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重實踐操作體驗,提升信息技術素養

2020-10-21 04:13余維秋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 2020年79期
關鍵詞:操作能力實踐操作信息素養

余維秋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社會從工業化社會向信息化社會邁進,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要性越來越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是以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信息技術操作能力為主要目標。因此,信息技術教學過程要注重實踐操作,讓學生獲得成功體驗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從而培養學生信息素養和技術創新意識,為國家建設和國際競爭儲備人才,為提高全社會的科技文化水平奠定基礎。

【關鍵詞】信息技術;操作能力;實踐操作;信息素養;創新意識

信息技術代表著當今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信息技術在全球的廣泛使用,不僅深刻地影響著經濟結構與經濟效率,對社會文化和精神文明產生著深刻的影響。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社會從工業化社會向信息化社會邁進,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要性越來越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本世紀開始,國家教育部用5-10年時間在全國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并將信息技術列入中小學生的必修課程,以適應迅猛發展的信息時代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是以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信息技術操作能力為主要目標。從小學信息技術各冊教材的編排來看,課程的開設更側重于讓學生通過實踐體驗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操控技能。因此,信息技術教學過程要注重實踐操作,讓學生獲得成功體驗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從而培養學生信息素養和技術創新意識,為國家建設和國際競爭儲備人才,為提高全社會的科技文化水平奠定基礎。

一、重視課堂實踐操作體驗,激發源源不斷的興趣動力

1.完善計算機教室設備,營造良好實踐基地。信息技術教學離開實踐操作將無法正常開展,計算機教室是信息技術教學的第一陣地。由于計算機教室建設資金量大,好多學校經濟投入不足,計算機教室硬件建設相對滯后,經常面臨機位不足,設備老舊,故障率高等問題,不能滿足學生上機操作需要。因此,要培養信息技術人才,學校要爭取資金投入。確保上課時每個學生有一臺計算機可以實踐操作。

2.教師要鉆研優化教材,注重實踐操作教學。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一般把一冊教材分為12課,每課分為幾個知識或操作要點,學生要掌握的內容確實不少。一學期下來,除節假日及期中期末測試,每學期上信息技術課只有15-16節課,進度確實很緊。教師要認真備課,合理安排教學,盡量騰出時間讓學生實踐操作,沒有足量的操作實踐是不能形成操作技巧更無法成為技術。

3.簡化操作任務流程,用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創新動力。教學畫圖軟件時,我跟學生說,我們從幼兒園就開始學畫畫,最簡單就是畫一面國旗,我們要用到紙、筆、顏料等工具,好多學生得用一節課才能完成,現在用畫圖軟件畫畫,里面什么工具都有,一分鐘就可以畫出美麗的國旗。筆者打開軟件后計時開始,用40秒畫好了國旗,這時學生都自發鼓起熱烈的掌聲,學生們都躍躍欲試。筆者讓他們2分鐘畫出國旗,好多學生一分至一分半鐘就完成了,他們成功了,喜悅的心情激發他們不斷探索學習。在教學“裝扮美麗的花園”時,要在山坡上畫好多樹,要重復用到很多工具,有曲線、取色、放大鏡、彩色橡皮等,這樣一節課時間就不足用了,而且閉合曲線很難控制,想畫出一排整齊的樹就更難了。在教材要求掌握的工具學完之后,筆者教學生在空白區域先完整畫出一棵樹,然后復制粘貼移植到想要的地方,還可以變形調整方向及樹的大小。剛演示完教室立刻響起掌聲,學生像遇到大神一樣都豎起大拇指。筆者跟學生說,這就是熟能生巧的應用,只有不斷操作練習才能形成技術。以后學生碰到重復繁瑣的操作總會想著有沒有簡便的操作方法,這樣學生就有了創新的動力和創新的思維。

二、實施伙伴教學,教學效率和學生綜合能力雙向提升

1.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領悟能力、課外學習機會、家庭學習環境都各不相同,信息技術能力水平分化明顯。在信息技術課的操作教學中,學生的技術能力差異就暴露無遺,在屏幕上一目了然。學生的能力差異給課堂帶來無窮的阻力,降低要求吧,教學任務無法完成,上層學生面對無挑戰性學習內容將會失去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和動力;不降低要求吧,下層學生吃不消,非常簡單的問題都要問三遍,小手此起彼伏,老師接應不暇,這樣的課堂往往混亂不堪。因此,實踐操作課堂需要使用伙伴教學法,化解學生學力水平差異的局面。

2.使用伙伴教學法,讓課堂得到延伸。經過調查,現在一所小學的學生能通過鍵盤用正確指法按順序打出26個英文字母的真是寥寥無幾。鍵盤的規范使用是學生信息素養的基礎,就像學生寫字要正確握筆一樣重要,在教學“與鍵盤交朋友”時,筆者用6秒時間打出26個英文字母,用時間告訴學生規范使用鍵盤是效率的保證,通過考核每班評出1/4或1/3的優勝學生當指導者,再通過印發鍵盤圖紙,學生隨時隨地都可以結伴練習,“你盯我練”及時指出錯誤,從減少失誤到不斷提升速度。經過一學期的努力,本年級所有學生都能用正確指法按順序打出26個英文字母,最快學生能在10秒內完成,為以后鍵盤輸入打下堅實基礎。

3.課堂使用伙伴教學法,提高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在Scratch圖形化編程工具教學中,學生水平差異尤為突出,有的學生被腳本、造型、舞臺、角色的轉換弄得昏頭轉向,求救聲不斷,教學中筆者先讓學生沉住氣,先看書中的操作指引,培養自主獲取信息能力。在這過程中及時檢查先完成任務的同學作品,對前十名實施加分獎勵,并立即升格為老師的助手,直接可以幫助需要求助的學生,同時老師也有了分身之術,輕松應對全班幾十號學生詢問。學生能夠及時得到幫助順利完成作品體驗了成功,增強了學習信心,作為指導者的學生也鍛煉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三、開拓社團實踐活動,促進信息技術教學的良性發展

為開拓學生的信息技術發展空間,培養學生綜合信息能力和技術創新意識,學校通過資源整合,以學生自愿報名擇優原則組建電腦繪畫興趣社團、少兒編程興趣社團、機器人興趣社團,以點帶面促進學生、社會、家長對信息技術課程的理解與重視。社團每周開展一場培訓交流活動,在師生共同努力下,社員各方面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很多作品參加競賽交流取得優秀成績,有莫睿芮等多名學生繪畫作品獲得市級獎勵;鐘昇衛、夏揚茗等多名學生的編程作品參加小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競賽獲市級獎勵;肖笛鳴、許森博等多名學生參加省機器人現場拼裝賽獲得一等獎。

通過參加各級競賽,讓學生知己知彼,不斷自我完善,不斷提升自身綜合信息技能和信息素養,在心中埋下科技創新的種子,為國家建設和國際競爭儲備人才,為提高全社會的科技文化水平奠定基礎。

猜你喜歡
操作能力實踐操作信息素養
小學科學課外活動的拓展與開發初探
高中生物教學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探微
在電類實踐操作課程中對士官學員安全及規范操作意識的培養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如何培養學生信息素養
關于導學案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
“通信系統仿真”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借助MOOC打造一門有趣有視野的信息素養通識課
創新思維培養之我見
淺談數學教學策略的探究
讓科學制作成為容養學生科學能力的有效載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