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爾德?達爾童話研究

2020-11-09 03:06劉佳婷
關鍵詞:兒童觀達爾童話

劉佳婷

摘 要:擁有“英國歐·亨利”之稱的羅爾德·達爾被稱為20世紀最具想象力的童話大王。其作品幽默詼諧、幻想離奇并富含恐怖元素因而備受讀者青睞。達爾的成長經驗賦予其童話作品更敏銳的兒童視角。置身成人之中的兒童以其固有的純真、睿智、勇敢、頑劣以及無助將成人世界的困境淋漓展現。童話作品中的兒童式思維與行為折射出兒童眼中的成人世界。作家憑借其獨特的兒童觀與兒童認知致力于捍衛兒童的話語權。

關鍵詞:羅爾德·達爾;童話;兒童觀

中圖分類號:I10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1101(2020)05-0066-07

Abstract: As one of the few writers with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both adult and childrens literature, Roald Dahl was regarded as “British O. Henry”.Readers were fascinated by the humorous, fantastic, bizarre and horror element in his works. Dahl s growing experience gives his fairy tales a unique insight. Children who are among adults show the plight of the adult world with their inherent innocence, wisdom, bravery, indecision and helplessness. The childlike thinking and behavior in fairy tales reflect the adult world in the eyes of children. The writer is committed to defending childrens right to speak with his unique view of children and childrens cognition.

Key words:Roald Dahl; fairy tales; view on children

作為二十世紀最具想象力的兒童文學大師之一,羅爾德·達爾的童話在詼諧幽默的文筆中時常展現其豐富離奇的幻想力;另一方面,他的作品中又不乏驚悚、心跳的恐怖元素。讀者普遍認為其童話中體現的兒童觀更能引起兒童的共鳴并能夠真實反映兒童內心對成人世界的認知。本文以作家的成長為視角,通過作家豐富離奇的成長經驗解析其童話作品中流露出的獨特兒童觀。

一、達爾的童年經驗

單親家庭的成長環境以及校園教育的簡單粗暴并未讓達爾的童年不堪回首,達爾在他的自傳體兒童文學《好小子童年故事》(The Boy)中以詼諧幽默的語言將自己童年的種種經歷娓娓道來。這其中有滑稽可笑,也有痛苦不悅,正如達爾自己所描述的那樣:“這些事情沒有一件是重要的,但各個給了我那么深的印象。我沒辦法把它們從心中排除掉。它們每一件,過了五十年,甚至六十年,會始終銘刻在我的記憶中?!盵1]正是這些瑣碎的成長經驗給予達爾對兒童的獨特認知,兒童在陳規化的世界中尋求快樂成長,有別于成人的價值觀令兒童格外珍視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現象,而粗暴的成人法則只會讓兒童沉默不語。

愛德華時代英國著名兒童文學家伊迪斯·內斯比特(Edith Nesbit)認為:“作為一位出色的兒童文學作家所具備的重要品質就是能夠生動地回憶自己的童年?!?[2]在她看來,能否將兒童與成人之間的關系進行有必要的關聯并不那么重要。然而,傳記作家唐納德·斯特羅克(Donald Sturrock)通過搜集達爾生平資料認為達爾卻能兼具兩者。他認為達爾總能憑借其充滿魅力的嗓音,閃爍著顛覆傳統光芒的雙眼,以及他自身具備的幽默感與好奇心,令每一位聽他敘述童話故事的孩子都著迷不已。

