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笛子演奏技巧在不同風格音樂中的應用研究

2020-11-04 04:57白春懋
北方音樂 2020年24期
關鍵詞:泛音笛子音樂作品

白春懋

(天津藝術職業學院,天津 300000)

笛子類樂器是人類最早發明的旋律性樂器之一,在我國具有相當悠久的歷史。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的笛子有了較大程度的發展,在音色上,笛子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當前,笛子主要分為北派與南派,這也意味著我國的笛子藝術迎來了新的發展高峰,各類演奏技巧層出不窮。在演奏中,演奏技巧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演奏能否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笛子的演奏過程中需要對音樂作品進行深入了解,豐富笛子自身的表現能力,使觀眾能夠感受到民族樂器的魅力。

一、笛子的發展歷史以及演奏技巧

由于演奏的技巧以及地區地域的關系,笛子具有不同的演奏風格,其演奏的技巧也較多,并且較難掌握,需要進行深入的探究與發掘,豐富笛子的多樣化以及演奏技巧的多樣性。

(一)笛子的發展歷史

笛子屬于我國較為古老的樂器之一,在考古研究過程中,在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發現了笛子的蹤影,目前已經具有八千多年的歷史。在我國的詩經中也有對笛子進行描述。在秦漢時期出現了最早的七孔竹笛,而在唐宋元時期的發展過程中,笛子主要作為一種文化媒介,伴隨著詩歌以及戲劇的發展,笛子被運用到各個地區不同的戲劇種類中,承擔著主奏或者是領奏的重要角色。1953年,馮子存先生用笛子成功地演奏了《喜相逢》等獨奏曲,使得笛子作為民族樂器首次以獨奏的形式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意味著我國笛子獨奏的藝術形式開始飛速發展,笛子的演奏技巧、風格等也發生了一定的改變,使得笛子的獨奏藝術以及笛子自身的演奏技巧發展推向了新的高峰。

(二)笛子演奏技巧

1.換氣

笛子的演奏技巧在換氣中具有較多的分類,比如一般的換氣、偷氣換氣以及強音或者弱音的換氣、循環換氣等。在一般的演奏換氣中,需要了解演奏作品的速度、力度以及節奏等,根據表達的狀況進行換氣。在一個樂句結束時會下意識地進行吸氣,也就是在演奏過程中的深呼吸,在深呼吸的同時,需要有一個瞬間放松的動作,以此獲得短暫的休息,也為下一個氣息做好準備,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演奏過程中的疲勞,使得每一個樂句都能夠表現飽滿,富于變化。再比如,在強音與弱音的換氣過程中,如果下一個樂句開始的音較強,換氣所需要的時間就較短,腹部與腰部需要撐起緊張感,使得下一句的開頭能夠具有爆發力。[1]

2.吐音

吐音技巧分為單吐與雙吐等,其中,單吐的運用最為廣泛,尤其是在北派的笛子曲目中,單吐是音樂表現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演奏的過程中,一個樂句的開始或者是同音的重復以及樂句的劃分,都需要運用到單吐的演奏技巧。單吐又分為重吐、輕吐等不同的方式,以此表現出不同樂曲風格中的不同音樂情緒。音樂的聲音藝術具有豐富的感染能力,因此,需要演奏者在演奏的力度、速度和音色等方面進行變化的處理,使得音樂演奏有色彩或者明暗上的強烈變化,觀眾能夠體會出其中的深刻含義。在雙吐演奏過程中,由于其速度較快,需要舌尖與舌根進行交替的、雙向的運動,雙吐一般在較為活潑或者熱情奔放的音樂情緒中進行運用,其是由西洋樂器的長笛的演奏技巧而衍生,能夠將氣氛進行渲染,以取得更好的藝術表現效果。

3.氣顫

氣顫演奏技巧可以分為腹部的氣顫音、喉部的氣顫音等。腹部的氣顫音的顫動位置較深,耗氣量也較大,其幅度是最慢的。在南北派笛子的曲目中以及當前時代電影的音樂配樂中,腹部的氣顫音是音樂表現的主要方式之一。其主要運用在時值較為長的音符中,通常是在旋律線的主要位置,節奏的形式也較為單一,較多的出現在引子或者是即興表現的部分,能夠體現出音樂作品情緒中的凄楚、幽怨的情感,其戲劇性較強。喉部位置的氣顫音較淺,其主要氣息流動在喉部,耗氣量也較小,其振動的幅度更快,喉部的氣顫音主要在抒情或者表現情緒比較激動的音樂段落部分,能夠體現出較為輕松流暢的情緒,其音符的節奏也較短,一般在四分音符的節奏音型中有所體現。[2]氣顫音的技巧與表演過程中音符的長短和力度的變化進行結合,會產生不同的效果,也能夠形成不同的演奏風格。這需要演奏者在演奏之前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使自身在演奏過程中表達出作品的思想與情感。

