋種,造成小麥根系生長不發達。為了防止小麥在播種階段各種不利因素,農戶們應當結合本地區的溫度,同時利用播種機進行條播,構建出科學合理地群體結構,以便種子能正常發育成熟。

三、播種前的田間管理工作

種植春小麥時,種植前的田間播種和管理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播種階段要充分考慮埋種和土壤的結合度,有時因為秸稈還田的原因造成在播種階段,一些埋種未與土壤緊密接觸,致使種子處于懸空狀態,這樣會造成麥種的死亡。為了避免這類狀況的發生,在播種階段需要對麥田進行適當的鎮壓,這樣可以降低種子懸空死亡現象的發生。在進行麥田鎮壓時,還需要考慮土壤的板結程度,在考慮到土壤板結程度的原因后,麥田鎮壓工作需要做好灌水處理,以便踏實土壤,處理工作完畢后,便是在播種的10天后再次對麥苗的生長情況進行觀察,若是發現大量麥苗生長不均勻時,需要進行中耕和鎮壓處理,對麥苗進行檢查的目的在于防止缺苗壟斷情況的發生,一旦發現疙瘩苗的存在,一定要及時處理,以保證麥田均勻的生長。

在麥苗的生長過程當中,田中的雜草汲取了麥苗生長所需要的營養成分,青海省田間在雜草主要有豬殃殃、婆婆納、刺蓋等,雜草生長越旺盛,麥苗的生長就會受到抑制。為此在雜草的生長旺季,一定要調配好制約雜草生長的藥劑,保證小麥的正常生長。

四、加強中后期田間管理,促進小麥高產

(一)科學高效的施肥

拔節期是小麥生長過程當中的重要環節,這個階段小麥需要消耗大量的營養元素,對水和肥料的需求會高于其他生長階段,為了促進小麥的健康發育和總產量,在小麥的拔節期要提高對小麥肥料的供給,在滿足小麥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的條件下,科學高效的施肥,以此來促進小花分化,提升單位面積內小麥的總產量。有條件的地區實施葉面噴肥,預防風害。小麥生長后期,根系吸收能力減弱,葉面追肥可延長小麥葉片功能期,提高光合作用,防病抗倒伏,減輕干熱風危害,增加粒重,可畝用0.3%的磷酸二氫鉀加1%~2%尿素混合液,隔10天噴一次,連續噴灑兩次,可提高小麥抗早衰、抗干熱風能力。

(二)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麥莖蜂是威脅春小麥的主要害蟲,在春小麥孕穗初期,一定要管控好田間的麥莖蜂成蟲,為了提高小麥的產量,一定要嚴格把控害蟲的數量,采用農業防治和化學防治的方法杜絕害蟲的侵害,同時對于小麥條銹病也要給予高度重視,為防止病害在小麥間的傳播,一定要做好防治處理。針對麥穗蚜,可以畝用25%噻蟲嗪水分散劑8~10g或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20g,或5%啶蟲脒乳油20~30mL,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6~24g兌水30~45kg噴霧防治。針對白粉病,當小麥病株率15%以上,小麥旗葉出現病斑時:畝用25%戊唑醇可濕性粉劑8~16g或12.5%稀唑醇可濕性粉劑20~30g或20%三唑酮可濕性粉劑50~75g兌水30~45kg防治。只有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才能保證小麥的高產。

五、結束語

總的來說,小麥的產量受到整個生長過程的制約,任何生長階段都可能成為制約小麥產量的關鍵因素。為了提高小麥的總產量,保護農戶們的經濟收益,一定要嚴格把控好制約小麥生長的各個要素。

猜你喜歡
麥苗發芽率雜草
拔雜草
HPLC法同時測定大麥苗中5種成分
小麥苗的夢
探討低溫冷凍條件對玉米種子發芽率的影響
低溫及赤霉素處理對絲綿木種子萌發的影響
我到麥田看麥苗
小雪花與麥苗兒
夏玉米種子發芽率對植株和產量性狀的影響
水稻田幾種難防雜草的防治
雜草圖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