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準脫貧視域下生態移民生計方式研究

2020-09-22 05:51康紅梅張潔晶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20年17期
關鍵詞:生態移民精準扶貧

康紅梅 張潔晶

[提要] 在精準脫貧背景下,以貴州省生態移民為研究對象,分析其生計轉型的基本情況及其難以可持續發展的問題表現及原因,可以從重塑生態移民生計資本、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移民個人文化資本等方面采取措施,促進其生計方式轉型后的可持續性發展。

關鍵詞:精準扶貧;生計方式;生態移民

貴州省的生態移民工程是一個系統的民生工程,是一個改善民生,增強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減少其面臨的各種生計風險的一種積極政策措施。通過這個工程一方面促進生態脆弱的地區回復生態環境;另一方面促進貧困地區村民能夠轉變生計方式,促進其生計轉型,構建其可持續生計方式,進而促使其真正擺脫貧困落后的狀況。貴州省自“2012年啟動扶貧生態工程,計劃用9年時間搬遷150萬人,主要是武陵山區、烏蒙山區和滇黔桂石漠化區三大集中連片特困群眾38萬人,占91%”。在精準脫貧視野下,生態移民一方面需要利用各種資源完成生計轉型擺脫已有的貧困狀況;另一方面要重塑自己的生計資本系統,完成生計轉型后的可持續發展。本研究以貴州省生態移民為調查對象,研究其在移民搬遷后所面臨的生計方式的變化,分析其生計方式轉型的現狀以及可持續性發展之間的內在聯系,探索其中的影響因素并思考促進這個群體生計可持續性發展的對策。

一、生態移民生計方式的轉型

(一)豐樂安置社區生態扶貧移民基本情況介紹。2016年6~9月,本課題組和“西南民族地區生態移民社會適應”課題組聯合實施了實地調查活動。調查活動的范圍覆蓋了四川、云南、重慶、貴州等省。該項目主要采取問卷法加上訪談法,對生態移民、移民村干部、相關政府部門進行了半結構式訪談,作為問卷調查的一個重要補充。本文的資料來自這個調查過程對榕江縣豐樂安置社區(以下簡稱“豐樂社區”)生態扶貧移民的深度訪談。該社區一共有40戶移民,一共是182人。其中,男性占62.4%,女性占為37.6%;漢族占比10.2%,侗族占34.5%,55.3%為苗族。從年齡分布來看,20歲以下的占2.75%,21~30歲的占14.32%,31~40歲的占比為24.43%,41~50歲的占28.63%,51~60歲的占18.72%,61歲以上的11.15%。從文化程度來看,不識字的占全部調查對象的41.18%,小學文化程度的占21.15%,初中文化的21.47%,高中文化程度的7.36%,大專以上的占8.84%。

(二)生態移民生計方式在搬遷前后的轉型。通過調查可以得知,該社區移民在搬遷前,80.4%的被調查對象認為從事“農業種植”或是“家庭養殖業”“野外采摘”是其家庭收入來源的主要渠道,10.2%的移民認為“外出打工”或是“從事交通運輸”是其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9.4%的移民認為從事小商小販的工作是其家庭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搬遷后,從這些數據可以得知,豐樂社區移民的生計方式發生了變化,被調查對象中32.74%的被調查者認為家庭經濟來源主要依靠“農業種植”或是“家庭養殖業”,40.32%的被調查者認為“外出打工”或“從事交通運輸”,26.94%的被調查者認為從事小商小販或是旅游服務業的工作是其家庭主要來源。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出,豐樂社區移民的生計方式在搬遷前后發生了轉型,主要是從以主農的生計方式逐漸轉變為農業、工業、商業和服務業等多維生計方式的變化。生計方式的多樣化為生態扶貧移民擺脫單一的經濟方式,多方面增加經濟收入創造了條件。