4.泛音

在泛音的演奏過程中,需要確保演奏者具有良好的狀態與心態,保證身體自然放松。其次,需要對演奏目標精準的把握,在泛音的部分需要進行提前的練習與準備,確保在演奏的過程中不會出現差錯。在泛音的演奏過程中,其主要是對于演奏力度的掌握,也就是運用巧勁進行演奏,力度要掌握在平吹與超吹之間。在泛音的演奏過程中,氣流的形狀是纖細的,并且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使得泛音雖然弱但是音色不虛,音量高亢但不尖銳。泛音主要是由口腔的收縮來進行控制,在發出高音的時候需要口腔進行收縮,在吹奏低音的過程中需要擴大口腔,泛音屬于高音的范圍內,所以需要口腔縮小,使得氣流能夠相對集中。泛音是笛子在演奏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演奏技巧,需要演奏者運用泛音將音樂作品的意境情感進行展現。[3]

二、南北兩派笛子演奏技巧與演奏風格的主要區別

笛子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演變成為南派與北派兩種不同的形式。在南派與北派的笛子演奏過程中,其演奏的技巧不同,演奏的風格也不同,二者之間的差異越來越明顯。在南北兩派的笛子類型中存在著巨大的差別,分別分出了南派的曲笛、北派的梆笛,除此以外,在演奏風格也存在著差異,演奏技巧也存在著巨大的區別。以下對南派與北派笛子的差異與區別進行分析。

(一)笛子類型的差異

在南派的曲笛類型中,其的定調音為E調以下,而在北派梆笛的類型中,其定調音則在E調以上。除此之外,南派曲笛可以分為倍低音曲笛、低音曲笛等。南派曲笛與北派梆笛在定調方面存在著較大區別,笛子越小,發出的音調越高??梢酝ㄟ^七種指法對相同的笛子進行不同的演奏,運用指法將笛子的調高、音域等進行相關調整。南派曲笛的音域是小一字組的A到小字三組的B調,其自身的音色飽滿而低沉。北派梆笛的音域是由小字二組D調到小字四組的E調,其音色較為尖銳并且較為通透。[4]

(二)演奏風格的區別

南派曲笛主要分為江南的絲竹以及昆曲等。以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昆曲已經具有四百多年的演奏歷史,其表現的曲調較為深情婉轉,昆曲的樂曲主要是通過泛音的演奏方法使得一些較為散漫的意境能夠得到表達,傳達出音樂的美感,其典雅的氣息較為厚重。江南絲竹大多數是運用連音的旋律風格來體現演奏風格,也大部分是對戲曲進行的加工與創作。二者都具有較為清新的表現形式與基本特征,地方特色較為明顯。北派的樂曲都較為熱烈、靈活、歡快,并且在北派的曲調中會出現加花以及變奏的表現手法,使得曲目更為俏皮幽默。在北派的曲笛中,草原笛派主要是運用蒙古的長調素材作為演奏基礎,能夠展現出草原地域的風情。另外,在北派的長安樂派中,其旋律較為高亢,具有抒情的演奏風格。二者的穿透性都較強,鄉土氣息較為濃厚,其演奏模式也相對固定。我國的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在文化、語言等方面都具有較大的區別,南北地域人說話的語速、語調不同,造成了不同的演奏風格以及審美的觀念。在我國南方地區,人們的性格較為溫和,其說話較為緩慢,因此,南方的曲笛在表演過程中都較為安靜悠遠且富有詩意。但是,在北方地區,人們的性格較為粗獷豪放,因此,在北派的曲目中,其旋律較為短促硬朗、點性音較多。在傳統的北派,笛子曲目中音樂的情緒較為上揚,八度音的變化也較為頻繁。

(三)演奏技巧的差異

在南派的曲笛演奏過程中,運用打、顫等演奏技巧較多,同時還要聯合氣息的運用。演奏者氣息運用的能力提高對南派曲目演奏過程中展現情緒與韻味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除此之外,演奏過程中的泛音也是較為常見的技巧。但是,在北派的演奏過程中,采用的花、吐等演奏技巧較多,北派的演奏需要運用靈活的舌頭,快速地運動舌頭保證花舌、吐音、滑音等特點,尤其是在二人同臺的演奏過程中,更需要重視“濁”的演奏技巧。北方的演奏工作需要運用到舌頭的靈活性,保證舌頭的力度與持久性,以此提高演奏的最終效果。除了在演奏技巧上存在的差異以外,南北兩派笛子的音樂旋律也存在著較大差異。音樂旋律是在一定的節拍基礎上將樂音進行有序的分類排列,并將音量、音高等相互組合來構成的節奏類型。[5]南派的曲笛音樂旋律以組合結構板式為主,使得段落與風格的情緒有鮮明的對比,音樂節拍與演奏的速度能夠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呈現,以此實現感情的抒發。在北派梆笛的演奏過程中,其節奏較為明快,情緒較為奔放,旋律是多變的,這使得觀眾在欣賞北派笛曲的演奏過程中能夠感受到清脆演奏風格,并且其演奏的曲目較多的具有戲劇性以及故事性。南北兩派在演奏風格上雖然存在著較大的區別,但是根據其基本的特征,能夠將不同地域的音樂文化進行良好的呈現,使得笛子的創作藝術具有多樣化的特征,并且具有一定的欣賞價值。

