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文旅融合下的崇州旅游發展

2020-10-21 10:21宋歌
鴨綠江·下半月 2020年7期
關鍵詞:差異化文旅融合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穩步增長,全民旅游成為一種熱潮后,居民的消費升級也提出來新的訴求,傳統的游覽式旅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而沉浸式的文化體驗旅游成為旅游新風向,為了順應新時代旅游產業的創新發展,文化與旅游的結合給旅游產業開拓了新的思路,以文化來帶動旅游,以文化來優化旅游,從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新愿望。本文以崇州為例,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思考文旅融合下的崇州旅游更多的可能性。

關鍵詞:文旅融合;崇州旅游;差異化

一、引言

在21世紀的今天,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早已經過渡到文化軟實力的競爭,為提高國家軟實力與民族的文化自信,統籌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發展和旅游資源的融合與開發,2018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批準設立,由此中國旅游業迎來新的黃金時代,機遇與挑戰共存。文化是我們的根,它也是我們自信的源泉,當文化成為一種資源與旅游資源融合時,相互滲透必定會產生“1+1>2”的化學反應,文化促進旅游,旅游興盛文化,拉動消費促進經濟增長之外還豐富來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國內外文旅融合成功案例

2.1國外文旅融合成功案例

縱觀國內外,文化帶動旅游成為一種時代潮流,兩者相互促進發展。日本將文化與旅游進行深度融合,深刻認識到文化帶動旅游到核心,將無限的文化資源整合成為旅游新特色,甚至說還可以創造新的文化內涵帶動旅游,以日本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節為例:瀨戶內海自古就是日本重要的交通樞紐,瀨戶內海中的許多島嶼都是因為工業繁榮新盛,但隨著工業但衰落,島上居民為了更好的生活大量離開小島,小島大片住家閑置,眾多小島也就缺乏了往日的生機。日本藝術界為了幫助小島恢復生機,吸引更多人的關注,以藝術來重生小島,邀請國內外知名藝術家、建筑師、設計師共同來復興小島未來,于2010年創辦瀨戶內國際藝術節,以島嶼群為舞臺,每三年舉辦一屆。包括像草間彌生、安藤忠雄、西澤立衛、妹島和世等藝術家留下駐島藝術作品,這些藝術作品隱匿與小島等各個角落,與山川大海河流一樣自然的融入進當地人們的生活。每屆藝術節活動期間組委會都會邀請日本及全球知名策展人、藝術家,以瀨戶內海各島為中心展示美術作品,舉辦劇團以及樂團活動,同時展示當地傳統技藝和祭典。這種結合自然界展示作品的方式,讓游客的觀展與旅游同步進行,甚至需要搭乘游輪“跳島”游覽,如此新鮮有趣的體驗,使之成為全球藝術青年的向往之地。

2.2國內文旅融合成功案例

看國內文旅融合新思路再以北京為例:歷史的沉淀為北京帶來的是數不盡的文化資源,也正是這些豐富的文化資源促進了北京旅游的新活力。北京故宮是在明清兩代皇宮建筑的基礎上建立的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故宮雖然藝術文化歷史資源豐富,早期沒有將如此龐大的資源轉化成文化創意產品來帶動游客消費,近幾年故宮轉換思路,通過新媒體,不斷跨界合作,整合故宮的歷史文化、建筑文化、藝術文化深度挖掘開發故宮文化創意產品,這些創意產品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用詼諧幽默的方式將文化用一種新穎的方式呈現,讓故宮從神壇上走入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2017年故宮所有的文創產品全年總收入高達15億元之多。故宮的成功不難發現,故宮除了本身的內涵具有極大吸引力外,為來迎合年輕人口味通過文化衍生品打造出超級故宮IP,從而拉攏大批年輕游客,通過文化創意產業帶動旅游產業,從而實現經濟增長,讓故宮文化成為一種時尚、一種潮流、一種生活的美學。

從國內外成功案例中不難發現,文化與旅游的融合是時代的要求也是人民的心愿,而崇州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急需探索出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文旅融合新道路。

三、崇州文旅發展優勢

3.1旅游文化資源豐富

豐富崇州古稱“蜀州”,自古就是富饒美麗之地,又有“蜀中之蜀”、“蜀門重鎮”的美稱,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崇州除了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還有濃厚的文化資源,包括依然保持煙火氣息的活歷史元通古鎮和街子古鎮,集歷史文化與古人生活美學為一體的的全國重點文保單位罨畫池,記載中國西部孔子儒家思想文化的文廟,曾擁有曠世珍寶《洪武南藏》的鳳棲山,充滿野趣的自然氧吧雞冠山國家森林公園和九龍溝,打卡“網紅”建筑——竹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道明竹編、懷遠藤編等。

3.2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

崇州市距離成都市約50多公里,崇州川藏公路干線、成溫邛高速公路、川西旅游環線、成都第二繞城高速公路等交通樞紐中不可缺少等一環,2019年年初通車的成蒲高鐵設有崇州站,通車后只需10分鐘便可抵達成都市區。崇州周圍還有包括都江堰、青城山、西嶺雪山、等眾多旅游景區,優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吸引了眾多游客觀光旅游。

