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管內介入治療段頸動脈粥樣硬化重度狹窄病變的藥物與血管內介入治療臨床療效對比及安全性觀察

2020-11-11 10:16代瑞寧
大醫生 2020年9期
關鍵詞:腦血管頸動脈硬化

代瑞寧 謝 飛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安徽合肥 230000)

腦血管疾病是造成人口死亡的首要因素[1],具有極高的死亡率。缺血性腦卒中占該病的80%左右,其中15%~30%的缺血性腦卒中與段頸動脈粥樣硬化重度狹窄病變具有緊密關系[2]。目前認為,給予段頸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實行重度狹窄病變能取得明顯療效,其治療核心為合理有效干預段頸動脈粥樣硬化患者,避免發生血栓脫落[3]。隨著我國導管技術的不斷應用與發展,頸動脈支架置入手術聯合頸動脈球囊擴張逐漸成為能代替血管內膜剝脫術的重要治療方案[4]。本研究探討血管介入治療段頸動脈粥樣硬化重度狹窄病變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2017 年11 月至2018 年12月收治的段頸動脈粥樣硬化重度狹窄病變患者80 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雙盲信封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40 例。對照組男性 23 例,女性 17 例;年齡 64 ~ 82 歲,平均年齡(72.52±6.75)歲。干預組男性22 例,女性18 例;年齡63 ~80 歲,平均年齡(71.87±6.79)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

納入標準:①根據《頸動脈狹窄診治指南》[5]經臨床診斷均確診為段頸動脈粥樣硬化重度狹窄病變患者;②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IHSS)≤20 分。排除標準:①心臟、腎臟、肺等患有嚴重疾病者;②理解能力、口語表達能力有障礙者;③生活無法自理者。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本項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阿司匹林腸溶片(浙江眾益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33021198,規格:100 mg×30 片),100 mg/次, 1 次/d;氯吡格雷片(樂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123115,規格:25 mg×7 片)25 mg/次,3 次 /d;辛伐他丁片(山東鑫齊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4420,規格:20 mg)20 mg/次,1 次 /d 治療。

干預組給予血管內介入治療,所有患者在入院之后進行常規的生命體征檢查、凝血功能檢查、傳染病檢查等,手術前3 天同對照組每天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氯吡格雷片、辛伐他丁片進行藥物治療,同時根據患者病情給予降壓降糖處理,手術前4 h 禁止飲食飲水。采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DSA),患者取仰臥位,2%利多卡因(北京市永康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0558,規格2 mL:40g)進行局部麻醉,以右側股動脈為穿刺點,置入8F 導管鞘,全身肝素化后進行全腦血管造影,正確判斷患者的血管狹窄部位、程度等,選擇合適的支架,在患者的狹窄部位進行球囊擴張,規格為5 mm×30 mm,利用路徑圖技術將腦保護傘經狹窄段輕緩放入遠端正常頸動脈內,之后將支架放入狹窄段,確認無誤后將其釋放,隨后了解患者的血管擴張程度。手術過程中要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一旦發現不良情況,要及時處理。術后1 個月患者按照術前劑量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100 mg/次, 1 次/d、氯吡格雷片25 mg/次,3 次 /d、辛伐他丁片 20 mg/次,1 次 /d 進行治療,術后2個月后按照術前劑量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100 mg/次,1 次 /d、辛伐他丁片 20 mg/次,1 次 /d。

1.3 觀察指標

研究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3 個月、12 個月的腦血管事件發生率(包括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腦梗死、腦出血)及臨床療效,顯效:12 mm ≤IMT <20 mm,僅存在1 個斑塊;有效: 2.0 mm≤IMT<4.0 mm,至少存在1個斑塊; 無效:IMT ≥4.0 mm,有多個斑塊。按照介入治療選擇的血管是否將干預組劃分為非責任血管組與責任血管組,觀察其腦血管發生事件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例(%)]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行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后3 個月兩組患者的腦血管事件發生率

干預組患者的腦血管事件發生率5.00%顯著低于對照組2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治療后3 個月兩組患者的腦血管事件發生率[例(%)]

2.2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干預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65.00%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例(%)]

2.3 兩組患者治療后12 個月的腦血管事件發生率

治療后12 個月干預組患者的腦血管事件發生率2.50%顯著低于對照組1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 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后12 個月的腦血管事件發生率[例(%)]

