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室內樂作品中小提琴的演奏要素研究

2020-11-04 04:57張艾華
北方音樂 2020年24期
關鍵詞:泛音室內樂音準

張艾華

(南京藝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0000)

引言

在現代樂器演奏中,小提琴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獲得人們廣泛的喜愛,特別是室內樂的演奏中,小提琴更是占據了主導地位,直接影響到作品演奏的實際效果。所以,研究和分析小提琴演奏的效果非常重要,可以明確演奏的技巧和要素,并幫助演奏者更加精確地掌握演奏音準、節奏以及力度等,確保演奏工作的開展,并提升演奏的效果與質量。

一、小提琴演奏要素中的音準、速度及節奏

室內樂由不同的獨立聲部互相合作演奏,所以強調不同個體之間的互相協調,并形成有計劃和理性的配合習慣,最終演奏出高水準的樂曲。所以,從室內樂演奏的分析中,可以從音準、速度、節奏等方面分析其演奏的要素。在小提琴演奏的過程中,音準的作用非常明顯,同時,音準也是小提琴演奏中非常具有難度的因素,直接影響到室內樂作品演奏的效果與質量。音準貫穿于整個小提琴演奏的過程中,小提琴表演如果出現了音準問題,那也就意味著這場表演被畫上了失敗的標志。許多小提琴演奏者在演奏的過程中,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從小提琴的結構來看,其結構具有顯著的特點,演奏者本身無法看到音高位置,只能看到指板,所以演奏者只能利用聽覺感受和判別音準。如何正確掌握小提琴演奏的音準,是演奏者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小提琴演奏者能夠準確地把握音準,就可以營造出良好的聲音,并且演繹出華美的藝術效果。小提琴由于指板較短,所以演奏者需要非常高的靈敏度,小提琴演奏并不僅僅是一種機械層面上的表達,而是要求演奏者在演奏的過程中從全身心出發,去感受音樂作品所具有的美感,并且合理控制樂器,保持音準。對于小提琴的音準而言,需要大量的練習。小提琴需要在平時的練習中通過大量的曲目感受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在大量的練習背后,從全身心的角度出發,感受音樂作品中傳遞的情感,并嚴格控制音準,達到理想的演奏效果。

室內樂由多個聲部合作演奏,所以其演奏往往互相配合,同時又互相獨立,所以需要關注到個體在演奏中的連貫性,需要演奏者不斷提升演奏技巧,通過這種方式確保室內樂作品能夠達到理想的演奏效果。在演奏室內樂的過程中,關鍵在于準確掌握演奏的音準、速度以及樂曲的節奏,這些問題直接影響到演奏的效果。首先是演奏速度。速度是整個音樂演奏的核心要素,在塑造音樂形象、表達情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不同的速度會產生不同的演繹效果。在室內演奏的過程中,速度是演奏的前提,直接影響到合奏的效果,并影響到樂曲最終呈現的效果。其次是演奏中的節奏。在音樂交替的過程中,節奏由旋律的強弱以及長短共同組成,這也是一種控制演奏速度的另一要素,節奏準確與否會產生顯著的影響,也能夠反映出樂曲情緒以及構思,涉及到音樂的具體表現形式。再次是合奏音準關系到合奏高音是否統一,也影響到最終的演奏效果。小提琴在弦樂器的演奏中,需要找準音準,確保演奏效果。

二、小提琴演奏中要融入演奏者的情感元素

音樂是一種抒情和表達創作者情感的藝術表現形式,同樣的曲子由不同的演奏者和不同的狀態進行演奏,會呈現出不同的情感體驗與感受,同樣的人往往在演奏的過程中,也會受到自身情緒的影響,產生不同的音樂效果。音樂本身充滿靈性和自由,每個人對于音樂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感受,在具體的演繹上呈現出顯著的差別。所以,演奏者需要對于音樂作品具有深刻的理解,將自身的情感導入到演奏中的每一個音符上。小提琴演奏要求演奏者用心感受曲子傳遞的情感,并且將自身的情感導入到琴弦上,細膩和準確地傳遞給他人。演奏還要考慮使用何種演奏形式,讓聽眾進入到演奏中,引導聽眾更加深刻地感受。通過小提琴演奏的方式,引導聽眾進入音樂作品中,感受音樂塑造的境界。如在演奏室內樂時,演奏者應當明確曲譜,并且感受曲譜所具有的內涵,根據作曲家所創作和傳達的內涵演奏。小提琴演奏要求演奏者具有嫻熟的演奏技巧,同時,演奏者還應當具有獨特的聲音,以及對藝術的個性化詮釋,只有這樣才能夠凸顯出藝術創作者的創作意圖,同樣的曲子不同的樂器演奏,以及演奏的方法等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演奏者應當從自身的內心出發,與觀眾展開內心上的交流,演奏需要最大限度地表達演奏者的個人情感。

