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初探

2020-09-15 16:11代秀珍
博鰲觀察 2020年5期
關鍵詞:教學評價體系翻轉課堂微課

代秀珍

內容摘要 隨著信息化教學的深入,翻轉課堂、慕課和微課成為新形勢下高校教學模式改革的重要趨勢。翻轉課堂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傳統教學評價方式已無法科學、全面地完成對學生的個性化評價。文章從評價體系的設計原則入手,構建了貫穿4個評價階段、包括14個評價指標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評價指標體系。

關鍵詞 微課 翻轉課堂 教學評價體系

1 引言

近年來,隨著國家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步伐,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受到了廣大教師的青睞,在高校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翻轉課堂是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滲透融合,是一種創新型的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評價方式無法準確反映學生在翻轉課堂各個環節的表現,因此需要建立適用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評價體系[1]??茖W的教學評價體系是保證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也是順利開展翻轉課堂的重要因素。

2 評價體系的設計原則

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學評價的功能應與教育目標一致。因此,教學評價的最終目的是了解學生對知識點、實踐技能的掌握情況,以及學生自我學習能力、小組協作能力、職業素質的培養等。尤為重要的是,評價結果應為學生提供學習情況的反饋,有助于學生發現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以便有針對性地、 不斷地改進自己的學習活動和行為,加強學生全面和個性化的發展。

2.1 評價主體要多元化

評價主體的單一必然導致評價活動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有效實施離不開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參與。將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小組互評相結合的多元化評價,有助于從多個方面、多個視角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效果進行更加全面、科學、客觀的評價。同時,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和積極配合評價工作,也有利于學生自我反思、自我評價意識和能力的增強。

2.2 評價方式要多樣化

傳統的評價方法往往注重考試成績為主的結果性評價,學習過程的評價也僅僅針對學生某個階段的學習成果或技能熟練程度進行考核,不符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特點。單一的評價方式致使學生的學習過程缺乏監督、互動和激勵,學生的學習問題積聚而不能得到及時指導和反饋,最終喪失學習的興趣。

翻轉課堂模式下的教學評價應“以學習為重心”,注重過程的評價方式,即對學生在各方面、各階段進行多角度、多方式、全面化的評價。但并不表示翻轉課堂模式下不再需要總結性評價,而是要在總結性評價的基礎上,同時注重對學生學習態度、學習行為的表現、學習計劃的安排等學習過程中的形成性評價[2]。

過程性評價是一種在教學過程中反思與評定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方式。過程性評價不僅關注學生的表現水平,更重要的是要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況,促使學生對學習的過程和進展進行積極反思和總結。教師應該掌握學生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取得的進展、所犯的錯誤等,以便及時做出形成性解釋和過程性評價。通過總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的有效結合,才能給予學生更加及時、準確的反饋,從而引導學生的學習行為,培養其學習能力。

2.3 評價內容要全面化

評價方式的多樣化決定了教學評價內容除了以知識點的掌握和理解、動作技能的熟練程度為主要評價內容以外,還要包括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團隊協作的學習成果,以及線上線下討論和團隊貢獻、參與度等活動的評價。

3 翻轉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成為學習過程的主體,評價過程要貫穿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教學環節,評價內容包括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和學習效果的評價[3]。因此,教學評價分為課前、課中、課后及總結性評價四個階段。

3.1 評價指標的確定

翻轉課堂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實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因此,學習評價指標也應圍繞學生的“學”進行設計。

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課前學習”需要學生觀看微視頻、完成自主學習任務單等、閱讀學習資源,因此,“課前學習”的評價細則確定為觀看微視頻、完成自主學習任務單、課前測試和在線討論互動等方面。

“課堂教學”中,為更好地提高學生課堂交流討論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可以設置加分獎勵的方式開展課堂討論環節,重點評價學生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堂教學的評價細則包括學習態度、課堂表現、小組學習成果展示及拓展任務的完成效果等。課前學習成果的小組展示采用教師評價和小組互評的方式,重點關注學生觀點的創新性、邏輯條理清晰、小組分工合作以及作品的創意和技術手段等方面進行評價[4]。同時,為激勵每位同學的團隊責任感和使命感,小組成員間從參與度、貢獻度、溝通交流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方面開展組內互評,以便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的團隊協作和交流能力。

課后,學生要完成拓展作業,并反思自己在課前、課中的學習表現與知識的掌握程度,分析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積極主動地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總結性評價包括期中測驗、期末考試或實訓成績等,主要檢驗學生一段時間內的學習成果,鞏固重點知識和技能。

3.2 評價指標的權重

教學評價由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組成,學習指標的權重不僅體現學習過程的重要性,還要確保學生學習成果。因此,過程性評價占70%,總結性評價占30%,過程性評價中的課前、課中和課后環節分別占25%、30%、15%。

本研究將評價環節、指標、內容和評價方式納入評價體系,構建了包括14個評價指標、29個評價細則的翻轉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具體評價方式和評價權重如表1所示。

4 結語

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是一個多方參與、長期互動的過程。該教學評價體系還存在諸多不足,評價指標和權重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需要通過教學實踐來檢驗,并通過學生的反饋和調查來檢驗其可靠性和有效性,并不斷完善優化。

不同教育層次、學科內容必然存在著教學評價體系的差異。職業院校的教師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根據教學對象、學科特點和教學目標,做出靈活的調整、補充,形成最適合本校實際的翻轉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

【參考文獻】

[1]謝永朋,楊英歌.職業院校翻轉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8):53-57.

[2]裴利華,黃賜英,江百煉.基于學生滿意度的高校翻轉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研究[J].上海教育評估研究,2019(1):44-49.

[3]楊浩.高職院?;旌鲜浇虒W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應用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11):69-75.

[4]周健,祝麗玲,魯彥,等.基于翻轉課堂模式下的教學評價體系研究[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9(4):187-188.

猜你喜歡
教學評價體系翻轉課堂微課
微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
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大學英語多元化評價體系的研究與實踐
論學生校外活動實踐基地課程教學評價體系的建構
工程應用驅動的“.NET編程技術”課程教學探索
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翻轉模式在“液壓與氣動”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翻轉課堂在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PLC應用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