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術室護理管理與婦產科手術患者術后感染相關性分析

2020-10-21 04:05武林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7期
關鍵詞:術后感染手術患者相關性分析

武林

【摘 要】目的:探討加強婦產科手術病患手術室護理管理對降低術后感染的價值。方法:將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20例行手術治療的婦產科病患隨機分成觀察組(60例)與對照組(6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手術室護理,觀察組則強化手術室護理管理,觀察兩組護理管理效果。結果:觀察組術后感染發生率為5.00%,明顯低于對照組16.67%的發生率(P<0.05);觀察組患者總滿意率為96.67%,顯著高于對照組85.00%的滿意率(P<0.05)。結論:針對婦產科疾病行手術治療的患者,強化手術室護理管理,可以顯著降低術后感染發生率,改善醫患關系及提高患者滿意率,值得推廣。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婦產科;手術患者;術后感染;相關性分析

【中圖分類號】R473.71【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7-0246-01

引 言

婦產科疾病主要的治療方法是手術,雖然該方法的治療效果顯著,但是手術創傷大,術后極易出現感染,增加了患者術后的痛苦,影響治療的預后效果。良好的護理管理能有效減少患者的痛苦,減少并發癥發生,對于患者而言意義重大。故此,本研究探討了手術室護理對婦產科手術切口感染預防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行婦產科手術治療的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無手術室禁忌癥;(2)患者的文化程度及溝通能力達正常研究的要求,患者本人或者家屬也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心肝腎器官疾病、血液系統疾病的患者;(2)合并嚴重神經系統疾病及交流溝通障礙的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60例患者。觀察組患者年齡27-63歲,平均年齡(42.6±3.2)歲;手術類型:全子宮切除術18例,宮頸肌瘤剔除術14例,子宮修復術12例,其它手術16例。對照組年齡29-64歲,平均年齡(41.9±3.4)歲;全子宮切除術16例,宮頸肌瘤剔除術15例,子宮修復術11例,其它18例。一般資料上對兩組并無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

⑴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管理:護理人員每隔3d對手術室進行常規消毒,對耐高溫、耐熱以及耐濕的器材進行壓力蒸汽滅菌,術前核對患者的基礎病例資料,給予患者健康教育,幫助患者了解手術過程和注意事項。⑵觀察組給予綜合護理管理:①術前護理:手術前對患者進行訪視,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如果患者存在擔心、焦慮等負面情緒,及時給予鼓勵和安撫,并針對患者的問題進行疏導,幫助患者消除顧慮,樹立積極的術前心態。向患者詳細講解手術過程、手術預期以及風險,幫助患者做好術前心理預設,減少由于缺乏相關知識了解而產生的負面情緒。②培養手術室人員的無菌意識,嚴格按照洗手程序進行洗手,術前半小時對手術室做好消毒工作,并妥善管理好無菌藥物。③在患者進行麻醉治療前給予心理支持,確?;颊咝那槠胶头€定。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使得出現問題能夠及時解決,降低患者的手術風險。斷臍后3~8min抗生素應用要嚴格遵醫囑。手術時加強對患者皮膚的保護,做好消毒工作,防止出現感染,對手術電刀的頻率進行合理的調整。④嚴格控制手術室的溫度、濕度,必要時給予患者采取保暖措施,例如墊棉墊、液體加溫、放置切口

巾等。

1.3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術后各種感染情況的發生率。應用自主的滿意度問卷評估患者滿意度,問卷總分為100分,分成非常滿意(90-100分)、滿意(70-89分)及不滿意(70分以下)三個等級。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術后感染觀察組術后感染總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滿意度觀察組患者總滿意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3 討論

對于婦產科病人來說,手術是目前最常見的治療方案,病人很容易生病,導致病人術后感染率較高,如何避免這些術后感染因素也對病人的療效產生重大影響。通過對患者手術后感染情況進行詳細比較,可以看出患者包括病人年齡和手術時間等相關因素,在常規護理管理模式中,這些單方面因素的管理能力相對較低,許多護理人員在管理過程中一般不關心患者的個人情況,這可能會導致患者在手術后感染。但對于觀察組病人,可以知道,在接受婦產科手術治療管理后,對病人的整體護理過程進行全面分析管理,對病人在不同階段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全面分析管理,增加以護理管理為基礎的醫學教育模式,對病人的情況有全面的了解,大大提高了觀察組病人和對照組病人的護理管理效率。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結果觀察組術后感染發生率為5.00%,明顯低于對照組16.67%的發生率(P<0.05);觀察組患者總滿意率為96.67%,顯著高于對照組85.00%的滿意率(P<0.05)。統計學有意義。

由于患者年齡較大,抗體能力逐漸下降,患者在術后易受感染,因此,在術前使用抗生素時,細菌的抗藥性也可能顯現出來。因此,得出結論認為,婦產科病人接受手術的時間越長,創傷越多,手術切口接觸空氣的時間越長,病原菌也會繁殖,手術切口的不同類型也會增加醫院感染的發生率。但是,由于影響婦產科手術患者術后醫院感染的因素多種多樣,同類因素分析不能有效地全面確定兩者之間的關系。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手術室護理管理可以有效減少婦產科患者的術后感染的發生率。因此,值得進一步的大力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段士華,王麗輝,陳明.手術室護理管理與婦產科手術患者術后感染相關性研究[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8,5(17):52+57.

[2] 羅歡平,羅然爾,羅曉華.手術室優化護理在婦產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探討[J].臨床醫學工程,2017,24(11):1625-1626.

[3] 齊艷.手術室護理管理與婦產科手術患者術后感染的相關性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30):271-272.

[4] 李艷.婦產科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防范探討[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80):260+267.

[5] 陳娟.護理干預預防婦產科圍術期感染的效果[J].宜春學院學報,2019,41(09):89-91.

猜你喜歡
術后感染手術患者相關性分析
手術患者凝血功能指標監測的臨床意義
上市公司財務指標與股票價格的相關性實證分析
白內障患者術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影響因素分析
淘寶星店成長中的粉絲力量
中國城市化與經濟發展水平關系研究
剖宮產術后感染因素分析報告
PDCA護理管理模式對預防口腔拔牙術后感染和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分析臨床護理路徑在普外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
關于術前心理護理減輕術日緊張的研究
手術患者發生切口感染的手術室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