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揮國資財務監管職能提高國資國企發展水平

2020-11-09 02:58郭冬梅
財訊 2020年3期
關鍵詞:財務監管審計問題與對策

郭冬梅

摘 ?要:國資財務監管是重點從財務的角度監督國資企業在開展生產經營活動中,是否嚴格貫徹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有效的財務監管不僅是提升國企發展水平的需要,也是確保市場經濟穩定健康運行的重要內容,國有企業要實現自身綜合素質和市場競爭力的提升就要致力于結合多種有效措施最大化的發揮財務監管職能,順利完成企業發展的各項經濟指標。本文將以國資國企為例,圍繞當前現存于國企財務監管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從充分發揮國資財務監管職能的角度提出助力完善國企財務監管的建議,旨在提高國資國企發展水平。

關鍵詞:國資國企;財務監管;問題與對策;風險;審計

一直以來,國有資產在我國國民經濟建設發展中就發揮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長期擔任國有資本管理與社會經濟管理職能的國企財務總監很容易因為兩項職能的交叉出現財政監管缺位的現象,加之其他相關因素的影響導致整體管理效率低下。所以探索充分發揮國資財務監管職能,提高國資國企發展水平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一、國有企業財務與會計監督中存在的問題

(1)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

由于大部分國有企業都存在高層管理者權利高度集中的問題,嚴重的限制了企業內部有關財務監管的紀檢、職工會、黨代會等機構的監督制衡力發揮。此外,國有企業本身的獨特性質難以明確界定董事會、股東大會和高級管理層等組織結構的設置和功能的定位,進而引發權責混亂、管理不明和監管不力的現象。部分國有企業存在不發揮實際效用的名義上的內部控制,大多數都是在傳統和經驗基礎上開展工作;還有部分國企未合理設置會計崗位,不當的人員配置、空白的業務領域和交叉現象導致內部審計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監督作用無法發揮。

(2)外部監督力度不足

國家、社會以及外部審計層面是國企財務外部監督力的主要來源,但現階段外部監督力度存在較大的不足,具體表現在以下兩方面。一是作為監督我國經濟體制發展重要力量的國家監督在企業和國家利益之間較為明顯的傾向與國家利益,通常都是由國資委和相關工作人員負責國企監督職能,但也僅限于代理人角色扮演,所以時常在執行財務監管過程中出現不和諧問題,限制了國企經濟水平發展;二是處理企業利益沖突有效機制的外部審計加大了國企財務監督壓力,通常情況下都是管理層決定外部審計的聘用和薪酬制定,身處激烈市場競爭局面中的外部審計人員難免因利益作出違背客觀公平性的行為,導致企業審計報告真實性降低。

(3)內部審計監督局限

內部審計是自設于國企內部用于監管企業經營者對契約執行的有效機制,但現存于內部審計中嚴重限制監督效能發揮的問題就是大部分企業的內審機構形同虛設,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企業并未從區分管理部門的角度設置獨立的財務監管部門,而隸屬關系的構建導致內部審計部門不具備權威性和獨立性,加之企業管理層幾乎全權掌管了內部審計部門職員的聘用和薪酬制定,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內部審計部門財務監管職能的發揮。

(4)企業財務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升

近年來,國企之間的競爭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變得愈加激烈,財務監管職能的發揮是國企財務管理水平的重要體現,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重要組成的財務管理決定了財務人員綜合能力與素質的重要性。但當前我國國資企業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還有很大的提升的空間,一是知識結構和業務水平需要加強,缺乏專業化的培訓,容易在本職工作中不能及時發現問題;二是財務人員自身的道德素質,在利益引誘下違背職業原則或者不敢于就不合理指示發出質疑,導致監督工作無法到位。

二、健全和完善我國會計監督體系的對策

(1)不斷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

國企改革發展道路上的必經之路就是建立公司制企業,那么就需要建立對應的法人治理結構。具有合理性的治理結構能從根本上杜絕會計失真、財務造假的現象出現,為財務監管職能的充分發揮奠定堅實基礎。一方面,要加強對管理者行為的規范力度,在提升財務監管透明度的同時進一步完善財務總監制、會計委派制和稽查制度,確保內部監管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以解決企業人才儲備問題為目的建立完善的人才庫機制,只有具備專業素質和資格的人員才能進入人才庫,針對每一位人才庫人員建立檔案信息,包括職業操守、工作經歷、業務能力和業績詳情等,進而助力國有企業治理結構的完善,推動現代企業制度建立的步伐。

