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楹聯美學在文創產品上的應用

2020-11-25 02:39秦婭娜王璇
藝海 2020年10期
關鍵詞:審美價值文創產品楹聯

秦婭娜 王璇

〔摘 要〕楹聯作為中國文化中獨有的一種藝術樣式,融合了古代文化以及各種傳統文學的內容、形式,其審美的獨特性具有豐富的文化價值和表現力。本文通過對楹聯的文學審美內涵、書法審美價值、裝飾審美表現進行深入分析,對楹聯美學如何在文創產品上進行設計表現進行了探討,從而為文創設計提供新的創意途徑。

〔關鍵詞〕楹聯;審美價值;文創產品

楹聯也稱為“對聯”,是一種一直廣泛流傳于民間、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民俗文化形式。楹聯的外在形象通常表現為上下兩聯分貼于某事物或空間的兩側,有時還會根據具體場合的使用與視覺需要而添加橫批,形成具有對稱效果的藝術整體;從楹聯的文學形式來看,其上下聯字數相等、內容相關、詞性結構相同或相近、句讀節奏一致、聲律平仄協調,蘊涵著中國傳統哲學中物體兩面、相生相反的矛盾觀;而從聯語的內容來看,無論是偏于民俗儀式意義還是強調文人雅正情趣的敘事、懷人、抒情、言志,都包含了人們弘揚善與美的價值取向;此外,楹聯作為一個藝術綜合體,不僅融文學、書法、雕刻于一身,也強調色彩、質地、尺寸關系等視覺語匯的組合搭配,還是一種具有傳統韻味的空間裝飾元素。因此,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楹聯從表征與內涵等不同角度反饋了中國傳統的審美思維共性,即對于和諧之美的追求。

隨著近年來文化創意產業的飛速發展,設計者們在不斷地從傳統文化事項中挖掘新的設計亮點。文化創意產品與其他類型的設計產品的最大區別在于這一概念的核心是產品設計的創意源自文化,因而有著自身顯著的文化附加值。楹聯是傳統文化中一種極具特色的藝術形式,將文學內涵與藝術表現形式融入文創產品的設計開發中,一方面可以為文創產品設計傳達文化理念與塑造獨特風格提供新的思維路徑;另一方面,通過設計進行文化元素的創造性轉化,使之以一種符合現代生活形態的新形式進行傳播,對楹聯文化的傳承發展也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當然,不論是楹聯以文創產品為載體來進行創新表達,還是文創產品以楹聯為設計的亮點,再設計之前都需要對楹聯進行深入了解,針對其美學特征進行創意并輔以恰當手法來釋放文化信息,內外兼修,才能使此類型的產品具有文化靈魂。

一、以文學審美為內涵

楹聯最深入、最本質的審美價值體現在它的文學性上。作為一種詩詞的衍生物,楹聯的詩性語言之美,不僅是中華文化本體的反映,也是國人追求美好事物、頌贊生命、崇尚自然等精神境界的現實投影,所以能贏得大眾的喜愛并廣泛流傳。

首先,文學作品通常都具有一定的內涵寓意。譬如木雕店聯:

莫笑雕蟲,君子之器;

須知刻鵠,巧匠所營。

《易經》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客觀世界是形而上和形而下的組合,所以上聯意指不要認為雕刻蟲子只是微不足道的技藝,其中蘊含著高深的藝術修養;下聯可以淺白地解釋為只有精于雕刻技能的人悉心經營,才能制作出精美的作品,而“刻鵠”典故出自《后漢書·馬援傳》,含有“仿效前賢”之意。該聯巧妙使用典故,既準確又不失幽默風趣地表明了行業與產品的特性,又暗寓君子需要自我增強藝術與道德修養,才能察世道從而達到更高的人生境界,可謂意蘊深長。

其次,文學作品需要描繪鮮活的藝術形象來引發聯想。譬如洗染店的聯:

鵝黃鴨綠雞冠紫;

鷺白鸞青鶴頂紅。

該聯以上聯的家禽之色對仗下聯的飛鳥之色,表述活潑新穎,令讀者腦海中不禁呈現出一副色彩繽紛的美妙畫面。

通過上邊的案例,可以發現很多諸如此類構思精巧且頗具畫面感的佳聯實際上融合了藝術性、思想性、行業性于一體,通過以感官聯想向受眾傳遞商品的信息來達到宣傳效應。

再者,聯文作為文學作品會使用各種修飾手法來增強文字的趣味性,有時候還帶有一定的文字游戲性質。尤其是許多聯語,會運用拆字、并字、剪筆、增筆、聯邊等方式,以契合性文字形體規律來強化意思的表達。譬如拆字聯:“鴻是江邊鳥;蠶為天下蟲”,將聯首的“鴻”與“蠶”字分別拆分成江和鳥、天和蟲,同時還指出組合位置;又譬如并字聯“二人土上坐; 一月日邊明”,則與拆字逆向而行,這種本身自帶的設計屬性是在創意設計中非常常見的設計手段。

