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夏瀉心湯及其加減方在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中的治療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20-08-21 05:38石沖趙景明周建華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74期
關鍵詞:瀉心湯潰瘍性結腸炎

石沖,趙景明,周建華

(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吉林 長春)

0 引言

潰瘍性結腸炎為臨床常見急腹癥,臨床典型病理表現以腹瀉、腹痛、粘液膿血便為主,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疾病進展較快,極易導致繼發性損傷,危害患者生命安全[1]。常規西醫為改善臨床癥狀,多采用藥物灌腸,起效較慢,具有較高的復發機制,對患者生活質量無顯著增益,探究適配的治療方案具有重要臨床意義[2]。隨著我國中醫藥事業持續發展,中藥在急腹癥應用中取得了較好的反饋,本人導師周建華教授在臨床工作中,經常使用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本病,療效頗佳,故筆者就半夏瀉心湯及其加減方臨床應用有效性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納入本院內科住院部收治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病歷納入起止時間為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共計108例,依據藍紅雙色記號筆數列分布(1-54)均分病例,54例藍色設為參照組,男27例,女27例,年齡區間28-71歲,中位數(48.96±5.11)歲,病程區間25d至1年,中位數(5.68±0.11)個月;54例紅色設為中藥組,男29例,女25例,年齡區間30-69歲,中位數(49.37±4.86)歲,病程區間1個月至1年,中位數(5.59±0.12)個月;就兩組基線資料行數據分析,滿足研究對比需求(P>0.05)。

診斷標準:(1)108例患者均滿足《內科醫學診治指南》中對潰瘍性結腸炎的診斷依據,經內鏡等綜合診斷確診[3];(2)108例患者均滿足《中醫癥狀鑒別診斷原則》中對潰瘍性結腸炎中醫范疇“休息痢”、“泄瀉”的診斷,患者入院主訴伴有腹痛[4]。

納入標準:(1)患者入組前均未使用藥物治療,對本研究項目持知情授權態度,簽署書面知情書;(2)研究經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實施。排除標準:(1)對本研究使用藥物不耐受,或于入組前2周自行用藥治療;(2)合并其他器質性及功能性病變、精神類疾病患者[5]。

1.2 方法

參照組患者予以常規西醫治療,采用0.5%濃度甲硝唑100ml聯合柳氮磺胺吡啶100ml行灌腸治療,每晚1次,于用藥前叮囑患者排空腸道,對肛周進行常規清洗及消毒,單次灌腸劑量不超過200ml,藥物置入深度控制在20-30cm之間,于灌腸后囑患者絕對臥床休息,藥物保留30min。中藥組患者聯合半夏瀉心湯及其加減方治療,基礎方藥包括半夏15g,大棗20g,人參20g,黃連6g,干姜10g,黃芩10g,甘草10g,依據中醫辨證加減治療,若氣滯甚者加木香10g、陳皮10g治療;若患者陰虛甚者加石斛10g、玉竹5g治療;若患者濕濁甚者加藿香6g、佩蘭10g治療;上述藥物加水400ml煎煮成200ml,于早晚各服用1次,每日1劑;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28d比對有效性及安全性。

1.3 評價標準

記錄比對兩組患者腹瀉轉歸、腹痛轉歸、便血轉歸用時;觀察藥物治療期間不良反應;借助臨床通用SF-36生存質量量表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估。

1.4 統計學分析

用統計學軟件SPSS24.0進行假設校驗,計數資料分布用(%)表達,卡方假設校驗,計量資料分布用(±s)表達,t樣本假設校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典型癥狀轉歸用時分析

中藥組患者腹瀉轉歸、腹痛轉歸、便血轉歸用時指標均短于參照組(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典型癥狀轉歸用時分析(±s/d)

表1 兩組患者典型癥狀轉歸用時分析(±s/d)

組別 n 腹瀉轉歸 腹痛轉歸 便血轉歸中藥組 54 3.26±0.11 3.39±0.15 3.02±0.12參照組 54 5.17±0.28 5.58±0.32 4.99±0.41 t 10.415 12.005 10.036 P 0.000 0.000 0.000

2.2 兩組安全性分析

兩組患者均無嚴重并發癥發生,1例患者表現為輕微胃腸道不適,未予以治療,自行緩解,安全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量化評估結果對比

中藥組患者生理職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精神狀況等維度評分均顯著高于參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量化評估結果對比(±s/分)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量化評估結果對比(±s/分)

組別 n 生理職能 軀體功能 社會功能 精神狀況中藥組 5486.25±10.5388.93±10.5790.36±10.8189.93±10.37參照組 54 77.93±8.9680.52±9.0278.03±9.1175.38±8.69 t 7.882 7.016 8.689 10.791 P 0.000 0.002 0.000 0.000

3 討論

我國傳統醫學將潰瘍性結腸炎納入到“休息痢”、“泄瀉”范疇內[6],認為疾病發病與情志內傷、飲食不節、外感病邪有關,基于脾胃氣虛內在因素,導致疾病的發生,疾病與氣滯血瘀、濕熱痰中具有高度關聯性,其主病位于大腸,大腸功能失司,加之受肝腎脾功能失調的影響,脾氣機受阻,無法宣泄外邪,邪郁于大腸,導致濕阻內停,灼傷大腸津液,脈淤血絡,不通則痛,以本虛標實為主,需標本兼治[7]。因潰瘍性結腸炎病程較久,脾胃氣機受損嚴重,需以調理脾胃為先,改善機體寒熱錯雜情況,為表證轉歸提供內在條件[8]。半夏瀉心湯為臨床寒熱兼治主方,選用半夏為君藥,起到消痞散結、降逆止嘔的效果;選用黃連、黃芩、干姜為臣藥,借助溫熱效果,溫中散寒、燥痞除濕,同時借助藥物苦降效果;配伍大棗、人參益氣補脾,配伍甘草,綜合藥性,達到寒熱共劑的效果;并遵循中醫辨證施治的原理,加減藥物治療,以提高藥物治療針對性,促使癥狀轉歸。本研究表明,中藥組患者腹瀉轉歸、腹痛轉歸、便血轉歸用時指標均短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半夏瀉心湯加減對脾胃功能具有一定協調作用,促使氣體升降,加速藥物吸收及利用,可顯著縮短藥效時間,促使腹瀉、腹痛、血便等癥狀改善;于藥物使用期間觀察兩組患者均無嚴重并發癥發生,安全性較高;中藥組患者生理職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精神狀況等維度評分均顯著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直接反饋中藥半夏瀉心湯加減臨床應用價值,利用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兼具高效及安全等優勢。

綜上,于潰瘍性結腸炎治療中應用半夏瀉心湯及其加減方療效優于常規西醫,應用安全系數較高,對患者癥狀轉歸及生活質量提升有顯著增益。

猜你喜歡
瀉心湯潰瘍性結腸炎
“結腸炎”背后的親子關系問題
嶺南山竹子醇提物對潰瘍性結腸炎小鼠的作用
蒙藥治療慢性結腸炎的臨床療效分析
連樸飲合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脾胃濕熱證慢性淺表性胃炎的效果
半夏瀉心湯干預“菌-炎-癌”致病過程中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
淺析半夏瀉心湯古今應用
空腹生吃魚腥草治結腸炎
蒙藥治療潰瘍性結腸炎46例臨床觀察
半夏瀉心湯治療丘疹舉隅
腸瘍寧湯治療潰瘍性結腸炎15例結腸鏡象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