(2)致力于提升財務人員綜合能力素質

國企財務管理中監管職能的發展在現代企業制度背景下面臨著全新的要求,尤其是財務人員的工作素質、效率和質量都要保持一個較高的水準,以便更好的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需求。一方面,要提高對財務人員培養的重視,并做好在職人員繼續教育的方式提升財務人員專業性和專業知識豐富性,進而適應多元化的市場發展;另一方面,培養在職人員的職業判斷力,從思想層面上提升財務人員的責任意識,在嚴格要求自身的基礎上賦予工作高度的責任心,貫徹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度內容,持續提升財務人員綜合能力與素質。

(3)明確國家監督職責的同時加強政府監督力度

充分發揮監管職能是確保財務信息準確性、真實性和完整性的重要前提。國企財務監督體系分為國企內部財務監督機構和外部會計監督,前者是基于自我約束對國企經濟過程進行財務監督,后者是偏重于國企財務活動和資料真實性的監督,涉及的部門有稅務、審計、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等。國企財務監管是另一種形式的法律監督,財務監督主體在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的過程中已經從單一的財務人員和機構轉變為多元化的內外結合主體,形成了嚴密的全方位多層次監督體系,明顯增強了財務監管制度和工作的可行性。此外,基于對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考慮,有必要將注冊會計師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即在政府部門主導下加大對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監管,以此來提升注冊會計師的執業水平,同時通過外部會計監督機制的完善來杜絕財務報表出現偽造、變造的現象,提升企業財務信息的真實性。

(4)給予科學定位基礎合理設置內審機構

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職責范圍不單限于企業財務賬目的審核,還涉及到內控評價制度和稽查制度是否完善,對各部門發揮指定職能效果進行審查,最后將報告上呈給國企最高管理部門并提出合理的改進建議。要實現以上目標就需要國有企業建立一個具有科學性的內部審計機構,以充分發揮內部審計作用為目的嚴格遵守財經法律,嚴加管控單位內部財務經濟業務。此外,企業要堅持以權威性和獨立性的原則科學定位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建立,以便進一步明確內部審計的職責與權限,確保內部審計工作助力財務監管效能充分發揮。

(5)加強對高風險業務的清理與監督力度

充分發揮國資國企財務監管職能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提升風險防范能力,所以要樹立正確的風險防范意識,不斷強化風險管理制度,將規范化管理模式應用于高風險投資業務的控制,尤其是股票、委托期權和理財等業務。首先,要及時清理進行中的國企委托理財業務,盡量在第一時間發現無法及時回收的資金,以便借助有關法律法規來提升資金的回收效率。其次,國有企業要針對高風險投資業務提升監督控制力度,要嚴格遵守我國政府和有關部門提出的禁止高風險業務要求,在合法范圍內開展業務工作,如有涉及風險系數較高業務的國有企業就要成立單獨的機構負責全程監督管理。同時,要合理使用有效的內部審計方式去監管下屬單位的投資業務,通過定期的資產清查來確保財務報告的真實性。最后,要建立國有企業風險防范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一旦出現違反規定的業務投資行為就要給予警告,并要求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整改。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國資國企的改革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逐步加快的進程中越來越深入,國資國企財務監管工作也面臨著更高水準的要求。國資國企有必要在國資財務監管上不斷創新與突破,充分發揮財務監管職能,實現國有資本收益增加,讓國資國企發展水平在不斷完成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目標的過程中有所提升。

參考文獻

[1]申通.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下的國有資本財務監管研究[J].商場現代化,2020(09):150-152

[2]劉冠余.淺析國有企業財務職能轉型在資產管理中的實踐[J].信息周刊,2019(11):181-181

[3]李宇.論經濟新常態下國有企業財務監管[J].內蒙古統計,2019(03):10-13

[4]武吉慶.強化財務監督職能,促進國有企業和諧穩定發展[J].經貿實踐,2018(05):143

猜你喜歡
財務監管審計問題與對策
淺談民營參股的國有控股企業的財務監管
信息化條件下供電公司電力營銷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業民間借貸問題探討
淺談工程結算審計的方法與實踐經驗
“生存關注”階段中學教師自我專業發展的問題與對策
關于配電運行管理中的問題與對策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探究
從國家治理看審計反腐倡廉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