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BYOD自帶設備的民辦高校課堂教學模式應用研究

2020-11-16 01:50余寧劉曉星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教學模式

余寧 劉曉星

摘 要:自帶設備教學是師生自帶設備獲取教學資源、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可有效地實現生活情境與課堂情境的整合,可實現虛擬課堂與傳統課堂的整合,可實現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的整合,進一步融合實體教學和線上教學,提升混合式教學的效果。本論文對民分析了辦高校學生自帶設備使用現狀,對利用自帶設備進行混合教學的可行性進行分析,從學生、教師和學校三個層面出提出相關策略。

關鍵詞:教學模式;混合式教學;自帶設備

1 自帶設備在民辦高校學生中的使用現狀分析

當前自帶設備(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相關技術日益成熟,功能愈發強大,隨著5G時代到來,自帶設備的擁有和使用勢不可擋!而大學生自帶設備的使用率更是所有消費群體之首。自帶設備的移動性、私人性、自主性、交互性、點對點傳播的特征,使大學生對其有著深深的心理依賴和渴求,于是出現了對智能手機、IPAD、平板電腦過度依賴的大學生拇指一族,他們在課堂上的表現,讓學校和家長感到擔心。目前,很多高校采用“無手機課堂”政策,課堂上學生被迫上交智能手機等自帶設備,即使被迫交出手機,由于對手機的心理依賴,也是課堂注意力不集中,諸如此類已經證明,讓大學生在智能手機、IPAD、平板電腦的里迷失還是把它變成教育教學中的利劍已是必須討論的話題。[1]那么如何利用它的自主性,交互性傳播特征來服務于教學是教師應該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2 民辦高校實施基于自帶設備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自帶設備教學(BYOD:Bring Yours Own Device)是指師生利用自帶設備獲取教學資源、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2]。學生、教師、自帶設備、學習系統是BYOD教學模式的四個要素,其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使用設備的指導者,自帶設備作為教學工具,學習系統作為資源支持。以前學生一般都是借助電腦進行線上學習,但隨著移動智能終端的普及,它成了線上學習的主要工具,它具有便捷性、移動性、實時性,學生和教師都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線上自主學習,也可以自帶設備引入實體課堂教學中。筆者結合所在民辦高校師生學習情況,從五方面進行基于自帶設備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1)手持智能終端和移動網絡的發展提供了硬件條件,各種移動套餐甚至進入不限量狀態,學生中智能手機占有率已是100%,這些為在民辦教學中應用手機進行混合式教學提供了必要的基礎性硬件條件。

(2)在教育理念發展的過程中,從開始的以知識的傳授和遷移為主,到后來以學習者為學習的主體,要怎么學、學什么、在哪里學成為學習的主要關注點。

(3)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對新方法、新理論接受很快,他們能夠接受和需要基于移動平臺的教學模式改革且具備利用自帶設備進行混合式學習的信息素養。

(4)基于自帶設備的且具備教和學良好交互的各種教育APP應運而生,甚至很多應用APP都是免費使用,這些為教師順利開展混合教學提供了便捷的教學平臺。

(5)基于自帶設備的混合式學習能夠為學生營造情境化的學習環境,增強學生的體驗感,激發學習動力,減少學習壓力,擴展學習授課范圍。

3 基于自帶設備的大學混合式教學模式

對教師來說,BYOD的教學應用模式可有效地實現生活情境與課堂情境的整合,可實現虛擬課堂與傳統課堂的整合,進一步融合實體教學和線上網絡教學。BYOD教學包括課前學習、課中學習和課后學習三部分;對學生來說,上課前,可自帶設備進行課前預習,可預先進行上課資料查閱;上課時,可通過自帶設備,與同學進行協作學習,進行課堂討論和課堂匯報;課后,學生可通過自帶設備隨機進行問題反饋,可實現網上作業提交和學習評價。對教師來說,上課前,通過自帶設備可非常方便地備課,省去帶U盤的麻煩;上課時,自己帶上筆記本電腦或手機,其使用方便性上比學校提供的電腦更好。教學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進行問題的引導,讓學生通過自帶設備解決問題,也可隨時解答學生問題。課后,教師可進行答題作業解惑,不斷進行教學總結。

4 BYOD教學模式需解決的問題及對策

進行有效BYOD教學需要學校、教師和學生三個方面都要做出努力:

對于學校,要提供政教學政策上的支持。智能手機對課堂學習來說,學生可以通過手機進行知識的拍錄,方便課后學習跟進,可以通過手機上網進行相關知識的查找,可以通過課堂APP 軟件進行教學互動。所以學校要鼓勵教師去嘗試BYOD教學。

對于教師,教師要從教學的主導師變成教學的引導者,引導學生通過自帶設備進行自主學習,對學生上課利用自帶設備可以做些什么,要有明確規定,防止學生上課時利用自帶設備做一些與課堂無關的事情。教師可以通過自帶設備與學生在教學中多互動,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并隨時對教學計劃做出調整。

對于學生,要自覺利用自帶設備解決學習上的問題,充分利用自帶設備來提高自己的學習效果,通過自帶設備記錄信息、與同學教師進行交流、通過自帶設備查閱相關材料、提交作業等,通過自帶設備利用碎片化時間開展個性化學習,選擇自己有興趣的內容進行自主學習。

5 總結

基于BYOD的混合式教學結合了實體教學和網絡教學的優點,實現實體教學與網絡教學的互補,提升教學的廣度和深度。將自帶設備引入教學中,學生、教師自帶設備進入課堂,有助于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深度整合,能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本論文針對BYOD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BYOD教學模式需解決的問題及對策,以期為民辦高?;旌鲜浇虒W模式的研究提供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董瑤.基于BYOD的高校課堂教學模式應用研究[D].2019.

[2]陳雅琪,李明.基于BYOD的高職課堂項目式教學模式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8,283(07):122-125.

河北省民辦教育協會2019年度科研課題 課題編號:HBMXYJY1902

作者簡介:余寧(1981-),女,河北保定人,學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計算機技術。

猜你喜歡
混合式教學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創新線上英語教學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語“讀寫學思”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賽課網絡平臺混合式教學在居住空間設計的應用
離散數學課程教學方法改革
基于SPOC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和實踐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的研究
《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