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信息化與歷史科的無縫對接

2020-09-26 12:25王勝奎
讀與寫·上旬刊 2020年12期
關鍵詞:信息化

王勝奎

摘要:歷史學是古老的科學,信息化是新潮的科技,在科技統領一切的時代,教師必須使用信息化為高中歷史教學服務,這也是教育部提出的明確要求。借助信息化,歷史課堂可以節省時間,提高效率;激發學習興趣,提升效果;擴充教學內容,開闊視野。實施信息化教學要做到全面開花,制作優質課件,實現師生互動,開發遠程教育。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更好地完成教書育人的擔當。

關鍵詞:信息化;歷史科;無縫對接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34-0203-01

1.信息化是時代潮流

歷史學是一門最古老的科學,信息化則是一種最新潮的科技,這兩者發生交集完全是時代的必然,鄧小平同志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信息化也應當為我們的高中歷史教學效力。教育部在2019年發布的《關于促進在線教育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到2022年,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要實現深度融合,在線教育質量不斷提升,并通過“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實現信息化教與學應用覆蓋全體師生。所以說,在科技時代的中國,墨守成規的傳統教學只有死路一條,實施信息化教學才能迎來春暖花開。

2.信息化有無窮魅力

2.1 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傳統的歷史課堂,因為受制于落后的客觀條件,教師在授課時只能夠依賴由課本、黑板和粉筆組成的平面平臺,教師花在黑板上板書的時間太多,臺灣經典歌曲《童年》中就這樣唱到:“黑板上老師的粉筆,還在拼命嘰嘰喳喳寫個不?!?。信息化和電教平臺的出現,直接扭轉了原來的滯后局面,教師可以在課前進行充分準備制成課件,在授課時通過鼠標便可輕松實現,教師展示和學生閱讀都得到提速。魯迅先生說:“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0分鐘的課堂好比沾滿水的海綿,信息化就是蓄滿力量的大手,時間省了,效率高了。

2.2 激發興趣,提升效果。

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美國著名實驗心理學家特瑞赤拉通過大量的心理學實驗證實:人類從外界獲得的信息中,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3.5%來自嗅覺,1.5%來自觸覺,1%來自味覺,這個實驗結果提醒我們,提升信息獲取量的最佳方法就是要在視覺和聽覺方面下功夫,而信息化無疑就是這一方面的佼佼者。

傳統歷史課堂的黑板上出現的永遠只能是文字或者簡單的草圖,我們相信沒有幾個歷史老師能夠是神筆馬良。信息化借助多媒體,可以在課堂上展示出清晰鮮明的文字圖畫和動感十足的音樂視頻,通過光、色、聲、像的立體合作,一出場就牢牢地控制住了孩子們的眼睛和耳朵,孩子們的心也就被抓到學習上來了。

2.3 擴充內容,開闊視野。

1958年黨中央提出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這對歷史教學非常有借鑒意義,我們也要盡力做到“多快好省”。信息化的教學手段,不僅可以使課堂教學“省”時間、“快”速度,還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素材和更“好”的技能。高中歷史教學的重要標桿是高考,這就要求我們既要依據教材而又必須跳出教材,既要立足課本而又不能拘泥于課本。借助于信息化,歷史教學的素材得以增加,觀點得以更新,技巧得以提升,難點得以突破,疑點得以解惑,考點得以捕捉。

3.信息化要全面開花

3.1 收集網絡資源,制作教學課件。

眾人皆知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信息化把備課的陣地從傳統的教參和教材轉移到了網絡,網絡上的資源如宇宙無窮無盡,在這里只有你想不到的而沒有你找不到的。面對令人眼花繚亂的網絡資源,我們教師不能搞拿來主義那一套,要懂得去偽存真,精心篩選,改造加工。首先,教師選材要嚴謹,要把真實性放在第一位,把謬誤當真理就會誤人子弟,如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曾經發行過一張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在一起工作的相片,朱德戴著的軍帽上有一顆閃閃的紅星,這就明顯不符合史實,因為抗戰時期是國共合作,帽徽只能是國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星,這張被修改過的照片的發行是由當時特定的政治環境所決定的。其次,教師要懂得篩選使用,每堂課只有40分鐘,高中有九門學科,學生學習的時間和精力都有限,教師不應當過分追求量,要注重質,優的質和適的量結合才能是好課。再者,教師還要有玉匠般的雕刻技巧,對拿來的網絡資源要根據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加以琢磨,適當取舍,適度加工,畢竟合適的才是最好的,生搬硬套是沒有好效果的。

3.2 展示教學素材,實現師生互動。

課件展示的把控非常重要,要處理好各個環節的比例及耗時,這包括知識總量、文圖聲視、語速讀速,講練提問。教師不僅要對學生有啟發性的提問,也要鼓勵學生主動向老師提問疑惑,師問生答師再答,生問師答,推動師生的思維碰撞,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在交流中發現問題,在溝通中解決問題。

3.3 開發教學網頁,進行遠程教育。

信息化教學可以多種形式進行,幾乎是無孔不入的,它不應當局限于課堂的電教平臺,如2020年春季席卷全國的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疫情期間,各個學校紛紛開通了網絡授課,教師們都當上了主播。在平時,教師可以通過博客、微信、QQ、電子郵箱、WPS表單等各種途徑實現與學生的互動,只要教師肯用心,就一定能夠挖掘出信息化教學的新點子。

統而概之,千言萬語可以匯成一句話,信息化教學是時代發展的大勢所趨,它不會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國父孫中山先生說過: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我們教育工作者必須激流勇進,努力學習新科技,大膽嘗試信息化,把教書育人的擔當完成地更好。

猜你喜歡
信息化
水利信息化
“云會計”在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中的應用分析
論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創新與應用實踐
基于會計信息化下的企業內部審計探討
如何構建交通信息化的防護墻?
法律為信息化護航
醫院會計信息化 路怎么走?
信息化是醫改的重要支撐
信息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