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認識及思考

2020-09-10 08:25劉旭
看世界·學術上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思考

劉旭

摘要:隨著近幾年來高校信息與計算科學畢業生就業形勢的日趨嚴峻,但高校仍然在不斷地擴大招生規模,所以為了更好地滿足人才市場的需求,需要對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進行深入研究和調整,但該專業培養出來的學生素質與有關崗位需求更契合。文章簡單分析了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基本內容與建設現狀,然后提出了該專業創新發展的建議,希望能夠幫助該專業教學質量得到提升。

關鍵詞: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認識;思考

1998年教育局開設的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并將其歸類為數學類專業,該專業的設立有效提升了各大高校的招生數量和招生率,與其他數學類專業不同的是該專業融入了計算機科學及信息工程等方面的學科內容,雖然該門學科已設立20余年,但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還處于起步階段,還存在許多問題有待完善和解決。

一、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基本內容

信息與計算科學最初設立目的是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新型專業技術人才,該專業主要涉及的課程有:信息科學、計算科學以及計算機應用。而該門專業不僅要求學生具備計算機思維,還需要學生掌握基礎的數學計算能力和思維方式,所以在專業基礎課程設計方面主要以數學基礎為主,而為了實現學生數學建模思維的培養,還需要將計算科學作為專業課開設前的基礎課程[1]。

二、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建設現狀

雖然信息與計算科學已經設立近20余年,但也是這幾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才成為新興學科,同時也對各高校在招生方面的安排影響巨大,同時也影響了社會企業對該專業學生的需求。此外,各高校越來越重視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培養,為了能盡可能地實現培養目標,讓該專業學生的各方面素質和能力能得到有效的培養,各高校投入了大量的資源來發展該專業。同時,為了能讓學生盡可能地在專業學習過程中獲取有用的知識和技能,在該專業課程設置和師資安排方面,經過了學校管理層的周密考慮。同時為了有效提升該門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已經有部分高校建立了專門用于該門專業的實訓基地,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合理論和實踐,同時讓學生具備適應社會需求的技能和知識。并據有關調查顯示,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在各大高校的錄取分數線設置一直很高,但仍然不缺乏生源報考,生源短缺的問題未曾發生,但以下問題是部分高校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不可忽視的:

(一)課程體系混亂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在最初設置時是由應用數學與計算科學融合改造而來,所以在該專業定位方面始終存在問題。就導致許多高校在該專業的專業課設置方面不夠明確,教師找不到教學重點,學生不知道要重點學習哪方面的知識,也不知道需要著重培養哪方面的能力,這就導致該專業在課程體系設計方面十分混亂[2]。

(二)專業特色不明顯、師資力量有限

信息與計算科學雖然開設時間不短,但興起時間還不夠長,這就導致學校層面,在制定該專業的教學計劃時不夠明確,盲目去參照其他課程的教學計劃,缺少該專業的特色,也導致該門專業在教學過程中始終無法形成專業特征。同時由于該門專業興起時間過短,在專業教師資源方面十分欠缺,所以在配備時由于缺乏專業的信息與計算科學導師,大部分高校會選擇數學領域或計算機專業領域的導師來進行教學。而這些教師對信息與計算科學的認識不夠明確,在教學期間會按照以往研究經驗來進行教學,所以就會導致該專業特色不明顯,教學目標與教學現狀存在矛盾。

三、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發展建議

目前正處于經濟全球化與信息化深入發展的階段,在未來發展中信息化技術會占據十分大的比重,企業需要重視信息化發展,同時招來大量信息技術人才,才能在未來的市場中獲得持續發展,而高校需要注重信息化戰略,才能未來在生源競爭中具有競爭力,同時也能為社會和為國家培養更多的信息技術人才,讓人們的生產與生活更便捷。

(一)不斷開拓創新,放寬專業口徑,滿足社會需求

從目前各高校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培養情況來看,通常會將市場和專業作為教學過程中的教學導向,在滿足高校對該專業的教學要求的同時,還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以便更符合社會發展需求,同時也能實現市場與專業對接和統一的局面,讓該專業的畢業生能更適應社會的要求。此外,各大高校還需要不斷加強該專業的調研力度,吸取國外教學經驗,同時將國際市場標準作為學科發展的基礎,讓該專業發展能夠與社會發展同步[3]。

(二)拓寬就業渠道,建構科學、合理的專業知識結構

從現階段信息與計算科學發展現狀來看,該門專業需要涉及的領域較廣,同時該門專業所包含的知識面十分豐富,與其他許多專業都有較深的關系,特別是與計算數學和計算機科學有根深蒂固的淵源。所以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該專業的構成,明確該專業的開設目的,基于學科開設目的和社會需求來建設和完善該專業知識構架和體系。同時還需要豐富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該專業的培養方式,豐富該專業的培養內容,在注重對該專業學生理論知識的培養的同時,還需要加強和鍛煉該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得該專業學生在就業時能具有更高的優勢。

(三)改革教學內容,重組課程體系

信息與計算科學的教學內容直接影響了該門專業的教學質量,而課程體系設置直接決定了該專業的培養方向。重組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課程體系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實踐能力能實現更高層次的提升,同時讓該專業的教學方向能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同時要滿足社會對該專業學生提出來的能力要求。在重組課程體系后要突出信息與計算科學的特點,在應用技術與基礎課程方面能實現有效的平衡,讓該專業培養的學生既能滿足社會提出的知識儲備要求,也能滿足崗位所要求的專業技能和實操能力[4]。

(四)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注重學生能力培養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作為應用數學和計算機專業融合的一門學科,這就要求該門專業的學生繼續要掌握數學計算能力,也需要掌握計算機專業所具備的信息技術能力,同時這也導致該門專業所涉及的專業課程相較于其他專業而言過于豐富,學生的學習壓力也會比其他專業的大,但該專業的教學正在走向成熟的過程中,還在不斷地探索和完善,但始終堅持著為社會和為國家培養高素質的專業復合型人才,雖然目前嘗試的效果并不明顯,但加強實踐教學始終是一個正確的方向,也能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有效地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也能更符合社會對該門專業學生提出的要求。特別是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發展進程的日益加快,要求人們在工作崗位中發揮出較好的信息采集和處理能力,這在一定程度上就導致計算機應用能力反映了人們的競爭力,而具有數學思維能力和計算機應用能力的人才往往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所以培養專業能力強且素質高的綜合性人才迫在眉睫[5]。

結語:

綜上,信息與計算科學作為近幾年來興起的一門新興學科,承擔著為國家為社會培養新型復合型人才的責任,不僅要求該專業的人才具備信息采集和處理能力,還要求掌握專業的計算機能力,能夠為信息產業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張京良,王衛國,李長軍.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認識與建設[J].高教學刊,2019,02:74-77.

[2]羅天任,許友軍.基于大數據戰略的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建設的淺析[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9,10:193.

[3]王擁兵.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高教論壇,2017,06:55-57.

[4]費紹金,紀燕霞,王麗,王莉.大數據背景下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數理統計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高師理科學刊,2017,3710:72-75.

[5]徐鳳生,劉艷芹,趙琳琳,張立華.基于分層分類的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J].高等理科教育,2016,03:103-106.

猜你喜歡
思考
小學經典詩文誦讀與積累的實踐與思考
對于少兒英語教育的幾點思考
少兒圖書館小志愿者工作的意義和思考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語用”環境下對古詩詞教學再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