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漠化地區核桃林下種植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020-08-09 08:48韋林李運飛王新桂秦洪波黃嘉誠韋善方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20年7期
關鍵詞:核桃

韋林 李運飛 王新桂 秦洪波 黃嘉誠 韋善方

摘 要:核桃在我國的種植時間久遠,地域分布十分廣泛;屬于優質的經濟樹種,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在石漠化地區種植核桃,可以有效緩解該地區石漠化的程度,實現經濟與生態的雙收益。本文對于石漠化地區核桃林下種植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的研究,分析石漠化地區核桃林下種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進一步推進石漠化地區核桃林下種植業的健康、穩定、持續發展,對石漠化地區的核桃林下種植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核桃;復合栽培;石漠化地區

核桃(JuglansregiaL.)為胡桃科胡桃屬落葉喬木,是重要的用材樹種、生態樹種、經濟樹種和生物質能源樹種,分布和栽培遍及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由于其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是發展山區經濟、增加種植戶收入的良好樹種,也是石漠化治理和生態扶貧、村屯綠化的先鋒樹種、首選樹種。在石漠化地區核桃林下開展復合栽培,充分利用林下的土地資源和林蔭優勢,提升石漠化地區的產業,對鞏固石漠化治理和脫貧攻堅成果具有重要意義。

一、石漠化地區核桃林種植的意義

(一)核桃林種植利于石漠化的治理

核桃地下根系十分發達,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以及水源涵養的功能,是治理石漠化的優勢樹種。因此,在氣候適宜的石漠化地區內,種植核桃林是一個治理石漠化很好辦法。我國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面積最大、分布最廣的國家,西南地區喀斯特總面積44.41萬平方千米,其中又以黔、滇、桂3?。▍^)最為集中,其裸露和覆蓋的喀斯特面積達32.06萬平方千米,是全球三大巖溶集中連片區中面積最大、巖溶發育最強烈的典型生態脆弱區。石漠化地區,普遍的年均溫在15~20℃之間,年日照時數均超過1100小時,而且多為酸性土壤,完全具備核桃林種植的條件。

(二)廣西石漠化治理任重道遠,治理成果必須鞏固

石漠化導致巖溶生態系統功能退化,水源涵養能力減弱,水土流失加劇,不僅使生態狀況和生產生活環境惡化,自然災害頻發,還直接威脅流域的生態環境安全,是中國西南部最嚴重的生態地質環境問題,已引起國家有關部門和學術界的高度重視。廣西石漠化土地面積僅次于貴州和云南兩省,是中國石漠化最嚴重的?。▍^)之一。石漠化問題嚴重制約了社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及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大障礙,是廣西生態建設的重點和難點,也是廣西巖溶地區的災害之源、貧困之根。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對廣西的石漠化治理賦予了更艱巨的重任,要求我們必須將生態治理與科技扶貧和產業化開發相結合,力求環境治理與經濟建設和諧發展。

(三)核桃林治理石漠化的優勢

石漠化的成因復雜,治理效果在總體上不盡人意,不少地區的石漠化還在加劇。核桃在治理石漠化中優勢顯著,不僅不會占用有限的耕地資源,還可以擴大糧食作物的生產,很大程度的緩解農業生產和耕地的壓力,而且還可以緩解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問題。

二、核桃林種植中的問題

(一)廣西核桃種植發展快,但管理滯后,問題凸顯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核桃生產國和消費國。目前中國核桃發展面臨著品種化水平低、單位面積產量低、加工技術水平低、科學研究及品牌打造水平低等問題,嚴重影響著核桃產業的崛起和進步。據河池市核桃產業發展局統計,河池市核桃種植面積從2011年底的13萬畝發展到2016年初的241萬畝,種植面積占全廣西90%以上,成為華南地區最大的核桃種植基地。然而,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廣西的核桃產業化也逐漸顯露出了一些問題,如:品種混雜,結構不合理;立地條件差,管理粗放等。

(二)石漠化地區核桃立體復合經營的必要性

核桃為高大喬木樹種,在種植時普遍按照每畝12株(株行距8m×7m)標準進行栽培,為林下經濟留下了充足空間,可利用林內空余的土地積極發展林下種植、養殖業,并結合林下套種,增加前期經濟收入。核桃掛果期晚,前期的林下復合經營尤為重要,因此,在石漠化地區開展核桃生態高效栽培技術研究,必須針對石漠化地區現有核桃林的林分特征,選擇適合當地巖溶異質性生境的經濟植物,并根據不同經濟植物對水、肥、光、溫的需求與核桃進行立體配置,總結出相應的立體復合栽培模式并進行示范推廣,增加石漠化地區群眾收入,鞏固石漠化治理成果,助推石漠化地區脫貧攻堅。

(三)核桃會與林下作物爭肥

在核桃林下種植時,一定要注意核桃和林下作物爭奪肥水的問題。如果核桃和林下其他經濟作物,在生長中出現爭奪肥水的情況,就會影響其的科學施肥,導致某些作物無法健康生長。在核桃林下種植的方面,種植戶必須堅持以核桃為主體的原則,要全方位準確把握核桃的生長特性、作用等,科學種植核桃以及其他類型的經濟作物。

(四)核桃醌會抑制林下作物

在生長過程中,核桃的枝、根等都會分泌某種化學毒素核桃醌,其本身與種植核桃沒有關系,只是有的植物間相克。在核桃林下種植時,要格外重視這個問題。核桃在分泌核桃醌后,在核桃醌的作用下,敏感類植物細胞壁會不斷分離,細胞組織會不斷地被破壞,嚴重影響敏感類植物的生長,甚至會導致其死亡。與此同時,核桃醌會抑制核桃林中其他植物的生長。因此,在核桃林下種植過程中,為了避免林中其他經濟作物的生長受到影響,不要套種核桃醌敏感類型的作物,比如:蘋果、金銀木、海棠、木蘭、土豆等。

