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質高產水稻栽培技術研究

2020-08-09 08:48霍仕兵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20年7期
關鍵詞:水稻栽培高產技術

霍仕兵

摘 要:水稻是我國傳統的糧食作物,也是三大主糧之一;目前我國的水稻種植以普通水稻為主產量較低品質較差,開展好優質高產水稻的種植對于提升水稻產量、提高水稻品質、滿足人民需求、保障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優質高產水稻的栽培需要哪些技術,值得我們去思考,本文將對此問題展開簡單討論,旨在為優質高產水稻栽培技術普及提供幫助。

關鍵詞:優質;高產;水稻栽培;技術

隨著我國人口的增加經濟收入水平的提升,人民群眾對于稻米的需求與日俱增,采取先進的種植栽培技術,種植優質高產的水稻是時代的需求。優質高產水稻具有單位面積產量大、水稻品質高、稻米口感好等特點,受到了人民群眾的喜愛,也為推廣優質高產水稻種植打下了基礎,根據水稻種植環境,開展優質高產水稻的推廣工作,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一、優質高產水稻栽培現狀

(一)栽培積極性不足

農民的抗風險能力較差在種植農作物時通常以穩定保守原則為準繩,在種植水稻時通常會選擇易于栽培、方便管理、質量穩定、技術成熟的品種,由于優質高產水稻屬于較為新穎的水稻品種,農民對優質高產的水稻品種的認識有限,在種植水稻時不會優先選擇新品種,導致優質高產水稻栽培的積極性較低。

(二)技術推廣不足

傳統的水稻種植技術相對成熟,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對栽培技術較為熟悉,但是由于優質高產水稻出現時間較晚,加之上級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的培訓力度較小,基層農技人員技術更新和儲備不及時,造成優質高產水稻的栽培技術推廣不足,影響了優質高產水稻的推廣普及。

(三)栽培幫扶力度小

我國大面積的水稻種植依舊是傳統的小農經濟模式,相對于大型農場的種植模式來說,分散的小規模的種植模式,導致國家對于高產優質水稻種植的幫扶難度增大,造成優質高產水稻種植在農村難以大面積種植。

二、優質高產水稻栽培技術

(一)平整土地

水稻屬于喜高溫多雨,濕度較大的生長環境,在偏酸性的肥沃水稻土中生長旺盛,在水稻種植時需要首先進行土地平整使得田地能夠保持平坦,其次要進行稻田翻土作業增加土壤透氣性促使土壤松軟,最后要保證田地周圍有充足的灌溉水源,以確保水稻生長期的水分補給,同時要盡可能地選擇有陽光直射光照充足的田地,以便于水稻的生長結穗。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上年稻田有土壤傳播類病害發生,需要及時進行殺菌滅蟲作業,減少水稻種植的病蟲害。例如:稻瘟病是一種由真菌感染的水稻疾病,越冬病菌常常會存在于土壤和稻草之上,在收獲完水稻之后,必須將患病植株銷毀才能減少水稻稻瘟病的發生。

(二)種子選擇

水稻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在我國都有種植,大體上可以分為華南稻作區、華中稻作區、西南稻作區、東北稻作區等六大水稻種植區,不同的區域由于氣候、土壤、水分等環境存在明顯差異,也就需要在種植水稻時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水稻品種。例如:在西北干旱稻作區選擇水稻種植品種時就需要選擇耐旱耐日照抗鹽堿的水稻品種;東北稻作區則適合選擇抗寒性好生長周期短的水稻品種。

(三)育苗管理

水稻的播種一般是先育苗后插秧,在育苗時需要做好較為充分地保障工作,在選擇好海拔較低的育苗田地后,確保該田地具有逆風、向陽、水源充足、運輸便利等條件。選擇土壤肥沃、土質松軟的土壤作為育苗基土,然后均勻的將優選過后的優質高產水稻種子撒在土壤之上,然后噴灑清水,保證土壤墑情能夠讓種子正常發芽,撒上少量草木灰進行覆蓋,等待幼苗發芽出土。傳統的水稻育苗一般是農民在自己田地中進行,近些年在大面積水稻種植區域內出現了專業的水稻育種大棚,較高的技術水平保證了水稻幼苗的品質。

