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生學習心理與學習能力現狀調查分析報告

2020-09-29 15:46羅艷玲
新教育時代·學生版 2020年15期
關鍵詞:學習心理中職生學習能力

摘要:本調查采用問卷方式,對廣西第一工業學校學生學習心理與學習能力現狀進行調查,了解并進一步分析其現狀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總結中職生學習心理與學習能力特點,以期對探尋幫助學生營造積極學習心理,提升學習能力的有效策略提供有效依據。

關鍵詞:中職生;學習心理;學習能力;現狀

一、調查概況

為了解廣西第一工業學校學生的學習心理與學習能力現狀,準確地把握當前中職生的學習心理與學習能力動向,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提供客觀依據,本課題組于 2020 年 6 月份對我校學生的學習心理與學習能力狀況進行了調查。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1.具體目標

我校學生的學習心理與學習能力現狀與特點。

2.調查對象與方法

本次調查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在本校隨機抽取 220 名在校學生作為調查對象。調查對象89.72%男生,10.28%女生。其中84.43%來自農村,7.08%來自鄉鎮,4.25%來自縣城,2.36來自城鄉結合部或城中村,1.89%來自城市。問卷采用李克特五分量表,完全符合=1,非常不符合=5,得分越低,問題越嚴重。數據分析工具為IBM SPSS Statistics 25。

問卷中學習心理維度包括學習動機、學習態度、自信心、學習效能感、學習焦慮、學習意志、歸因;學習能力維度包括學習策略、學習習慣、學習專注力、學習自主性、知識基礎。問卷調查在廣西第一工業學校進行,共發問卷220 份,回收220份,有效問卷 214 份,有效問卷率為97.27%。

3.結果

問卷各維度總體調查評分

三、調查結果分析

從上表看出,學生在學習心理上學習意志力得分最低,其次是焦慮;在學習能力上學習專注力得分最低,其次是學習習慣。該結果與平時對學生觀察的情況一致。學生在學習心理與學習能力上問題頗多,但是最明顯的是專注力差與意志力弱,嚴重影響到課堂教學。

1. 中職生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學習動機。學習動機是激發個體進行學習活動,維持已引起的學習活動,并使學習行為朝向一定目標的一種內在過程或內部心理狀態。調查結果顯示 71.78% 的學生學習是為了提高技能以后好找工作;45.05%的學生是為了考好成績或不掛科;70.3%的學生為了增強文化知識。從數據可以看出雖然不少學生的學習動機很大程度上還是一種外部動機,但也有很多學生將學習內化為自己的需要,其學習動機層次比以往對學習動機的研究結果顯示要高。

(2)學習態度。學習態度由對學習的認知、情感、行為三種心理成分構成。本問卷從學生對學習的看法、上課的狀態、對課堂提問的態度、紀律等方面進行了統計分析,分析發現大多數學生對于專業認同感比較強,但仍有一部分學生學習意識不強,很少會主動自覺地學習,有的學生紀律意識薄弱,時有遲到早退曠課情況發生。46.73%的學生認同自己中職生的身份,66.17%的學生表示喜歡現在的專業;但只有39.8%的學生表示喜歡上專業課;37.5%的學生在課堂上能認真學習;11.5%的學生認為學習是無聊的事,討厭學習。8.04%的學生從來不做作業;20.4%的學生希望老師上課都別叫到自己,表示不喜歡回答任何問題。30.85%的學生表示會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46%的學生從不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智力,不管成績好或壞。

(3)自信心。學習的自信心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行為。34.82%的學生經常認為其他同學學得比自己好;15.42%的學生上課喜歡坐在后排,眼睛不敢正視別人,尤其不敢和老師對視;41.79%的學生能積極參加課堂小組討論;28.86%的學生經?;卮鹄蠋熖岢龅膯栴};31.69%的學生在課堂上被老師提問時,即使知道問題的答案也會很緊張和害怕。

