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森林病蟲鼠害發生特點及防治策略分析

2020-08-09 08:48陳瑩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20年7期
關鍵詞:防治策略

陳瑩

摘 要:最近幾年,我國的森林病蟲鼠害問題越發嚴重,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勢必會引發更嚴重的生態問題。加強森林病蟲鼠害的研究與管理,已成為保障我國森林生態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本文會追本溯源,首先介紹森林病蟲鼠害問題的發生特點,然后針對問題,提出更為有效、更為可行的森林病蟲鼠害防治策略,為園林部門提供一些防治工作的建議。

關鍵詞:森林生態;病蟲鼠害;防治策略

森林素有“天然空調”“地球之肺”“綠色寶庫”的美稱,它是維護陸地生態平衡、改善陸地環境質量的重要因素,但肆虐森林的病蟲鼠害已經嚴重制約了林業發展的步伐。我國防災減災工程已將森林病蟲鼠害防治列為重要議程,這對保護森林自然資源、維護森林生態平衡、促進林業長遠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一、森林病蟲鼠害的發生特點

森林病蟲鼠害會嚴重影響到林業的發展,只有掌握了病蟲鼠害發生的特點,才能采取更為積極有效地措施。一般來說,森林病蟲鼠害成災會表現出周期性明顯、危害性較大、覆蓋范圍廣、蔓延快等特征。

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周期性明顯。自然災害往往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森林病蟲鼠害也是如此。從生物學上來說,春季是森林病蟲鼠害的活躍季節。但隨著近年來我國暖冬現象的日益嚴重,使得一年四季都處于病蟲鼠能接受的生存溫度,越來越多的病蟲鼠趁機瘋狂的增長,產生更大的危害。危害性較大。病蟲鼠害一旦爆發,一是造成森林植被面積的銳減,破壞生態建設;二是山區經濟雪上加霜,種植經濟林是一些貧困山區居民僅有的脫貧脫困的路徑。覆蓋范圍廣、速度快。由于森林環境的特殊性,牽一發而動全身,很多森林大火的蔓延都是一根煙頭、一點火星引起的,森林的病蟲鼠害也能在短時間內由局部災害升級為整體災害。

二、森林病蟲鼠害過往的防治中暴露的不足

(一)森林內部生態系統不完善,無法有效預防災害

近年來,我國森林植被覆蓋面積逐漸增多,但增長的部分主要以人工林為主,加上目前我國對人工林的種植防護管理仍在一個粗放階段,這就在造林的過程中留下了些許隱患。比如造林過程中,引進林木木種的種類比較單一,不能形成互補的森林內部生態系統。森林系統若不完善,不能產生整體的聯合防護作用,病蟲鼠害就無法有效預防。

(二)防治缺乏針對性,管理缺乏科學性

防治森林病蟲鼠害并沒有一勞永逸的方法,每一次的病蟲鼠害在成災原因和特征上都會存在差異,森林監管人員需要詳細記錄。如果沒有豐富翔實的數據作為防治工作的參考,防治就會缺乏針對性,管理上也會缺乏科學性。開展林業病蟲鼠害徹查,摸清成災特征,建立防治病蟲鼠害大數據庫,是做好森林病蟲鼠害防治工作的當務之急。

(三)化學農藥依賴度高,防治技術較為落后

針對森林病蟲鼠害的防治,傳統的手段是利用化學農藥。但這些年的林業實踐已經證明,化學農藥在短期內能發揮立竿見影的效果,如果長期使用,一些病蟲害鼠就會產生抗藥性,從而引發新型的病蟲鼠害,治標不治本。我國針對病蟲鼠害的生物防治技術也較為落后,目前階段還不能持續高效地開發一些抵抗力較強的轉基因林木品種,無法擺脫對化學農藥的依賴。