(四)插秧要點

優質高產水稻的種植需要在氣溫相對溫暖的時候進行,以地表溫度高于14℃為宜,且幼苗的生長期一般為35~40天,幼苗的植株一般為3葉1芯或者3.5葉1芯,此時幼苗的高度和大小最適合插秧播種。插秧的方式分為手工插秧和機械插秧,手工插秧適合于面積較小,地形復雜的田塊;機械插秧適合面積較大,交通便利的田塊;插秧時的植株密度一般保持在30cm×20cm的范圍。這種植株密度能夠保證優質高產水稻在生長期獲得較好的陽光照射,吸取到充足的養分,加快水稻生長,提升水稻產量和品質。

(五)水肥供給

優質高產水稻的生產中水肥供給是保障水稻產量和質量的基礎,在施肥過程中不能僅僅使用氮肥大量氮肥的使用會導致水稻出現倒伏現象,適合氮肥、磷肥、鉀肥符合使用,在水稻生長的不同階段,施肥的種類和數量有不同,需要注意的是復合肥是一種元素全面的肥料,在已經使用了復合肥時不需要再次使用其他肥料,以免造成燒苗現象出現。

(六)病蟲害防治

1.稻瘟病及防治。水稻的稻瘟病是目前我國流行范圍最廣的水稻真菌感染疾病,主要會導致水稻的葉子、莖稈、稻穗等部位產生枯黃,沒有明顯的病斑,在潮濕的環境中會長出青灰色霉,會造成水稻嚴重減產,主要的防治措施是選用抗病品種、采用藥物防治,如:稻瘟康等。

2.惡苗病及防治。水稻的惡苗病主要表現為植株瘋長,但是莖稈較細、葉片葉鞘細長且顏色淡黃,植株的根系發育比較遲緩,枯死后的植株上有淡紅和白色霉狀物;該病會造成水稻減產、枯死等情況,主要的防治方式是選擇無菌種植、拔除患病植株;再去藥物防治一般是采用噴灑的方式進行滅菌,藥物有咪鮮胺、多菌靈、咯菌腈等。

3.稻縱卷葉螟及防治。稻縱卷葉螟是分布最廣泛的害蟲,對于水稻的危害主要是稻縱卷葉螟的幼蟲,會將水稻葉片綴葉成縱苞,躲藏其中啃食葉面的表皮及葉肉,影響水稻平的正常生長,甚至會導致水稻枯死,主要的防治措施是清除雜草、灌水滅蛹;藥物防治主要是噴灑殺蟲劑,如:甲胺磷乳劑等。需要注意的是為了防止蟲卵在稻草中隱藏,需要及時將稻草清理出稻田,防止稻縱卷葉螟對下一茬水稻種植造成危害。

4.灰飛虱及防治?;绎w虱是水稻常見的害蟲之一,隨著我國粳稻種植面積的擴大,灰飛虱的蟲害范圍擴大,無論是成蟲期還是幼蟲期的灰飛虱普遍以吸食水稻汁液為主,一般多集中于水稻的中上部嫩葉位,大量的灰飛虱會造成水稻汁液喪失而死,主要的防治措施是深耕、選擇抗蟲品種,采取藥品滅蟲等。

三、結束語

優質高產水稻的推廣和普及離不開栽培技術的支持,做好優質高產水稻栽培技術的創新研究和推廣普及,將極大地推動優質高產水稻的種植,對水稻產量增加質量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蒙將昆,莫之坤,黃金艷.優質高產水稻栽培技術研究[J].現代農業研究,2020,26(02):107-108.

[2]童發根.水稻優質高產栽培技術的策略研究[J].新農業,2019(05):12-13.

[3]金小東.優質高產水稻栽培技術研究[J].鄉村科技,2019(05):80+82.

猜你喜歡
水稻栽培高產技術
小麥高產栽培技術探討
秋茬蔬菜高產有妙招
水稻超高產栽培研究與探討
探討電力系統中配網自動化技術
移動應用系統開發
北京市中小企業優化升級
超級雜交稻廣兩優1128高產栽培技術
無公害大蔥高產栽培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