(4)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對自己學習與作業能力的主觀評價。本問卷從自我評價、勝任感等方面進行調查。調查統計結果顯示 44.87% 的學生相信自己有能力把學習搞好;40.97%的學生相信自己在學習上某方面能力比其他同學更好一些;54.68%的學生相信只要努力學習,也能取得和班上學習好的同學一樣的成績。15.69%的學生認為反正學也學不會,就沒好好學;34.82%的學生經常認為其他的學生學得比自己好;只有12%的學生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智力。由此可見,大部分學生對自己的能力還是持肯定態度。

(5)學習焦慮。焦慮是面臨威脅危險自感無力應對,擔心預期的目標或結果達不到時而產生的不愉快的情緒體驗。適度的學習焦慮有利于激發上進心。調查分析結果顯示68.03%的學生對于考試并無焦慮;46.66%的學生表示在課堂上,當知道要輪到自己回答問題或發言時,會心跳加速很緊張;35.71%的學生認為課堂中主動發言讓自己感到很尷尬,25%的學生在小組討論發言時覺得不自然。對于學習,多數學生覺得無所謂,只有35.58%的學生覺得存在壓力和緊迫感;44.45%的學生擔心老師上課講得太快自己會跟不上。對于中職學習生活,只有25.11%的學生不覺得自己是在虛度年華。

(6)學習意志。本問卷從堅持性與自我監控管理方面進行調查。調查分析結果顯示學生學習意志比較薄弱,多數同學做事難以堅持,學習上缺乏恒心與毅力。40.28%的學生在學習時注意力很容易受其他因素影響;37.62%的學生在聽講時很難專心,聽不進去;43.61%的學生表示有時下定決心要學好,但是沒多久又堅持不下去。

(7)歸因。歸因是指人們對自己或他人的行為或結果加以解釋或推測的過程。歸因將導致人們對下一次成就行為結果的期待發生變化,還會使人出現情感反應。本問卷從自身的能力,所付出的努力程度,任務難度方面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44.09%的學生認為自己學習不好主要是因為沒有毅力,不能堅持。71.36%的學生覺得造成自己學習成績不好的主要原因是不夠努力,67.27%的學生認為是因為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69.55%的學生表示想學但是聽不懂。73.18%的學生覺得課程內容太多或課程太難所以不喜歡學。

2.中職生學習能力現狀分析

(1)學習策略。學習策略是人們有效從事學習活動的程序﹑規則﹑方法﹑技巧以及調控方式。本課題組從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獨立完成作業、對待學習目標的態度等方面作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多數學生能意識到學習方法的重要性,但學習較為被動,缺乏主動運用學習策略的品質。50.97% 的學生實操中會有意識運用教師所教的練習技巧,53.17%的學生上實訓課時會看做得好的同學怎么操作并注意模仿;課前準備方面,只有 7.11% 的學生會課前預習,而92.89% 的學生沒有或很少會進行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49.51% 的學生學習新知識時,會聯想之前學過的知識。56.86% 的學生閱讀中認為重要的或需要記住的地方,就劃上線或做上記號。

(2)學習習慣。學習習慣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穩定的行為方式。具體包括預習、聽課、記筆記、復習、作業、考試習慣等。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58.3%的學生很少或從來不在上課前會做預習準備,只有7.11%的學生總是或經常上課前做預習準備。

(3)學習專注力。學習專注力表現為學生在學習情境下的專注水平。本問卷從注意的集中程度、穩定性、轉移的快慢、注意分配(即同時注意兩個以上的物體)的情況方面進行調查。56.13%的學生表示想認真聽課,可是很容易分心,控制不住自己;67.45%的學生在上課不到20分鐘會開始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比如玩手機睡覺或開小差;只有17.93%的學生在上課時可以忍住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或想和課堂內容無關的東西。

(4)學習自主性。學習自主性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的學習,制定學習計劃,選擇學習內容,調控學習過程等。調查結果顯示只有27.23%的學生會制定學習計劃,主動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48.52%的學生愿意參與課堂的活動,35.64%在課堂上能跟上教師的講課速度,56.93%會努力做到老師要求做到的任務目標。

