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元化的課程設計主體研究

2020-08-16 13:51李煥連李瑩
現代職業教育·高職高專 2020年1期
關鍵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設計

李煥連 李瑩

[摘? ? ? ? ? ?要]? 從課程設計主體的角度出發來研究課程設計,通過分析合理的課程設計參與者組成結構,并明確不同參與者在課程設計各階段的主要任務分工,最終建立多元主體參與下的培訓課程設計模式。

[關? ? 鍵? ?詞]? 多元主體;課程設計;模式

[中圖分類號]? G64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0)01-0234-03

一、引言

課程設計是課程論中的基本問題,是將課程基本理念轉化為可操作的課程實踐活動的“橋梁”,是一個關鍵的環節。我國課程設計研究的發展歷程主要分為兩個階段。我國對課程設計的研究首先始于對國外研究成果的引進與吸收。自20世紀80年代起,包括泰勒的課程設計理論、布魯納的結構主義課程設計思想等一批優秀成果傳入國內。我國學者還對國外具有代表性的三種課程設計模式,即目標模式、過程模式和情境模式的理論基礎、歷史淵源、基本原理、主要特征等方面內容進行了初步探討。另一個階段是我國學者對課程設計研究的獨立探索,不斷總結課程設計經驗,并致力于建構具有我國特色的課程設計理論。

關于課程設計的研究大多是從課程的目標和內容選擇的角度來展開研究課程設計模式,卻很少有從課程設計主體的角度出發來研究課程設計。在課程設計的過程中,每個人對課程本身的理解不同。課程理解的主觀建構說中多元主義的本體論認為,面對同一課程文本,不同人員看到的意義不同,這是因為不同的人的視界是不同的。所以,文本的意義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元的,不是客觀的,而是主觀賦予的。事實上,不管以何種理論模型開展課程設計工作均不能避開課程設計主體對課程設計質量的影響。以往氣象培訓課程設計主體主要是課程管理者、教師和學科專家,課程設計主體的組成結構還比較簡單,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課程設計質量,進而影響培訓效果。

課程設計主體的多元化已經成為國內外課程理論界的共識。多元主體參與課程設計的程度和效果直接受制于多元主體個人的研究素質、理論素質、業務素質等。由于多元主體之間的復雜性關系,課程設計工作面臨著具有復雜性特點的狀態,需要對多元主體參與下的課程設計進行研究,多元主體參與下的課程設計研究也必然具有重要意義。

二、課程設計參與者組成及其任務

課程開發是依據需求分析確定課程目標,再根據這一目標選擇某一學科(或多個學科)的教學內容和相關教學活動進行計劃、組織、實施、評價、修訂,最終達到課程目標的整個工作過程。培訓課程開發是在培訓課程設計和授課指導方面所做的工作,是一個可持續和可更新的過程。課程開發探討的是課程形成、實施、評價和改進課程的方式和方法,是決定課程、改進課程的活動和過程。在開發培訓課程之前,應該初步確定與課程開發相關的所有人員及其作用。

課程設計參與者一般包括課程設計負責人、課程設計專家、講授設計者、現場內容專家、課程學習者、媒體專家、評價專家和外部顧問等(見下表)。

(一)課程設計負責人

課程設計負責人主要負責資源與人員的管理,統籌運用各方資源,并組織協調課程設計專家、講授設計者、現場內容專家、課程學習者、媒體專家、評價專家和外部顧問等這幾類人員,多方溝通,定期研究部署和召開課程設計研討會等。課程設計負責人的工作貫穿整個課程建設始末,全程參與課程設計工作,及時總結課程設計工作中的經驗和問題,是課程設計工作順利進行的根本保證,為提高課程設計質量打下堅實基礎。

(二)課程設計專家

課程設計專家主要負責課程設計的整個工作流程的指導,在課程設計過程中推進課程設計的工作進程。課程設計專家熟悉課程設計理論與技術方法,可對課程設計工作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持服務,指導課程設計工作,提高課程設計工作的時效性和科學性。在課程設計工作開始之初,可指導課程設計負責人和其他相關人員進行培訓需求調研工作的技術方法;在設計課程階段,課程設計專家指導具體執行課程設計的工作人員充分挖掘課程開發資源,確定課程目標,使課程內容與培訓需求相一致;在后期評價課程階段,課程設計專家可對課程評價指標和方法等方面給予指導。

(三)講授設計者和現場內容專家

講授設計者和現場內容專家主要是專業技術人員。講授設計者主要是設計課程的講授目標、內容、方法等,他們掌握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理論,熟悉專業領域的前沿信息,包括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等?,F場內容專家提供與課程內容相關的業務知識和經驗的業務專家,他們專業理論基礎深厚,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這兩類人員,熟悉課程所在專業領域的專業技術技能和崗位素質要求,在進行課程設計階段,對確定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有較好的把握,可促進課程設計的有效性,提高課程設計的質量和效率。此外,這兩類人員還可作為實施培訓課程時的授課教師的選擇對象。

(四)課程學習者

課程學習者是課程學習行為的執行者,應作為課程設計參與者中的組成部分。課程學習者參與課程設計,可將學員在實際工作情況和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提出來,課程內容設計人員在設計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授課方法時考慮這些因素,從而提高課程設計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五)媒體專家

