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以來影視劇中楚文化傳播分析

2020-09-10 18:35馮萬紅
今古文創 2020年32期
關鍵詞:楚文化大眾文化

【摘要】 上世紀80年代以來至新世紀,反應王昭君的影視劇有很多。本文選取了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三部影視劇以及2000年以后的兩部影視劇作為解讀的文本,分析楚文化與大眾文化隨著不同時代,在這五個不同版本的影視劇中怎樣相互博弈、不同取舍,由此探討楚文化在當今影視劇中的傳播策略。

【關鍵詞】 昭君形象;楚文化;大眾文化

【中圖分類號】J905?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32-0059-02

本文選取了上世紀80年代以來至新世紀的五部有關王昭君的影視劇作為分析文本,它們分別是1984年由香港亞視公司拍攝,魏秋樺主演的25集歷史人物電視連續劇《王昭君》(下文涉及此影視劇均簡稱為魏秋樺版,此為香港版本)、1987年由內蒙古電視臺和湖北電視臺聯合拍攝,黃虹主演的電視劇《王昭君》(下文涉及此影視劇均簡稱為黃虹版,此為大陸版本)、1988年由臺灣中視公司拍攝,宋罔陵主演的電視劇《王昭君》(下文涉及此影視劇均簡稱為宋罔陵版,此為臺灣版本)、2006年由香港寰宇公司出品,李彩樺主演的《昭君出塞》(下文涉及此影視劇均簡稱為李彩樺版,也為大陸版)、2007年中央電視臺出品,由楊冪主演的《王昭君》(下文涉及此影視劇均簡稱為楊冪版,也為大陸版)。分析其中所體現的楚文化與大眾文化。對于在當下影視劇中,被大眾文化包圍的楚文化的傳播策略給出筆者的一些建議。

一、楚文化及大眾文化在五部影視劇中的現狀

在大陸三個不同版本的《王昭君》中,雖然三個王昭君性格不相同,但可以看出,其性格有共通的地方,即果敢、堅毅,致力于漢兇和平,有強烈的民族責任感和愛國主義情懷。這和楚文化的內涵和特質是相符的,正如劉紀興所總結的荊楚文化的特質中有“深固難徙”的愛國精神,“止戈為武”的和諧精神 ①。王昭君是西漢時期的人,出生于南郡秭歸(今湖北興山縣,隸屬宜昌地區),于時間和地域,理當是楚文化浸潤之地。正如潘照東所說“荊楚為楚文化的發源地,也是楚文化的核心區。楚文化對王昭君的思想觀念與性格形成產生的影響,是決定王昭君一生行為取舍及其歷史地位的決定性基礎?!?②因此,在這三部影視劇中,王昭君性格中有楚文化精神因子。而按照潘照東所歸納的,王昭君的“個性鮮明、不留世俗;不貶戎狄、和而諧之;愛國愛民,忠心報國?!?③均在這三部影視劇中有所體現。

而在另外兩部香港拍攝的魏秋樺版與臺灣拍攝的宋罔陵版中,王昭君性格中只有柔弱成分(盡管魏秋樺版的王昭君最后還不忘設計殺掉毛延壽報仇,但終究還是跳江自盡),都是以女主人公的自盡收尾。楚文化中所宣揚的“自強進取作為荊楚文化最基本的精神” ④卻蕩然無存。

由此可見,大陸版的王昭君影視劇中,通過王昭君的性格和命運,體現楚文化的特質和內涵。但同時,也有大眾文化成分在影視劇中得以體現。而所謂大眾文化,則是“利用現代大眾傳播媒介 (如影視、書刊、時裝表演等) 傳播有相當的經濟效益、為大眾提供娛樂、作為閑暇的消遣的文化。具有以下特征:1.通俗易懂,為廣大觀眾所喜愛。2.不追求美學價值但流行甚廣,擁有眾多的欣賞者。3.具有商品的形式,并有牟利的性質。4.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各階層的價值觀;具有共享的作用。大眾文化是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而產生的?!?⑤依照這一概念,在大陸版中,李彩樺版和楊冪版中有些人為設計、通俗易懂,各不相同的故事情節,為廣大觀眾所喜愛,這些都體現了大眾文化的特質。如李彩樺版影視劇《王昭君》,兩條線索同時展開,一條是匈奴各部相互爭斗中,呼韓邪單于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打敗其他各部。而另一條則是以王昭君面對宮廷各種陰謀,最后在京城與喬裝成漢人的呼韓邪單于偶遇,演出一場“英雄救美”的愛情故事。這其中有盛大的戰爭場面、唯美的愛情場景,壯美的出嫁儀式,還有與之相配的華服、美酒、美人、英雄,都是大眾文化的必要因素。同樣,在楊冪版的《王昭君》中,貫穿始終的是王昭君從一個山野小丫頭到匈奴朝廷閼氏的成長過程。在這段經歷中,有她和五個男人的情感糾葛、有自身命運的變化,有漢匈政治風云和緊張局勢,這些也都是大眾文化在影視劇中制造的故事情節。再來看看魏秋樺版和宋罔陵版的,王昭君不同的情感經歷和心路歷程為主體,圍繞這個主體,展開種種矛盾。這樣建構起來的影視劇,自然精彩紛呈,吸引觀眾。將一個有政治意義和文化底蘊的歷史傳說拍成個人情感的影視劇,一方面大眾文化更為充分,另一方面卻也將楚文化變得無處可尋。

