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氣象為農服務的體系構建

2020-08-09 08:48向春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20年7期
關鍵詞:蓬溪縣體系構建

摘 要:以四川省遂寧市蓬溪縣為例,分析了蓬溪縣在氣象為農服務的體系構建上所做出的探索,總結了蓬溪縣的探索經驗,并分析討論了氣象為農服務體系構建上尚存在的短板和不足,進而提出了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氣象為農服務;體系構建;蓬溪縣

一直以來,“三農”問題都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當中的重點、焦點問題,圍繞黨和國家“三農”工作部署,要構建現代化氣象為農服務的體系,發揮氣象在鄉村振興中的趨利與避害作用,助力脫貧攻堅。

一、氣象為農服務的體系構建現狀

蓬溪縣是革命老區,有書法之鄉的美稱,屬典型川中丘陵地區,全縣農產品以水稻、小麥、玉米、油菜等為主,為產糧大縣。在氣象為農服務的體系構建中,蓬溪氣象局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轉變職能,切實履行氣象部門職能,在氣象為農服務的體系構建上有一些有益探索,已經構建了具有蓬溪特色的氣象為農服務模式,該模式下,有兩個機構,即應對氣象災害領導小組和氣象防災減災中心;有三個機制,即考評、合作、認證機制;有4個平臺,即黨政網決策服務平臺、四川公共氣象服務平臺、手機短信發布平臺、鄉鎮廣播信息發布平臺。對于蓬溪而言,蓬溪氣象局在氣象為農服務的體系構建上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其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如下幾個方面:其一,強化組織領導,以分管副縣長為組長,成立領導小組,27個部門選派成員加入領導小組,以領導小組的領導加強氣象為農服務的體系建設工作,明確了縣、鄉黨委、政府和企業在氣象為農服務中的主體作用。其二,通過梳理調整氣象部門機構設置,整合了機構,建立起氣象防災減災中心,建立起應急指揮平臺,為全縣人工影響天氣、防災減災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其三,建立了考評機制,實行全年考評,將組織機構和機制建設、氣象監測預警、空中云水資源開發利用、氣象宣傳教育等納入縣級各部門以及鄉鎮共性工作同步考評,形成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體制機制。其四,先后制定并完善了自然災害應急救助預案,氣象災害防御規劃,應急準備工作認證實施意見等文件措施,為規范有序開展氣象災害防御提供了依據。同時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氣象服務能力,整合社會資源加強避險場所建設,建立救災物資儲備倉庫,建成20個鄉鎮區域自動氣象站,21個中小河流、山洪地質災害防治氣象站,構建新型自動氣象站和預警發布平臺,人工增雨車載火箭作業系統等。

二、氣象為農服務的體系構建問題及對策

(一)氣象為農服務的體系構建問題

基于上述分析,蓬溪縣在氣象為農服務的體系建設上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其所形成的氣象為農服務的體系構建經驗也值得借鑒,但是隨著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到了關鍵時期,特別是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的情況下,必須要進一步強化氣象為農服務的體系建設,增強氣象為農服務水平,保證特殊時期農業生產,穩定糧食、蔬菜等農產品供應。事實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暴發,對氣象部門也是一次大考,全國上下都將本次疫情作為大考,氣象部門顯然也不例外,對氣象為農方面如何利用氣象的趨利與避害作用,穩定農業生產,提升農村防災減災能力,穩定糧食、蔬菜等農產品供應是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而事實上,氣象為農服務的兩個體系,基本上已經建立起來,但在特殊時期也暴露出了,現行體系的一些不足之處,如智慧農業氣象服務平臺尚未完全建立,氣象部門與涉農部門、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種養大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與互聯網相關服務企業的合作還不夠深入,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尚未建立,值此特殊時期,氣象為農服務體系的建設還應當持續加力,要在原有氣象為農服務體系基礎上,圍繞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加快建設智慧農業氣象服務平臺,把一張網、一張圖格局建立起來,深化合作,針對不同服務對象,提供針對性的氣象服務,進而進一步強化農村農業防災減災能力,實現農業生產看天吃飯。

(二)針對問題的解決對策

1.鞏固氣象服務體系建設成果。國家及省、市氣象部門要加大投入力度,進一步將氣象科技的優勢發揮出來,開發集成度高、兼容性好、可擴展的氣象監測預警、信息發布、指揮軟件平臺,整合涉農部門資源,實現資源共享,利用大數據分析為氣象為農服務提供決策支撐,同時構建突發公共事件快速反應機制和信息發布綠色通道。要進一步鞏固鄉鎮氣象裝備認證成果,探索農產品氣候品質認證,促進全縣特色農業、無公害農業的快速發展。

2.深化合作,為農業生產提供精準指導。氣象局應當與農業專家、相關氣象科技服務提供商等緊密合作,通過技術改造,技術推廣,為農業生產者、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搭建指導農業生產的氣象服務網絡。例如水稻生產,以大規模種植戶為主體,在大規模種植戶田間設立農田小氣候綜合觀測站,田間遠程高清監控平臺,氣象信息顯示屏,高頻廣播,氣象信息服務站工作室等,方便為種植戶提供氣象服務。

(三)強化氣象監測預警,提高氣象應用精準度

要注意強化氣象觀測,并根據觀測數據預測可能地不利天氣條件,并與農業專家合作,為種植戶提供指導,使其避開不利條件,并執行一些有利的田間管理措施。突出關注這些特殊氣象,并及時給予種植戶提示,育秧期間該如何密封保溫,何時可以開膜通風、開膜練苗。這里需要結合氣象科技服務,通過田間布置的綜合小氣象站,以及各類傳感器去觀測田間的溫濕度變化,進而結合氣象變化,給予種植戶指導。

(四)開展調研,持續優化氣象服務

收集并整理種植戶服務反饋意見,調研氣象服務需求,氣象部門要成立調研組,趕赴實地調查育秧情況,重點調研秧苗長勢、播種密度、病蟲害情況、小氣象站運行情況、溫濕度監控設備運行情況等,確保氣象服務起到應有作用。進一步在調研中要根據氣象觀測情況給予種植戶現場指導,通過提示種植戶什么時候氣溫變化較大,溫度較高,應當注重開膜通風,避免燒苗,若未來存在強對流天氣,應當提示種植戶注意在強對流天氣到來前準備好防雷雨大風、強降水等天氣的措施。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蓬溪縣在氣象為農服務的體系構建上進行了很多有益探索,目前也形成了一些值得推廣應用的成果,但總體上還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應當加快建設步伐,不斷提升氣象為農服務水平,建設現代氣象為農服務體系。

參考文獻:

[1]宋慧萍,田建軍,馬萍等.氣象為農服務體系建設現狀與發展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9,(8):204,211.

[2]辛小為,唐訓全.農業氣象服務和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建設分析[J].湖北農機化,2019,(16):14.

[3]秦建寧,劉海華,何先耀等.淺談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和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建設問題[J].科學與財富,2019,(24):39.

作者簡介:向春(1977-10)男,四川省遂寧市蓬溪縣人,本科,工程師,從事氣象工作。

猜你喜歡
蓬溪縣體系構建
老少牽手 溫暖童心
四川省農村音樂教育現狀調查及對策探究
高職教育質量管理內涵及評價體系構建研究
農村職業學校學生成績考核體系的研究
如何構建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蓬溪縣“一述三評一約談”鄉鎮黨委書記
蓬溪縣黨建不達標社會組織年檢通不過
構建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的思考
蓬溪縣 “三個三”落實黨建主體責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