首先,從達爾對自身童年時光的回顧,不難發現兒童擁有與生俱來的快樂能量與頑劣特質。自然世界賦予兒童無窮的快樂源泉。達爾曾在家中的玻璃儲物柜里收藏了172只不同的鳥蛋,并按鵪鶉、海鷗、老鷹和烏鴉等類別整齊擺放。這些色彩不同、斑點不一的鳥蛋對于達爾來說就是最美麗的東西。這些收獲有的來自陡峭的懸崖邊,有的采自高大的樹杈上。在他看來,盡管這充滿危險并破壞不小,但對于一個男孩子來說的確是再有意思不過的事情。從達爾的敘述中,不難發現作家以獨特的成人身份,將自己的靈魂安置在兒時記憶與童年玩耍中,這使他更易于保持那種純粹意義的“兒童的眼光”。沒有遵從陳規化的成人世界是兒童得以自由馳騁的緣由,因此,兒童對快樂的定義遠沒有成年人來得紛繁多變。法國學者保羅·阿爾扎研究兒童游戲行為后認為:“兒童從早到晚地奔跑、喊叫、爭吵,在跳躍中來來回回,睡眠只是為了明天早晨好繼續開始今天的一切。理智還未將他們捆綁,它將在未來的日子里讓他們了解到它的狹窄空間。他們將自己的夢投射在云朵上。這些幸福的生命沒有煩惱,沒有利益,沒有包袱地玩耍游戲著?!盵3]

相比兒童,成人的痛苦往往在于追求錯誤的東西。希臘古典哲學家伊壁鳩魯對生活與快樂的關系給出如下解釋:“不能明智地、正直地、如愿地生活,就無法快樂地生活;同樣,不能快樂地生活,也就不能明智地、正直地、富裕地去生活?!盵4]看似簡單的話語卻道出快樂的真諦。 在達爾童話《世界冠軍丹尼》中,主人公丹尼的父親時常在兒子面前將自己“馬尾塞子”和“粘帽子”的偷獵技巧描繪得天花亂墜,但讀者很快就會發現,當他試圖向兒子傳授這些獨門技藝時,不是空手而歸,就是跌入捕獸陷阱險些喪命。相反,毫無偷獵經驗的丹尼卻根據父親的描述發明出新一代偷獵誘餌——睡美人,并一舉成功。如此強烈的對比絕不僅僅只為滿足讀者窺視偷獵的樂趣。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其感官體驗時常局限在家庭內部的小天地,并且他們對事物的認識也總是經過成人間接地代為咀嚼,但這并不意味他們的思維意識也只能被成人左右。

其次,兒童的好奇使他們膽大包天,故不計后果的異想天開是兒童認知的瘋狂之舉?!缎讨蔚纳衿婺帯分?,喬治試圖對惡毒兇狠、脾氣古怪、缺乏愛心的姥姥實施一次瘋狂救助,在他看來,萬惡之源皆來自姥姥的大腦,他期冀自己配置的魔藥將姥姥的天靈蓋炸開。兒童的異想天開總是令人哭笑不得。但他們思考問題的初衷卻并非不無道理。達爾就讀于蘭達夫教會學校期間,曾與同伴們將一只死老鼠放進附近糖果店的玻璃瓶中,因為那位骯臟又吝嗇的糖果店老板普拉切特太太是大家公認的討厭鬼。膽敢公然挑釁成人權威的兒童在成人構建的世界里當然免不了一頓皮肉之苦。在這次挑釁滋事中,孩子們的頑劣行徑有悖于社會既定的道德標準,但作家唐納德·斯特羅克在達爾傳記中表達了達爾成年后就此事的看法:“這次精心策劃的宏偉計劃對于處于敏感時期的兒童是一場具有海盜風范的冒險經歷?!盵2]26因為在達爾看來,“1923年,蘭達夫這家糖果店是我們生活的中心。對我們來說,它猶如一家酒館之于一個酒鬼,一個教堂之于一位主教,沒有了它,活著也沒有意思了?!?[1]28“我們真是太興奮了,像一幫亡命之徒出發去搶劫火車,或者去搗毀行政司法官的辦公室一樣?!盵1]32的確,狂野、粗放的惡作劇不正是童年樂此不疲的把戲!

