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反腐的有效形式
——電視問政

2020-11-28 10:43定光莉
科技傳播 2020年22期
關鍵詞:問政官員

定光莉

電視問政是最先由湖北武漢電視臺推出,后在全國形成推廣模式的一檔節目,其形式是政府各部門“一把手”或負責人集體上電視,與普通群眾面對面,直播作答市民對市政問題的提問。

1 電視問政發揮了傳統媒體的傳播優勢,夯實防腐拒變的思想道德防線,營造風清氣正的廉政環境

電視問政節目把新時代的黨和國家發展口號作為節目主題標出,以醒目的方式將電視問政的目的向觀眾們呈現出來。比如,湖北省武漢市2019年下半年電視問政的標語是“不忘初心擔使命,正風除弊促發展”,既呼應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黨的主題教育,又凸顯了營造風清氣正、革除體制機制弊端的的政務環境的問政宗旨,回應了十九大報告要求“把黨內監督同國家機關監督、民主監督、司法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貫通起來,增強監督合力”。

在建設全媒體和融媒體時代,各媒體形式應該結合自身特點發揮自身優勢,全方位、多角度發揮反腐功能,為黨和政府的廉政建設和意識形態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習近平同志指出:“宣傳思想工作要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使主流媒體具有強大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形成網上網下同心圓,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盵1]信息化社會,媒體種類繁多,信息傳播和信息接收魚龍混雜、難辨真假,電視傳播作為傳統媒體形式,受眾廣、影響大、群眾接觸密切,電視問政由主流媒體電視臺主辦,既傳遞了政府反腐治庸的決心,又以老百姓為主場,增強了群眾與腐敗作斗爭的信心。電視問政本著“問題客觀、形式公正、報道真實、直面問題、推動工作、衡量效能”的原則,是媒體作考官、百姓作評判、官員作考生的一場政務問責。

2 電視問政有利于權責透明化和政務公開化

電視問政中,回應的時間限制要求作答人直面問題給出明確答復,不許繞彎子,這就要求官員對自己負責的工作有準確的定位和清晰的認識,否則不可能給出清楚明白的回答。如果官員的回答不清晰清楚、有盲區盲點,必定會令聽眾懷疑相應的工作是否光明正大,是否名正言順,是否在陽光下進行,是否有明確的責任人,是否有具體準確的實施步驟。而且,不同政府部門同時出席,官員之間也是面對面,避免了官員直接互相“踢皮球”或推諉責任。電視問政撕開了政府官員和政府的神秘面紗,給予了官員和老百姓互相對話的機會,拉近了官員和老百姓之間的距離,使官員了解老百姓的需求和對官員的評判標準,使老百姓了解官員的執政理念和執政方式。電視問政可問作風、問執法、問服務、問管理、問環境,涉及政務的方方面面,曝光了諸多為官不正、為官不廉、為官不作為、為官錯作為、為官假作為的問題。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怪事、難事、要緊事、麻煩事、身邊事,可以用提問、紀錄短片、延時報道、聯合申請、巡查員暗訪等方式在電視問政上提出和反映:為什么企業申報創新成果再轉化項目輾轉多個部門多趟未能解決?為什么商家入駐多年,合同約定的門前的道路還未開工?為什么網上申報營業執照,材料反復被要求修改,歷時幾個月才辦成?……電視問政可越過基層辦事程序,直接向主管部門或統籌部門發問,是百姓越過行政程序直接與官員對話的有效方式。

3 電視問政是打擊腐敗、及時補救的有力措施

其曝光出的重大問題能夠揪出有違背國家和人民利益的主觀故意或重大過失的、違反黨紀國法的政府官員,令其受到黨紀政紀處分、組織處理、法律追責,有利于凈化國家干部隊伍和行政人員隊伍,清除掉一部分“毒瘤”和“蛀蟲”。電視問政暴露曝光了一批“官場病”:得過且過,工作推進不力,創新能力不強,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業績平庸,謀人不謀事,紀律渙散,貪圖享受……在電視問政中,迫于多方壓力的各級政府和各級機關領導和責任人對行政中不對、不足、不好的地方常常立即作出整改承諾,各方意見的匯集有利于革除體制機制弊端和缺陷,把政府下一步的工作計劃拉回到正確方向和軌道上來,講求效率、辦好實事。政府官員在傾聽人民呼聲、接受人民監督時進行自我反省、自我批評、自我教育,加強自身道德修養和職業素養,在受監督、受約束、被問責的環境中練就過硬的作風。各級領導干部和廣大黨員在此過程中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行動,增強政治免疫力。同時,依據暴露的問題和收集的專家、群眾等的建設性意見,電視問政不光是當事人而且是全體市民獲取信息和線索的渠道,也是法律法規的宣傳通道,促進了政府建章立制,及時掌握基層動態和群眾反映,從百姓關心的問題入手,對原來沒有涉及到的方面查漏補缺,對原來不完善的地方加以調整完善、精準施政,推進了社會治理的制度建設,形成了“檢查監督”“媒體監督”和“輿論監督”的合力。

