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駝鈴古道絲綢路
——議《絲綢之路的音樂文化》

2020-11-04 04:57
北方音樂 2020年24期
關鍵詞:民族音樂文化

張 倩

(哈爾濱音樂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引言

文章主要由六章內容構成。首先,第一章主要概述了絲綢之路上各音樂文化的起源及具體走向;第二章至第六章內容均以地域性為主,以歷史性、音樂性為輔,分別介紹了各個地區的音樂特色及內在關系。本文將結合以上內容及個人閱讀本書的一些看法,做出簡要評價及分析。

一、通力合作初稿 進而修訂申遺

眾所周知,絲綢之路是我國重要的文明古道。從古至今,都有著不可或缺的意義與價值,它不僅僅是一條路,更是互惠互利的康莊大道,譜寫了屬于中華民族的偉大篇章!

本書初稿由杜亞雄與周吉在敖云女士的邀請下合作完成,杜亞雄是甘肅人,在河西走廊生活、工作多年,對陜、甘一帶的各民族傳統音樂比較熟悉,又在歐洲工作過;周吉在新疆工作多年,且對新疆和中亞各民族音樂都很有研究,這種優勢使得兩人對此書的撰寫顯得得天獨厚,故據此分工,于1997年由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時隔17年,因杜亞雄再次回到河西走廊,有種特殊的情懷,而周吉已經去世,故杜亞雄決定在初稿的基礎上修訂本書,最終由蘇州大學出版社出版,同年“申遺”成為我國第33項世界文化遺產。

二、絲路之壯舉 文明之世界

絲綢之路的開辟,可以說是對我國乃至全世界都有著舉世聞名的重要意義,不僅維系了各民族之間的友誼,更加強了國與國之間的融會貫通,使得絲綢之路成為中華民族的代名詞。

本書以絲綢之路為切入點,重在抒寫絲綢之路上的音樂文化,其音樂文化種類之多,樣式之廣,歷經時間的考驗與洗禮,多年來,孕育而生了許多燦若珍寶的音樂文化。途經絲綢之路你會發現其路途漫長、地域寬廣,不僅包羅國內地區,更延伸至國外地區,從國內接壤至國外。正是因為絲綢之路的開通,引起了各界學者的廣泛探索與積極研究,絲綢之路不僅僅是一條康莊大道,更重要的是它相應地成為一門需要研究的學科,并且需要其他姊妹學科的配合與輔助,而其他的姊妹學科均以各自的角度對絲綢之路的文化價值進行發掘,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絲綢之路就好比是一條滔滔不絕的大江大河,里面包含各種支流,不同的支流共同匯集成一條滔滔不絕的大河,養育著生生不息的人和事。本書的梳理不僅為音樂史留下了豐富的寶藏,更為絲綢之路留下了令人可貴的一筆財富,杜亞雄說:“絲路的開辟彰顯了中華民族開闊的胸襟和包容世界的精神……?!绷钗覀冃老驳氖?,本書中多以地理位置為主,孕育而生了多民族的音樂文化。

三、綠洲草原兩走向 絲綢之路齊開辟

絲綢之路在開辟時,主要有綠洲和草原兩種具體路線,路線的不同,所呈現的也大有不同。下面將對著作的大致內容及絲綢之路的具體走向做闡述。

緒論中千里古道即所指的絲綢之路,從字面意思可以看出是概數,表明其古道悠長,足有千里之遠,尋樂即在絲綢之路上尋找其潛在的音樂文化,六字簡明扼要地表明其意圖。文章的開始以一幅絲綢之路圖向我們鮮明地闡釋絲綢之路的起始點,雖歷經年代久遠,但起始點仍沒有太大出入,極具說服力。其次,第一章以音樂為主線,以歷史時間、文獻、民族相配合,皆以大量的歷史文獻、圖片、古物中追尋和證明絲綢之路音樂文化的蛛絲馬跡,進而解釋說明絲綢之路音樂文化的重要性。

關于絲綢之路的具體走向,經過多年來專家學者的研究,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綠洲絲綢之路,另一種是草原絲綢之路。其兩條絲綢之路的起點均為現今陜西省的西安市。而綠洲絲綢之路的具體路線大致有北中南三條,其南路又有四種走法,途徑廣泛的少數民族區域,具有代表性的新疆少數民族中的維吾爾族和哈薩克族以及其他民族,而草原絲綢之路是廣義的絲綢之路的一部分,其中草原絲綢之路又分支成絲綢之路的其他線路,包含有天山道等線路。大多數學者認為綠洲絲綢之路比草原絲綢之路更勝一籌,也就是綠洲絲綢之路的具體走向值得我們仔細推敲。

絲綢之路的音樂文化不僅影響這條絲綢路上各個地區民族之間的音樂文化,更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歷朝歷代的發展,比如說,在魏晉南北朝時就因為有絲綢之路的開辟,使得西域及周邊國家的音樂文化傳入。音樂文化不僅包括器樂,更有以中國傳統音樂包含的幾種音樂類型的大規模傳來或傳去的音樂現象,使得在后來的唐朝、漢朝其許多音樂文化都在繼承中不斷得以發展起來,更有甚者使得音樂文化達到高潮,比如說唐朝,唐朝的音樂文化達到空前,不論是樂舞還是器樂等方面都取得長足的發展。