快樂夾雜頑劣的童年時光令達爾眼中的兒童個個充滿童趣、純真。正如他在自己的文學作品中所塑造的一個個充滿活力、古靈精怪、滿腦子奇思妙想的頑童形象。兒童文學評論家劉緒源在《兒童文學三大母題》中對頑童的分析指出:“他們體現兒童自己的眼光,一種對自己的世界與成人的世界的無拘無束、毫無固定框架可言的眼光,充塞著一種童稚特有的奇異幻想與放縱感?!盵5]達爾將這種兒童自身的視角運用到他的童話創作,令這些頑童自由暢快游走于成規化的成人世界。童話中,孩子們總是被刻畫為能夠戰勝成人權威的幸存者。在唐納德·斯特羅克對達爾的采訪中,達爾將孩子們描繪為“野蠻的動物們”,并且不斷強調“這些野蠻的動物,與告知他們應如何行事的成年人展開激烈的抗爭?!盵2]22達爾甚至聲稱 “大多數兒童在潛意識中已將其父母視作自身的對立面甚至敵人。深愛他們還是憎恨他們,在兒童的內心,有一條清晰的界限?!?[2]22

最后,達爾的童年成長體現了兒童在成人世界的無助與沉默。在達爾的自傳體兒童文學《好小子童年故事》中,兒童在學校所遭受的肉體懲罰與成年人的不友善令達爾記憶深刻。他曾說:“對于小孩子來說,所有大人都像巨人?!盵1]38在達爾看來,校長更是巨人中的巨人。在他就讀的三所學校中,校長們無一例外將 “巨人首領”這一角色展現得淋漓盡致。首先是蘭達夫教會學校的校長庫姆斯先生,他是達爾成年后唯一對這所學校有深刻記憶的老師。這位長著“火腿臉”的巨人,將膽敢在成人世界胡亂撒野的孩子視為罪不可赦的敵人。庫姆斯手中黃色長藤棍是對這些不守規矩的叛亂者實施懲戒的武器。長棍落下時發出呼呼聲,打在孩子屁股上就像開槍時所發出的噼啪聲。達爾在挨打過程中能明顯感受到庫姆斯先生幾乎能精準的將藤條落在上一次抽打的那條痕跡上。不難發現,這些似曾相識的場景在達爾不同的童話中總有涉及。毫無反抗能力的兒童在成人的暴力責罰中如同任人宰殺的牲畜沉默無語。

達爾的第二所學?!ケ说脤W校。在這所預備學校,達爾開始了自己童年時光的寄宿生活。兒童在巨人世界只能沉默的現實再次被印證。這所擁有一百五十名男孩的英格蘭寄宿學校,校園建筑的三分之一歸校長和他的家人所有。學校為節約成本而不斷克扣孩子們的食物。在達爾看來,當時所有英格蘭學校純粹都是校長開來賺錢的學店。年幼的兒童只能期待家人郵寄的包裹里有足夠充饑的食物。對于寄宿的兒童來說,寫信是平日唯一寄托思念的方式。但狡猾的校長為了避免孩子在信件內容談及有損學校形象的真實情況,親自審核信件內容,并美其名曰指正孩子書寫中的拼寫錯誤。毫無話語權的孩子們永遠不可能將不可口的食物、不友好的老師以及無故挨打等真實問題陳述在信件中。相反,為了在校期間能平安度過,孩子們會在信件中將學校描繪得“天花亂墜”。精明的校長為了不被家長識破其內容被刪改而刻意保留孩子拼寫中的錯誤表達。達爾曾公開聲稱這所學校外觀看起來更像是“一家精神病院”。傳記作家唐納德·斯特羅克翻閱了達爾就讀圣彼得學校期間給母親郵寄的明信片,發現孩子不真實的敘述令家長將學校視作文明圣地。

如果達爾先前經歷的兩所學校是由于過于普通而出現的個案,那么達爾十三歲后進入的英格蘭著名的公立學校雷普頓中學會讓讀者大跌眼鏡。當時的校長正是日后被授予坎特伯雷大主教的杰弗瑞·弗朗西斯·費希爾(Geoffrey Francis Fisher),也正是他于1952年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為現任英國女王伊麗薩白二世舉行加冕儀式。這位大人物豪無懸念地延續著校長的“巨人”形象。他同樣喜歡用藤手杖毒打孩子,他在整個過程中,點煙斗、擦火柴,關于邪惡、做錯事、犯罪、誤入歧途、行為不端的說教始終不停。由于當時身兼牧師與校長雙重身份,他時刻將上帝的羔羊、憐憫、寬恕等話語掛在嘴邊。達爾承認正是這些事讓他開始對宗教甚至上帝產生了懷疑。