(四)專業人才短缺

目前,我國在森林病蟲鼠害這一領域的專業性人才相當短缺,現有人才的研究成果也不能滿足我國對森林病蟲鼠害的防治需求。部分研究人員注重在實驗室里演算數據,不愿深入到大山深處獲得第一手信息,這也造成了科學研究和實踐應用的脫節,無疑是對科研資金的浪費。

三、森林病蟲鼠害的防治策略分析

森林病蟲鼠害方面的防治工作應遵循“科學預防、積極防控、及時治理”的原則,從災害的源頭入手,靈活運用生物、物理和化學等方面的手段,針對性防治,科學化管理,以此來控制森林病蟲鼠害。

(一)全面調查森林病蟲鼠害的致災源頭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不對森林里的病蟲害鼠做一次全面細致的調查,就無法得出有理有據的病蟲鼠害的成災規律,無法探明病蟲鼠害的源頭。做實地調查時,要提前了解森林生態環境的群落特征和成長規律,提前了解森林內病蟲害鼠的數量、種類、分布,對林區該類災害爆發的季節、周期、范圍,得出文字、照片、視頻等方面的統計資料。

(二)因地制宜,針對性防控

森林的林木成長狀況不同、病蟲害鼠種類不同,防治措施就會不同,要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針對林木不同生長階段出現的多種病蟲害鼠,制定分層次、分種類的防控措施。春季是病蟲鼠害的高發季節,這期間應該投入比平時更多的人力物力;冬季也不能放松災害防控工作,這時可組織整體范圍的林木修剪,殘枝落葉中留有害蟲蟲卵,應集中殺滅。

(三)多管齊下,多種防治手段結合運用

防治森林病蟲鼠害可以采用物理、化學、生物等多種手段。小范圍防治可采用物理手段,可充分利用起生活中的常用工具,簡單易操作?;瘜W防治見效快、可迅速降低病蟲鼠密度。生物防治是利用物種之間的食物鏈關系防治森林病蟲鼠害,主要就是增加天敵數量,降低病蟲鼠數量。

(四)研究和采用生物防治技術

以菌治蟲技術是一種典型的生物防治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利用昆蟲的病原微生物如細菌、真菌、病毒等殺死病蟲害鼠。轉基因抗蟲抗病技術在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方面已取得一些研究成果,在林木方面的研究還有待加強。美國科學家研制出的性誘殺蟲劑在美國南部和墨西哥北部地區一經采用便獲成功,它是利用化學不育劑使特定害蟲失去繁殖能力,從而達到消滅蟲害的目的。

四、結束語

現代化建設對于森林樹木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這使得森林病蟲鼠害的防治工作更彰顯出必要性和緊迫性。森林病蟲鼠害本質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只要深入理解了森林病蟲鼠害的發生特點和過往防治中出現的問題,再充分利用生物、物理、化學等多種防治手段,提前布控,積極防控,就能實現林業生態的平衡和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武志峰.試論森林病蟲鼠害防治工作的創新思路[J].農村科學實驗,2019,(6):70,72.

[2]王明利.長白山區森林鼠害防治措施及評價[J].農民致富之友,2020,(9):202.

[3]李秀娥.p-1拒避劑防治森林病蟲鼠害推廣[J].農業與技術,2017,37(8):206.

[4]呂海波.簡述以防治管理結合進行科學營林[J].農民致富之友,2017,(7):217.

[5]王小鵬,李青霞.林業病蟲害發生的影響因素及防治關鍵技術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7,37(12):205.

猜你喜歡
防治策略
睢寧縣小麥赤霉病流行原因分析及防治策略探討
關于安陽縣小麥吸漿蟲發生規律與防治技術探討
行政事業單位財經違紀新情況及防治策略探討
高速公路橋梁病害的防治策略探討
工民建筑施工中墻體裂縫的防治策略探討
關于冷卻塔的落水噪聲及其防治策略探討
探析生物入侵對我國生態環境的重要影響及防治策略
52例眼外傷致繼發性青光眼的臨床研究
建筑施工用電的安全隱患與防治策略
鞍山市2010~2014年性病疫情分析與防治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