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墻繪文化的70年歷史變遷

2020-11-26 23:11顧意
大陸橋視野 2020年8期
關鍵詞:鄉愁農民農村

文/顧意

農村墻繪是指以農村鄉間小道兩邊、道路交匯處的墻面為載體的一種宣傳方式,具有信息傳播、文化教化等功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農村墻繪經歷了社會主義改造時期、文化大革命時期、改革開放時期、鄉村振興發展時期等五個階段的發展,其嬗變軌跡主要體現在主體關系的變化和與意識形態的互動關系上。

一、墻繪文化的歷史變遷:主體關系變化

主體一般是指在鄉村文化建設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組織、機構或個人,墻繪文化主要是政府、商家、農民多主體以及主體關系變化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單向服務階段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農村墻繪宣傳緊緊圍繞黨的中心工作,這一時期,政府是墻繪作品創作的主體,墻繪以宣傳國家政策為主,且完全服務于政府的管理需求。這種單向服務的墻繪文化,強調的是墻繪的受眾群體——農民的絕對服從,將墻繪文化的政治功能發揮到極致,具有鮮明的政治色彩。當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確實起到了穩定時局、團結人心的重要作用。但在1958—1976年將近20年的時間里,單向服務于政府的墻繪文化加劇了政府對農民的宣傳力度,由于沒有科學理性的指引,農民也投入到狂熱的政治運動中。

(二)趨向互動階段

1978年至20世紀90年代,國家全面轉入經濟發展,“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成為當時社會的主旋律。農村的政策也向市場化過渡,以支農惠農為核心,長期受束縛的農村商品經濟得到解放。同時,農村具有龐大的消費群體,農村墻繪制作成本又低,且帶有強烈的視覺刺激功能,商業廣告主一度成為墻繪開發的主體,以商業宣傳為主要目的,墻繪文化的單向服務政府的階段發生了轉變,進入到雙向互動階段。當時,商業廣告滲透到農村的每一個角落,如“要想走上致富路,趕緊淘寶開個鋪”、中國電信“誰先裝寬帶,誰先奔小康”。這些墻繪內容進一步改善了受眾對于商品的品牌印象和消費心理,電視、摩托車、洗衣機等商品在農村的銷售量明顯增多,墻繪對農民消費行為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強。墻繪的政治功能大大削弱,墻繪作為商業廣告載體的利益價值不斷提高。

但是,由于缺乏政府的監管,新的市場標準規范尚未確立,以商家主導的雙向互動很快出現了弊端。墻繪廣告數量多、密度大,質量良莠不齊;詐騙廣告、虛假廣告遍地開花;地段好的墻面常常出現多家廣告搶占的現象,商家之間出現惡性競爭。農村墻繪傳播環境持續惡化,損害了農村消費者的利益。

(三)深度協作階段

建設美麗鄉村,除了政府的力量,還需要農民的主動參與,即賦予農民建設美麗鄉村的主體地位,催生農民“內生活力”。這也進一步豐富了新時期墻繪文化的內涵,使之走出單向服務于政府的困境,體現出政府與農民的文化互動。

21世紀以來,農村墻繪繼續肩負著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的使命,且形式更豐富、效果更好。在一些少數民族村,農民將黨的理論用民族語言表達出來,將黨的十九大精神編進山歌小調繪制到墻上,真正做到在農民心中落地生根。深度協作階段的墻繪溝通功能更強,一方面引導農民按政策精神辦事,提高農民對國家政策的認可度,另一方面讓農民有效參與到新農村建設中來,甚至有效監督政府工作。

二、墻繪文化的表達模式:意識形態的差異表達

紐馬克指出,“意識形態是某一國家或集體里流行的信念,潛藏在其政治行為或思想風格中;哲學、政治、藝術、審美、宗教、倫理道德是它的具體體現?!眽L作為一種社會實踐,必然受到意識形態的影響和支配。通過墻繪文化的變遷,可以觀察到中國社會的意識形態表達也呈現出差異化。

(一)革命模式

改革開放前農村墻繪充滿革命色彩,以政治價值為導向,主宰著農民的思想和生活。一邊是階級革命,為加強黨的自身建設,抵制資本主義腐敗現象,清除封建殘余勢力。一邊則是土地和農民。

(二)啟蒙模式

啟蒙模式主要是指改革開放后掀起的思想啟蒙,其首要任務就是將人們從極左的思想中解脫出來,回到“實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正確道路上來。改革開放之后,墻繪的內容涉及社會和諧、民主法治、文明禮儀、環境保護、交通安全、生育政策等諸多領域,高頻詞有“以人為本”“和諧社會”“依法治國”“科學發展”等。啟蒙模式下,墻繪文化實現了從以政治價值為主導向文化教化功能的過渡,使得人們在欣賞墻繪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自身的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

(三)多元化模式

20世紀90年代前后,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打破了中國社會傳統的一元價值格局,意識形態呈多元化態勢發展。各地農村因地制宜,探索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鄉村文化建設路徑,推動著新時期農村墻繪多元化發展的格局。以浙江橫溪塢村為例,近年來,隨著鄉村文化建設的不斷推進,在穿村而過的公路旁,共產黨員們帶頭與村民們一起利用回收的電子垃圾制作了一片文化創意墻,向過往行人宣傳環保理念?!熬G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美麗環境也帶來了“美麗經濟”。這些創意墻繪喚醒了農民內心深處對家園、對自然的熱愛,激發了自主建設美麗家園的內生動力。

三、墻繪文化演變的未來趨向

(一)承載“鄉愁”的價值功能日趨凸顯

鄉愁是鄉村文化的靈魂,建設最美鄉村強調要“記得住鄉愁”“留得住鄉愁”。作為鄉村文化的重要窗口,墻繪也將留下“鄉愁”的烙印。一方面,在未來的墻繪創作中將更多地融入當地特色文化元素,尤其是帶有鮮明特征的民族文化,讓農民可以找到文化歸屬感和立足點。另一方面,將墻繪文化建設納入鄉村文化建設統一規劃。新時代農村墻繪內容更加貼近農村生活、農業生產,展現地域文化和風土人情,能夠創造新的經濟價值,喚醒人們對于鄉情的記憶。墻繪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新時代農村的特色名片。

(二)激活內生動力的互動功能進一步彰顯

鄧小平指出:“農村改革中好多東西,都是基層創造出來,我們把它拿來加工提高作為全國的指導?!睆母母镩_放的成功經驗可以看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必須堅持走群眾路線,依靠農民群眾完成新農村建設的偉大事業。因此,新農村墻繪必然會以激活農民內生活力為出發點。一方面,要壯大墻繪建設隊伍,發掘農民藝術家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另一方面,未來墻繪的文化表達將完成從傳統的教導、命令式宣傳到互動式宣傳的重大轉變,更注重人文關懷的抒寫。

猜你喜歡
鄉愁農民農村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對比示范,才是打開農民心結的“金鑰匙”
耕牛和農民
鄉愁
鄉愁
九月的鄉愁
農民
回頭一望是鄉愁
新農村 新一輩
也來應對農民征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