回顧達爾童年時期的校園經歷,不難發現成人將自身視作話語的主宰者。校園或許只是達爾表達成人與兒童對立的一個典型場景,他的親身感受更能說服讀者意識到兒童作為成人世界的沉默者被忽視與不受尊重。生存在強權的成人世界里,兒童的表達或許只能借助兒童文學作家的努力。達爾正是肩負著這樣的一種使命,不斷為兒童話語的缺失做出努力抗爭。這些努力令達爾聲稱他代表兒童,為這個被世界忽略的群體抗爭。的確,達爾曾不止一次描述“我更喜歡孩子的陪伴而不是成年人?!盵2]22

二、達爾的成年經驗

早在古希臘、羅馬時期,兒童被視作未來的公民,是縮小的成年人,接受成年人的培育、訓練,因此也沒有真正意義的兒童觀念。中世紀的原罪說令人類與上帝站在世界的兩端,兒童因原罪之說需要憑借對上帝無限的愛而脫離萬惡。文藝復興后,盧梭將兒童視作需要呵護、關愛的獨立個體。從近現代開始,兒童作為社會一員被不斷關注。那么成年后,達爾對兒童又有了怎樣更深刻的認知呢?

成年后,達爾的經歷如同他為007撰寫的電影劇本《你只能活兩次》般驚險傳奇。非洲殖民地區的優越待遇讓達爾領略了至高無上的權力;維護國家利益投身二戰的生死經歷令達爾體會到人類才是災難的始作俑者;人生道路的起伏榮辱使達爾重新思考快樂的本質涵義;童話創作的道路讓達爾開始關注并審視這些未經雕琢的稚嫩面孔,并嘗試從他們的眼中看待周圍的世界。童話作品或許就是達爾給出的答案,那些始終能夠戰勝成人的兒童就是對人類擺脫困境的啟示。

“有時候,到黑人居住的熱帶國家來一場旅行或許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與驚喜?!边@是達爾在預備學校讀書時一篇日記中記錄的內容。一戰后,英國從德國手中接管了位于東非坦桑尼亞的殖民所屬權。不久,英國殼牌石油公司便在那里設置了石油開采企業。中學畢業后的達爾沒有遵照母親的期望就讀牛津大學繼續學業,而是選擇隨時有機會被派往世界各地任職的英國殼牌石油公司。四年后他如愿被公司派往非洲的坦桑尼亞工作。在這里,除了非洲廣闊迷人的異域風景與人文差異帶來的驚喜外,作為殖民者的優越身份地位更是令達爾體會到前所未有的滿足感?!吧钐珢芤饬?,每天工作后就是打高爾夫、網球或是任何事情,一天可以洗四次澡?!盵2]66這是達爾初到非洲給母親回信的內容。在這里,達爾和所有英國白人除了有園丁、廚師為他們提供服務,每個白人還會被安排一名本土“男孩”作為男仆。達爾在他的自傳《獨創天下》中描述,“男孩在各方面都要有一手,他要縫衣服、補衣服、熨衣服,他要擦鞋,在你穿防蚊靴以前先要弄清楚里邊有沒有蝎子?!?[7]周到細致地服侍讓這些身處非洲的英國人在閑暇時光成為酒吧消遣的???。每個人一周至少都會喝醉兩次,達爾也曾為此抱怨賺這么多錢卻只能買買酒喝。的確,殖民統制者受制于當地貧乏落后的娛樂生活是被殖民者永遠無法體會的苦惱。如果不是戰爭的爆發,英國人依舊陶醉其中。在達爾的晚年,他曾袒露“眾多仆人簇擁的確讓我感覺到前所未有的舒適,我并沒有意識到這是基于不公正的國家地位,我為自己年輕時在非洲身為殖民者理應接受優越待遇的思想而感到羞恥?!盵6]39

