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康復干預肘關節骨折

2020-08-21 05:33鄭棟華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74期
關鍵詞:肘關節肌力關節

鄭棟華

(貴州省職工醫院,貴州 貴陽)

0 引言

肱骨、鷹嘴、尺橈骨骨折的臨床治療技術隨著科技水平日益精進,其愈合情況也較前提高,但患者因對手術治療的過于依賴和擔心過早運動會影響骨折的愈合以及非正規的訓練指導,沒有進行及時、有效的鍛煉,制動時間過長,從而導致肘關節出現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給患者日后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不便和痛苦。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科收治了75例肘關節周圍骨折患者,經過合理的早期康復干預后均取得較好效果,體會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肘關節周圍骨折患者75例,男 47例,女28例,年齡8-63歲,其中肱骨干骨折37例,鷹嘴骨折9例,尺橈骨骨折 29例。骨折原因:絆倒、跌倒所致39例,車禍及工傷所致36例,自然病程3-16d。本科介入治療時,所有患者病情穩定,主觀配合,無認知障礙。

1.2 評估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康復干預前后由同一治療師采用改良Barthel指數(modified barthel indx,MBI)和目測類比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評價其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和疼痛情況,同時評價肌力≥3級和ROM≥90°的變化情況。

1.3 統計學方法

對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和疼痛情況采用SPSS15.0版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康復干預前后數據用(±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對肌力和ROM則采用百分比進行結果比較。

2 康復干預

2.1 心理支持

骨折患者容易因活動和社會角色的受限或改變等因素引起焦慮、急躁等心理、情緒障礙,擔憂預后不佳,有時產生對抗心理而拒絕治療。這就需要給予相應的疏導,并爭取家屬積極配合,確?;颊哌_到良好的身心狀態,正確面對,積極配合治療與訓練。

2.2 基礎護理

需加強皮膚和二便的護理:(1)皮膚護理:應保持患者床鋪的清潔、干燥,定時翻身更換體位,及時處理大、小便,加強全身營養。(2)預防便秘:飲食盡量做到高營養,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粗纖維素飲食等。鼓勵患者多飲水,經常按摩腹部,定時排便,防止便秘及泌尿系感染。

2.3 功能康復

2.3.1 物理因子治療

(1)中頻電療法:采用ECM-99IA型電腦中頻治療儀,將5×10cm的長形電極2塊對置于骨折下端,電流量為耐受,1次/d,20min/次。(2)磁場療法:采用EL-IB型治療儀,接觸移動法,由前臂遠端至近端前后對置,1次/d,10min/次。(3)氣壓循環療法:采用LIFEⅢ型治療儀,強度為耐受,1次/d,15min/次。(4)蠟餅療法:采用醫用石蠟,厚2-3cm,45℃-55℃,敷于患部,1次/d,15min/次。

2.3.2 手法治療

患者取仰臥位或坐位,先采用揉、推、摩、捏、點穴等放松手法對患側肢體由遠端至近端進行治療,力量逐漸加大(手法須深透),使肩、肘、腕關節周圍產生溫熱感,但手法宜均勻柔和,不應引起疼痛,點穴手法以患者自感輕度酸脹為宜。然后再行關節松動訓練,根據關節解剖結構及運動受限方向施以不同的手法,且不宜引起疼痛[1]。該治療 15-20min/次,1次 /d。

2.3.3 功能訓練

(1)治療師用左手控制患者的腕關節,右手幫助其在耐受范圍內主動進行手指的屈伸、對指、對掌、側捏;(2)控制前臂遠端,主動完成腕關節的屈伸,尺橈偏活動;(3)托住肘關節,并盡力控制上臂活動,患者主動做前臂及肘關節的旋轉及屈伸運動;(4)平托住前臂做肩關節的屈伸,外展等活動。(5)指導患者進行患肢的等長肌力訓練,并逐步過渡到主動和抗阻訓練;(6)運動量為1次/d,3組/次,5-20個/組,15-20min/次。并根據具體情況在耐受前提下安排間隙時間和調整活動強度。

