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蔡夢教授三篇音樂教育論文札記

2020-10-21 10:21莫佳欣
鴨綠江·下半月 2020年7期
關鍵詞:民族音樂音樂課教學內容

摘 要:利用寒假集中閱讀了導師蔡夢教授關于音樂教育的幾篇論著,受益匪淺,感觸良多,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感受到蔡夢教授對其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因此將閱讀過后的理解與感想寫下來,希望對自己有所助益。

關鍵詞:音樂教育;札記

一、高中音樂課案例述評(陳煜《絲竹相和》)

此篇文章是關于一節高中音樂課的課例評析。首先作者先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過程對這節課的內容做了一個說明。課上選取江南絲竹《中花六板》和廣東音樂《娛樂升平》兩首曲目,兩首曲目選擇體現了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文化的基本理念。在教學目標上這節課也體現了培育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審美感知、藝術表現、文化理解。首先感受兩首音樂的風格并探究其成因這體現了培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審美感知能力,對于音樂美感的體驗、感悟、理解和把握;其次,學習比較兩首作品并關注作品的創作手法這體現了培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藝術表現能力,通過學習實踐表達音樂藝術美感和情感內涵;最后了解江南絲竹和廣東音樂兩種樂器,了解其特征我認為這是側面體現了培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文化理解能力,各個地方因為地域環境的不同都會產生不同的樂器,在了解樂器的同時也是對于一個地方文化的了解,通過這些來理解不同文化語境中音樂藝術的人文內涵。教學重點一是理解兩首樂曲的風格和主奏樂器;二是探索兩首音樂風格形成的因素。這節課的教學過程輕松有趣,課堂導入活潑生動,后教師通過教授學生兩首樂曲讓學生親身實踐,首先通過聆聽樂曲感受樂曲的風格,最后讓學生自己進行實踐。這樣的授課方式讓孩子們印象深刻,在課堂的最后教師延伸到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使學生上升到文化理解的層面,意義非凡。

最后是作者對這節課做的課例評析,作者從三方面對這節課進行了評析:(一)通過引領青少年領略博大精深的中國民族音樂,使他們了解和熱愛祖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中國民族音樂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積淀豐厚,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值得時世代珍惜和忠實傳承,學生通過民族音樂的學習和藝術實踐,熟悉并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培養愛國主義情操。(二)科學闡釋和綜合運用基礎音樂教育的新理念;在關注“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同時,科學設計“過程與方法”,力求使學生獲得鮮活的“知識與技能”從中可以看出教師團隊對基礎音樂教育的理解與把握。(三)教學設計的遞進關系和教學內容的層次安排。

這節音樂課雖然沒有親身聽到,但是從這節課的設計到內容講授都感受到了背后團隊教師的深思熟慮,讓我受益匪淺。

二、集思廣益 弘揚民族音樂—對《苗家兒童慶豐收》與《跳竹竿》的比較評析

這篇文章是對兩節音樂課的對比評析,兩節音樂課的教學內容均為中國民族特色音樂《苗家兒童慶豐收》與《跳竹竿》,作者分別描述了倆節課的教學設計,倆節課教學內容雖然同為民族音樂但各自有各自的教學特色,都有各自的亮點。

《苗家兒童慶豐收》的課堂導入通過教師新穎別致的方法使學生很快進入了課堂氣氛,首先老師手拿苗族特色樂器讓學生對苗族有一個印象,之后通過聲情并茂的演唱一首苗族歌曲徹底激起孩子們的好奇心,最后教師引出今日學習內容《苗家兒童慶豐收》。進入教唱歌曲階段,教師并沒有按照傳統方式教唱歌曲,而是通過打拍子的方式首先對樂曲節奏進行了解,老師唱旋律學生打拍子,在打拍子的過程中即熟悉了節奏模式又對旋律也有了記憶,課堂最后教師給學生通過音畫視聽、跳苗族特色的竹竿舞、模仿苗寨賽歌會的方式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苗族風情,對今天學習的樂曲有一個深入的理解。

《跳竹竿》的課堂導入教師通過跳繩的方式快速帶領學生進入了課堂氛圍,學生會根據老師伴奏的節奏跳繩,邊唱邊跳,生動活潑。

兩節課在教學內容上都選擇了中國民族音樂,一首苗族特色音樂,一首黎族的特色音樂,學生通過學習地方民族音樂,對該地方的文化以及習俗也有了初步的認識,增強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兩節課同時都強調了音樂的實踐性,兩節課都加入了音樂實踐活動,唱跳結合,音樂是一門極富創造性的藝術,課堂中生動有趣的創造性活動能夠促進學生想象力發展,開發學生創造性潛質;文章中作者引用的一句古詩讓我對《跳竹竿》這節課又有了全新的認識,古詩云:“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小學階段正是“言”“嗟嘆”“詠歌”都相對薄弱的階段,教師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采用“手舞足蹈”的方式讓孩子對音樂產生興趣,表達情感,這正是一節優秀音樂課的模板。

三、音樂課程生成問題的思考—參加第七屆全國中學音樂教學展評的體會

本篇文章是對于音樂課堂的生成問題所提出的思考與見解,讀后受益良多。

首先作者對于何為音樂教學生成過程中的“靜態內容”與“動態內容”做了具體的解釋,并對教學過程中二者出現的問題做了說明。作者認為“靜態內容”與“動態內容”二者應盡可能追求有機的融通關系,“靜態內容”,可包括基于作品本體的音樂分析,即音樂教育家雷默所說的“音樂性內容”,也可包括作品產生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作曲家個人藝術背景與藝術觀念等“非音樂性內容”,還包括綜合“音樂性內容”與“非音樂性內容”之后所凝練的音樂作品的藝術風格特征和藝術表現蘊涵。

其次,扎實細密的音樂作品分析是“靜態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是音樂教育的載體,音樂作品就是這種載體的呈現方式。作者認為,一節音樂課,想要達成教學目標,就需要全面細致的音樂作品分析,有這樣的“靜態內容”的準備,教師才能達到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擁有扎實的“靜態內容”的準備才能應對“動態內容的多變。

最后,作者闡明了基于學生有效學習的層次遞進是“動態內容”的重要體現。作者認為一節富有成效的音樂課在表面上看也許是寧靜的,但其有著流動、有序、集中的教學內容,突出教學重點、合理編排內容,一環扣一環、一步接一步地順序實施,顯示出層層推進的特征。作者認為教師對教學內容掌握嫻熟,對教學節奏把握自如,才是一節優秀的音樂課堂。

這三篇文章,給了我莫大的啟發與思考,望日后步入工作崗位在教學工作中將文章中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

作者簡介:

莫佳欣(1994-09-)女,漢族,內蒙古通遼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現就讀于首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音樂與舞蹈學專業。

猜你喜歡
民族音樂音樂課教學內容
在高一年級音樂教學中深化民族音樂教學的實踐
喜歡的課
新冠疫情期間小學信息技術在線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實踐
論高校音樂教育在傳統文化傳承中的地位與作用
傳統文化與民族音樂的重構研究
上音樂課能幫學生提高學業表現
中西民族音樂在多元世界民族音樂中的地位探析
等差數列教學內容的深化探究
眾生相
今天的“音樂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