1939年,整個歐洲彌漫著法西斯的叫囂,二十二歲的達爾意識到戰爭已不可避免,于是他選擇加入英國皇家空軍飛行戰隊。他駕駛自己的暴風戰斗機輾轉于埃及、希臘以及意大利地區,數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值得慶幸的是,內羅畢初級飛行訓練學校戰時緊急培訓的二十三名飛行員中,達爾是戰后幸存三位飛行員之一。達爾進行童話創作的書桌抽屜里一直保存著一個記錄戰爭經過以及相識同伴姓名的小本子,殘破模糊的字跡總會勾起達爾對那段災難歷史的記憶,那是人類欲望急劇膨脹后相互殘害的悲劇。傳記作家唐納德·斯特羅克認為:“在達爾充滿幻想的文學故事背后,是基于他對現實生活中值得銘記的每位人物與經歷的深刻回顧。這些不復存在的生命或許是由于飛行中一個微小的急轉,或是視覺判斷誤差導致的緊急操作而被達爾隨機而任意地記錄在這個小本里。它如同護身符般時刻伴隨著戰斗中的達爾,它聯系著達爾的現在與過去,也聯系著達爾與那些沒有他幸運的人們。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更是達爾文學創作的想象源泉?!盵2]100讀者也很容易發現在達爾的童話中,戰爭、殺戮、迫害這些被評論界視作不利于兒童身心健康成長的內容被反復提及,同時,象征人類希望的英雄形象也往往會由不被成人放在眼里的兒童形象承擔。顯然,兒童是達爾眼中抵抗人類困境的頑強斗士。

戰后,一次偶然的邂逅讓達爾結識了當時著名的海洋文學作家C.S.佛勒斯塔。在他的鼓勵之下達爾走上了文學寫作之路。由于在當時美國著名雜志《紐約客》中的不俗表現,達爾的作品好評如潮,評論家們將他視作不亞于歐·亨利、莫泊桑以及毛姆的短篇小說家。輝煌的創作道路也為達爾收獲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得主----派翠西亞·納阿爾的芳心。但達爾晚年,性情暴躁的妻子令兩人的婚姻出現裂痕,進而令達爾背叛婚姻。與后來第二任妻子的婚外情被尚未成年的女兒察覺后,他與女兒為隱瞞妻子而共同恪守秘密。他也曾在婚姻出現狀況后為自己辯解道: “人們在日復一日的相處中會感到疲憊不堪,他們需要適時的彼此逃離?!盵6]219在他的童話《世界冠軍丹尼》中,丹尼與父親共同恪守私自偷獵的陰謀不正是他與女兒不可告人的秘密嗎?成人思考問題的方式往往因身處地位與利益的牽絆而帶有強烈的功利性與目的性。正像妻子性格的變化也絕非自己違背婚姻的恰當理由,達爾將同樣的命題放置在童話的背景下去探討正是期望以兒童純真的視角來重新審視人類的困境。

三、達爾的兒童觀

首先,達爾對兒童的認知是通過兒童式思維去感知的,他總能憑借最細微的觀察捕捉到兒童看待世界的角度,總能將兒童的思考方式運用到他的童話創作中。有悖常理的情節發展、脫離固有的思考模式無不體現兒童任性與率真的思維方式。透過這些曲折離奇的情節發展和出人意料的故事內容,達爾為讀者展現出兒童視角下那種未被成規羈絆、憑借人類內心本源的情感方式表達自我的思維模式。

