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農村小學生把英語說出來

2020-10-12 14:16陳儒亭
關鍵詞:語音英語課堂口語

陳儒亭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對小學畢業生要達到的二級語言目標包括:敢于開口,表達中不怕出錯誤,積極運用所學英語進行表達和交流。但在今天的廣大農村小學英語課堂上,我們依然會普遍看到教師操著帶有濃重地方口音的英語講地津津有味;學生則面無表情地拖著冗長的語調機械模仿的場面,這與課標的要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教師一言堂,沒有生機,沒有交際的英語課堂是可怕的,也是可悲的!如何改變這種局面,如何讓農村小學生把英語說出來?

1. 加強培訓,讓教師重視說英語

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生是教師的一面鏡子。學生拙劣的口語折射出教師自身語音素質不過關的問題;再者教師對英語口語教學的認識不到位,覺得小學生也就記幾個單詞、學幾個句型就行了,反正上了初中還要重新學;三是他們教學方法單一,缺乏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得力手段。

針對以上問題,首先要聘請高校語音學專家來加強教師專業素質的培訓,培訓后要進行現場考核,對考核不達標的教師要進行再培訓、再考核,直到達標。試想,如果他們能夠脫口而出一口標準流利的英語,自然樂得在學生面前顯擺;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加強教師對《課程標準》和“核心素養”等理念的學習,然后閉卷檢測學習效果,促使他們主動求變以適應新時代的教育趨勢;對于農村小學英語教師偏少無法進行集體備課或教研活動的實際,組織系統的校際教研活動來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是非常實效的做法,教師也會在這些活動中豐富自身的教學方法和手段,English songs, English chant, English tongue twisters and English funny games都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法寶。

2. 培養自信,讓學生敢于說英語

學生不敢說英語一方面是怕出丑心理作祟,擔心出錯會被同學和老師嘲笑;另一方面由于他們長期依賴音頻跟讀,語音基礎薄弱,沒有養成自主拼讀習慣,學習英語的熱情在一天天乏味的抄寫和死記硬背中慢慢泯滅了。

Confidence of success is almost success. 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生擁有學習英語的自信呢?這就要靠教師的教學藝術了。對于老師提出任務要求后常常面面相覷的農村學生,教師一定要本著“多表揚,少批評;明表揚,暗批評;甚至是只表揚,不批評”的原則,采用“鼓勵鼓勵再鼓勵”的策略,拿出“身先士卒、舍我其誰”的精神來帶動學生積極參與,刺激他們的比拼心理,營造出比學趕超、爭先恐后的課堂氣氛以克服學生羞于開口的心理。如筆者每節課利用前幾分鐘組織“Free talk”和“Everyday speech”等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開啟英語課堂,并逐漸形成了獎勵參與者紅五星,紅五星積累到一定量可以升級兌換紀念性禮物的獎勵機制,這樣,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和興趣就慢慢樹立起來了。

There is no doubt that listening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alking.多讓學生接觸原汁原味的英語,充分感受地道的英語腔調,如動畫Lion King, Peppa Pig及經典詩文等,同時鼓勵學生大膽模仿、跟讀和朗讀,尤其在朗讀過程中,學生做到了眼見、腦思、口說、耳聽及表情的同步協調,體驗到了學習英語的快樂,這將成為他們對英語學習始終充滿自信的動力之源。Practice makes perfect.筆者每節課都盡量為學生口語表達提供廣泛的語言素材,如每單元學完Lets talk后,總是給學生一次自編自演對話的機會,本來只有幾句話的內容經過學生惟妙惟肖地表演,就成為生動鮮活的交際場景了,長此以往,學生也就由膽怯別扭變得自然大方了。

3. 整合資源,讓教材利于說英語

現行小學英語的各種版本教材中語音內容都偏少,而且語音知識相對割裂,缺乏整體性,這就要求教師要根據教學實際合理整合教材。比如人教版26個字母音和形的學習分散到了每個單元的單詞和語句學習中,這不利于學生對語音知識的系統學習,因此,筆者在三年級學期初引領學生在歡快的兒歌“A is for apple, //apple. B is for ball, // ball. C is for cat,// cat. D is for dog, // dog”中來集中學習和掌握26個字母的常見發音是非常成功的。

讓學生學好英語,應該教給他們科學的方法,讓其具備自學能力,而音標正是學生能夠自學英語的那把金鑰匙,但中小學現行教材中都沒有涉及到音標學習。筆者結合教學實際,連續三年指導山東省曲阜市四年級教師運用兩個學期的時間開展了音標教學,實踐證明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在一年時間內掌握了輔音和元音的基本拼讀規則,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這一做法也得到了國家教材審定委員會組長劉道義老師的高度認可。

4. 營造氛圍,讓學校便于說英語

筆者調查發現廣大農村小學三、四年級每周只有兩節課,這樣的課程安排不符合《課程標準》中“短時高頻,每周3到4節課”的要求,由于課時少,教師忙于趕進度而忽略了對學生口語的訓練;同時,學校也缺少英語口語學習的氛圍。

建議學校每周增加一節口語交際課,這樣便于學生將近期學過的生詞、句型和對話等進行綜合運用;學校還可以組織多種形式的口語活動,如英語配音秀、小品劇表演、英語演講比賽,成立英語角等。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學生口語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考慮其年齡生理特點和知識習得規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需要廣大農村英語教師切實行動起來,才能讓農村小學生把英語說出來,才能為其終身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作者單位:山東省曲阜市教師教育中心)

猜你喜歡
語音英語課堂口語
微信語音恐懼癥
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英語課堂的應用研究
我的英語課堂經歷
魔力語音
Magic Phonetics魔力語音
對方正在輸入……
英語課堂中語用學委婉語的使用研究
口語對對碰
口語對對碰
看影視學口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