小提琴演奏室內樂作品,就是一種對作品的二次創作,一方面要尊重作曲者想要表述的情感,另外還要融入演奏者對于音樂作品的理解以及個性,讓聽眾可以從同一作品的演奏中感受到不同的音樂風格和感受。音樂演奏者可以賦予作品全新的生命,并且不斷地融入新的情感以及思想,演奏者需要融入自身的情感,與觀眾進行互動,通過這樣的方式產生恰當的表演效果。

三、小提琴演奏中的身體姿勢

不同的樂器會有不同的演奏姿勢,正確的姿勢一方面會讓演奏者感到舒適和協調,另外還可以讓演奏者演奏出美妙自然的音樂,避免一些雜亂音符,錯誤的姿勢會導致演奏無法順利進行。正確姿勢在演奏中雖然很不起眼,但是同樣需要引起人們的關注,正是由于身體姿勢會造成演奏中出現各種問題。小提琴演奏的姿勢基于人們的身體構造,以及樂器發音兩項條件,在人們的生活與實踐中逐漸產生。很早之前,小提琴演奏與今天的演奏姿勢存在較大的區別,古代小提琴中沒有腮托這一構造,所以在演奏的過程中,需要肩膀支撐住整個琴身,伴隨著這種樂器的不斷發展,其演奏的技巧也發生了變化,演奏需要左手提供更多的配合,所以產生了肩墊和腮托。所以,正確的小提琴演奏姿勢,主要是為了更好地掌握和使用樂器,并發揮出小提琴的性能。持琴的方法是演奏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夾琴要保持水平,對于弓法的相關技巧應用具有直接影響。演奏者把琴放到肩胛骨上,并使用下腭緊貼腮托,左肩膀聳起夾住琴身,通過這種方式靈活運用左右手,這種姿勢需要演奏者不斷的試驗,并選擇合適的肩墊與腮托,只有這樣才能找到最適合的持琴方法。正確的持琴方法讓演奏者感到自然且舒適,音調也更加舒展,聲音可以更好的共鳴,從聲音上就可以鑒定演奏者身體姿勢是否正確。

另外,在持琴的過程中,演奏者站姿與坐姿同樣重要,許多小提琴手在演奏的過程中長期在臺上站立,在長期演奏的活動中,會大量消耗演奏者的體力,如果站姿不正確,也會對演奏的效果產生影響,還會導致演奏者的個人身體受到傷害。在小提琴演奏的歷史發展中,其站姿也出現過一些變化。小提琴演奏的初期演奏者雙腳呈丁字步站立,將重心放在左腳,通過左腳作為支點,右手運弓平衡身體。再后來的小提琴演奏發展中,為了適應當前更加復雜的技術和演奏氛圍,站姿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呈現為雙腳同時站立,并且與肩膀同寬,雙腳站立的姿勢更加穩定,所以沿用到今天。小提琴演奏還有坐姿,讓身體的重心交給椅子,這種姿勢問題較少,但是也需要關注,演奏時身體保持平直,坐在椅子的端部,并且左腳放到地面上。

四、小提琴演奏中的演奏技巧

在小提琴演奏的過程中,作為一種對于技術要求較高的樂器,想要達到良好的演奏效果,演奏者需要掌握一些相應的演奏技巧,小提琴演奏主要有如下一些技巧,主要包含有滑音和跳弓等,這也是小提琴演奏中需要多加練習的技巧之一。具體而言,泛音和跳弓等技巧的應用較為廣泛,小提琴演奏者應當充分掌握這些技巧,并合理利用技巧演奏出良好的效果。

跳弓是小提琴演奏中較高難度的演奏方法,在演奏小提琴的過程中經常使用。一般情況下,演奏跳弓往往是為了營造出清亮、彈性且活躍的聲音。這種效果可以產生幽默有趣和活潑歡快的氛圍,這種跳弓技術并不簡單,而是需要熟練應用頓弓、分弓等技巧,需要大量的練習和嘗試,掌握其中的技巧。小提琴的跳弓技巧是一種演奏時調整用弓部位的方法,在演奏的過程中靈活調整用弓部位,一方面會產生優美的音色,另外還可以讓力度呈現出顯著的變化,如果觀察演奏者的形體,會給人自然和舒服優美的感受。跳弓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分為人工跳弓和自然跳弓兩種。人工跳弓主要是通過人為的手段引導弓,讓弓呈現出跳躍的態勢,這種一般在緩慢的樂段中應用。另一種自然跳弓與人工跳弓比較而言,依靠弓本身發生自然的跳躍而演奏出音樂,多數情況下應用在較快的演奏中,所以多數情況下應用在快速樂段中。