在《世界冠軍丹尼》中,丹尼就讀的學校大門上方鐫刻著建校時間與創建緣由。這象征學校符號的典型標志卻令他討厭至極。在丹尼看來,這些毫無趣味的生硬字眼兒為什么不能是些有趣的話語呢?的確,建校時間與緣由在兒童看來不過是歷史課本上一個連考試都不會涉及的問題。那么孩子會把它替換成什么呢?丹尼認為應該是:“小小的黃色三葉草蝴蝶常常背著自己的媳婦,你知道嗎?”[8]或是:“鳥兒幾乎沒有味覺,但視覺很好,喜歡紅顏色,所以喜歡紅色和黃色的花,卻從來不喜歡藍色的花?!盵8]139又或者是:“在英國大鄉紳家里,男管家現在仍然得把報紙熨平整,才能放到主人的早餐桌上?!?[8]139從這些丹尼腦海中對校門上方話語的設想不難發現,兒童更關心令他們對世界產生無限想象的趣事,這種毫無拘束的自由意識令他們的思維任意跳躍。相比之下,成人的理性思維總是按照既定的目標與需求擬定尺度,例如他們喜歡花費心思將道德說教編成故事,渴望兒童從鮮明的正反角色做出理性效法。然而,兒童透過知性劃分背后更多是在攫取那些有趣成分。

在丹尼父親把偷獵作為一門藝術形式介紹給兒子的童話敘述中,偷取獵物的過程猶如一位了不起的藝術家向世人展示他精湛的工藝流程。在讀者看來,這就是敘述一對江洋大盜式的父子如何通過完美的藝術形式完成創造偷獵歷史的壯舉,這種奇異的構思模式本身就體現兒童式思維的自由想象。故事的主題與意象常常不由自主地鉆進兒童的思考與談論中,并直指他們最強烈的欲望與期盼。偷獵技巧的樂趣會一下子刺激到兒童內心好奇的欲望與冒險的心理。但在整個兒童成長歷史過程中,并不是所有兒童都能如此幸運地被成人理解。法國作家保羅·阿扎爾在《書,兒童與成人》中認為:“成人總是將帶有他們特征的,混合著屬于他們的實際精神和信仰的,充斥著屬于他們的虛偽和精神的書籍拿給孩子?!盵3]5這些愚蠢而空洞、沉重并急于炫耀博學知識的書籍,將兒童自由意識的豐富想象窒息而亡。

兒童思想上的自由馳騁是他們對美好世界的好奇。約翰·洛克在他的兒童教育專著《教育漫話》中指出,兒童的好奇心是他們追求知識的欲望,正是這種自然所賦予的工具幫助兒童消除無知。他們在成人世界挖掘一切令他們感興趣的新鮮玩意兒并樂此不疲。正如真正的兒童讀物還未曾普及時,人們驚奇地發現那些諸如《堂·吉訶德》《天路歷程》《格列佛游記》《魯濱遜游記》等的成人文學迅速被兒童群體搶占,故事中那些有關奇異世界的描繪恰恰契合兒童自由意識的想象。

其次,達爾總能以兒童式行為審視人類世界。達爾童話的結尾往往體現一種新秩序的確立,在這個秩序建立的過程中又伴隨成人權威不斷喪失和兒童權威的逐漸確立。這種新舊權威的交替體現兒童視角下有別于成人的行為方式,兒童所代表的新秩序建立者對成人權威的挑釁暗示出力量差距已不再是較量的主要原因,陳舊的生存觀念無法勝任征服世界的決定因素。因此,新秩序的形成提醒權威者重新審視自身與兒童的關系。

在達爾的童話中,與成人相比,兒童往往更樂于主動迎接困境。例如《好心眼巨人》中,象征成人的巨人面對恐懼時聲稱“人豆子們就要開始大規模狩獵,拼命地尋找巨人。這就要驚動全世界,所有人豆子都要尋找你看見過的這個巨人,興奮得發狂。人們就要蜂擁而來。天知道他們會用什么來刨地三尺地找我,把我抓來,鎖到籠子里,拿我來展覽。他們會把我放在動物園或者什么鬼地方,跟那些肉丸子河馬和爬蟲鱷魚關在一起?!盵9]而《女巫》中,小男孩被女巫實施魔法變為老鼠后依舊樂觀地安慰姥姥:“只要有人愛你,你就不會在乎自己是什么,或者自己是什么樣子?!盵10]

