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肌炎/多發性肌炎死亡危險因素分析

2020-09-07 07:30彭晨星陳宇彬
臨床薈萃 2020年10期
關鍵詞:鐵蛋白病死率肺部

黃 華,彭晨星,陳宇彬

(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 風濕免疫科,河北 石家莊 050000)

皮肌炎(dermato myositis, DM)或多發性肌炎(polymyositis, PM)屬于特發性炎癥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ies, IIMs)中最常見的臨床類型。是一組影響骨骼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上慢性肌無力為主要特點,病理學上主要表現為肌纖維壞死、再生及炎細胞浸潤,束周萎縮是DM肌肉病理的特征性表現,CD8+T淋巴細胞浸潤是PM肌肉病理的特征性表現。除影響骨骼肌外,也可影響皮膚、肺臟、心臟、胃腸道、關節等臟器器官,部分患者伴發腫瘤。由于DM/PM臨床較少見,使得該病的研究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關注于DM/PM的發病機制、臨床特點、特異性抗體、合并癥、臟器損傷及預后等方面,并逐漸認清了抗MDA5抗體相關皮肌炎、腫瘤相關皮肌炎、抗Jo-1抗體綜合征等亞型。本文回顧性分析212例DM/PM患者臨床癥狀、臟器受累情況、實驗室指標等結果,根據DM/PM患者半年內是否死亡進行分組,探討死亡的高危因素,協助臨床診治及判斷預后。

1 資料與方法

1.1病例選擇 采集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風濕免疫科收住院并確診的DM/PM患者共212例,其中DM 174例,PM 38例,根據癥狀、體征及入院完善的相關檢查均符合2004年國際肌病協作組建議的IIM分類診斷標準,同時排除重疊其他類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既往明確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有嚴重臟器損傷的患者及資料嚴重缺乏患者。

1.2研究方法 所有納入研究患者均給予規范臨床治療(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及丙種免疫球蛋白)后,進行為期半年的臨床及電話隨訪,根據患者半年內是否死亡分為死亡組(研究組)和非死亡組(對照組),組間進行臨床癥狀、實驗室指標等因素的分析。本研究已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2 結 果

2.1一般情況 患者年齡在14~82歲之間,平均(51.20±14.90)歲,男女比例約1∶2.65。初次發病到就診時間3天~10年之間,平均0.66(0.13,0.56)年。174例DM患者中,男45例,女129例。38例PM患者中,男13例,女25例。DM與PM組間性別、年齡及平均發病時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2.2半年內病死率 212例患者中,半年內共死亡14例,13例為DM,1例為PM,7例為男性,7例為女性,半年內病死率6.6%。9例因呼吸衰竭、肺部感染而死,其中8例合并間質性肺疾病(intersitial lung disease, ILD);4例住院期間病情無好轉死亡,1例合并膽囊癌明確診斷4個月后因惡性腫瘤多處轉移死亡,見表2。

2.3死亡高危因素分析 將納入研究的212例患者根據半年內是否死亡分為生存組(研究組)及死亡組(對照組)。兩組間男性(P=0.049)、白蛋白(albumm, ALB)<35 g/L(P=0.020)、鐵蛋白升高(P=0.021)、抗MDA5抗體陽性(P=0.025)、肺部感染(P=0.000)、ILD(P=0.02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表2 DM/PM患者臨床特點

表3 DM/PM死亡危險因素分析(例)

對上述存在統計學差異的因素再行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ALB<35 g/L、鐵蛋白升高、抗MDA5抗體陽性、肺部感染、ILD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DM/PM患者死亡危險因素的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3 討 論

DM/PM目前實際病死率仍不明確,各國家地區DM/PM病死率報道不一。邸麗等[1]總結1971-2013年報道的DM/PM病死率,5年內病死率23%~73%,且隨發表時間的推移而降低,并觀察到發達國家的病死率報道較低。我國目前缺乏長期多中心大樣本的流行病學研究數據,小樣本病死率約為5.1%~25.3%[2-4]。國內外認為預后不良的因素有高齡、肺部感染、ILD、心臟受累、惡性腫瘤、急性病程、吞咽困難、發熱、關節炎、血沉升高(≥30 mm/h)、高丙種球蛋白血癥、單用激素治療病情不能緩解;肺部病變、惡性腫瘤、循環系統受累、感染是DM/PM最常見死因[5-8]。死亡原因及預后因素差異可能與地區、納入患者情況、種族差異相關。

本研究212例患者中,半年內共死亡14例(6.6%),9例因呼吸衰竭、肺部感染而死,其中8例合并ILD;4例住院期間病情無好轉死亡,1例合并膽囊癌明確診斷后4月因惡性腫瘤多處轉移死亡。研究提示河北地區肺部感染、肺間質病變、抗MDA5抗體陽性、男性、ALB<35 g/L、鐵蛋白升高為DM/PM患者預后不良因素。但是一些變量,如吸煙、飲酒等,不能被排除,因為這些納入的研究存在固有的缺陷,這可能會對結果產生偏差。

在DM/PM并發癥中,ILD被認為是最常見和最嚴重的并發癥,導致病死率顯著上升[9-10]。本研究212例DM/PM患者中,ILD發生率48.6%,肺部感染發生率42.9%。DM/PM的肺間質病變的確切機制不明,可能與自身免疫異常及遺傳環境因素作用相關。DM/PM 患者存在明顯的細胞免疫及體液免疫功能異常,免疫機制失衡讓CD8+T淋巴細胞增多,肺泡巨噬細胞被過度激活,大量細胞因子(如TGF-β、TNF-α),參與各種相關的信號通路,引發級聯炎癥反應,造成肺組織損傷,最終都發生在一條共同途徑上,導致肺泡結構受損、肺泡毛細血管增厚,彌散功能受損,隨著病情進展導致不可逆的肺間質纖維化,主觀呼吸困難,運動耐量降低,生理受限,胸部CT掃描顯示肺實質網狀和蜂窩狀,肺組織病理可表現為大量淋巴細胞浸潤,肺間質纖維組織增生,肺功能差,病情嚴重,病死率高,同時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的應用促使感染發生,致使許多患者臨終前處于病情不能緩解和感染的惡性循環中,最終呼吸衰竭而死亡[11-15]。因此建議臨床對于DM/PM 患者,即使未表現出呼吸系統的臨床癥狀,常規胸片及肺功能檢查十分必要, 如懷疑ILD需行高分辨胸部CT掃描確認以利于早期明確診斷,及時給予合理正規的治療,延緩ILD的進展,改善預后,降低病死率。

綜上所述,在本研究中,男性、ALB<35 g/L、鐵蛋白升高、抗MDA5抗體陽性、肺部感染、ILD為DM/PM炎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提示預后不良。與部分臨床報道一致。但本研究為單中心研究,研究結果存在地區局限性,且未能對納入該研究DM/PM患者進行更長時間的隨訪,本研究后續將進一步統計經規范治療DM/PM患者的1年、3年、5年及更長時間的生存質量及生存率等情況,為臨床決策提供更多的證據。

猜你喜歡
鐵蛋白病死率肺部
全髖翻修術后的病死率
星形諾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獻復習
鹽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臨床應用
血清鐵蛋白、IL-6和前列腺特異性抗原聯合檢測在前列腺癌診斷中的應用
降低犢牛病死率的飼養與管理措施
死亡率與病死率的區別
“天然抗生素”之乳鐵蛋白
“鐵蛋白升高”就是患了癌癥嗎
利奈唑胺片劑有效治療氣道支架相關肺部MRSA感染
無瓣膜病變心房纖顫并腦卒中的臨床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