而相對應地從設計的角度來看,將楹聯融入文創產品,可以將聯語建構的畫面效果作為文創產品設計的著眼點,再通過設計想象延伸至設計素材的選取與提煉,然后再以設計語匯與產品使用功能的整合,來實現文化內涵之于文創產品的審美意義,從而發揮楹聯的文學優勢。在設計思路的形成過程中,設計師既可以從廣告作用角度出發,將體現聯文內涵的文字化信息進行象征符號的提煉,運用到相關各類別的產品設計中,也可以從功能出發制作成楹聯形式的文化產品;而具體到文創產品的設計路徑,還可以提取聯語中關于具體事物形象或色彩描述的關鍵詞,按比例、構圖、色彩等形式美原則進行圖文結合的呈現,以發揮楹聯的文學審美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楹聯的文學趣味性是設計產品時能夠對產品形態和功能進行重塑的要素。楹聯具有意識上的教化功能,如果要將意識形態進行外化創造從而賦予文創產品以新的內涵,就不能單純只是將聯文通過常規工藝手法進行復刻,而趣味性對于設計來說,是最佳的創意切入方式與聯系紐帶。如果著重將聯文的趣味點在文創產品上進行強化,不但可以通過互動方式就可以達到外化抽象概念,也給人帶來愉悅的感受。譬如,很多招貼廣告創意喜歡在漢字部件的加減與拆分上切入,像“多”字本身是有余的意思,但為了更為形象化地表達設計意圖,設計者也可以在筆畫上增加更多個點來強化多而有余之意,而如果將這種視覺修辭技巧與拆字,并字等楹聯文學修辭手法結合,并用在產品的組合、拆分、黏結等形態結構的拼組設計中,可以進一步讓楹聯創意產品的形象予以消費受眾以更深刻的文化映像,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

此外,而如果要制作系列楹聯文創產品,構建楹聯設計素材庫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楹聯題材多樣、內涵豐富,不同類型的聯語,其文化內涵往往有很大區別,如某一名勝景區,其使用的楹聯作品,內容既可以是描述景觀,也可以敘述故事,還可以抒發情感或是激勵志氣。在素材庫中,根據文化和產業方向對關聯不同聯語內容的設計素材進行分類,可以更好地切合現代產品多樣化使用方向的需求。

二、以書法審美為表征

隨著文創產品對于優秀的民族代表元素的深入發掘,很多我們現在看到的包裝、書籍、廣告均大量地使用了書法藝術。譬如《長沙馬王堆漢墓》書籍設計,在對于篆字書法的運用上,就極為到位,且書籍的封面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書籍本身極具內涵,加上書法家的題名,無不彰顯了其典雅的氣質。

楹聯書法隸屬于書法大類,但卻有自身獨特的一面。

首先,楹聯書法用到的字體、風格多種多樣,雖以楷書、隸書等正書字體最為常見,但行書、草書也不在少數,甚至在某些特殊景觀場所還會使用金文、篆書。通常認為楷體書寫的楹聯強調中正之風,其適用于較為呈現規矩的環境,篆隸書寫的楹聯蘊含高古之意,具有一種樸拙或莊重的形式感;行草書寫的楹聯則體現率性之情,更加適合表現創作者抒懷的內容。由于這些書法風格的輔助,人們能更直觀地感受到或高雅或質樸或剛直或情趣的意境,聯文內涵才得以進一步地表征化,所以,書法風格的靈活變化是楹聯的藝術魅力所在之一。

其次,從視覺傳達的角度而言,統一、有規律的線條與圖形組成在一起,能形成更強的視覺沖擊力,從而讓大腦易于接收,而楹聯對稱形式的文字書寫章法與聯語內容的連續性相結合,也形成了易于引導視覺動線的規律性造型結構。

此外,楹聯書法在技法上還具有以下四個特點:一是用筆時,平直之筆多于斜曲之筆,點畫之間斷筆多而連筆少,粗筆多而細筆少;二是在結體上,平正之體多,斜體少,篆隸多平劃寬結,正書偏于平劃寬結;三是在章法方面,強調上下對稱,突出行氣;四是在墨法方面,書法對聯的墨色表現有濃、淡、干、枯以及漲墨等多方面的表現。從用筆與結體來看楹聯具備較好的視覺識別力,而豐富的墨法則增加了它視覺表現形式,對稱的章法更是楹聯書法的外在表征特點,這些對于現代文創產品而言均是可以深入設計的切入點。因此,書法可以成為楹聯設計元素的提取來源之一。舉例來說,篆書楹聯獨特的筆畫風格,在經過藝術化的設計加工后,就可以作為極具古典意味的文創設計形式,與此同時,還能從楹聯中汲取到例如減筆、借筆的書法技法,而這些對于楹聯的藝術化加工,符號化的重組提供了依據。在這個基礎上,再與圖案進行融入與結合,從而得到更新的設計風格。