困境是人類生存永遠無法逃避的現實,在《好心眼巨人》中,達爾將人類童年與成年的困境,通過貫穿全文的“夢”進行分析對比。小姑娘蘇菲愛做夢并懷揣夢想,她象征人類的童年;能根據捕捉的元素配置夢并將夢吹入人類夢境的好心眼巨人是人類成年后的象征?!皦簟奔群w人類對世界的期盼、努力、追求又預示困境之中尋求解脫的象征符號。好心眼巨人整日沉浸捕捉各種夢元素,諸如“一見歡”“仙境游”“進漩渦”“陷沼澤”等,將它們放入玻璃瓶并貼上標簽,如同化學實驗室的實驗員將各種化學試劑整齊擺放并知曉它們的性能、成分、純度等。正是對這些夢成分的了解,好心眼兒巨人完全清楚不同夢所產生的夢境效果。整日和夢打交道的他對于自己的夢想卻只能如同這些虛幻的夢境般永遠停留在美好的幻想。他渴望擁有一頭大象,騎著它在翠綠的樹林里穿行,每天可以采摘桃子作為食物,永遠不再吃那令他厭惡至極的大鼻子瓜。由此可見,對生存環境的改變是好心眼兒巨人的最大夢想。的確,成年人經歷知識儲備與理性認知后會產生自我對生存環境與方式的要求,為之努力奮斗是他們實現夢想的歷程。然而,在好心眼兒巨人看來,自己的夢想有太多無法實現的阻礙,這包括被人類發現后的不堪設想,離開同伴后的孤獨寂寞。生存環境改變而引發的一系列新問題是人類實現夢想過程中必然經歷的代價。達爾對好心眼兒巨人的描繪體現成年人在理性指引下認識到改變,同時也在理性的牽制下畏首畏尾。盧梭在《愛彌兒》中對啟蒙時代的理性崇拜表示反感,認為“人類的邏輯功能更多地被用于巧取豪奪,為己牟取私利;理性使人產生虛榮,善于欺騙,狡黠成性;理性使人斂翼自保,漠視他人的痛苦?!盵11]故事中,巨人的強大沒有改變他們生存的處境,他們雖以人類為食卻害怕被人類發現,躲避在遙遠的巨人王國,每天只有夜幕降臨才敢跋涉萬里去飽餐一頓。這種毫無安全感的生存狀態是達爾對人類面臨困境時壓抑自我的詮釋。

與好心眼兒巨人不同,蘇菲對夢想的理解不僅僅停留在無限的想象之中。她見識了好心眼兒巨人捉夢與吹夢的絕活并對此著迷不已。仿佛孩子第一次走進化學實驗課堂,老師對化學物質的介紹會令孩子們立刻對各種瓶瓶罐罐的混合效果產生無限遐想。也正是這種充滿假設與猜想的沖動讓兒童的夢想夸張任性。當她告知好心眼兒巨人自己打算營救英國兒童的計劃時,成年人固執的偏見再次在好心眼兒巨人身上展露無遺。缺乏信任、不相信合作、一概否定的偏執思想讓他懼怕一切不堪設想的后果。在他看來,人豆子全都蠻不講理、就知道嘰嘰喳喳。由此可見,人類在謀求生存的過程中,不斷面對誰是朋友、誰是敵人、哪里可以和平相處、哪里需要躲避或是征服等諸多對自然、異類的猜度和思索。但人類的生存不可能永遠停留在這種無限的思考與擔憂之中。達爾將邁出嘗試步伐的使命賦予了兒童,通過蘇菲直截了當的行動將好心眼兒巨人顧慮的一切徹底推翻。故事中,成年人懂得思考,善于辨別,就像巨人知道哪里的人豆子更美味。成年人擁有技能,知道如何安排運作,如同好心眼巨人會用不同的夢元素配置有情節的夢境,但成年人恰恰缺乏兒童敢于嘗試的勇氣。機會來臨時,成年人更多是將精力投入分析對比和衡量得失,兒童往往憑借一腔熱情主動出擊。生活未必因為行動就有所改變,但沒有行動的夢想永遠也只是個夢而已。