泛音也是小提琴演奏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演奏手段。琴弦一般發出的屬于復合音,小提琴全弦振動和其他部位之間振動共同發出的聲音,就是泛音和基音?;粽駝右脖环Q為泛音,泛音廣泛存在,但是不容易聽到。要演奏出泛音,就需要過濾其他種類的聲音,單獨表現出某一聲音。小提琴演奏中也可以分為人工泛音與自然泛音。

揉音的效果也體現在對節奏的掌握,以及具體的速度上,可以合理控制揉音幅度的大小,更好地演繹作品,運用技巧體現出音樂所具有的美感。演奏者應當保持手臂、手腕以及手指的配合,確保落弦點的一致性與準確性,在換弦的過程中保證正確性。小提琴演奏者應當熟練掌握揉音、泛音以及控制跳弓的技巧,利用不同技巧的組合與搭配,增強音樂表演的效果,并實現音樂演奏氛圍的塑造,構建出良好的室內樂氛圍,為聽眾提供更加豐富的音樂作品,增強小提琴演奏的技巧性。

五、小提琴演奏中左右手演奏技巧及發聲練習

首先是左手的持琴動作,應當保持正確持琴的方法,在演奏小提琴的過程中,小提琴會受到不同方向上的力量。首先是演奏者下巴的下壓力,其次是左肩膀提供的支持力,還有左手托起樂器的力量,三者之間應當保持自然平衡,不能過于用力,特別是左手承托的力量,應當保持輕松,如果左手抬起的高度過高,會影響左手的流暢性與準確性。手指的起落應當保持獨立性與準確性,確保按音指節放在預備的弦上方,保持垂直距離,垂直距離可以保證手指起落的力量與時間最少,節省手指上的力量,并產生更加準確的音準。手指觸弦應當保持松弛,發出正確的聲音,這一點對于音質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按弦不能過緊和過松,手指放在拍子上,做到自然流暢。在著手撥弦的過程中,雖然并非是基礎技巧,但是也應當引起人們的重視,左手指尖作為身體最弱的結構,需要使用指關節實現對弦的控制。琴弦和指尖之間的接觸由指關節產生作用,在演奏中需要盡高地抬起指關節,找到音樂演奏中需要的音色。

樂音是一種周期性的規律振動,有音質、音高和強度三個特征。樂器音色主要由泛音的強弱所決定,音色不僅僅是共鳴發音,還包含有色調的剛柔、濃淡等,可以根據不同室內樂作品的情感以及風格而發生變化。理想的音色需要大量練習才能習得,所以演奏者需要多模仿和聆聽名家的演奏,模仿和修正自身發音技術,在合理控制以后,熟練應用技巧控制,在揉弦等合理運用以后,可以利用不同技巧的配合實現和諧的演出效果。小提琴作為一種非常接近人聲音色的樂器,其發音的音色較為圓潤,并且較為純凈和均勻,可以演奏出具有較強感染力和情感的室內樂作品。必須要掌握音樂變化的強弱,音樂力度變化的范圍很廣泛,可以利用音響強弱、弦的緊張程度等表現音樂作品。速度作為音樂要素中的主體,對于表達音樂情緒和塑造音樂形象具有重要的影響,相同的樂曲由不同速度進行演繹,也會產生非常顯著的區別。在室內樂演奏的過程中,如何統一速度非常重要,合奏者需要彼此協調,防止出現節奏錯位,對演奏中的和聲、織體等造成影響。從小提琴演奏的實踐來看,需要演奏者從自身的專業演奏技能出發,有針對性地訓練,并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深化對于室內樂作品的理解與感受,從而驅動音樂作品獲得更加全面的展示,讓聽眾能夠從音樂中感受到更多的內容,這也是小提琴演奏需要關注的重要元素之一。

六、總結

在演奏室內樂作品的實踐中,小提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小提琴在演奏中和其他樂器存在較大區別,存在較高的難度,所以,演奏小提琴需要扎實的基本功,并且準確地掌握演奏音準、節奏以及力度,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室內樂演奏的質量,并確保演奏效果,凸顯室內樂所具有的藝術之美,為聽眾帶來藝術享受。對于小提琴演奏而言,其演奏的速度、節奏以及音準、音色等,必須要滿足協奏的要求,與其他樂器之間產生聯系,共同營造出良好的音樂氛圍,增強室內樂演奏的效果。

猜你喜歡
泛音室內樂音準
論古琴泛音及其在樂曲中的運用
學院舉辦第四屆國際室內樂音樂節
內蒙古自治區第七屆室內樂比賽初賽圓滿結束
傾聽·對話從室內樂開始
——天津音樂學院第四十期“天籟講壇”
合唱中的音準問題和訓練方法解析
論影響合唱作品音準的因素
笛子“泛音”技巧的表現意義及演奏要點
談二胡泛音演奏技巧
談談笛子的泛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