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2020-10-22 10:06陳歡
報刊精萃 2020年20期
關鍵詞:主體課外閱讀小學生

陳歡

四川省雅安市石棉縣新棉小學

在新課理念的背景下,想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就需要教師和學生形成新的認識。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同時它也是所有學科的基礎,因此如何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至關重要。

1.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主導

在傳統教學理念中,教師才是課堂學習中的重要部分,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是促進學生學習的重要角色,但是卻忽略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學生所學習的知識是通過自己的理解,才能化為己用。新課程標準的提出后,教師們努力踐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雖然是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但是不等同于否定教師在學習中的作用,正確的理解應是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教師作為教學中的主導者,二者相互促進、相互作用,才能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更好的發揮,才能使小學語文的教學獲得更好的效果。教學的過程中,語文學科學習內容的理解因人而異,教師應多傾聽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想法,班級內的學生各有不同,教師應根據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對其進行恰當的引導,不能將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學生,要和學生成為學習上的伙伴。

2.利用多元化教學方式,更好的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語文學習在學生心中通常定義為枯燥的學科,因此教師只有不斷的創新教學方式,才能使學生對語文學習充滿興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心智發展還不是很成熟,因此趣味的教學才是最能吸引其注意力的。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信息技術應用在教學中,多媒體、互聯網都是非常合適的應用項目,教師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制作有關學習內容的動畫、視頻等,將視覺和聽覺結合起來,使課堂更生動形象,學生更愿意加入到課堂中,成為課堂的主體;并且教師可以適當的設計讓學生操作多媒體的環節,小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可以促使他們主動的加入到課堂中。除此之外,現在科學技術發達,小學生也精通互聯網的運用,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來拓寬語文知識資源,也可以根據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拓展,使學生的學習不僅停留在課內有限的知識中,幫助學生增加積累,有助于他們日后的語文學習。

3.要依托教材積累語言

現行教材都是精選的文職兼美的文章,課文生動形象,文筆優美,他為學生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提供了充裕的材料,在課堂教學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以加強學生的語言積累。

3.1 以讀為本,強調多讀。首先選準多讀的內容,一是重點地句段讓學生多讀,二是寫的優美的片段和字句讓學生多讀,三是難以理解的句子讓學生多讀,在讀的方式上,根據不同的內容和需要引導學生去讀,如初讀課文,采取泛讀、自由讀、和默讀的形式,理解課文時,采取引讀、帶著問題讀、提問式讀、分角色讀、賞讀等形式。通過初讀,熟讀有感情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情感熏陶,在讀中積累語言,必定為習作奠定基礎。

3.2 熟讀成誦,強調多背。背誦自古以來就是讀書的一種好方法,中國有句古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讓學生熟讀文章而能成誦,是低中段教學中一個有效環節,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除了教材要求背誦的外;穩重的精彩句段要多讀、多記、多背做到書能成誦,這對提高學生的習作必定有用。

3.3 讀寫結合,強調應用。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要把理解了的語言化成自己的語言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老師一定要重視引導學生語言訓練,堅持讀寫結合。除了常規的訓練外,從一年級起,就讓學生摘取文中的優美詞句,并選詞造句,進入中段,逐步進行閱讀背誦,選詞寫話,描寫片段,仿寫及小練筆相結合,進行一系列的讀寫訓練。

4.重視課外閱讀

新課標要求學生閱讀,一、二年級不少于5萬字,三四、年級不少于40萬字,五、六年級不少于100萬字,為保證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我分段列出小學生課外閱讀推薦書目,并根據內容指導學生選擇閱讀。如一二年級推薦《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365夜故事》,組織學生背誦《三字經》,三年級推薦了《一千零一夜》,《外國童話選》,《中華成語故事》,五六年級推薦了《西游記》,《三國演義》等中外名著供學生選擇,為保證閱讀時間,我利用學校開設的興趣活動等課,堅持開展課外閱讀,特別重視周末的課外閱讀,鼓勵學生每天半小時閱讀,每個寒假暑假,要求每個學生至少抄寫一至兩本書,并抄寫好詞佳句,或把精彩的故事或片段與家人分享。開展課前三分鐘讀誦,每周背兩首唐詩等活動,進一步豐富語言,為孩子將來的發展鑒定基礎。給孩子不斷鼓勵,建立班級圖書館,交換閱讀,評選閱讀小明星,如今,班上的學生,通過閱讀,豐富了語言,開拓了思維,提高了口語交際能力和習作能力。

5.實行小組合作學習,增加學生課堂參與度

語文學習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可以在生活中得到很好的應用,但是對于年齡較小的小學生來說,并不是每一個學生都具備這樣的能力,因此實行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可以促進學生在小組內部進行討論與互相學習,教師可以對同學們進行引導,鼓勵每一位同學都可以參與到小組的討論中,引導學生的主體性思考,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參與度,使學生做學習的主人。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有更高的參與度,還將教師的教學形式多樣化,使課堂的氛圍更加的和諧、活躍。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需要教師和學生們的共同努力,教師與學生要形成互相幫助的合作伙伴關系,更有助于學生更好的參與到課堂中,提高學生們的語文學習能力,豐富學生的語文素養,使語文學習在生活中得到應用,提升語文學習的價值。

猜你喜歡
主體課外閱讀小學生
強化述職評議 落實主體責任
論碳審計主體
中學英語課外閱讀的課內支撐
何謂“主體間性”
故事媽媽提升課外閱讀
基于提升“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的低年級課外閱讀教學指導
“三位一體”課外閱讀課程體系的實施策略
略論意象間的主體構架
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小學生
我是小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