四、總分結構說絲綢面面俱到引關注

著作大致框架為總分結構,直觀感受上給人以清晰明了的感覺,也就是先總結再展開分析概述。

(一)章節劃分

本書由兩大模塊構成,有兩種劃分方法,第一種根據作者對地域的熟悉程度劃分,杜亞雄是第一、二、六章;其次第三、四、五章,由周吉完成。第二種根據大規模的地理位置進行劃分,即中外。第一、二、三章是中國境內,屬第一大部分;第四、五、六章是中國境外,屬第二部分。我認為第二種劃分方式更具說服力,更容易讓讀者接受。

(二)各章節內在聯系

全書共分為六個章節,且并沒有堂而皇之地將第一章的部分稱為緒論,因其文章的篇幅不大,故與其他幾章內容并未做區分,而是以第一章著稱。如若文章篇幅過大,內容過于冗雜,則需要有單獨的緒論概述其文章主旨大意。第一章在上一部分已經大致介紹過,閱讀之后發現它與緒論并無實質性差別,換言之,首章也就是第一章就好像作文一般,在文章中起開門見山、統領全文的重大意義。

首先,第一樂章對絲綢之路的具體路線和起源及發展演變過程做一簡單的概括,讓讀者提前可以了解到《絲綢之路的音樂文化》這本書的大致構思與框架,但其第一部分稍有點構思凌亂之感。其次,具體章節的介紹是從第二章至第六章,文章具有說服力,因多由作者親力親為,這五章的內容里面,以其獨特的每個地區的音樂風格和所能體現民族區域的代表性音樂形式盛行,有的民族、區域,甚至部落、家庭。不用思考的是,作者的劃分是嚴格按照絲綢之路的具體走向所寫,從起始點的西安古城開始寫起,至土耳其等國家,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根據作者所寫《絲綢之路的音樂文化》這本書的觀點,我認為,除第一章外其余五章內容也大致分為五部分,即:按照絲綢之路的具體走向可以劃分為:

1.“從長安到陽關”

眾所周知,長安是一個比較具有古城特色的城市,直至今天,西安市仍以其獨特的文化吸引大眾的視野,而其也是絲綢之路上的起源地。陽關,有很多關于陽關的古詩詞,但其實陽關不僅是甘肅省敦煌市,更是一個必經的關卡,是絲綢之路不可缺少的關隘。第二章節中提及九個小節,有今西安地區的秦腔、甘肅臨夏的花兒、黃土高原地區、銀武威、金張掖、甘肅酒泉的敦煌莫高窟以及所提及的藏族和土家族人,從內容上看,此區域不僅地域遼闊,更有代表性的音樂。比如秦腔,以獨特的嘶吼發展成為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魅力。當然,今西北地區的音樂文化均有一種粗獷之美,不似江南的溫婉,西涼樂及各種樂舞、民歌、器樂及樂器的發現都使得絲綢之路上的音樂文化顯得如此生機盎然,充滿新意。

2.“橫貫戈壁瀚?!?/p>

一路由長安出發經由甘肅,而后騎著駱駝,看著大片的駝隊從茫茫戈壁沙漠穿過,一路到達維吾爾族。第三章由五個小節構成,其多寫新疆的民族。在新疆的地域上會發現每每讓人覺得其地域雖寬廣,但卻地廣人稀,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需要幾個時辰,不得不說新疆的地域廣博,所滋生的一些少數民族使得我國五十六個民族更加燦爛,其中就有三個少數民族長居在新疆遼闊的大地上,也正是因為地域環境使得新疆境內外都展現出能歌善舞、熱情好客的模樣。能歌善舞的民族,自然也就出現了許多的樂器、器樂和歌舞以及相對應的民歌。不得不說維吾爾族真的是一個載歌載舞的民族,因為他們不論時間、更不論地點,簡直就可以說是為音樂而生的民族。而彈唱更是維吾爾族人的特色,達斯坦與苛夏克、買達是各種彈唱形式的名稱,彈唱在表演時又彈又唱,整個彈唱過程中都圍繞和貫穿了相應故事情節的發展,中心人物的演繹,使得主題明朗,內容有趣,也經受了時間的考量,又有器樂伴奏,可謂是音樂中的佳作。也由此產生的器樂和樂曲,雖有一部分失傳,但保留下的樂器不僅繼承下來,更出現了快速的發展,為維吾爾族的音樂增磚添瓦,更有木卡姆史詩般的存在。

3.“越蔥嶺 跨河中”