(5)知識基礎。以我校學生為例,初中課程基礎薄弱,比如英語學科,普遍英語聽說讀寫能力非常差,有的甚至連26個字母都無法正確讀寫。又比如數學,基本的算數能力都非常差。很多字不認識,很多詞語不知道意思,中文寫作能力也非常差。其他歷史政治物理化學知識更是一問三不知。調查結果顯示60.9%的學生中考或初中平時考試成績不及格。77.03%的學生認為中職課程太多或內容太難,73.21%的學生表示想學但聽不懂。

四﹑討論

1. 中職生學習心理特點

(1)內部動機低于外部動機。根據學習動機的內外維度,可以分為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內部學習動機是由學習者對學習的需要、興趣、愿望、好奇心、成就感等內在因素轉化而來,具有更大的積極性、自覺性和主動性。外部學習動機是由外在誘因,諸如社會的要求、考試的壓力、教師的贊許、對理想生活的追求等激發起來的。雖然有不少學生認為學習是為了增強自己的文化知識,但更多的學生學習是為了以后好找工作或是考試不掛科以及迫于父母老師的壓力等外在因素。

(2)學習態度不積極,明知故犯。從認知上,學生的學習態度平均數還是比較高,但是情感與行為上比較低,比如學習意識不強,紀律意識薄弱,厭學,消極對待課堂等。絕大多數同學意識到自己學習不好是因為不努力,但是卻不能調控轉化自己的行為。

(3)自信心與自我效能感尚可。雖然多數學生學習成績不好,但絕大多數學生認為如果努力,也可以取得和成績好的同學一樣的成績。他們多數沒有因為成績對于自己的能力有所懷疑。

(4)缺乏適度的學習焦慮,學習意志薄弱。雖然多數學生學習不好,但是對于考試和課堂并無明顯焦慮表現,筆者認為其原因在于中職考試比較簡單,且掛科的后果只是多次的補考機會,導致多數學生對于考試比較無所謂。在學習意志方面,多數學生上課無法控制或根本不嘗試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下定決心做的事很快便無法堅持,學習意志薄弱。

2. 中職生學習能力特點

(1)不主動應用基本的學習策略。多數學生認為自己沒有好的學習方法,但是在學習過程中被動學習,很多學生基本的預習復習查詢請教都無法做到,即使意識到自己學習上出現的問題,也不采取措施調控改進。

(2)普遍存在學習習慣不良。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終身受益。但絕大多數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不能堅持認真聽講,不記筆記,沒有學習計劃;課前不預習、課后不復習。

(3)學習專注力差,學習缺乏自主性。多數學生上課注意力無法集中,注意時間短,容易分心,大半時間用于與學習無關的事物。在學習自主性方面,只有少數學生會制定學習計劃,主動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很多學生不愿意參與課堂活動或回答老師提問,自習課很少花時間復習或做作業。

(4)知識基礎差。有的學生語數英不及小學水平,而政治歷史物理化學更是一問三不知,由于缺乏初中基礎知識的支持,導致很多學生覺得課程內容難以接受和理解。即使有的學生開始想學也因學不會看不懂跟不上而放棄。

良好的學習心理是取得良好學習效果的基本保障,良好的學習能力是執行學習活動的必備因素。通過上述分析,影響學習心理與學習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針對中職生學習特點,如何幫助學生營造積極學習心理,提升學習能力是非常值得探討的一個課題。

參考文獻

[1]何先友.青少年發展與教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文萍.高等教育心理學實用教程[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張艷蕓,崔景貴.中職生學習心理研究的分析與走向[J].機械職業教育,2017(10):54-59.

作者簡介

羅艷玲(1986—),女,廣西柳州人,廣西第一工業學校講師,研究方向: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猜你喜歡
學習心理中職生學習能力
職業高中生數學學習心理研究與對策
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中團體輔導的運用
小學數學教學淺析(二)
中學數學教學方法初探
學業導師制對本科生學習能力和素質教育造成的影響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微課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應用
公開課與常態課學生學習心理和行為的表現分析
關于職業院校技師層次學生學習心理狀態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