此外,如果書寫者本身還是著名的書法家,那么審美價值便不僅僅是停留在聯語內容的文學審美屬性與文字造型的視覺審美屬性的結合之上,而是具備了更多的人文價值。

三、以裝飾審美為媒介

文化創意產業包含著設計、加工以及銷售等多重環節,而其中,設計構想與物料進行磨合這一從無到有的創意析出過程,是尤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文化的隱性因素需要通過適當的材料載體和使用方式去傳遞,才能誘導受眾通過一系列心理活動將信息相互聯系。

以十三朝古都西安2019年推出的玉璽交通卡為例。作為長安通與陜西歷史博物館共同推出的文創衍生品,這款非常別致的異形卡是以博物館的國寶文物——西漢皇后之璽為原型,設計者將皇后之璽的造型按一定比例縮小,使用這款異形卡的乘客每次進入地鐵閘口的過程就像皇家蓋印一般,頗有儀式感。這款形式精致而復古的產品將設計理念、材料用途、蓋印過程完美體現于現代的生活方式之中,于是,以一種傳統文化走進生活的新方式迅速走紅全網。

而與以上案例作類比,如何將楹聯內涵通過各樣材料進行巧妙傳遞,是其經由文創設計視野而擴大文化影響的有效傳播方式。

與純粹的文學作品不同,具有實用價值的楹聯通常都是與承載物進行結合展示,以增強環境空間的文化氛圍,即所謂之“書卷氣”。楹聯文本的承載物有紙、木、帛、竹等,同時也集合了裝裱、木工、石工、雕刻等工藝,這些功能與物質技術的綜合作用,是楹聯能與文創產品進行有機融合的重要物質基礎。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材料本身是具備地域特征的,如果將楹聯中關于地域文化的內容表述與地方特有的材料或藝術品類型相結合,塑造個性化的文創產品,可以提高地方文化標識的辨析度。例如,“蕭”和“月”是印證著揚州景致靈動風雅的獨特文化性符號,而在古今文人為揚州名勝景觀創作的楹聯中,“蕭”和“月”也是出現頻率極高的詞語;而徽州人歷來重視讀書和經商,其徽州古民居中掛貼的楹聯也多包含教育和經商的內容——不同的文化底蘊讓兩地的楹聯作品具備了獨特的地域標簽;而同時,兩地的代表性文化產品也所有區別,揚州的代表性文化產品有漆器、玉器、刺繡等,徽州的筆、墨、紙、硯等文房用品則更為出名。設計師在進行文創設計時,應將楹聯的地域文化內涵與地域文化產品結合進行考慮,通過地方代表性材料結合產品制作,從而形成楹聯文創產品整體的審美升華。

結 語

楹聯作為中國文化中獨有的一種藝術樣式,衍生于詩詞文化,它融合了古代文化以及各種傳統文學的內容以及表現形式,其審美的獨特性具有豐富的文化價值和表現力,通過創意設計的實踐將楹聯文化與日常的生活產品結合,不僅能提高生活的品質,同時也推廣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推動楹聯文化傳播。

(責任編輯:翁婷皓)

參考文獻:

1.殷慶飛.漢字字體部件設計方法研究[J].美術大觀,2019(4).

2.劉力群.徽州楹聯文創產品開發[D].蕪湖:安徽工程大學.2017.

3.周毅.楹聯書法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9.

5.陳秋佼.楹聯文化及其現代化傳播方式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11.

6.蘇梁峰.古代楹聯中的漢字修辭[J].湘南學院學報,2017(12).

7.吳婷婷.基于工匠精神下漢字文創產品設計研究[J].藝術科技,2019(3).

8.金帥華.探究以漢字符號為媒介的文創產品特質[J].美術大觀,2018(12).

9.國祺.符號學視閾下的沈陽故宮文化創意產品設計研究[D].沈陽:沈陽航空航天大學.2017.

10.高秦艷.論文化創意產品包裝中的創意元素[J].包裝工程,2012(12).

本文系長沙市社科規劃項目“文旅融合視域下長沙楹聯資源的顯性化途徑研究”成果,編號:2020csskktzc34;系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文化創新語境下湖湘傳統圖形在現代絲網版畫設計中的重構研究”成果,編號:202019C0162

猜你喜歡
審美價值文創產品楹聯
孔府的年節楹聯
文化文物單位開發文創產品意義重大
蘇州昆曲文創產品的再設計研究
淺析傳統藝術互滲性的當代審美價值
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創產品研究
中國門神畫之美
民族元素在文創產品中運用的教學改革
試論動漫藝術的審美價值
我與楹聯緣不淺
楹聯簡史三字經(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