綜上,可以看到,在新時期以來,五部王昭君的影視劇,表面上是大眾文化操刀下不同的故事編劇和情節設置,背后卻反應大眾文化以及夾雜在其中的楚文化相互博弈的現狀。

二、五部影視劇中楚文化漸趨減少原因及對策

(一)原因

由上述分析可知,由大陸版到港臺版的影視劇《王昭君》中,楚文化的體現和傳播越來越少了。即使在大陸版的三部影視劇中,楚文化的體現和傳播也只能夾雜在大眾文化中。以下對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進行詳細的闡釋:

1.大眾文化興起

上世紀80年代中期,隨著社會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以娛樂、通俗為主要特征的國內大眾文化也開始興起,經歷了90年代的蓬勃發展,到2000年大眾文化已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而影視劇作為傳播大眾文化的主要媒介,傳播和體現大眾文化是必然的。歷史傳說本就有廣泛的大眾基礎,也就成為傳播和體現大眾文化影視劇素材的首選。而楚文化畢竟時代久遠,所述地域受限,能剝離其中一些積極因素經過現代轉化而運用到影視劇中,在大陸版中有所體現。而港臺版的則完全疏離了楚文化,這和港臺的大眾文化氛圍更濃以及港臺與楚文化多隔膜有關。

2.影視劇商業化

影視劇在全球運用一種商業化的模式運行。在歐洲國家,這種商業化模式的轉變從70年代開始 ,“那么,在中國,這種轉變是80年代以后開始的”。⑥這種商業化模式,導致影視劇的生產制作和發行都遵循商業化模式,即是否可以獲得很高的收視率,在市場上大賣,從而得以盈利。而是否能盈利取決于在市場上能否獲得大眾的喜愛,能否迎合大眾的口味。觀眾喜歡看什么,大眾文化宣揚什么,影視劇的故事情節、場景設置、故事編排等就要怎么去順應(當然也不應該一味地去順應)。而對于比大陸更早進入商業化運作模式的港臺影視劇來說,整個影視劇的運作、內容到宣揚,都是圍繞大眾文化而來。

(二)對策

這是一個泛媒介化的時代,運用媒體和影視劇傳播楚文化才是切合這個時代現狀的。這是因為,“中國電視劇消費量如此巨大,一方面是因為中國電視頻道眾多,另一方面還是因為電視劇在觀眾電視消費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⑦面對已經在影視劇中大范圍傳播的大眾文化,楚文化應該怎樣利用影視劇增強自己的傳播效果,成為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故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增強影視劇中的楚文化傳播:

1.遵循歷史,對歷史的解構應該有一定限度。對于反應楚國時期的影視劇,在歷史場景、時代背景、人物性格以及活動軌跡、個人命運方面,還是應該遵循歷史。一味地背離歷史,只能使本具有濃厚歷史色彩的楚文化越來越淡,甚至最后在影視劇中銷聲匿跡。而對于港臺版的影視劇,其中對于歷史的戲說、戲仿,也應該有一定的限度。完全掏空歷史,只為迎合當今大眾文化中的娛樂主義,甚至只為了故事情節去虛構歷史,個人認為都是不足取的。

2.正面宣傳。影視劇與大眾文化的天然親和關系,固然使影視劇的情節內容、故事編排或多或少都會套用大眾文化中吸引大眾的模式。但是,如果犧牲楚文化中的積極因子,只是為了迎合大眾口味和獵奇心理,只展現一些低俗、庸俗、媚俗的大眾文化因子,是有失偏頗的。作為大眾主要精神消費產品的影視劇,還是應該盡量多展示楚文化中的積極因素,這樣也可以和影視劇積極向上的主基調相協調。

3.加快楚文化的現代轉化。楚文化中的敢于拼搏、自強進取、勇敢叛逆的精神,都應該與大眾文化中宣揚勤奮、善良、樂觀、進取這些正能量巧妙融合,一則實現了楚文化在影視劇中的現代轉化,另外一方面,也有助于提升影視劇的正面意義。

以上是對影視劇中楚文化傳播現狀及策略的一點分析,怎樣更好地將楚文化進行現代轉化,并運用到影視劇中,會是一個長期值得研究的課題。

注釋:

①劉紀興:《荊楚文化的內涵及其創新特質簡論》,《政策》2007年第2期。

②③潘照東:《楚風 · 楚情 · 楚魂——論王昭君的思想與性格形成的楚文化底蘊》,《三峽論壇》2010年第1期。

④羅運環:《論荊楚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特點》,《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3年第2期。

⑤龐元正,丁冬紅:《當代西方社會發展理論新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9頁。

⑥⑦尹鴻:《意義、生產與消費——當代中國電視劇的政治經濟學分析》,《現代傳播》(雙月刊)2001年第4期。

作者簡介:

馮萬紅,女,博士,副教授?,F為黃岡師范學院新聞傳播學院教師。

猜你喜歡
楚文化大眾文化
新時期我國大眾文化發展面臨的問題及解決路徑
湘楚文化之楊家將與太極起源
淺談對當代中國大眾文化的幾點思考
既要“陽春白雪”,也要“下里巴人”
北大教授力挺《創造101》:大眾文化不是草履蟲
淺析“大眾文化”
傳統與現代的對話
淺談楚文化中漆器圖形紋樣
淺析楚文化中的絲綢植物紋樣
淺談楚文化對當代漆畫發展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