三、笛子演奏技巧在不同風格音樂中的應用研究

我國的笛子并沒有西方樂器那樣繁重復雜,也沒有西方樂器發出的聲音那樣華麗。隨著時代的發展,其吹奏技巧也在發生著變化,運用一定的演奏技巧表現出不同的演奏風格,是當前笛子發展的主要脈絡,也能夠體現出我國笛子在吹奏領域中的特征。

(一)在西方曲目中的演奏技巧

近幾年,我國的笛子演奏逐漸由國內走向了國際,并且在西方的作品中具有了一定的地位。西方的音樂作品主要特點是曲調華麗并且曲風多變,但是笛子利用其自身的聲音特征使得西方的音樂作品擁有了一絲神秘感。[6]在演奏過程中,可以用顫音、波音等演奏技巧,使得西方的音樂作品具有一種蕩氣回腸的情感。笛子在西方音樂作品中的發展較為緩慢,這是因為西方人并未接觸過竹制笛子類的樂器,因此接受較為緩慢。國外的樂器較為復雜煩瑣,笛子的表現形式較為單一,但是技巧較為復雜且多變,這類樂器在國外基本不存在。因此,將笛子與西方樂器進行融合,能夠展現出不同的演奏效果。運用笛子的指法技巧能夠創造出較為滄桑且具有時代性意義的曲目,能夠使得中西方的文化進行融合,使得西方的音樂作品有一個質的飛躍,也能夠使較多的西方人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以此更多的了解中國文化。笛子與西方音樂作品的結合能夠使我國的文化進行傳播,并且做出了相關的貢獻。

(二)在民族傳統曲目中的演奏技巧

由于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一個民族都具有悠久的歷史以及不同的文化,因此,在不同民族之間也具有不同的風格。在新疆的少數民族中,其音調和節奏都有自身的特點,在演奏的過程中會遇到較多的半音,因此,笛子在演奏民族傳統的曲目時大多數采用半音指法進行演奏。[7]除此之外,在藏族的民族風格中,其音樂的體系以五聲音階為主,音樂風格也較為高亢嘹亮。因此,在演奏的過程中,可以運用胸式的呼吸模擬藏族民族音樂的風格。在演奏的過程中也需要注重對裝飾音的使用,這需要演奏者的手指更為靈活。最后是蒙古族的音樂風格,其自身的變化是較為豐富多彩的。笛子可以在演奏的過程中配合自身的氣息與手指的技巧模擬出馬頭琴的效果,這要求在演奏的過程中,手指的起落一定要圓滑,由慢速開始逐漸加快,最后由顫音作為結尾。民族傳統音樂的演奏需要演奏者對作品有一個深入的了解,表達出其中的思想情感,使得觀眾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音樂作品的豐富內涵。

(三)在現代曲目中的演奏技巧

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加快,我國的音樂領域也逐漸意識到引進外國文化的重要性。在相互結合的過程中,不僅僅能夠展現出我國笛子的“掌揉音”與“壓揉音”的特征,也能夠將西方的鋼琴以及交響樂的特點進行體現。通過笛子多樣化的演奏技巧使得相關音樂作品的創作時代背景能夠進行全面的展現。無論是當前的中國音樂元素,還是西方的音樂結構,相互結合后能夠使觀眾感受到作品的內涵。在西方的音樂作品中加入笛子的演奏技巧能夠使音樂的節奏更加緊密,使得作品的表現形式更為流暢。笛子的聲音較為古樸深沉,能夠使其表現的主題和演奏的價值有所提升。[8]當前時代是中西方音樂作品相互融合、有機結合的最好時機,因此,在現代作品的演奏過程中,可以將我國傳統笛子的演奏技巧與西方樂器的演奏技巧相結合,使得我國的音樂作品能夠成功地對外輸出,形成一定的文化影響。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笛子的整體演奏過程中,需要對其演奏技巧進行精準把握,了解作品要表達的深刻含義,運用技巧將作品的內容進行展現,并且要區分南派與北派不同的表演風格,根據不同的地域特點進行演奏技巧的體現。除此之外,演奏技巧在當前時代的發展背景下,需要進行中西結合的創作方式,將中國的文化與外國的文化進行有機結合,使得我國笛子的演奏能夠走出國門,并且能夠對我我國的文化進行一定的傳播,促進我國笛子表演的總體發展。

猜你喜歡
泛音笛子音樂作品
音樂作品賞析模式研究
山里有間笛子鋪(中)
山里有間笛子鋪(上)
趙季平音樂作品選集
論古琴泛音及其在樂曲中的運用
圖力古爾及其音樂作品淺析
音樂作品
笛子“泛音”技巧的表現意義及演奏要點
談二胡泛音演奏技巧
笛子演奏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