二、生態移民生計轉型后面臨的問題及影響因素

盡管移民在搬遷后的生計方式比變遷前出現了一些可喜的改變,但同時也增加了一些風險,影響了其生計的可持續性發展。生態移民搬遷后的生計轉型出現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傳統的種植業和養殖業發展難以持續。生態移民搬遷前,其擁有比較豐富的土地資源和森林資源,對于他們來說從事成規模的種植業和養殖業的條件就較好。但移民搬遷后,豐樂村的移民大多是從高山上搬遷到城郊的移民社區,因為接近城鎮,每戶移民分到的土地資源就十分有限,據調查對象所言:“我們搬遷到這里來后,沒有山上那么寬闊的空地讓我們種植,想養點雞、羊和牛也不方便了?!薄艾F在這里每一個人最多就能分到5分地,原來的地方太遠了,也拋荒了?,F在就靠這么點地,種點菜也不方便了,以前還想繼續靠種養,現在就只能外出打工了。當然孩子大了,也沒有上學,一家人三個外出打工,一個人賺一兩萬,三個人能賺個四五萬多,也還不錯?!睆纳鲜鰯祿部梢钥闯?,生態移民搬遷前后從事與種植有關的第一產業的人數從搬遷前的80.4%下降到32.74%。從事第一產業的人數下降了50%多。這說明了移民搬遷導致一部分群體不得不改變了其原來的生計方式,其農業種養業的生計方式難以為繼。

(二)新型的旅游服務業發展難以壯大。就豐樂社區移民來說,盡管搬遷后出現了一種新型的生計方式,即利用搬遷后的有利條件從事旅游服務業,但由于諸多條件的限制,生態移民從旅游服務業中獲得的收入遠遠低于其搬遷前從事農業活動的收入。其中,制約移民從旅游服務業獲得經濟收入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生態移民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這類服務業,自身對旅游服務業的不熟悉、不了解,還沒有掌握其中的運作程序和規律;制約的因素之二是與這個移民社區相鄰的村寨早在這個產業立足了腳跟,豐樂社區的移民作為后來者缺乏從事服務業的資金。豐樂社區所從事的旅游服務業主要是借助當地優美的自然環境,開設家庭旅館。而這需要前期投入一定的資金。很多移民缺乏這樣的前期資金投入,導致其要么就難以步入這個行業,要么就是規模小,缺乏競爭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也面臨著破產。豐樂社區的移民要想在搬遷后的旅游業生計中得以發展壯大還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正如被調查對象所言:“我們以前不會做這個生意,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學會做這個生意,沒有這個本錢,也沒有這個本事?!?/p>

(三)外出打工經濟的穩定性收入日益減弱。在豐樂社區生態移民的生計系統中,搬遷后的生計方式中“外出打工”的比例從搬遷前的10.2%,迅速上升到40.32%。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移民從事與農業有關的種養業的土地資源和空間的逐漸減少,也有對新興的旅游生計方式不熟悉造成的,更主要的原因是很長一段時間來,城市社會提供了比農村社會穩定得多,工資水平高得多的收入。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速度減緩,發展速度進入新常態發展階段,隨著企業減員的增加,城市并不能穩定地提供移民群體所需要的穩定收入,加上城市就業市場對就業者文化水平和技術技能要求較高,外出打工并不能長久地成為生態移民的首選就業方式。一些年長的中老年移民逐漸地被排除在城市打工經濟的勞動力市場之外。正如被調查對象所言:“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干起活來力不從心,老了只能回農村,但農村也找不到好的工作,真發愁?!?/p>

