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策略

2020-09-26 12:25張笑
讀與寫·上旬刊 2020年12期
關鍵詞:管理策略心理健康教育小學

張笑

摘要: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我國人民需要已經從基本物質文化的需求過渡到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因此促進社會文化教育水平刻不容緩。正如“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小學是一個人價值觀念養成的重要時期,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然成大教育學者的共識。如何正確有效地管理和把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是我們應共同探究的關鍵問題。本文通過分析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現狀,指出目前顯著存在的教育問題,最后提出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策略和完善理念。以期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念融入中小學教育,把青少年培養成德智兼優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關鍵詞: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34-0026-01

在當代小學生思想政治水平普遍滯后于社會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素質教育已然與應試教育比肩成為廣受關注的新熱點問題。而心理健康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基石,是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長不可或缺的關鍵性教育條件。

1.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現狀的簡述

1.1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整體概況。

從全國來看,我國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活動呈現出多樣性和廣泛性的特點,體現出廣大教育工作者所共同傾注的智慧和心血。除此之外,他們還通過解讀校園實踐反饋不斷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和方式,進行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和實踐分析。這說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研究越來越深入,對心理健康教育這一特殊課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為進一步系統了解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各高校近年來相繼擴招心理學專業學生,有關部門針對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同等級專職教師也進行了相應培訓,這些行為都保障了人才資源的充足性,同時也建立了跨區域與地區內的經驗共享與實踐交流平臺,為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添磚加瓦。然而,一些學校存在著組織體制混亂、學時保障不足、教學方法形式化等嚴重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

1.2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現狀的突出特點。

從政策上看,國家高度重視提高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從1999年出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到2001年在貴陽召開的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區課題研討會,再到目前《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指導綱要》初稿已經形成,都說明了中小學高質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除此之外,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也加強了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領導。同時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力度,利用學校的各種宣傳途徑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增強學生對自身心理健康的關注和了解,這將有利于學校后期心理輔導工作的推進。

2.小學心理教育目前存在的問題

2.1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地區差異問題。

不同地區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差異。依據相關人士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學校進行數量統計的結果,北京、上海、廣東、湖南、山東、山西開展情況較好,陜西、西藏、海南、江西較弱,少數民族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更為貧瘠。這反映了一些大中型城市、沿海發達地區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相較于一些經濟相對落后地區呈現出速度較快,水平較高的趨勢。

2.2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片面化問題。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在實施過程中出現了較為狹隘的教學觀念。部分心理教師過重地看待各種心理測驗,依賴測驗所得到的分數下結論,進行所謂的“因材施教”,這不僅使學生由于恐慌得到較低的分數而拒絕表露真實想法,還給學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另外,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應囊括生活心理教育、學習心理教育和職業心理教育三方面。但往往有教師忽略某一方面的教育工作而違背全面化、多方位教學的原則。

3.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策略

3.1 建立“家校聯動”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庭與學校的共同發展,才能實現教育效率的最大化。父母是孩子的首席導師,據相關調查結果表明,父母營造的家庭關系以及家庭的文化氛圍對小學生的心理塑型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只靠單方面的努力。學校教育作為家庭教育的補充,應該承擔起與家庭和社會密切合作的責任。學校有責任協調家長(或監護人),共同解決兒童發展中的心理和行為問題。辦好家長學校,引導家長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定期舉辦家長學校,改變教育理念指導家長,讓他們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簡單的知識,從而用正確的方式去關心孩子,和孩子溝通,密切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及時給孩子們一些心理咨詢,隨時和課堂教師交流溝通??傊?,兩者既要各司其職,又要相互聯系和結合,共同助力孩子健康心理的養成。

3.2 提高心理輔導教師的專業素養。

小學生的心理具有高度的模仿性和極易塑造性,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從業者的言行舉止必定要得到嚴格的規范和訓練,相關單位必須要提高心理輔導人員的專業素養。具體手段列舉如下:利用物質或精神酬勞,鼓勵教師積極進行多元化實踐教學并保持思考,及時通過相關渠道傳播或汲取專業知識,從而營造出活躍蓬勃的心理教育氛圍。另外,定期對相關心理健康從業者的進行培訓、指導,為其提供豐富多彩的學術交流平臺也是提升相關人員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徑。

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培養小學生健康心理,讓中國學生擺脫應試教育的鐐銬而真正實現德育智育全方位發展道路的探索仍然任重而道遠。我們需要了解小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并據此制定出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小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只有學生的心理健康建設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響應,各方發力共同維護小學生健康和諧的成長環境,我國的國民素質才能真正“從娃娃抓起”,進而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徐長春,翟書芹.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報告[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9,5:20-23.

[2] 李東芳.淺析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8,29:50.

猜你喜歡
管理策略心理健康教育小學
淺析新形勢下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全面滲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