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通證經濟風險管理研究

2020-11-08 17:37
廣義虛擬經濟研究 2020年4期
關鍵詞:激勵機制區塊資產

(內蒙古財經大學 呼和浩特市 010000)

一、引言

區塊鏈技術和通證誕生于一種去中心化的追求,由區塊鏈技術來保證通證的真實性,不可篡改,唯一性,保證它的信用。通證的發展使大量資產、權益實現了低成本高效率的流通,這給現如今的經濟體系帶來了顛覆性的動力,引發了新一輪的資產數字化浪潮,開啟了全新的通證經濟模式。全新的經濟模式也給傳統的監管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傳統監管是中心化的,而通證經濟是去中心化的,這意味著我們一直依賴的傳統監管方式將不再適用。盡管全球各國對通證經濟的態度不盡相同,但隨著該經濟模式的飛速發展,也都密切關注并初步出臺了一些寬松不一的政策并且加大了對通證經濟的研究投入。對于新經濟形式的產生,風險管控往往是滯后的,但逐步發現風險表現,完善監管政策,才能更好的理解并支持新生經濟工具效能的釋放,改變傳統的監管方式,才能防止其應有的功能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得不到充分發揮。

二、由新技術到新經濟的演變帶來的風險

自2008年區塊鏈技術誕生以來,大量的資本、人力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涌入這一新興市場,從區塊鏈技術本身,到區塊鏈平臺,再到通證經濟;從“炒幣投機”、“虛假項目”,到推動經改革發展的助燃器,各行各業逐漸開始采用“區塊鏈+”的新經濟模式來解決本行業的一些頑疾,并且利用“通證”進行低成本高效率的維護項目運轉,產生了全新的通證經濟模式。在越來越多的項目采用區塊鏈技術這一基礎技術構架,完善上層經濟體系,搭上區塊鏈這一新技術的“順風車”的同時,新經濟體系也帶來了許多的新風險。

(一)從區塊鏈技術到通證的發展

區塊鏈是一項最新的底層技術框架,較為完美的解決了信任問題,構建了更為公平的利益分配機制,通證作為其上的一種去中心化的流通中介,得到了廣泛的發展。區塊鏈上的項目可以依靠通證維持良好的運轉,通證基于區塊鏈底層技術,具有了不可篡改等特性,優化了其作為價值中介的功能,區塊鏈上的通證更具安全性,而通證在區塊鏈上的流通更具高效性,所以這兩者的結合使彼此都得到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但是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點與傳統的監管模式相悖,由于缺乏監管使得通證作為流通中介的用途產生了偏差,例如比特幣被廣泛的應用到了洗錢、勒索和黑市交易等犯罪活動,由此帶來了一系列新的風險。

(二)從通證到通證經濟的發展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通證具有較多的發展優勢,通證將資產、權益碎片化上鏈,可以使其在流通過程中大大減少摩擦和糾紛,進行更小成本的無摩擦流通,提高經濟效益。任何組織和個人均可在自己的項目上發行基于自己的資源和服務能力的權益證明,所以通證的供給是充分市場化的,且高度自由的。將通證應用于經濟中可以有效解決目前社會存在的一些安全問題、信用問題和公平問題等。由此發展而來的通證經濟就是指借助通證這一指標,將標準的或非標的商品及服務進行通證化映射,在區塊鏈上進行低成本,高效率的流通。通證流通速度的提高會給經濟帶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但通證作為一種新型的去中心化的流通中介,其本身還存在著一些例如監管不力、價格虛高等的問題,所以在通證經濟的整個模式中仍然存在著許多未知的風險。

三、通證經濟的風險表現

區塊鏈這個新技術已經帶來了新一輪的數字經濟的革命,即通證經濟。而每一次經濟形勢的變革或技術的更新迭代,都會給原有法律規范和法律制度帶來沖擊,及時把握新經濟的走向,把控風險,才能保證新經濟的長久發展。

(一)交易炒作導致通證存在市場價格虛高的風險

任何標準的或非標的商品及服務都可進行通證化映射,通過智能合約自動執行,實現交易的安全性和透明化,從而在區塊鏈上實現高效無摩擦的流轉。權利客體被資產化成為通證已經實現,但如何保證通證在流轉過程中獲得合理的價格,才是保證通證經濟可以運行的關鍵一點。