三、促進生態移民可持續性生計發展的對策

(一)增加其生計資本。豐樂社區生態移民的生計是否能保持可持續性發展,關鍵要素之一是其自身所擁有的生計資本。生態移民的生計資本數量和質量、生計資本系統的內在合理構成都會影響生態移民的可持續性生計的建構。移民搬遷使得生態移民擺脫了原來單一的依靠農業獲得經濟來源的生計方式,出現了綜合第二、第三產業以及服務業并存的多維生計方式。而這種多維的生計方式在不同生態移民個體的生計資本構成中呈現出不同的模式和不同的結構。有些移民的生計資本系統的構成中仍然以農業為主導,從而這部分移民只能繼續從事與農業有關的生計方式,有些移民的生計資本系統中加入了外來的因素,如政府的資金支持或技術指導,那么這部分移民的生計方式就能打破原來的純農業模式,加入非農生計方式。生態移民的生計資本的構成以及質量狀況較大地影響著這個群體的生計方式的可持續性發展方向。生態移民單一生態方式不利于其生計的可持續性,只有朝向多維度的生計系統發展,才能多維度增加移民的收入,改善其經濟收入的結構,從而大大增強生態移民抵御生計風險的能力。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政策的支持,尤其是政府針對生態移民的經濟幫助、金融支持或是技術指導、就業促進活動等能大大地增強生態移民的生計資本。正如著名移民專家塞尼所言“恢復移民的生產能力,為移民提供新土地供耕作,創造就業或新的商業機會”。

政府的金融支持能直接介入生態移民的生計資本系統中,改善其生計資本的結構。一方面政府為了幫助生態移民擺脫貧困,針對生態移民的系列小額貸款,信用資金的投入等都直接變成生態移民維持生計資本可持續的重要動力。因為政府的支助活動是一種社會資源,而社會資源中蘊含著主體尋求經濟幫助的多種可能性和多維向度。在移民安置社區,政府對移民的直接的經濟幫助,將扶貧資金免費贈予或無息貸款給生態移民,改變了生態移民的社會關系網絡,改善了其生計資本的質量。另一方面政府要達到精準脫貧的戰略目標,就要為移民社區建設良好的環境,改善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服務,使移民獲得更多的資源。

(三)增加生態移民文化資本。生態移民的文化資本是獲得高質量生計方式的前提和基礎。要通過生態移民的文化資本,就要加大對生態移民的文化教育培訓活動。有學者認為文化程度過低的勞動者很難接受需要投入更多腦力活動的職位。要改變生態移民的生計方式,豐富其生計資本系統,提高其生計資本的質量,就需要對生態移民進行職業培訓或進行繼續教育。因此,在精準脫貧的背景下,要加大對生態移民的教育扶貧力度,給予生態移民教育扶貧基金和補助,緩解其繼續教育或職業教育中的資金缺乏;同時,也可以免費或低價提供就業指導、技術培訓、就業指導等服務。政府通過多種方式自外而內地促進移民自身的文化資本的提高,進而豐富其生計資本。移民個體也要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能及時對政府的各種幫助和服務給予回應,能主動地認識到自身的文化資本的不足,并愿意改變自身的文化資本匱乏狀態,積極主動地尋求提高文化資本的途徑、機會和方法。只有綜合各種內外力量,才能增加生態移民的文化資本,最終促進生態移民生計方式的可持續性發展。

2020年將是我國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在精準脫貧視野下思考生態扶貧移民搬遷后的生計轉型后如何認識其生計情況,評估其生計風險,豐富其生計資本,重塑其生計資本結構,促進其可持續生計的發展,對于生態移民擺脫貧困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可以從增加其生計資本、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生態移民的文化資本等方面采取措施來應對其生計風險,幫助其脫貧致富。

主要參考文獻:

[1]貴州實施扶貧生態移民工程四年搬遷42萬人[EB/OL].多彩貴州網:http://www.gog.cn,2015.5.4.

[2]李錦.四川橫斷山區生態移民的風險與對策研究[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8(2).

[3]何志揚,張夢佳.氣候變化影響下的氣候移民人力資本損失與重構——以寧夏中南部干旱地區為例[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4(12).

猜你喜歡
生態移民精準扶貧
寧夏生態移民社區文化建設的問題探究
陜南生態移民生產生活水平評價及后期扶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