四、結論

首先, 作為兒童的代言者,達爾以兒童的視角將成人世界里的偽善、暴力、欲望、貪婪、自私等所謂的“文明”,通過兒童視角淋漓展現在讀者面前。童話衍生為現實世界的一面鏡子,通過鏡中人物在時空穿梭、地域轉換、人獸互變及魔法應驗的奇異景象中對現實世界的夸張臨摹與表現,使讀者產生涉及道德、勇氣、善惡、價值等諸多現實問題的思考。

其次,達爾的童話里,兒童不再是依偎成人尋求庇護的弱者,他們憑借自己的智慧與勇氣扮演令成人不可小視的新生力量。這些缺乏成人理性與成熟的兒童肆無忌憚地宣泄對自由的渴望、對個人意志的向往,他們拒絕承擔時代與環境所施加的束縛與壓制。相比那些終日恪守理性與成規化教條的成人,兒童賦予世界的種種驚喜與活力是對成人重新審視自我與看待世界的啟示。

最后,作為一位生活于二十世紀的作家,達爾經歷了這個世紀的動蕩不安、歷史格局的錯綜轉變及社會意識形態的空前活躍。這個時代是人類欲望極度膨脹后失去自我的時代,是人類對自身重新認識的時代,同樣也是人類陷入矛盾的時代。人類在自身搭建的圍城里將自己圍困,從而陷入矛盾兩難。達爾通過童話折射人類現實的困境,并在童話中以兒童的視角反思重返生命之初,即人類的童年,兒童時代。童話成為達爾思想成熟后傳遞意識的載體,是他為兒童爭取話語權的形式,兒童成為達爾希望從圍困中被釋放的新生力量,讓曾經沉默的生命為陳規化的世界注入新鮮的活力。正如羅曼·羅蘭所說:“誰要能看透孩子的生命,就能看到堙埋在陰影中的世界,看到正在組織中的星云,方在醞釀的宇宙。兒童的生命是無限的?!盵12] 在這無限的生命中達爾期冀挖掘人類困境的出口。

參考文獻:

[1] 羅爾德·達爾.好小子童年故事[M].任溶溶,譯.濟南:明天出版社,2009:1.

[2] Donald Sturrock.Storyteller:The Authorized Biography of Roald Dahl[M].New York:Simon & Schuster,2011: 21.

[3] 保羅·阿扎爾.書,兒童與成人[M].梅思繁,譯.長沙: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2014:4.

[4] 伊壁鳩魯,盧克萊修.自然與快樂——伊壁鳩魯的哲學[M].包利民,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33.

[5] 劉緒源:兒童文學的三大母題[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22.

[6] Jeremy Treglown.Roald Dahl: A Biography[M].New York:Farrar, Straus &Giroux, 1994:32.

[7] 羅爾德·達爾.獨創天下[M].徐樸,譯.濟南:明天出版社,2009:91.

[8] 羅爾德·達爾.世界冠軍丹尼[M].紫岫,譯.濟南:明天出版社,2009:139.

[9] 羅爾德·達爾.好心眼兒巨人[M].任溶溶,譯.濟南:明天出版社,2009:28.

[10] 羅爾德·達爾.女巫[M].任溶溶,譯.濟南:明天出版社,2009:212.

[11] 讓·雅克·盧梭.愛彌兒[M].彭正梅,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4.

[12] 羅曼·羅蘭.約翰·克里斯多夫[M].傅雷,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16.

[責任編輯:吳曉紅]

猜你喜歡
兒童觀達爾童話
“鍋莊”與“達爾尕”:他者話語與民間表述
湖南與蒙達爾紀的深情“握手”
午夜童話鎮
比較電影《看上去很美》《小人國》中幼兒教師的行為
羅爾德·達爾的《吹夢巨人》
魯迅兒童教育思想背景研究
關于西方兒童觀的粗淺綜述
鐘擺來幫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