4 電視問政是一種短時間高回報的責任倒逼機制,施予被問政者壓力

電視問政迅速、高效地把某個官員推到聚光燈下,讓現場和電視機前的諸多觀眾立馬可以清晰直觀地認識某位官員,從外貌形象和現場表現記住這個官員。如果某個官員表現不好,作答不順暢、不靠譜,說空話套話,都會給廣大觀眾留下該官員不稱職、不負責、重“面子”輕“里子”的印象,而這種印象成為一種既成事實,可能導致時過境遷后這位官員仍然受到負面影響。官員從自身的仕途考慮,也會認真嚴肅對待電視問政節目,而電視問政的“好表現”的基礎是平時的以身作則、勤政廉政、按黨紀國法辦事、為人民辦事,以此時刻提醒自己在平時的工作馬虎不得。有些被問政者為了在電視問政后及時“糾錯”,節目結束后立即召開會議,立即奔赴問題現場等等,能在最短時間內止損和補救。電視問政從事實出發,一個問題可能涉及多個部門,需要多位官員同時回應或“交待”,綜合性強,涉及面寬,一個官員一個部門的工作出現了問題,可能牽扯出一批,尤其是面對“插花”地帶,可將負責官員和部門全都帶出,共同經受質疑和問責,跳出“插花地帶三不管”“三個和尚沒水吃”的怪圈,很明顯地反映出基層沒有落實到位、部門效率低、上層統籌不夠等問題,影響所有人對官員和政府機關的行政能力的評判??紤]到這一點,官員不僅會警醒對自身負責,也會要求他人做好本職工作,有利于各官員各部門之間相互監督。反之,如果電視問政中官員的作答能反映出其勤政為民、兩袖清風,這種先進和正氣會迅速廣泛傳播,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官員直面問題,從市民安全感和政法隊伍執法群眾滿意度等方面思考長效機制,則能夠顯出官員的治理誠意,也能夠贏得群眾和媒體的點贊和支持。

5 電視問政發揮了治庸問責、反腐倡廉的宣傳教育作用

盡管節目所限,被問政的只是地方少數官員,但許多不在臺上的官員也在收看節目時設想“倘若是我在臺上會如何作答?” “倘若我面臨同樣的問題,該如何作答?”“下次輪到我上臺時,我是否做好了充分準備?”尤其是作為領導的官員,應此情景會設想“這是我所管轄的區域嗎?”“這是我所管轄或統籌的事務嗎?”“這是我有責任的事宜嗎?”同時,收看節目的普通民眾會辨別和思考:“該項工作有無誤區或盲區?”“有多少細節尚未披露,有多少原有尚未說清,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該項行動中是否存在徇私舞弊、特權行為、官商勾結、權錢交易、貪贓枉法的可能?”……電視問政以現任官員、當下政務為最鮮活、最生動、最接地氣的正例或反例,以小見大,培養了官員干部的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在社會范圍內提倡政府科學行政,廉潔行政,改進工作,增進團結,樹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和公務員形象,營造政府和官員的社會公信力,發揚“干事創業敢擔當”的精神勁,打擊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糾正基層作風,使電視這一主流媒體發揮其風向標作用:“媒體的正面引導不能以生硬的單向傳播為主,而應更加注重在溝通對話中實現理性引導,優化輿論監督模式,對實現廉政輿論控制與引導的同步具有重要意義?!盵2]

