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0例門急診學齡前患兒靜脈留置針家庭維護現狀及其影響因素

2020-11-03 01:53戴雪梅
關鍵詞:輸液靜脈護理人員

吉 莉, 戴雪梅

(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 1. 門急診輸液室; 2.急診科, 江蘇 揚州, 225002)

近年來靜脈留置針穿刺技術已廣泛應用于門急診輸液患兒中,可減少反復穿刺給患兒帶來的痛苦。但門急診患兒輸液結束后即離開醫院,其靜脈留置針的維護主要依附于家庭管理。但是在家庭維護期間,患兒靜脈留置針常出現滲血、堵管、意外拔管等情況,導致靜脈留置針不能正常使用,需重新穿刺,增加患兒痛苦、治療費用及護理人員的工作量[1-2]。為了了解門急診學齡前患兒靜脈留置針家庭維護現狀,本研究對260例門急診學齡前患兒靜脈留置針家庭維護狀況進行調查,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急診兒童輸液室2017年6月—2018年2月使用外周靜脈留置針的學齡前患兒及其照護者作為研究對象,排除標準:靜脈留置針使用脫水劑、血管活性藥物的患兒?;純赫兆o者納入標準:①取得患兒家長知情同意并愿意參與此研究;②意識清楚,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愿。

1.2 方法

1.2.1 材料選擇: 靜脈留置針(威海潔瑞醫用制品有限公司,規格型號: 24G×19mm/Z-G),靜脈留置針固定材料為自粘性透明敷料(上海亞澳醫用保健品有限公司,規格:6 cm×7 cm)。

1.2.2 置管部位: 本研究中患兒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發熱、支氣管肺炎等臨床常見病例為主,輸注藥物均為普通抗生素、清熱解毒及抗病毒類藥物,對血管無刺激。1個月~2歲的嬰幼兒主要選擇頭皮靜脈如額前正中靜脈、顳淺靜脈、耳后靜脈,2歲以上患兒則主要選擇手背靜脈[3]。

1.3.1 科室成立調查研究小組: 小組組長由科室護士長擔當,負責指導全體護理人員在學齡前患兒靜脈留置針固定、封管方式、封管方法、封管液濃度、與患兒家屬溝通等方面進行同質化的培訓;小組成員為科室質量控制管理人員擔任,均為醫院靜脈治療小組核心成員,負責入選患兒靜脈穿刺、輸液前后的靜脈留置針的維護及資料收集工作。

1.3.2 收集資料: 建立每位入選對象及其照護者的電子檔案,其資料以結構化護理記錄的理念設計[4],小組成員只需根據患兒及照護者提供的實際情況對每項問題的答案進行勾選。檔案資料由患兒及照護者一般資料、靜脈留置針家庭維護現狀、知識需求3個部分組成。輸液前由2名小組成員共同評估家庭維護的靜脈留置針性能,判斷患兒的靜脈留置針是否能夠正常使用并由小組成員對家庭靜脈留置針存在問題的原因進行分類,包括意外拔管或脫管、堵管、滲血、其他。

檔案資料構成:①一般資料:包括患兒年齡、性別,以及照護者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②患兒照護者靜脈留置針家庭維護現狀:包括家庭靜脈留置針維護正確性、在院輸液期間教育指導能否滿足家庭靜脈留置針維護需求、是否接受過醫院開展的家庭維護培訓、是否接受過醫院開展的留置針意外事件的應急處理、家庭靜脈留置針維護知識來源、出現家庭維護意外情況的處理方式。③家庭靜脈留置針維護知識需求:按照門急診患兒家庭靜脈留置針維護中最常見問題對患兒照護者留置針維護知識需求進行調查。結果錄入后由另一名小組成員對錄入的結果進行復核,電子信息化系統則自動統計收集資料的結果,每月對收集的資料進行統計、匯總。

1.3 觀察指標

1.3.1 家庭維護靜脈留置針問題發生率: 家庭維護靜脈留置針問題發生率=調查期間家庭維護留置針問題例次數/調查期間家庭靜脈留置針留置總例次數×100.00%。

1.3.2 家庭維護靜脈留置針問題判斷標準: ①滲血:穿刺點出現滲血。②堵管[5]:每次輸液前回抽無回血,輕推生理鹽水有阻力時,判定為堵管。③意外拔管或脫管:在治療期間無靜脈留置針并發癥發生的情況下留置針意外拔除或脫出;④其他:上述之外的導致留置針不能使用的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患兒家庭靜脈留置針使用基本情況

260例家庭維護靜脈留置其中患兒男性118例,女性142例;0~3歲患兒145例,4~7歲患兒115例?;純赫兆o者男性76例,女性184例;照護者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35例,高中及以上125例;照護者年齡18~45歲98例,≥46歲162例。