2.3.4 自主訓練

(1)手部的主動抓握、拿捏訓練,以及腕關節的屈伸、尺橈偏活動;(2)肘關節的主動無痛屈伸活動;(3)肩關節的主動無痛最大范圍的屈伸、外展活動;(4)健肢的主動抗阻活動和呼吸訓練;(5)該治療20-30min/次,1次/d,每次活動中均需用健肢輔助患肢以確保安全。

以上治療均在無痛范圍內進行,并根據患者的癥狀緩解及功能恢復情況,逐漸增加或調整活動量及活動頻率,直至過渡到主動運動和抗阻訓練,并視關節活動情況給予相應的關節松動;同時,患者必須按計劃自主鍛煉,以鞏固治療效果;相鄰各關節功能訓練以阻力訓練為主(根據病人情況調整阻力,且力量要輕柔);日常生活能力訓練以穿脫衣服、書寫、擰毛巾、刷牙、吃飯、個人衛生等為主[2]。

3 結果

所有患者經過6周治療后出院,其中70例肌力達到3級以上,5例肌力達到3ˉ級;所有患者ROM≥90°?;颊呋贾c健肢比較,無明顯肌萎縮及關節僵硬,關節活動基本正常,骨折愈合時間明顯縮短,減少了并發癥發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和疼痛情況改善極為明顯(P<0.05)。見表 1、表 2。

表1 治療前后肌力和ROM情況

表2 治療前后MBI和VAS變化情況

4 討論

科學的康復干預和康復指導對骨折患者及時康復很重要,由于很多患者擔心進行康復鍛煉可能造成疼痛或骨折移位,不愿配合進行康復鍛煉,并且不知道如何進行正確訓練,因此康復教育及指導顯得尤為重要[3]。骨折常規的康復程序是遵循復位、固定和功能鍛練三大治療原則,其中復位和固定是骨折愈合的前提,功能鍛煉是骨折功能恢復的保證[4]。早期適宜的功能康復訓練可促進骨與關節損傷的愈合,減少粘連與攣縮,避免肌肉萎縮,擴大ROM,減輕和預防骨質疏松,促進肢體運動功能的恢復[5,6],從而能縮短療程,早日恢復正?;顒?。

骨折康復是一個長期過程,它需要把康復治療貫穿于住院和出院后的家庭生活之中,在骨折恢復期中,患者對疾病的自我認識以及家屬、陪護人員和醫護人員的治療極其重要[7,8]。從以上結果可以得出,患者從入院開始就給予專業的康復干預和指導,嚴肅認真地指導每一傷期的功能鍛煉,仔細評價效果,調動患者自我調適能力,充分發揮一切有益于骨折恢復的因素,對促進骨折愈合、減輕疼痛、提高肌力、改善關節活動、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有顯著效果。因此,及早進行系統、規范的康復干預,把康復干預貫穿于患者日常生活的全部,對骨折斷端進行機械性刺激,加速關節液的流動,促使骨痂形成生長,防治關節腫脹、僵硬、強直、肌腱韌帶攣縮,盡早恢復肢體功能,康復干預起到了明顯的促進效果[9,10]。

猜你喜歡
肘關節肌力關節
等速肌力測試技術在踝關節中的應用進展
胳膊肘僵硬是咋回事
鉸鏈式外固定器重建肘關節穩定性的進展研究*
下腰椎關節突關節形態學分析及年齡相關性研究
膝蓋有異響 警惕“關節鼠”
關節突關節比在退行性腰椎滑脫中的應用價值
28天肌力恢復,告別夏日肌膚后遺癥
散打訓練對大學生肌力與肌耐力的影響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際在于晨
miRNA-140、MMP-3在OA關節滑液中的表達及相關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