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設科學教學的“新生態”

2020-11-26 05:39章洪偉
探索科學 2020年10期
關鍵詞:復習課堂效率思維導圖

章洪偉

【摘要】筆者嘗試以初中科學復習為載體研究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應用。探索基于思維導圖的科學復習課樣式:回憶梳理→歸類辨析→釋疑解難→遷移創新→應用交流。力爭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效率、創設科學課堂教學新生態。

【關鍵詞】 ? 思維導圖 ? ?復習 ? 課堂效率 ?課堂生態

一、為什么要改善科學復習課

信息時代的今天,學校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使學生學到一些知識,更重要

的是讓他們掌握自主學習的的方法,養成為終身學習習慣。新課完成一個單元或者一個價段以后,為鞏固、梳理已學知識和技能,需要通過復習來查漏補缺、促進知識系統化、繼而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改善學生的思維品質,增進求知欲。

由于復習課既不像新授課那樣有新鮮感、也沒有練習課那樣有成就感,且內容多而雜、課時少、學生分化明顯,通常復習課老師將知識羅列一遍、蜻蜓點水、面面俱到,然后通過大量的習題操練,;結果學生是“聽聽懂,看看會,做做錯”。顯然采用傳統的“灌輸式”復習和“題海戰”很難達到復習效果,復習課成了雞肋,不上心里無底,上了效率低下。提升科學復習課效率,創設學生為課堂的主角,主動參與復習,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收獲的課堂生態,成為一線教師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

二、思維導圖在復習課教學中的優勢

思維導圖也叫腦圖、心智地圖、腦力激蕩圖、靈感觸發圖、感念地圖等,是由英國人托尼· 布贊(Tony ?Buzan)在20 世紀60 年代創造的一種幫助學習者用圖形和聯想進行思維的工具,它能將大腦中的想法“畫出來”和傳統的記筆記的方法不同,即是一種將思維形象化的方法。用思維導圖可以使學生的思緒任意馳騁,將聯想擴展到極至,因此很難漏掉任何一個與關鍵點有關聯的要素;可以使學生隨時展開想象的翅膀,一邊思考一邊“涂鴉”,其樂無窮!思維導圖所采用的“關鍵詞”方法,迫使學生思考事物的關鍵點;由于采用了色彩及圖形,所以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大腦,因此,學生的記憶力可以倍增!

將所學的知識進行復習,是一次再學習的過程,復習課擔負著知識梳理、查漏補缺、拓展提高的重任;運用思維導圖可以幫助我們把前一階段所學知識已再現、整理、歸納等,抓住“核心和關鍵”,進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認識,并使之整合和系統化,達到靈活運用;同時培養學生分析、思考、整理等能力,提升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創設高效復習課教學生態。

三、思維導圖為載體在科學復習上的實踐

通過科學復習課的反復實踐,筆者探索出一種基于思維導圖為載體:知識回憶梳理 、 歸類辨析、釋疑解難、遷移創新、應用交流的教學模式。

(一)回憶已學知識,梳理結構和脈絡

要描述和理解科學知識,可以運用“樹枝型”思維導圖,樹狀思維導圖是思維導圖中最簡單的形式,“樹狀思維導圖”把所有的信息都組織在一個樹狀的結構圖上,每一個分支上寫著不同的關鍵詞或短語,而iMindMap中的樹狀思維導圖又充滿著色彩和圖像,能夠同時刺激人的兩個半腦,讓人思考、記憶、分析、觸發靈感的同時發揮潛能。

回憶是學生將過去學過的舊知識不斷提取而再現的過程,在構建上述思維導圖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先梳理課本目錄、回憶單元知識、要注意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主次關系。例如巖石的復習,采用樹型思維導圖,從主干到分支,知識脈絡一目了然。

(二)辨析不同概念,嘗試分類和提升

要對概念進行歸類和辨析,可以運用思維導圖構建知識網絡,“網絡型”思維導圖可以把跨度大、難點多的知識形成一個網絡,可以幫助我們辨析類似的概念建立更準確的認知。復習課其中最典型的一個特點是:一是“理”理即知識的歸納整理,進行知識的分類,開展類比和對比。

例如:在復習整理“電路探秘”這塊知識時,我們有電路、電壓、電流、電阻等概念,又有歐姆定律、串并聯電路特點,影響電阻因素等內容,學生非常容易混淆各種概念和規律。我們不妨可以用“網絡型”思維導圖進行歸類和比較,