四、崇州文旅發展限制發展因素

4.1.旅游資源開發缺乏品牌意識

崇州周圍大邑、都江堰、邛崍等縣市的旅游資源同樣豐富,鄉村旅游、古鎮旅游大同小異,旅游競爭壓力較大,崇州除了街子古鎮因開發較早名氣較大外,其他旅游資源出現單體規模小應對市場難等問題,而只有在品牌化的思路下,深挖當地地域文化特色,在同質化競爭中取得差異性優勢。

4.2缺乏具有當地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創意產品

在對崇州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調查時發現,除道明竹編外崇州其他景區文創產品載體單一,做工粗糙,缺乏自身特色。在對懷遠藤編進行調研時發現,藤雖然與竹對比下更適合家具的生產,但懷遠藤編在家具設計時造型笨重,缺乏創意,色彩搭配不考究等原因漸漸遠離了當下大眾審美,與市場需求脫節。

4.3旅游受眾的單一性

崇州近兩年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康養旅游,主要針對中老年游客打造的旅游體驗模式,而年輕人所追求的體驗式旅游較少,忽略了年輕人的體驗感受。年輕人在旅游品質上的追求較高,除了美景之外他們更愿意去當地體驗一種不同于城市的生活方式。為了吸引年輕人的目光,旅游品牌的宣傳與呈現應該符合年輕人的生活習慣與愛好,用短視頻、網絡直播、自媒體等新興媒介助力崇州文旅IP的打造,用品牌化為崇州文旅筑起競爭壁壘。

五、崇州文旅融合發展的建議

(上接第284頁)

5.1品牌化破解同質化

品牌化最早出現在企業之中,為了展示企業特色拉開企業之間的競爭,品牌的塑造就成了企業的差異性優勢,品牌化逐漸又成為城市之間競爭的對象。崇州如何在激烈的旅游環境中占據一席之地,這就需要崇州深挖自己的文化特色,打造精品文旅路線,塑造“崇州IP”,建立好崇州旅游品牌,才能獨樹一幟。

5.2與高校合作開發特色文化創意產品

文化創意產品是將無形的文化資源通過創意智慧的方式多元化的呈現在產品之中,故宮文創產品的例子就為我們展示文化拉動旅游促進經濟的真是案例。而高校藝術學院的年輕人則擁有豐富的創意,他們需要一個將平時所學切實落地在實際的案例中的舞臺,學校也需要一個檢驗教學成果的舞臺,這樣利用與學校的合作方式,可為崇州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注入新的活力。

5.3多樣化旅游體驗的打造

人們在忙碌的城市生活中,都向往詩與遠方的自由;逃離城市的喧囂,向往不一樣的生活方式。多樣化的旅游體驗讓游客全心投入到旅游之中,讓旅游升華成為旅行,而多樣化的旅游體驗一定是源于當地的地域文化,包括當地的美食文化、建筑文化、藝術文化、民俗文化等。游客在游覽崇州好山好水的同時還能體驗傳統非遺技藝,制作屬于自己的藝術作品,品嘗當地美食,甚至做一天崇州人,寄情于田間野趣之中,如此多樣的文旅體驗打破了傳統走馬觀花式的旅游模式,同時也是百姓對于高品質旅游生活的要求。

六、結束語

本文探索的是文旅融合時代背景下的崇州文旅新路徑,根據國內外大量優秀案例,通過實地考察崇州旅游現狀,總結出包括加強利用本地資源與內涵創新疊加打造崇州文旅品牌化、利用高校的人才資源與高校合作打造特色文化創意產品、通過多種方式打造多樣化文旅新體驗的建議。文旅融合是推動旅游高質量發展與實現文化高效能傳播的必然要求,更是景區發展 的迫切需求,崇州只有結合自身文化特色,才能在消費者心中脫引而出。

參考文獻:

[1] 王衍用. 文旅融合,要探索政、產、資、學、研、用一體模式[J]. 中國文化報,201-03-09(008)

[2] 樊贏洋,趙超. 崇州市街子鎮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建議[J]. 四川農業科技,2018 (09): 61-62.

[3] 鄧靜. 全域鄉村旅游營銷的崇州探索[J]. 現代營銷(經營版),2018 (12)

作者簡介:

宋歌,(1993—),女,漢族,籍貫:四川省綿陽市,職稱: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助教,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文化遺產研究與藝術創新。

猜你喜歡
差異化文旅融合
文旅融合背景下潁淮文化創新發展路徑研究
健全機制 優化環境 全力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
黑龍江省全域旅游發展思路探析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產業發展
文旅融合下文化遺產類景區體驗型產品開發研究
“文旅融合”奏響“城鄉大合唱”
電力線路差異化防雷改造措施的選定和效果評估
“兩創”背景下推行中小企業社保差異化征繳方式研究
大型企業集團差異化管控模式探索與研究
縣域農村配電網規劃建設現狀典型性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