以動產類資產為例,其本身是具有一定價值的,將該價值進行“拆分”上鏈,使更多的人了解并持有一些價值較難確定的動產,有利于實現其升值的空間。例如書畫作品類資產,具有較大的價值波動與升值空間,一幅好的書畫作品價格往往很高,很多投資者難以承受,明知它有升值空間卻難以進入。將其產權拆分上鏈后,更多的投資者就可以參與其中,分得一杯羹。但與此同時,拆分后的產權的價值只可以在流通中變現,而大量的交易炒作往往會讓最初的價值失真,價格越來越虛高,超過原本書畫作品的價值。所以,只有透過經濟形式錨定最初資產的價值,才能夠保證實現通證最終的可兌換。

(二)通證作為去中心化的流通中介存在信用風險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通證是一種去中心化的流通中介,這里所強調的去中心化其實并沒有完全實現“去信任化”的功能,只是賦予了私人信用更大的能力。通證的價值基于背后錨定的資產權益或整個項目本身,通過建立信用聯系,使通證實現一定的兌換比例,逐步建立自己的價值體系,然后在發展過程中,再慢慢脫離錨定權益,跟隨市場和項目本身實現其升值空間。通證經濟體系往往不存在著到期履約的規定,違背了部分謹慎投資者契約完整的預期。在整個價值體系中,如果發生信用危機等意外時,通證的價值體系就會變得岌岌可危,一旦投資者的預期都不看好并紛紛拋售擠兌時,通證的價值就會大幅度下降,則通證體系將會面臨崩盤。

以不動產為例,其價值往往不可移動,或者移動會使其價值受到重大損失,且此類資產價值往往較大,難以流轉。拆分其產權上鏈流轉,有利于更多投資者參與其流轉增值,盡管沒辦法兌換實物,但投資者們仍然可以在升值空間中分得一杯羹。例如房地產類資產,此類資產往往有較大的的升值空間,但高額的投入成本限制了投資者的進入,將此類資產碎片化上鏈流通,可以讓更多的投資者參與進來,享受其升值空間。通證雖然是持有人持有資產份額的證明,與其他持有者按份額管理處置資產,但其實,通證化后的不動產類資產,投資者們真正享有的往往只是所有權,而非使用權,個人投資者無法持極小的份額來要求實現對不動產的使用權。所以,通證化的意義在于價值的流轉,而信用體系維持著通證的正常運轉,一旦信用體系出現問題時,投資者們會紛紛擠兌拋售手中通證,從而流轉出現問題,則整個通證經濟運轉變會難以為繼,繼而爆發金融風險。

(三)供給充分但信用不足的通證不確定性較大

通證的供給是充分市場化但信用不足的,任何組織和個人均可發行基于自己的資源和服務能力的權益證明。近年來各式各樣的通證呈現井噴式出現,雖然組織和個人可以將自己的“承諾”通證化,但這些通證的價值卻難以界定。通證本質上是基于私人信用憑證的,所以其價值總歸是取決于投資者對于私人信用憑證的認可,一旦出現突發狀況產生信任危機,則馬上會有一大批投資者拋售手中通證,而背后的私人信用憑證很難繼續維持,大量拋售使通證價值大幅跌落,而通證本身往往也不能兌付,從而爆發大面積風險。有些通證完全依賴于項目本身的價值,而高科技項目本身大都存在較高的風險,是否可以被市場承認,需要較長時間的檢驗,所以,在通證供給充分且信用不足的情況下,更需要的是投資者的理性判斷,防止落入“炒幣投機”、“虛假項目”的陷阱。

(四)過分強調營利的激勵機制導致經營風險

伴隨通證經濟平臺的一套極有效的規則就是通證的激勵機制。通證的獎勵在不同階段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平臺開發階段,通過獎勵通證來打開市場,吸引消費者。在平臺的運轉階段,通過通證獎勵用戶的特定行為,來維護平臺的良好環境及正向運轉。但是平臺以營利為目標的導向,也會引導消費者做出非理性的行為,進而導致整個行業價值導向的偏離。

FCoin的交易即挖礦的激勵機制,曾成功地將該加密貨幣交易所推上了日交易量的頂峰,但單純的激勵機制并不會長久,FCoin的收入分配設計并不合理,好多消費者為了持有而交易,違背了經濟體制為了交易而持有的正常走向。所以,當熱度逐漸褪去,理性交易者弄清了當前市場的走向后,且通過“交易即挖礦”獲得的獎勵無法變現后,整套激勵機制將無法繼續運行。

