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頸肩腰腿痛患者經針灸結合中藥除痹湯熏洗治療的疼痛及功能改善分析

2020-08-21 05:33李宏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74期
關鍵詞:腰腿痛校驗針灸

李宏

(北京密云區各莊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北京)

0 引言

頸肩腰腿痛為臨床常見病及多發病,以中老年患者為主要發病人群;隨著我國老齡化加速,頸肩腰腿痛發病率激增,成為阻礙社會發展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1]。頸肩腰腿痛發病與慢性勞損具有高度關聯性,臨床西醫尚無系統化治療手段,治療周期長,對患者遵醫行為有較高要求,極易復發,探究適配的治療手段尤為重要[2]。我國傳統醫學針對頸肩腰腿痛等慢性勞損性疾病,多采用針灸療法,疏通經絡,緩解疼痛,為加強局部循環代謝,多聯合中藥熏洗手段,縮短療效?,F筆者就針灸聯合中藥熏洗有效性開展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課題納入對象均為筆者單位收治的頸肩腰腿痛患者,共計116例,研究病例選取時間起止為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自擬藍白雙色數列分布均分病例,藍色58例設為針灸組,男35例,女23例,年齡36-79歲,中位數(48.52±1.82)歲,最短病程 10d,最長病程 1年,中位數(3.15±0.11)個月;白色58例設為聯合組,男32例,女26例,年齡32-80歲,中位數(49.03±1.79)歲,最短病程7d,最長病程1年,中位數(3.12±0.14)個月;統計校驗兩組頸肩腰腿痛患者基線資料,P>0.05,差異均衡可于后文進行數據比對。

納入標準:(1)所選患者均符合《骨科疾病診治指南》對頸肩腰腿痛的評估依據[3],符合《中醫證候鑒別診斷原則》中對“骨痹”的評估依據[4],患者入院時均伴有頸肩腰腿疼痛情況,患者均為初次就診;(2)患者入組前均自愿簽署書面知情書,授權病歷資料進行數據分析。

排除標準:(1)合并肝腎功能異常、惡性腫瘤、過敏體質及精神障礙性疾病患者;(2)對本研究使用藥物不耐受,皮膚潰破,針灸禁忌證患者。

1.2 方法

針灸組患者予以針灸治療,取患者肢體穴位,包括大椎穴、肩髎穴、曲垣穴、天宗穴、秉風穴、肩三針、合谷、曲池穴等,對穴位進行消毒,取一次性毫針針刺;腰痛腿痛患者加穴位腎俞,承山,陽陵泉,取艾柱置于針柄上,點燃艾柱直到燃盡,每日灸一次一柱,留針30min,每日針灸一次,針灸6-7d休息1d;聯合組患者聯合中藥自擬除痹湯熏洗治療,基礎方藥包括薏苡仁30g、秦艽20g、絡石藤15 g、防風、桑枝、威靈仙、桂枝、羌胡、透骨草、紅藤10g,丹參8g,甘草6g,混合60ml酒,陳醋80ml,藥物煎煮后對疼痛病灶進行熏蒸,每日一次,每次持續30min;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28d。

1.3 評價標準

依照《中醫新藥療效臨床研究原則》標準,若患者關節功能恢復正常,疼痛、關節受限癥狀及體征消失,療效判定為顯效以上;若患者關節功能改善30%以上(含),疼痛、關節受限癥狀及體征緩解,療效判定為起效;若患者關節功能改善不足30%,疼痛、關節受限癥狀及體征無改變,療效判定為無效[5];有效率=(顯效以上例數+起效例數)/58×100%。

借助數字模擬疼痛量表(VAS)[6]在治療前后對患者肢體疼痛癥狀進行評估,日常生活功能量表(Barthel)[7]對治療前后患者生活功能進行評估,借助關節功能活動量表(Fugl-Meyer)[8]對治療前后患者功能情況進行評估。

1.4 統計學分析

用統計學軟件SPSS24.0進行假設校驗,計數資料分布用(%)表達,卡方假設校驗,計量資料分布用(±s)表達,t樣本假設校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療效對比

聯合組有效率為98.28%,針灸組有效率為86.2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療效對比

2.2 兩組患者預后轉歸情況分析

治療前兩組患者VAS、Barthel、Fugl-Meyer評分具有一致性,治療后,兩組患者VAS評分降低、Barthel、Fugl-Meyer評分升高,聯合組患者VAS評分低于針灸組,聯合組Barthel、Fugl-Meyer評分高于針灸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預后轉歸情況分析(±s/分)

表2 兩組患者預后轉歸情況分析(±s/分)

組別 時間 VAS Barthel Fugl-Meyer聯合組(n=58)治療前 4.52±0.45 56.25±7.16 15.36±1.03治療后 1.03±0.28 88.63±8.9538.92±1.52 t 9.628 20.223 16.335 P 0.000 0.000 0.000針灸組(n=58)治療前 4.51±0.41 57.02±7.11 15.29±1.05治療后 2.36±0.35 75.02±7.58 29.63±1.27 t 8.105 14.084 11.802 P 0.000 0.000 0.000

3 討論

我國傳統醫學將頸肩腰腿痛納入到“骨痹”范疇,認為疾病發生與局部脈絡淤堵,不通則痛相關,故表現為肢體疼痛、活動范圍受限,臨床學者首選針灸、推拿等特色療法,以針刺手段為主導,調節經絡腧穴,促進局部郁結疏散,可顯著改善局部紅腫、疼痛情況;在臨床應用中考慮常規針灸治療起效較慢,多采用聯合中藥治療的方式,考慮病灶生理解剖學特殊性,采用中藥熏蒸的方式,借助溫熱效果,加速局部微循環,促使局部外邪的宣發,加強溫中散寒止痛的效果,縮短起效時間,可顯著提高患者舒適度,清除痹癥,活血通絡,與針灸聯合治療,提高療效。本研究表明,聯合組療效判定有效率高于針灸組(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 VAS、Barthel、Fugl-Meyer評分具有一致性,治療后,兩組患者VAS評分降低、Barthel、Fugl-Meyer評分升高,聯合組患者VAS評分低于針灸組,聯合組Barthel、Fugl-Meyer評分高于針灸組(P<0.05);聯合治療對癥狀改善及預后轉歸療效均優于單獨針灸方案,效果顯著。

綜上,于頸肩腰腿痛治療中采用針灸與中藥除痹湯熏洗聯合治療方案,利于臨床癥狀轉歸,促進患者生活功能及關節功能的恢復。

猜你喜歡
腰腿痛校驗針灸
使用Excel朗讀功能校驗工作表中的數據
電能表在線不停電校驗技術
醫針灸綜合治療頸肩腰腿痛的臨床效果
針灸
中醫針灸的發展與傳承
只有做手術才能緩解腰腿痛嗎
基于FPGA的CRC32校驗查找表算法的設計
淺談微電子故障校驗
推拿治療腰腿痛386例療效觀察
針灸圍刺治療帶狀皰疹56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