從第四章開始,絲綢之路開始進入遼闊的他國,不僅有阿富汗、烏茲別克、土庫曼斯坦,更有其他國家和相應的音樂。本章由六個小節構成,雖章節少,但其內容豐富,因為這些地區的音樂文化或多或少地對我國的音樂產生一定的影響,比如說敦煌地區的反彈琵琶在柯爾克孜族就有著一定的體現,雖然我們與這些國家的信仰宗教不同,語言不同,文字也不同,生活方式更是不同,而在絲綢之路開辟后,每種音樂文化不僅有個性,還有共性。因為戰亂的失敗或國家的衰亡,各個民族地區的人流離失所,另辟新路去往其他民族和國家,帶去了我們國家各個地區的知識產物。阿富汗和烏茲別克族兩個地方均有很多民族,其中《掀起你的蓋頭來》是由烏茲別克族民歌《亞里亞》改編,而歌曲《半個月亮爬上來》也是由烏茲別克族民歌《別哭呀,情人》所改編的??梢园l現,在早些時候我國漢代由周邊地區進貢馬匹、布匹等其他東西。在這一章中的這些國家和地區,均屬于阿勒泰語系民族,其都有屬于自己的民歌、器樂、說唱、舞蹈、樂器等不同的體裁形式。

4.“北渡茫茫草原”

共有四個小節組成,提起草原就想到了蒙古,蒙古人是絲綢東段的主要居民。而蒙古國的民歌分為長調和短調兩種,因地理位置環境的不同,蒙古人的歌曲多表現草原的無邊無際,更有特殊的發聲方法“呼麥”以及說唱音樂好力寶,民族樂器冬不拉、馬頭琴等樂器的加盟,形成了蒙古音樂的獨一無二。

5.“西接安息大秦”

最后一章既到達今印度等國家。印度早在唐朝時就曾出現,其中唐朝的多部樂中曾有印度音樂,那時候的印度亦稱“天竺”,最具特色的屬曲調程式“拉格”和節拍節奏形式“塔拉”。雖各其他國家的音樂文化均陌生無比,但文章一路隨著絲綢之路慢慢撥開云霧見青天,終于蜿蜒曲折的絲綢之路盡收眼底,為我們呈現了美輪美奐的音樂視覺盛宴。

(三)總分結構

文章的主要結構是總分。由第一章拉開序幕,總的手法將絲綢之路上的音樂做一簡單的概述,大致了解絲綢之路后,再運用分的手法續寫,也可以說是由淺入深的結構,就好像是迷宮一樣,一環套一環。第二章至第六章貴在將絲綢之路途經之地的音樂文化逐一展開,讓我們在領略如此文化之魅力的同時,不禁感嘆歷史的蹉跎與偉大。

五、結論

通過對《絲綢之路的音樂文化》這本書的研讀,我認為能從書中感悟到,首先在書的第一章我們明確了絲綢之路的兩條具體走向,明確了絲綢之路的意義所在,其次文中對各個地區的各個民族的音樂不僅有大量的文字說明,更有大量的譜例、圖例,都非常清晰地闡述絲綢之路音樂文化的獨有特色。最后各章節間聯系緊密,將絲綢之路上的各個音樂文化如同串項鏈的珠子一顆顆穿起來,很有邏輯性。

本書開篇點明主旨,立意明確,思維邏輯清晰,是一本較高水平的音樂著作,將各個學科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選題新穎有趣,兩位作者都善于發現新事物,善于將自己的親身經歷留給更多學者進行反思與學習,實屬不易。文章中作者運用大量圖例、譜例更加直觀地說明絲綢之路上應運而生了大量的藝術形式、題材,網羅中國傳統音樂的分門別類。更有作者身臨其境去體驗、感受來自絲綢之路的音樂,向我們直觀真切地說明各個民族地區音樂的風格特點及寶貴財富。文章雖有大量譜例和圖例,但有些樂器依然難以捉摸,我認為作者應該將展開介紹的各種樂器都有豐富的圖例說明,因為樂器是比較抽象的,我們不可能精通于各類樂器的演奏,故也不能妄加揣測而為之,所以在我看來樂器的譜例應該多一些,還有一些音階調式,與我國的傳統五聲調式和七聲調式亦有所不同與相同之處,故應做多一些解釋說明,不能讓人一知半解,雖然看過了、讀過了,也學過了,但好像什么也沒有留下。而且各個民族與地區我覺得應該多列舉他們和絲綢之路的關系,因為畢竟是有了絲綢之路才有了依附于絲綢之路而生的相應的音樂文化,應將兩者相關聯,也就是更多的將古與今聯合起來,以便更好地了解絲綢之路的音樂文化。

當然,絲綢之路的音樂文化更有待更多專家學者的研究與發掘。此類與絲綢之路所相關的音樂文化都值得我們去探索、去研究,只有這樣才能使這些寶貴的音樂財富得以遺留下來,與民族和地域相關的文化也遺留下來??梢哉f,本書的意義非凡,值得我們每個人去細細研讀和推敲。諸如此類的著作應該多多發表,使得各學者及學生了解和更加保護絲綢之路的音樂文化。

猜你喜歡
民族音樂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一個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誰遠誰近?
求真務實 民族之光
音樂
被民族風玩轉的春夏潮流
音樂
秋夜的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