2.2 患兒家庭靜脈留置針維護問題情況

260例家庭維護靜脈留置針問題共發生65例,家庭維護靜脈留置針問題發生率為25.00%,其問題分布為滲血因素占11.92%,堵管因素占8.85%,意外拔管因素占3.46%,其他因素占0.77%。見表1。

表1 家庭靜脈留置針維護問題情況

2.3 患兒照護者靜脈留置針家庭維護現狀

分析照護者靜脈留置針維護現狀調查,家庭靜脈留置針維護正確率41.92%(109/260),81.92%(213/260)的照護者表示有家庭靜脈留置針維護知識培訓的需求。見表2。

2.4 患兒照護者靜脈留置針家庭維護需求

在260例家庭靜脈留置針維護知識需求調查中,對意外拔管或脫管的知識需求占86.92%(226/260),對預防穿刺點滲血的維護需求占89.23%(232/260),對預防靜脈留置針堵管的知識需求占48.08%(125/260),其他部分主要為防止靜脈留置針感染的相關知識需求占13.08%(34/260)。

表2 患兒靜脈留置針家庭維護現狀[n(%)]

3 討論

3.1 門急診患兒靜脈留置針家庭維護基本情況分析及對策

本研究260患兒靜脈留置針家庭維護中65例發生維護故障,家庭維護靜脈留置針問題發生率為25.00%,其問題分布為滲血因素占11.92%,堵管因素占8.85%,意外拔管因素占3.46%,其他因素占0.77%。有研究[6]指出門急診患兒離院后靜脈留置針未得到有效指導及監護會引發感染、意外拔管等安全問題,故提高留置針使用安全性、預防并發癥發生成為護理重點。

本研究顯示4~7歲、照護者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為家庭靜脈留置針維護問題的獨立危險因素(P<0.01),照護者年齡、性別與家庭靜脈留置針維護問題無相關性(P>0.05)。有研究[7]指出患兒因活動度大,自控能力差,愛哭鬧,恐懼及好動等導致靜脈留置針出現問題,本研究結果顯示4~7歲患兒留置針家庭維護中問題發生率達38.26%,而0~3歲患兒家庭留置針維護中問題發生率14.48%,臨床發現與患兒該年齡段的特性有關,提示在家庭靜脈留置針維護進行管理時,護理人員應更多地關注4~7歲年齡段的患兒,通過強化個體化咨詢、與家長面對面交流、定期隨訪等給予患兒及家長專業指導,強化家庭自我管理意識。

初中及以下學歷的照護者在家庭靜脈留置針維護中發生問題的占比為31.11%,高中及以上學歷的照護者問題發生占比為18.40%,兩者之間有統計學差異(P<0.01,不同學歷照護者對靜脈留置針家庭維護的掌握程度不同,學歷高的照護者掌握程度高,原因可能與照護者文化程度高,能理解靜脈留置針維護的相關注意事項,且能通過不同方式了解維護知識。文化程度高的人認知能力強,對家庭靜脈留置針維護知識學習快、掌握較全面,故能自覺的遵從護理人員講解的維護要求;而學歷低的照護者對家庭靜脈留置針維護要求和方法不恰當的理解或缺乏對其維護重要性的認識,導致出現無意識的維護不到位。建議護理人員應特別關注和幫助文化程度不高的照護者,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及靈活多樣的手段,向她們強調家庭靜脈留置維護的重要性,使其樹立正確維護的意識。

3.2 患兒靜脈留置針家庭照護者維護現狀分析及對策

研究[3,8]顯示,家庭因素是影響門急診患兒靜脈留置針維護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中照護者對家庭靜脈留置針維護正確率為41.92%,其中81.92%的學齡前患兒照護者表示在院輸液期間教育指導不能滿足家庭靜脈留置針維護需求,80.38%的患兒照護者表示沒有接受過醫院規范的家庭維護培訓,88.84%的患兒照護者沒有接受過醫院開展的留置針意外事件的應急處理培訓,說明照護者在患兒離院后對患兒家庭靜脈留置針維護效果不足,未能對患兒靜脈留置針進行有效的延續護理,導致患兒靜脈留置針不能正常使用。

出現家庭靜脈留置針維護意外情況時,84.23%的患兒照護者采用自行處理,患兒家庭靜脈留置針維護知識以醫院輸液護理人員口頭交代及照護者日常交流中獲取,其知識獲取途徑不正規,內容不全面。分析可能原因:首先,雖然近年來國內外對門急診患兒靜脈留置針家庭維護關注度越來越高,相關研究越來越多,但門急診患兒家庭自我管理的概念到近幾年才得以廣泛應用[9],間接說明了門急診患兒靜脈留置針家庭自我維護管理在臨床中受關注較晚[10],護理人員對家庭維護管理的了解不夠。其次,據文獻調查,目前門診靜脈滴注患兒留置針家庭護理現狀不理想[11],家庭延續護理效果容易被忽視,所以對于留置針患兒在離院后如何進行有效的延續護理,提高留置針使用安全性及生活質量成為護理工作重點[12-13]。因此,護理管理者應及時發現臨床中的問題,加強護士對門急診患兒靜脈留置針家庭維護的宣傳、指導、監測。尤其是家庭維護的方法、注意事項及開放多渠道的知識獲取途徑,同時科室應學習小兒靜脈留置針相關并發癥的概念、發生機制、分類、臨床表現、處理等各類知識,鼓勵護士積極思考,主動發現臨床中的問題,并突破現有指南的范圍,拓展學習內容,這樣才能運用評判性思維去發現家庭靜脈留置針維護的相關臨床問題以及探尋最佳的適合家庭靜脈留置針維護管理的方法,以降低門急診患兒靜脈留置針家庭維護的風險。

