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工程圖學OBE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2020-10-26 06:45宋勝偉楊晨升陳國輝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20年22期
關鍵詞:工程圖學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教學模式

宋勝偉 楊晨升 陳國輝

摘?要:本文以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為基礎,以OBE為教學導向,對工程圖學目前的教學模式進行研究解析,找出了實際教學效果與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質量標準存在差距的根源,并對課程體系、教學方式手段、評價機制等方面進行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最終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

關鍵詞: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程圖學?OBE?教學模式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保障高等院校工科專業教育質量的重要機制,也是如今實現工程教育國際化的重要途徑。其核心理念就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目標為導向,以培養目標與畢業后企業對人才需求作為評價標準,對學生的培養情況進行確認。工程圖學作為一門技術基礎課程,不僅培養學生掌握圖樣表達的基本要求,也培養學生繪制閱讀機械圖樣的能力。其學習情況將會對學生后續的專業課程學習造成影響。因此為保證教學效果,高校在對學生進行培養的時候,需要立足于專業要求和能力培養目標,對如今工程圖學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實踐。

一、工程圖學教學現狀

現如今,很多高校在經過長時間的研究與實踐之后,對自身的教學內容、教學培養目標進行了全面的改革,并積極與校企之間展開合作,開展校企之間的合作教學,從而提高學生工程圖學技能水平,并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即便如此,如今工程圖學課程的實際培養效果相對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質量標準以及社會的人才需求標準來說,仍舊有著較大的差距,造成該問題的根源有著以下幾點內容。

1.課程體系設置不合理

隨著課程改革的持續推進,如今工程圖學的課程體系也在不斷地進行改革調整,其中畫法幾何和工程制圖課程受課時計劃的影響,兩者與工程圖學之間的聯系性也呈現出了時強時弱的情況。而計算機繪圖作為一門重要專業課程,也在進行課改調整,并且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如今課程的實訓軟件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再加上授課過程中教師以理論講述為主,課程實踐為輔,未能實現對學生專業應用能力進行良好培養,這些內容都將會極大地制約工程圖學的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效果。

2.課程學時不足

工程圖學作為一門專業性和實踐性都較強的課程,其需要通過長時間的磨煉才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水平。但事實上,由于為學生減負或出于人才培養方案的整體性布局的原因,工程圖學及與其緊密性比較強的幾門課程的課時設置都在縮減,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多以理論教學為主,相關實踐練習比較少,這些都會導致學生所掌握的圖學能力不符合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

3.教學模式傳統

在實際教學中,大部分高校教師都是采用板書加多媒體的傳統教學模式,缺乏探究研習性課程,學生創新訓練項目較少,這不僅未能夠體現出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中以學生為主的核心理念,而且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還有著枯燥、乏味等問題,無法對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形成最大吸引,再加上如今高校工程圖學專業課程中普遍存在的教學內容陳舊、專業側重性不強、實訓環節過少等問題,很難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最終導致如今工程圖學教學效果一直無法達到預期目標。

二、工程圖學OBE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1.多元化課程

首先,在進行多元化課程設置前,高校需要對當今國家職業教育轉型的整體方針進行明確,然后結合高校自身的辦學定位與市場需求特點,對圖學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全面完善和補充。其次,在課程設置方面,高校需要以人才培養方案為基礎,對如今的課程體系進行全面的改革,加強專業體系內專業課程之間的關聯性和滲透性。最后,高校需要結合各年級學生的能力特點,對課程安排和課時安排進行明確。對于大一課程設置,應以打基礎為主,因此應多設置基礎能力培養課程,加長該方面課程的課時;大二則已有一定的基礎水平,因此可以適當地增強圖形設計表達訓練和相近專業之間的滲透性,提高課程之間的關聯性;大三、大四則分別強化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工程綜合素養。

2.使用翻轉課堂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是以教師講述為主,輔以教具模型、幻燈片等教學手段,不僅教學效果差,而且還無法充分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以實現教學課堂主體歸還給學生的目標。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三維動畫、虛擬場景等新型信息技術手段來凸顯教學的直觀性,降低學生的學習理解難度。除此之外,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只需要為學生布置出一些課程內相關的課程任務,把握住學生的課堂討論效果,通過“問題驅動”的方式來有效引導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再結合必要的課堂練習,使學生可以在課堂學習過程中逐步地消化課堂知識,提高學習效果。

3.加強校企合作

近年來,產教結合的教學方式已經風靡于如今的應用型院校的教學過程中,該種情況將可以有效解決教學內容陳舊、側重性不強等問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高校需要大力聘請企業專業技能人才深入高校,或者加強企業合作,然后在高校教學過程中采取“雙導師”教學,高校教師負責理論知識教學,企業技能人才則負責對學生的工程設計、計算機繪圖等應用型內容的教學,從而完成對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應用能力的全面培養提升。不過,為能夠加強培養效果,高校需要在進行改進的時候,以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為基礎,以OBE為教學導向,以圖學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以實現高校、學生、企業三方共同受益為目標,這樣才能夠時刻把握教學軌跡不會出現偏離的情況,進而提高人才培養效果。

4.過程性評價

教學評價是教師和學生及時發現自身日常學習或教學問題的重要保障。首先,高校需要結合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等諸多因素,建立起一個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其次,高校要對評價指標進行修改,適當地增加課后作業、課堂討論、應用實踐幾方面內容在過程性評價中的指標占比。最后,高校還要增加過程性評價在學生期末考評中指標占比,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對于這幾方面內容的重視程度,加強教學效果。

結語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提高工程教育質量的重要舉措,也是如今教育改革和創新的新潮流。在此背景下,高校需要以OBE為教學導向,對工程圖學課堂體系、教學模式、考核方式等諸多方面內容進行全面研究與實踐,最終提高教學效果,加強對高素質創新性人才的培養,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基礎,從而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孫瑩,范軍,孟祥麗.基于現代設計方法的制圖能力培養模式的構建[J].教育教學論壇,2014(52):236-237.

[2]劉素梅,張軍國,謝將劍,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工程電磁場”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林業教育,2018(06):20-23.

[3]J楊杰,瞿暢.工程圖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教育教學論壇[J].2013(18):30-31.

猜你喜歡
工程圖學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面向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網絡m程專業培養方案探索
基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多媒體信息處理》課程改革
“變被動為主動”機械類工程圖學課程作業評價模式改革與應用實踐
創新實驗班工程圖學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的探討
“工程圖學課程設計”教學實踐
信息類專業硬件基礎實踐的項目沉浸式教學模式
基于卓越工程師培養的工程圖學課程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面向學習全過程的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