通過上述思維導圖可以針對考點、抓住易錯點,提高學生的應對能力。

(三)建立知識聯系,突破重點和難點

要對單元的重點和難點知識進行剖析,加深對對單元骨干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破解知識迷宮,可以構建“迷宮型”思維導圖,它可以幫助我們從眾多知識內容中抓住主線,突出重點,攻破難點。從而使學生全面、準確地掌握教材內容,加深理解。

如:簡單機械的教學是初中科學一個重點和難點,它結合了杠桿,滑輪等知識,同時還涉及到杠桿平衡條件的應用等初中生難度較大的知識,由于杠桿與滑輪結合后的的計算靈活多變,與浮力、運動結合后更是復雜。是初三學生科學學習的一大障礙,筆者在復習中通過建立清晰的、操作性強的“迷宮型”思維導圖較好的突破了這一難點的。

通過思維導圖,既可以解決思維迷途,又可以理解簡單機械計算是“重判斷,輕計算”的特點。

(四)厘清解題思路,關注變通和創新

復習課的另一個特點是“達”,即知識的遷移訓練。復習不是簡單的重復,它最終目的在于培養和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知識的遷移訓練,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選擇有針對性、典型性、啟發性和系統性的問題,解題時可以建立相應的“拓展型”思維導圖來幫助分析,實現知識遷移和提升他們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例如觀察圖中煙囪冒出的煙和車上的小旗,關于甲、乙兩車相對于房子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乙兩車一定向左運動

B.甲、乙兩車一定向右運動

C.甲車可能運動,乙車向右運動

D.甲車可能靜止,乙車向左運動

上圖所示的思維過程就是利用思維導圖繪制的基本原理和構成要素,將整個思考問題的過程環環相扣、脈絡清晰地展示了出來,將一個具體問題拓展到一類問題的解決,提升到方法和能力。

(五)嘗試合作與交流,體驗成果與快樂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運用思維導圖提升復習課效果,不是最終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使學生自己能運用思維導圖開展學習,其乃至用于其他學科的學習、復習;并與小組合作有機結合,誘導學生自己嘗試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復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小組討論并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思考復習時,教師要及時指導點撥,更重要的要給他們展示和交流的舞臺。比如在壓強復習中不同小組的思維導圖如下:

選擇典型的開展討論和點評,既提升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更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四、反思

(一)思維導圖應用不是萬能的,允許百花齊放

思維導圖只是一種手段,不能完成全部的復習功能,在理論知識為主體復習時,能幫助我們更好的理清思路,更愉悅更有效地學習。但涉及動手活動、實驗、探究等需學生真實體驗。

不同的學生基礎不同,思維品質不同,相同的內容可以運用不同的思維導圖,甚至要允許有些學生可能用其他的思維模式,并給于恰當的鼓勵和表揚。

(二) 思維導圖學習不能一蹶而就,需要耐心呵護

除了復習,平時的課堂小結等也可以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來清晰表達,并將這種思維方式應用到生活的各個方面,慢慢養成習慣。實踐一年多來,筆者也把思維導圖用在各個方面,比如:做一個旅游計劃,一次會議記錄,做讀書筆記等,能真切體會到它的高效性,很多學生也有同樣的體驗。

(三)思維導圖不僅促進學生的發展,也有利于教師的提升。

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設計與傳統的相比更具可視化,有利于教師從整體上理解把握教學內容,提升教師的教學熱情,使整個教學過程的流程設計更有情趣、更科學、更高效。

總之,以思維導圖為主線的復習課模式,在科學復習課中的應用可以轉變傳統枯燥的復習模式,將使學生們從面對考試的情緒緊張的情緒中適當的解放出來,走向更為積極有效的學習生態之中。

【參考資料】

1.[英]托尼·巴贊:《思維導圖》 ?李斯譯,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3

2.齊 ?偉:《思維導圖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探討》

3.王道磊:《思維導圖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4.麥 ?曦:《落實新課程理念,推進復習教學研究》

猜你喜歡
復習課堂效率思維導圖
多元比較,有效開展第二輪生物復習
加強數學思想滲透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論高中生如何通過正確的預習、復習學好語文
對高三生物第一輪復習的建議
思維導圖在初中物理概念課教學中的應用
思維導圖軟件輔助初中數學教學的應用研究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策略與方法
巧用思維導圖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究
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