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翻專業筆譯教學改革的思考

2020-10-21 10:42柳慧
中外企業家·上旬刊 2020年1期
關鍵詞:思考措施

柳慧

摘要:在雙翻專業的翻譯教學中,常常存在一些問題,會影響到翻譯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筆譯能力,它不只滿足課堂教學,還涉及到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本文重點分析和探索目前筆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教學建議。

關鍵詞:雙翻專業;筆譯教學;措施;思考

1雙翻專業筆譯教學現狀

1.1學生的個體差異

由于雙翻專業的學生是零起點學習目的語,學習者對于語言的學習態度是不一樣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也是不一樣的,因此不同的學習者對于相同語言材料的理解程度有差別,因此學習者翻譯ILIJ來文本的效果自然就會千差萬別,這種差別主要體現在在詞匯、語法、語用以及語言意識等幾個方面,必須引起每一位學習者的高度重視。另外,在翻譯學習中,目的語泛化也是雙翻專業學習者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對已經掌握的目的語語言知識了解不透徹,使用時不能準確區分它的其他同義表達形式,不能正確處理目的語中特殊的語言現象,因此在學習時采取了回避、消極的學習態度[1]。

1.2缺乏經典教材

雙翻專業筆譯課嚴重缺乏教材,目前使用的教材大部分是教師自編教材或講義,但是,這些自編教材或講義非國家統一編制,在使用中往往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教材的內容和選用直接關系到培養出的人才是否符合市場需求,因此教材的選用要與時俱進,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筆譯教學中,教材嚴重不足,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筆譯教學的效果。教師也可以讓他們自己找合適的、感興趣的翻譯材料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這只能作為教學的輔手段。目前,筆譯教學選用的教材內容多以文學翻譯為主,教材中的例子也主要則側重于翻譯技巧教學方面的,很少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內容。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本大家普遍認可的、可以作為統編教材范本的經典教材。

1.3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

在筆譯課課堂翻譯過程中,課堂上教師的教學與學生進行互動,讓學生在課堂上表達自己的譯文,這樣其他學生也會被動接受一次譯文的學習,在學生的譯文中,肯定會存在大量的不規范的、不地道的甚至是錯誤的句式,這時教師就要及時進行糾正錯誤,如果學生的這種錯誤沒有及時公開糾正,那么這種錯誤就會在學生中逐漸“傳染”,學生們會逐漸吸收這種錯誤的表達方式,甚至最后形成學生自己的表達習慣翻。教師為了防止這類情況的發生,這就需要教師及時不地糾正錯誤,講清并強調出現錯誤的原因,使學生對出現錯誤的原因有深刻的印象并不再重犯。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監督與糾正行為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及時發現學生所犯的典型性錯誤,并及時指出錯誤原因,重點講解翻譯錯誤的句式以及正確、規范的譯文之間的差異,并在課后及時對學生進行反復檢查,起到鞏固的作用。

1.4教師教學方法問題

筆譯課教學內容與方法陳舊,教師在教學手段和方法上存在一些缺憾。筆譯課教師在設計與選擇教學內容的時候,主要以翻譯技能和文體翻譯作為主要教學內容,缺乏創新,很大程度上依賴教材本身。另外,在筆譯教學中,雖然筆譯課教師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但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把事先查好的資料做成課件,然后在課堂上教師運用PPT 一張張給學生演示。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的標準譯文,教師講學生聽[3]。但是筆譯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課程,教師只顧講自己準備好的內容,不顧學生的實際需求,只講不練,學生不能通過大量的練習,來親身體驗翻譯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不能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就很難使學生將所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于翻譯實踐。

2對策與建議

2.1學習者要打好良好的雙語功底

由于良好的雙語功底是翻譯工作者做好筆譯的重要基礎,因此加強雙翻專業學生對雙語基本功的訓練,提高學生雙語的基本功底。學生對單詞的記憶與掌握會直接影響目的語的學習,因此,在學習中要充分了解單詞的詞性與應用,目的語的學習不能僅僅局限在對單詞的記憶與掌握上。此外,學習者還需要加強對句子結構、句子類型的掌握,同時能夠熟練的運用多種句型,這就要求學習者要多讀目的語報刊雜志,增加閱讀量,通過增加閱讀量來提高學生的目的語閱讀水平和閱讀能力。從而提高自己的目的語表達能力,來更好地促進自己筆譯能力的提升。

2.2教材編寫與教學資料

編寫適合雙翻專業教學的特點新教材,新教材內容必須符合當前的新形勢,必須符合社會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必須符合雙翻專業教學《大綱》,必須符合雙翻專業翻譯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確定雙翻專業翻譯教學的指導思想、教學目標和內容,特別是在新教材編寫體系上,應涵蓋翻譯理論知識、詞法翻譯、句法翻譯、習語的翻譯、語篇的翻譯、各類文體翻譯、摘譯、編譯、應用文本翻譯(商務文本的翻譯、科技文獻翻譯、法律文體翻譯、廣告與公示語文本翻譯等)和語料庫的翻譯等內容[4]。

2.3教師要改進教學方法

教師要改進教學方式,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需要構建要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要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筆譯課程,達到實現學生語言能力培養和翻譯技能訓練的目的。雙翻專業學生的筆譯課程基本是在大三下學期開設,學生目的語基礎和翻譯表達能力比較薄弱,因此在教學,教師要精講多練,讓學生多做練習,在練習阱評中,教師應正確引導學生注意自身在目的語表達方面出現的問題,在學習中不斷總結,以期改善。

2.4教師要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筆譯水平

筆譯課應該“怎么教”?教師如何使用現代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教學手段的革新主要體現在積極采用現代教學模式,借助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教師如何把紙質教材和電子教案有機地結合起來,盡可能擴大教學中堂課的信息量,增強教學的直觀性。

參考文獻

[1]王樹槐,王若維.翻譯能力的構成因素和發展層次研究[J].外語研究,2008(5).

[2]張瑞娥.翻譯能力構成體系的重新建構與教學啟示[J].外語界,2012(3).

[3]李紅梅.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與英語專業課程改革[J].理論觀察,2014(4):168.

[4]高華麗.翻譯教學研究:理論與實踐[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

猜你喜歡
思考措施
解答排列組合問題的幾種常用措施
轉爐煉鋼脫磷原理及措施
分析放療科輻射防護措施及安全管理模式
求函數零點個數的措施
解答高中數學問題的幾個常用措施
對于少兒英語教育的幾點思考
少兒圖書館小志愿者工作的意義和思考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語用”環境下對古詩詞教學再思考
閱讀練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