除了這些非理性的行為,社區對特定行為的激勵,還會導致消費者盲目的為了獲得獎勵而做出的非誠信行為,例如消費者為了獲取評價獎勵,而不去體驗產品或服務就做出的非誠信評價。社區以經濟利益為導向的鼓勵會導致整個行業的偏離發展,如許多新聞APP的讀新聞得獎勵的行為,會導致正常有價值的新聞難以傳播,內容不再是新聞行業的核心時,最終將會導致該行業失去其存在的價值。

(五)底層區塊鏈技術的壟斷性導致后續修改成本過高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通證經濟采用的是去中心化的模式,開發者制定規則并將規則寫入智能合約中,通過區塊鏈運行,智能合約自動嚴格執行,使整個通證經濟體系具有高效的流通速度。但通證經濟體系是由開發者設計的,開發者決定了獎勵哪些行為,獎勵哪些內容等一些規則,這些“規則”在最初就被開發者寫入了智能合約,雖然社區用戶有機會通過投票來修改不適當的規則,但區塊鏈的去中心化,使得“規則”一旦寫定就難以再修改,也就是說后續的修改成本極高。所以,整個社區的“規則”,幾乎完全取決于寫入者。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通證經濟的整個社區的規則基本上由開發者團隊壟斷。這也就導致了其最初“去中心化”的意義和功能造成消減,反而催生了一種新的虛擬權利的產生,進而導致“現實政治的重新集權”,少部分技術精英壟斷或主導公共事務卻無需獲得任何合法授權或不受任何監督。

(六)監管政策的滯后性將引發新風險

金融科技作為一種席卷金融行業的新動能,推動著金融產業變革,通證經濟即是在金融科技浪潮下出現的一種新型的經濟形式,其全新的業務模式、流程和產品,給傳統金融業務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在面對經濟新形式時一定要積極摸索其發展與滲透規律,處理好金融科技發展與安全的關系,及時監測處理其累積的金融風險。

通證經濟是基于區塊鏈技術平臺之上的,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匿名性等更高效安全的屬性,相對于傳統的金融交易結算等操作來說,傳播范圍更廣時效更強安全性更好。但是傳統金融交易結算中出現失誤還有一定的時間和中心機構糾正,而基于區塊鏈之上的通證經濟環境不再是現實貨幣資金交易,更多的是去中心化的數字化貨幣信息,這就使風險突然爆發時,加大了擴散面積和補救成本,增加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且新型經濟形式在發展初期時,都沒有先例可以借鑒,所以對于監管來說是非常有難度的,過分監管會限制其發展,而軟監管又難以全面實時的起到監管作用,從而加大了發生金融風險的可能性。

四、通證經濟的風險管理

通證經濟剛剛興起,正處于發展的高峰時期,同時也是各種風險紛紛顯露的關鍵時刻,如何及早的發現衡量和分析風險,選擇積極有效的方式處理應對風險,對通證經濟的后續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內部管理

金融風險內部管理指通證經濟項目主體應該針對自身存在的風險因素,積極的進行一系列內部的自我規范管理措施,制定行業自律準則,管理體制手段,實施必要的約束措施和具體的管理手段。

1.關注資產實際價值,防范過度投機炒作

通證往往基于實體價值,通證化完成資產由實向虛的上鏈流轉。價格危機和信用危機的產生都會直接波及通證價值的實現,這是通證的一大弊病。所以對于三種不同類型的通證來說,謹慎實現其價格與價值的錨定至關重要。

對于支付型通證來說,部分國家已經允許了數字貨幣的支付合法性,實現了數字貨幣與法幣的掛鉤,使數字貨幣有了較為廣泛的認可,而我國之前一直在采用謹慎的態度否認數字貨幣的合法性,更不允許數字貨幣與法幣的掛鉤,但是隨著美國等國家開始部署數字貨幣戰略,我國也在加緊研究和出臺相關政策,并且我國的數字貨幣早就開始研發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通證的支付性會在我國合法實現。對于實用型通證,如知識確權,收益分配等的證明,此類通證的價值重在共識,是一種使用權或權益證明,價格需要緊緊錨定其背后的價值共識,此類通證的價格存在相對較大的不確定性。對于資產類通證,主要對應的是公司的股權、債券、資產,此類通證的價格相對容易錨定,后續升值空間較大,但難以保證的是其價值的實現,較易出現信用風險,例如前文提到的書畫類動產資產的價格,交易炒作會使其價格失真虛高,偏離其真實價值,產生信用風險。