6 電視問政落實了普通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

電視問政營造了一個執政過程百姓知曉、執政效率百姓評說、執政結果百姓監督的氛圍,反映出人民群眾答應不答應、滿意不滿意,有利于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將防范輿情風險和強化輿論監督能力。通過“百姓參與、百姓評說、百姓監督、百姓打分”的方式,讓政府部門進一步擺正服務心態,理順監管職能,落實服務承諾,亮出權責清單,公開行政細節,建立一套“民有所呼、我必有應,企有所呼、我必有為”的回應機制。這樣以來,能夠當好市民心理的“解壓閥”和社會輿情的“降溫器”,對社會情緒起到了釋放、疏通、排解、引導的作用。電視問政鼓勵、鼓舞了那些熱心公益、關注民生的媒體和廣大市民行使社會監督、督促政府行為,參與公共事務。電視問政聚焦的最多的事務是民生領域,能深入到百姓的生活的細枝末節,劃出群眾利益兜底紅線,使觀眾有代入感和參與感,體會到人民主體的地位?!半娨晢栒谀繋椭玫亓私饷褚?,架好與群眾溝通互動的連心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讓權力在聚光燈下運行,將群眾滿意作為工作的落腳點和根本目標?!盵3]

7 電視問政短時間、高成效地增強政府官員的責任意識、群眾意識和服務意識

電視問政有利于政府官員擺正自己的身份和心態,同時有助于形成官員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的長效機制。面對場上場下以及電視機前的觀眾,政府官員意識到“我的政績和言行是受到群眾監督和評價的,會經受民眾的‘考問’‘驗收’和‘打分’”。官員的自我反省、自我批評和自我糾責,群眾對官員的質詢和問責,使得官員對自己的評價標準由自身轉為群眾,群眾往往從小事著眼,從事實說話,從民生出發,避免官員宏大敘事、紙上談兵、迂回應對,這些都促使官員直面問題,對不當之處從態度上致歉和從行動上整改,以整改推動作風建設,勤于視察和督促下屬部門和人員的工作。電視問政披露了許多不被官員所知曉所熟悉的現象和事件,勉勵官員到一線到現場實地考察,了解工作是否落實到位。官員要走群眾路線,傾聽群眾的心聲、接受群眾的批評指正,還應該真正放下身段,避免喊口號、裝樣子、互推諉,應深入基層,深入人民群眾中間。

8 專家點評環節為電視問政提供了啟發

電視問政既有老百姓的“陳情”,也有專家的“說理”,兼顧社會長短期公共話題和突出問題,運用多元公共話語,是一個理性互動平臺。專家點評能夠以小見大、由表及里、由個別到一般,區別于問題反映者和政府官員,主動針砭時弊和權威表達。借助專家在某一政治政務領域的深厚的知識和深刻的見解,既能通過解釋和點評讓老百姓聽懂“官話”,讓官員把握“民心”,使得問政更暢通;又能夠站在既不迎合官員也不偏袒民眾的公正立場上分析問題,還能引入其他地方相關的治理經驗作為參照,幫助官員和老百姓跳出局部觀全局,透過現象看本質,為官員的為政戰略和行政行為打分,把握一地地方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水平和實效,促進了良政善治。專家點評環節將具體事例、社會呼聲、政府責任和公道法治串聯融合起來,形成寬領域、多角度、延覆蓋的完整敘事,給聽眾予啟發,既有正能量,又能帶流量。

電視問政作為媒體反腐的有效形式,應該長期開辦下去,繼續守正創新,發揚其“說真話、辦實事、解難題”的作用。在發揮反腐作用的同時,電視問政還能一系列連鎖反應:給予百姓生活方便,打造服務設施配套的營商環境,提高審批等一系列政務服務的效率和水平,優化行政資源的配置和利用率,不同地區在電視問政的比較中暴露問題,打破地方保護主義,等等。電視問政從問題入手,由具體問題的整改上升到行政部門依法行政、實現由應付到重視的行政心理轉變,在改革中端正服務意識和公仆意識,堅守價值邊界,完善從基層到地方的治理體系和治理水平。

想要把這個節目辦好,制作團隊還應該貼近市民生活,主動挖掘素材和問題,拓寬內容邊界,優化工作流程,保證執行透明度,增強自身權威性和普及面,提高收視率和受眾的認可度,引發社會風氣的同頻共振和激濁揚清,才能發揮長效監督功能,成為長期熱門節目。

猜你喜歡
問政官員
“視察+問政”雙擊民生實事項目
做好人大代表問政需要三個條件
網絡問政節目應為公眾所期盼
官員在線
官員在線
官員在線
官員在線
官員在線
『廣場問政』應『去戲劇化』
人大代表電視問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