本研究還發現家庭靜脈留置針維護知識來源中醫院輸液護理人員口頭交代占46.92%,網絡途徑占16.54%,通過調查發現獲取有效信息的途徑不準確,如通過上網查閱資料、與親戚朋友了解等,建議依托信息技術建立信息化家庭靜脈留置針維護平臺,協助家長掃碼加入,專人負責管理,將常見維護要點、意外緊急情況的處理等知識拍攝成視頻,傳送至平臺,使家長能共享,同時如果家長在家中遇到靜脈留置維護的問題可通過發送圖片、小視頻的方式反饋至微信平臺[14],管理員給予規范、科學的指導。

3.3 門急診患兒家庭靜脈留置針維護相關知識需求分析與對策

在260例家庭靜脈留置針維護知識需求調查中,對意外拔管或脫管的知識需求占86.92%,說明門急診患兒家庭照護者擔心留置針在家中意外拔管或滑脫。因此當患兒帶針回家,護理人員應加強患兒家長如何穿脫衣服/褲子,如穿衣服時,先穿留有留置針的肢體,再穿另一側;脫衣服時,先脫沒有留置針的肢體,尤其提醒患兒照護者穿脫衣物時要千萬小心,防止衣物勾住留置針而將導管意外帶出。建議對家庭靜脈留置針維護中可能出現的意外或突發情況,可制作家庭靜脈留置針維護包,放置干棉簽、碘伏棉簽、膠貼等,供意外拔管或滑脫時使用,如發現穿脫衣服后敷帖翹起、回家后敷貼下有出汗等情況,也可使用家庭靜脈留置針應急包中的膠布加以固定,降低靜脈留置針意外拔除或滑脫的風險。

導致針眼處發生滲血的原因比較多,有可能是過度活動后留置導管對血管造成的刺激,也有可能是凝血功能異常引起的,但也不排除有些留置針的材質比較硬所引起的,因此在宣教中需強調不宜過度活動患兒穿刺側肢體,以免軟管在血管內來回移動血流不暢致套管尖血液凝固,縮短留置時間。

有研究顯示患兒堵管是由于肢體長時間的下垂或留置于下肢的留置針,易使血液留置套管內引起堵管[7]。因此在家庭維護中不要讓患兒隨意撥弄(肝素帽或正壓接頭)和小夾子,以防止松脫導致血液滲出或堵管。告知患兒照護者,回家后應減少或避免回血,穿刺側肢體不可長時間下垂,避免重體力勞動,如:提重物、打球等;睡眠中避免壓迫有留置針的肢體,以減少堵管的發生風險。

目前很多醫院已經注重對門急診患兒靜脈留置針進行家庭維護管理,但家庭維效果的分析與研究報道相對不多。本研究顯示影響家庭靜脈留置針維護的因素有患兒年齡、照護者年齡、照護者文化程度等。護理人員在對此類患兒及家庭進行管理時需全面考慮這些家庭的特性和反應,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評價的系統性干預,增強患兒及其家屬自我管理意識,不僅是為患兒及家長提供信息,更重要的是掌握自我管理技能和促進其行為改變[5],以提高門急診患兒家庭留置針維護水平。本研究不足之處在于,只選擇了一家三級甲等醫院的門急診患兒及其照護者進行調查,可能存在一定的選擇性偏倚,今后將在不同的地區不同城市選擇不同等級的醫院進行分層抽樣,進一步論證門急診靜脈留置針患兒家庭維護目前所存在的問題。

利益沖突聲明: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沖突。

猜你喜歡
輸液靜脈護理人員
淺談護理人員的壓力來源及管理策略
六合丹防治輸液性靜脈炎的Meta分析
輸液時短細管中為什么沒有藥液流出
兩種深靜脈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靜脈治療中的應用比較
護理人員在靜脈用藥調配中心的作用觀察
靜脈留置針配合可來福接頭封管方法的探討
頸枕輸液袋
平衡計分卡在手術室護理人員績效考核中的應用價值
加強護理人員醫德醫風建設的途徑與策略
活血化瘀法治療頸內靜脈置管致上腔靜脈阻塞綜合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