(五)土地和光照資源的利用

在核桃林下種植方面,土地以及光照資源利用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必須將其放在關鍵性位置,引起高度重視,采取針對性有效解決,避免核桃林下各類經濟作物生長受到影響。在種植過程中,種植戶必須綜合分析各方面影響因素,客觀分析核桃不同生長時期光照、土地方面出現的問題,優化利用地區已有的土地以及光照資源,堅持優勢互補的原則、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采用適宜的種植模式。在解決種植地區土地以及光照資源問題的基礎上,降低種植成本,提高整體經濟效益。

三、解決對策

(一)發展優良品種并進行科學套種

發展核桃的優良品種,應當因地制宜,在進行大面積推廣前應當對適栽品種進行篩選鑒定,通過技術手段縮短核桃的結果期、增加核桃出產期產量、提高核桃果實的質量。同時加強對核桃品種的選育,確保產業快速健康的發展。

核桃屬于深根系樹種,有著發達的根系,分布范圍特別廣,種植戶需要準確把握核桃的這些生長特點,尤其是不同階段的特點,進行科學套種,確保林下作物與核桃均能更好生長。

(二)選擇適宜的種植模式

種植戶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采用適宜的種植模式,要在有效解決種植地區土地以及光照資源問題的基礎上,盡可能地降低種植成本,提高整體的經濟效益。在尊重傳統產業發展的同時,創新產業一定要堅持先試驗取得成效再示范推廣的發展模式。

(三)調動種植戶積極性

要想調動種植戶積極性和提高他們的從業能力,就要加大對種植戶的教育培訓,充分發揮電視、廣播、網絡、雜志、報刊等傳播工具的作用;邀請農林科技推廣人員、農林專家、技術權威人士等,加大對種植戶的果樹栽培、專業知識、適用新技術等全方位的培訓;與此同時,組織產業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種植戶外出學習考察,引進先進理念和技術,提高種植戶綜合素質,提高從業能力,使種植戶達到專業化或半專業化水平。除此之外,還要注重與種植戶的溝通與交流,開展技術交流會和生產技能競賽等活動;鼓勵種植戶,進行技術的吸收創新,加強對果農的調查、走訪,及時發現、解決生產中的問題;了解果農的實際需求,推廣參與式理念,促進種植戶、技術人員、政府組織的良性互動;營造良好的生產氛圍,充分發揮種植戶的主動性,激發生產熱情,積極培育專業鄉鎮、專業村組、示范大戶,實現產業基地規?;?。

(四)提升產品附加值積極延長產業鏈

隨著消費者需求的不斷變化,核桃生產必須從單一堅果生產逐步轉為滿足不同市場需求的專項生產。目前在全球所有的農產品中,唯一沒有出現過剩的品種就是核桃。針對石漠化地區的實際情況,應及時把握現代居民消費需求的發展變化,向方便化、功能化、綠色化等方向發展,力求生產別人沒有的產品。加大核桃露、核桃軟糖、核桃乳、核桃飲料和核桃青皮、核桃殼等資源的深加工和綜合加工利用。除了傳統的核桃仁、核桃露,還可將核桃制成粉末,以科學的比例添加到其他食品中,以此派生出眾多保健食品、快餐食品、膨化休閑食品等,來提升核桃產品的附加值。

四、結束語

在石漠化地區的核桃林下種植中,套種各類適宜的經濟作物格外重要。在種植過程中,種植人員必須堅持相關原則,客觀分析核桃林的特點、性質、生長特性等,將適宜的作物種植在核桃林下,使其和核桃樹共同健康生長,優化利用地區各方面資源,在優勢互補基礎上,實現“循環相生、協調發展”,構建一種全新的模式,即生態林業立體模式。以此,有效降低核桃林種植成本的基礎上,實現最大化的經濟效益,提高核桃林整體效益,使其具有較好的生態效益。

參考文獻:

[1]郗榮庭.張投萍中國果樹志核桃卷[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6.

[2]王豐俊.核桃綜合深加工的思路與技術評價[J].中國油脂2005,30(1):17-20.

[3]白景云,張鴻雁.發展核桃種植應注意的問題[J].北京農業,2010,07:27-28.

[4]張澤.核桃種植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和措施研究[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5,07:131.

[5]楊繼平.把發展木本糧油作為方針性問題擺上日程[J].綠色中國,2005,(18):4-6.

[6]劉湘林,張慶來,楊朝林畢勇,楊相平.提高核桃單產和品質的技術分析[J].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2:104-108.

[7]代志國,劉金柱,郭江,李衛敏.核桃生產栽培中存在問題及解決措施[J].河北果樹,2014,04:30-31.

[8]梅立春,郭春會,劉林強中美核桃業之差距與對策[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2002,30(4):79-82.

[9]覃小群,朱明秋,蔣忠誠.近年來我國西南巖溶石漠化研究進展[J].中國巖溶,2006,.25(3):234-238.

作者簡介:韋林(1968—)男,漢族,廣西橫縣,大學本科,工程師,河池市林業科學研究院,研究方向:林學和經濟林專業。

猜你喜歡
核桃
核桃腐爛病巧防治
小核桃變身“致富果”
長壽之果話核桃
核桃采收及采收后的處理技術
核桃黑果病的發生與防治
楊廣昌:帶著小小核桃 走上“核”變之路
可賞可食可入藥的核桃
黃龍核桃
文玩核桃
多功能漏斗型核桃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