媒體專家開發適用于課程的傳播媒體,尤其在進行設計一些新技術、新方法操作性比較強的課程時,需要媒體專家參與到課程設計工作中,為后期順利實施培訓課程時的輔助工作做好鋪墊。

(六)評價專家

評價專家主要負責評價課程內容。評價專家在后期課程評價階段,要把握培訓需求、課程目標與課程設計的匹配度和可行性,最終在改進培訓課程目標、完善課程內容、檢驗培訓效果等方面具有推動作用。

(七)外部顧問

外部顧問是提供專業知識和經驗的專家。在課程設計整個過程中,在專業知識和工作經驗方面給予指導,這類人員在課程設計階段可作為咨詢專家,還可作為實施培訓課程時的授課教師的選擇對象。

三、多元主體參與下的課程設計模式

培訓課程開發流程一般包括確定培訓課程目的、進行培訓需求分析、確定培訓課程目標、進行課程整體設計、進行課程單元設計、階段性評價與修訂、實施培訓課程和進行課程總體評價八個階段。根據培訓課程開發流程與課程設計參與者組成及其任務分工,初步得出了多元主體參與下的培訓課程設計模式框架(見文末圖)。

從圖中可看出,多元化的課程設計主體在不同課程設計階段所發揮的作用不同。確定培訓課程目的是為了說明為什么要進行培訓,只有明確了培訓課程的目的,才能確定培訓課程的目標、范圍、對象和內容。課程目的是不可衡量的,一般從課程適用對象、組織要求、學習內容和學習結果四個方面進行描述。在確定培訓課程目的時,課程設計負責人起主要作用。

在培訓需求分析過程中,需要及時發現問題,即找準能夠通過培訓解決的問題,從而有針對性地開發培訓課程。通常,能通過培訓解決的問題是當前面臨的需要解決的問題和實現發展目標需要解決的問題。在培訓需求分析階段,課程設計負責人、課程設計專家、講授設計專家、現場內容專家和外部顧問需要一起完成需求分析任務。

培訓課程目標是培訓應達到的標準,根據培訓目的,結合培訓需求分析情況,形成培訓課程目標。培訓課程目標的特點是具體化、數量化和可衡量。在課程設計中,課程目標的作用十分重要,不僅是選擇課程內容的依據,還是課程實施與評價的基本出發點。在確定培訓課程目標階段,課程設計負責人、課程設計專家、外部顧問共同完成。

整體設計課程是針對某一專題或某一類人員的培訓需求所開發的課程架構。這個階段的工作主要包括確定課程基本信息、設計課程內容和編制課程大綱。在整體設計課程階段,課程設計負責人、課程設計專家、外部顧問共同完成。

課程單元設計是在課程整體設計的基礎上,具體確定每一單元的授課內容、授課方式和授課材料(包括講義、PPT、案例、視頻等)的過程。課程單元內容的設計直接決定了單元設計的培訓效果。在設計課程單元階段,由課程設計負責人、課程設計專家、講授設計者、現場內容專家和媒體專家共同完成。

在完成課程單元設計后,需要對需求分析、課程目標、整體設計和單元設計進行階段性評價與修訂,從而為培訓課程的實施奠定基礎。課程階段性評價的工作重點在分析、比較和改進。這個階段的工作由課程設計負責人、課程設計專家、外部顧問和課程學習者共同完成。

實施培訓課程主要包括選擇培訓方法、選定培訓場所、培訓技巧等,這些對有效達成培訓目標具有重要作用。這個階段的工作需要參與的課程開發人員包括課程設計負責人、講授設計者、現場內容專家、媒體專家、評價專家和外部顧問。其中,課程設計負責人、講授設計者、現場內容專家和外部顧問可作為實施培訓課程的授課老師。

課程總體評價是在課程實施完畢后對課程開發全過程進行的總結和評價,目的在于確定培訓效果是否達到預期目標、參訓學員對培訓效果的滿意程度。在進行課程總體評價時,課程設計負責人、課程設計專家和評價專家起主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施良方.課程理論——課程的基礎、原理與問題[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2]艾倫,奧恩斯坦,弗朗西斯,等.課程論:基礎、原理和問題[M].5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3]楊道宇.結構化課程理論[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

[4]于海波,孟凡麗.課程設計研究20年:歷程、問題與走向[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5).

[5]劉家訪.我國“課程設計”研究問題的檢視[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6).

[6]楊晶晶.淺析“課程設計”概念[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28(3).

[7]張海濤,吳曉紅.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課程開發研究[J].亞太教育,2016(32).

[8]郜嶺.繼續教育課程開發的參與者分析[J].成人教育,2006(5).

編輯 馬燕萍

猜你喜歡
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設計
走向學科育人
《計算方法》課程的“面向產出”評價改革實踐
“蘇州園林:景致與情思”課程設計
課程思政視域下職業院校實訓課程內容的重構
一種將課程目標關聯到畢業要求的評估方法
析課程內容 謀教學佳策——“數的認識”模塊知識的教學思考
新生態學校如何詮釋課程內容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關于完善課程設計教學及教學管理工作的思考
幼兒園藝術課程內容的選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