2.4 比較“責任血管組”與“非責任血管組”患者12 個月內腦血管發生率

干預組中責任血管支架植入手術28 例,非責任血管支架植入手術12 例,責任血管組在12 個月內出現腦血管患者3 例,發生率為10.71%,死因即出現缺血性腦卒中合并心功能不全;非責任血管支架植入手術者出現腦血管患者1 例,發生率為8.33%,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兩組患者的腦血管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4。

表4 “責任血管組”與“非責任血管”患者12 個月內腦血管發生率比較

3 討論

血管介入治療術與藥物治療方法是現階段臨床使用最為廣泛的兩類段頸動脈粥樣硬化狹窄病變診治方案,研究兩者針對段頸動脈粥樣硬化重度狹窄的臨床診治療效極為重要。其中,頸動脈支架植入手術是現階段臨床中較為常見的一項血管介入治療方案,能顯著解除狹窄現象,治療段頸動脈粥樣硬化,加快患者腦血流灌注,使段頸動脈粥樣硬化得以穩定[6]。支架植入手術在治療段頸動脈粥樣硬化方面效果顯著,有著較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有資料顯示[7],約30%的段頸動脈粥樣硬化患者接受支架植入手術,手術成功率達到100%,術后隨訪12 個月內的全部患者均無管腔再狹窄情況出現,也未發生重癥并發癥。有研究表示[8],若選取藥物治療方案未能有效改善段頸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頸動脈狹窄程度,且患者存在顯著腦血流動力學損傷情況時,應選擇支架內植入手術進行治療,旨在緩解缺血性腦卒中疾病的風險。針對行血管內介入診治的段頸動脈粥樣硬化重度狹窄病變者,患者介入血管與其臨床診治療效間有著一定關聯性。

本文研究中結果顯示,干預組內責任血管支架植入手術28 例,非責任血管支架植入手術12 例,責任血管組在12 個月內出現腦血管3 例,發生率為10.71%,死因即出現缺血性腦卒中合并心功能不全;非責任血管支架植入手術出現腦血管1 例,發生率為8.33%,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兩組患者的腦血管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結果表明,介入血管的選取不會對患者預后造成顯著影響,然而部分非責任頸動脈重度狹窄患者在通過支架植入手術后產生同側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分析此現象可能與高灌注綜合征相關,鑒于此在選取血管內介入治療方案時,需提前實行頸動脈粥樣硬化重度狹窄病變患者的有效評估,包含狹窄程度、腦血流灌注等。若患者術前評估時未產生顯著腦血流灌注受損,應謹慎選取血管內的介入治療。此外,李雄新[9]研究結果顯示,30 例患者的手術成功率為100%,圍手術期臨床病癥有效率約90%,患者圍手術期及術后的隨訪中均未出現嚴重疾病,未出現管腔再狹窄現象,均表明支架植入手術診治段頸動脈粥樣硬化的有效性,值得臨床中進一步使用。由于頸動脈支架植入手術自身有著低創傷性的特征,目前隨著我國導管技術的不斷發展與腦部保護傘器材的不斷使用,使得血管內介入治療出現并發癥幾率大大減少。

關于段頸動脈粥樣硬化重度狹窄病變的治療,臨床上通常采用CEA(癌胚抗原)聯合阿司匹林治療,但是CEA對患者造成的創傷較大,患者接受程度較低,臨床價值不突出。而血管內介入治療對患者的創傷較小,易于到達患者的梗阻位置,相對于傳統的治療來說,血管內介入治療的安全性較高,且操作起來方便,可以迅速對患者建立起穿刺點。本研究干預組患者的腦血管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 <0.05),干預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 <0.05),由此可知,血管介入治療具有理想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12個月干預組患者的腦血管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 <0.05),結果表明采取藥物與血管內介入治療段頸動脈粥樣硬化重度狹窄病變患者效果顯著,有著較高的安全性與有效性。

綜上所述,藥物與血管內介入治療段頸動脈粥樣硬化重度狹窄病變均具有一定臨床價值,但后者的臨床價值更為突出,更值得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腦血管頸動脈硬化
山東:2025年底硬化路鋪到每個自然村
全腦血管造影術后并發癥的預見性護理
2020年上海市崇明區腦血管疾病監測結果分析
MTHFR C677T基因多態性與頸動脈狹窄及其側支循環形成的關系
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高血壓頸動脈粥樣硬化
基于深度學習的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成分識別
超聲評價頸動脈支架植入術后支架貼壁不良的價值
人參皂苷Rg1對ApoE-/-小鼠動脈粥樣硬化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
專家告訴你進行腦血管造影檢查都要注意些啥?
親吻會致死,是真的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