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讀經典 家校共育

2020-09-26 12:25柳薇
讀與寫·上旬刊 2020年12期
關鍵詞:家校共育小學語文

柳薇

摘要:社會經濟的發展推動了我國教育事業的進步,在新課程標準不斷落實的過程中,我國小學語文教學取得了突破性的發展,但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語文學科學習過程中存在許多文學經典,值得共同學習,文學經典具有較強的教育價值,同時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體現,作為人類的文化瑰寶,承載著民族的最高智慧。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開始重視經典文化的學習與傳承,但是由于缺乏對經典理念的引導,導致經典文化學習效果不佳,無法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如何提高經典文學教學效果,值得每位小學語文教師思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共讀經典;家校共育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34-0012-01

引言

二十一世紀是文化交融的一個時代,在全球文化的融合與交互中,豐富了我們的文化生活,但同時在西方文化的不斷沖擊下,傳統文化傳承面臨著新的壓力。小學是語文學習的關鍵階段,也是培養學生良好文學素養的基礎性階段,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共讀經典幫助學生理解,我國優秀的文化作品,從文化作品中汲取營養,以提高學生文化素養,這是十分重要的。在共讀經典的過程中,許多教師重視師生共讀經典,卻忽略了家庭中親子共讀的作用,因此,教師需要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通過師生共讀和親子共讀兩個方面的經典共讀方式,讓學生從內心深處產生文化認同感。

1.優化經典共讀教學方法,提高學校經典共讀效果

1.1 優化教學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經典共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來提高學生經典誦讀的效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科學的教學導入方式來引起學生的注意,從學生身邊的事物著手進行分析,抓住生活與經典文學作品之間的聯系,由于古典文學作品在創作和寫作方式方面與現代方法存在差異,倘若缺乏科學的導讀,學生很難融入到經典作品學習。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強烈的未知與好奇,因此教師可以嘗試通過音頻資料和視頻資料導入的形式,讓學生在學習課文之前先觀看相關的影像資料,以此來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

舉個例子,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春日》這一經典詩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始之前為學生播放春節相關的教學視頻,收集不同地區之間的民俗習慣以及春節的信托方式。當前許多城市開始限制爆竹的使用,許多新生代的小朋友對爆竹的認知完全空白,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相應的春節燃放爆竹和煙花的視頻,讓學生感受到春節熱鬧和諧的場面。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結合自身的實際經驗與視頻進行對比,快速融入到視頻所營造的情境之中,而本性觀看視頻能夠給學生帶來強烈的沖擊,在視覺和聽覺的雙重作用下,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大大調動。有了良好的信息基礎,教師與學生在進行經典共讀的過程中,效率大大提高。

1.2 提高教師綜合素養,精選共讀內容。

對于當代小學語文教師而言,教師本身的綜合素質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從教師的角度來看進行經典共讀之前,一定對自身的文化素養進行科學的評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樹立對經典文化的正確認知,通過學習和培訓等形式,提高自身的專業化教學素養,在新課程標準的引導下,抓住小學語文教學的正確方向。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經典共度開展的有力支撐,教師本身也應承擔好經典共讀過程中學生學習引導者的作用,通過閱讀古代經典學習相關研究理論等各種形式,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在文化傳承與積淀的過程中,許多國學糟粕也一并傳承下來,對文化的精華與糟粕并沒有明確的定義,但是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篩選,選擇適合學生閱讀的內容,進行經典共讀。教師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科學分析,把握經典作品中能夠與生活產生聯系的內容,適用于當代社會發展的佛學經典,必須得到有效傳承。同樣的,在文化傳承過程中,一些內容雖然有一定時效性,但是已經不符合學生的發展需要,應當堅決一致把這部分內容拒之門外,不給學生接觸的機會。對于國學經典內容,不能一味的模仿與傳承,而應該進行挑選,選擇恰當的內容幫助學生提高文化素養,不能片面地全盤接受,而應該全面的分析。

1.3 開展親子經典共讀活動,落實家校共育。

將經典共讀落到實處,一方面源自于學校開展的師生共讀活動,另一方面則需要家長的配合,開展一系列的親子經典共同活動,以優秀的家庭文化給學生最好的教育。為此,學校應當積極與學生家長進行交流與溝通,通過引導給家長科學的建議,讓家長在文化建設和智力投資方面能夠有明確的指導方向,在家庭中營造良好的文化氣息。從家長的角度來看,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至關重要,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和家庭教育也是對學生成長影響最大的因素,給學生建立個人小書庫,每周抽出時間與學生共同閱讀,對閱讀作品進行評價與交流,多元化的親子共讀方式能夠從根本上滿足學生文化素養提升的需求。

2.結語

總而言之,在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傳承中,經典文學作品無疑是濃墨重彩的一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科學的共同經典教學活動,這是幫助學生傳承經典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的有效途徑。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在校園教育中優化成為共同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應注意教師個人的綜合素質提升,為學生挑選適合的經典文學內容以實現高質量的經典共同教學。從家庭教育的角度來看,將經典共讀落到實處,離不開親子經典功能活動,在家庭和學校的共同教育下,必定能夠提高學生文學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鐘世萍.淺談家校共育視域下小學低年級共讀活動的有效開展[J].中國校外教育,2018(22).

猜你喜歡
家校共育小學語文
《語文學科課后作業的有效研究》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淺議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家校共育勢在必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