2.不斷強化流轉功能,提升資產增值空間

通證經濟將權益碎片化上鏈流轉,大大提高了資產流通的效率,流通速度的提高會大大促進經濟的革新。但碎片化后的權利將很難再兌換出具體的實物,例如前文中提到的房地產類不動產資產,將一份產權拆分上鏈后,每一份權益享有的是升值空間,而無法將某一份權益兌換出實際的產權。通證的價值只能在流轉中實現升值,所以對于投資者來說,流轉才是實現價值最重要的渠道。大部分的通證都不能兌換出具體的實物或權利,雖然不具有兌換功能,但流轉過程中能實現其價值升值。通證經濟應該不斷強化流轉的作用,弱化兌換的作用,避免產生擠兌的風險,維持整個經濟體系的良好運轉。

3.構建長效激勵機制,維護項目持續運行

導向正確的激勵機制對于整個經濟社區來說,是血液一般的存在,他可以保證整個經濟體系長久鮮活的生命力。激勵機制是通證經濟中的雙刃劍,使用得當將會維護整個經濟社區平穩良好的運轉下去,但粗糙的激勵機制會導致社區的爆紅和爆冷,不能維持長足的發展。社區選擇的激勵機制很重要,選擇激勵什么樣的行為及內容關乎到整個社區的良好運轉,所以,激勵機制應該獎勵真正有價值的內容和正向的行為,與此同時,盡量避免用戶為了獲得獎勵而做的虛假行為,完善激勵機制的識別能力,社區要避免以一時的利益為導向而忽略了整個社區的宗旨。通證經濟體系要制定積極完善的激勵機制,才能有效的維護整個社區長久穩定的良好運轉。

(二)外部管理

金融風險外部管理指通證經濟項目主體之外的機構或組織對其進行的風險管理行為。國家應該積極建立健全法律法規體系、監管和約束市場行為,監管部門應該提供市場保護機制,制定合理的監管措施。

1.搭建開源平臺,降低維護成本

通證經濟平臺強調的一直是普惠性,即平臺和用戶的共同發展,所以,整個平臺的規則不應只由開發者設定,可以引入監管者的參與,實現保護用戶的權利,同時起到在源頭上的監管。

通證經濟的平臺要加強開源性的建設,即監管者能夠從開始就實時動態的監管到整個智能合約的制定,使得社區公平合法合理的進行下去。目前我國在該方面的監管政策還不完善,給了通證經濟高速發展的好機會,整個行業的野蠻生長,帶來了許多虛假高風險項目,監管者從源頭上參與平臺的建設與治理,會更高效的完善監管。

2.關注新技術發展,嚴格監控風險

總體來說,區塊鏈技術本身的發展還未完全成熟,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通證經濟更是剛剛興起,新技術和新經濟在不斷探索中發展,而政府監管部門在新變革中,由于無法準確預測對社會關系變革會帶來哪些影響,所以政策監管總會存在一些滯后性,而在這個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產生大量風險。

政府監管對于新技術的發展往往至關重要,過度監管可能會扼殺新技術的創新甚至進一步的發展,適當的監管才能促進其發展并且與多種行業創新結合,所以,監管部門和行業自律組織要妥善的配合起來將硬性規定和軟性監管結合,要時刻關注可能出現的風險,提前制定方案應對可能出現的風險,有關部門盡快出臺相關監管政策,才能有效促進通證經濟的規范發展。

五、啟 示

通證經濟將資產碎片化,實現了經濟的高速流轉,資產分割上鏈實現了普惠性,區塊鏈上智能合約的嚴格執行實現了公平性,分布式賬本的公開透明實現了信息的共享和交易的低成本。通證經濟具有不勝枚舉的發展優勢。而對于更好的發展來說,一定不能忽視其發展中表現出的種種風險。把控通證經濟的風險表現,及時對風險作出管理,將有利于通證經濟的發展。目前通證經濟的發展還算高速,且各項監管政策也在逐步完善,雖然暴露了較多的風險表現,但也符合金融科技發展的規律,我國目前對于這一新經濟的監管還是處于軟監管模式,發展與監管在逐步摸索中一起前進,在反復探索中制定合理的監管政策。

猜你喜歡
激勵機制區塊資產
淺談學校管理中的激勵機制
激勵機制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
《紅樓夢》的數字化述評——兼及區塊鏈的啟示
一場區塊鏈引發的全民狂歡
區塊鏈助力企業創新
區塊鏈投機者
資產組減值額確定方法探討
溫州日報報業集團:以激勵為支點撬動轉型發展創業創新
自然資源資產領導干部離任審計
淺議中小企業激勵機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