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動畫電影中的不自覺欲望主人公

2020-11-28 10:43袁曉瀅
科技傳播 2020年22期
關鍵詞:拉爾夫獎牌動畫電影

袁曉瀅

1 不自覺欲望與動畫電影

1.1 何謂“不自覺欲望”

在《故事》一書中,作者羅伯特·麥基首次提出“自覺欲望”與“不自覺欲望”這一概念:電影中的主人公可以是單一主人公,或者動機、行為和結果都是共通的復合主人公,以及不同欲望、各謀其利、各承其害多重主人公。當然,主人公也不一定是人,可以是動物。主人公甚至可以在故事的中途換掉。但是,所有的主人公都有標志性特點,而其中的第一個特點便是意志力。

1)主人公是一個具有意志力的人物。

2)主人公必須具有自覺的欲望——主人公的意志驅動一個已知的欲望、具有一個需要或目標,一個欲望對象,而且他知道。

3)主人公還可以有一個自相矛盾的不自覺欲望——最令人難忘、最令人癡迷的人物往往不僅只有一個自覺的欲望,還會有一個不自覺的欲望。一個多層面的主人公的自覺欲望和不自覺欲望時相互矛盾的。

這是“不自覺欲望”一詞的出處,“不自覺欲望”與“自覺欲望”所對立,即顧名思義,就是不在自我覺悟的前提下的一種欲望。即被動接受和不自覺中的一種欲望。在不知不覺中涌出。也可能會在模棱兩可的情況下??偠灾?,不自覺欲望就是難以察覺的欲望。

1.2 不自覺欲望人物

不自覺欲望人物,即“不自覺欲望”在人物身上的體現。根據麥基在《故事》里的觀點,主人公分為兩種類型。1)自覺欲望人物:單一擁有自覺欲望。2)不自覺欲望人物:既有“自覺欲望”,同時也擁有“不自覺欲望”。這就說明,不自覺欲望人物比自覺欲望人物要復雜得多。那么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不自覺欲望人物與自覺欲望人物的身上同時都擁有“自覺欲望”。經過筆者對大量動畫電影中主角的人物歸納整理,不自覺欲望人物的“自覺欲望”往往比自覺欲望人物在前期的表達還要強烈得多,所以“自覺欲望”的強烈與否并不是判斷的標準。

經過筆者根據歸納整理,得出的不自覺欲望角色的特點以及判斷標準如下:

1)不自覺欲望人物前期目標極其明確,“不自覺欲望”是由一段一段“自覺欲望”的變化組成的。

2)將影片情節對應在劇作的故事卡片中,位于第二幕遞進段落中的“靈魂的暗夜”之后角色的行為是一個重要的判斷標準:角色是否堅持繼續選擇自己的目標,即考驗角色的價值選擇,主人公會對價值取向進行搖擺,“兩難選其一”,是對主題真正的考驗。主人公完成最初的目標,達到了利己的目的,卻發現內心空虛,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最終放棄自己錯誤執著的目標,這就是“不自覺欲望”在影片最高潮階段在人物身上的強烈體現。

3)判斷不自覺欲望人物最明顯的標志:主人公由一開始明顯的利己思維到“利他”想法的轉變。

綜上所述,結合以上三點,我們可以較為輕松的判斷出影片的主角是自覺欲望人物還是不自覺欲望人物。在所有的影視作品中主角無非分為這兩種,了解了主角的性格分類后有助于我們更好的理解人物與主題。

1.3 主人公類型的轉變

通過對近些年動畫電影的觀察我們可以發現,動畫電影中主人公們在悄悄發生著改變。

1.3.1 第一階段

以迪士尼為代表,迪士尼早期的作品,主角們個個都是“英雄出少年”,都是擁有強烈欲望的自覺主人公。目標清晰且正確,腳步堅定,將自己的遠大理想一條路走到底,最終打敗壞人,實現理想。如白雪公主、小飛象、辛巴、小美人魚、花木蘭等等。例如:小美人魚的目標是尋找真愛,辛巴的目標是成為獅子王,木蘭的目標是替父從軍,保家衛國。主角們天生就有與生俱來的優越條件,從容的凌駕于普通人之上,自帶光環。就算能力有所欠缺,身邊也一定會有一個忠心耿耿的朋友保護著他們,幫助他們實現夢想打敗反派。這些動畫角色也像古典文化中的“藝術品”們一樣,完美無缺,雖然漂亮但卻有著距離感。而這種千篇一律的主角模式與遠遠的距離感讓觀眾漸漸厭倦、難以帶入,這種高高在上的生活讓觀眾沒有辦法很好的感同身受,電影中“移情”的功能正在逐漸喪失,觀眾們渴望新鮮感來刺激他們的視聽體驗。

1.3.2 第二階段

首先得到改變的是影片美術風格與人物形象,視覺上的內容先行一步。皮克斯公司在1995年率先推出了全球首部三維動畫大片——《玩具總動員》,獲得了熱烈的反響。

同時角色還有一個明顯的變化標志:主角開始走下神壇?!锻婢呖倓訂T》中,各種玩具的自戀、嫉妒、競爭、合作,同現代人的生活相似,頗具切膚之痛。而《超人總動員》電影中,恢復日常生活的超人每每開著破舊的車流走于擁堵的公路上,蝸居在窄小的隔間辦公,忍受著上司的肆意斥責,都使觀眾心有戚戚。此類角色塑造模式中,主人公不再是英雄,即便對于超人也不例外;小丑跟班也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朋友也會有分歧,甚至面臨著決裂的風險。當人們在欣賞各個角色時,也許正是在欣賞自己,使人們看到了更多、更為廣闊的世界。

隨后夢工廠也推出了一系列飽受好評的動畫電影。夢工廠動畫的主角都有些反傳統的意味,但也是僅僅局限于外形方面。但無論是此時的皮克斯還是夢工廠,角色還未從自覺欲望主人公的類型中跳脫。超人也好,熊貓阿寶也好,雖然都有一定的創新之處,但是從劇作及人物本身出發,本質上還是目標正確,勇往直前、自覺欲望明顯的“五好青年”。

1.3.3 第三階段

直到電影《飛屋環游記》的大熱,不自覺欲望主人公才登上聚光燈的舞臺,被觀眾們所熟知,喜愛?!讹w屋環游記》橫掃了當年包括金球獎、安妮獎、奧斯卡金像獎在內的無數動畫電影提名及獎項,并以7.31億美元的全球超高票房至今仍然排在動畫電影榜的前列。這樣一部口碑票房雙豐收的黑馬,主角卻是一個脾氣暴躁、性格古板、甚至有些孤僻自閉的小老頭。他在失去愛人后也失去了對生活的希望和幻想,唯一的愿望就是完成老伴生前的愿望,帶著他們的房子去到大瀑布。但是在他不得已的前提下,他的世界闖入了硬要幫助他的頑皮的小胖子,兩人在一路相處的過程中,老頭堅冰一般的心漸漸被融化。但老頭仍然還是一個自私的人,利己的心態沒有改變。矛盾終于在“靈魂的暗夜”階段爆發,在兩難選其一,對主題真正的考驗時,他選擇了自己的房子,而放棄去救大鳥。等真正到達瀑布后,他才發現,這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將代表過去的照片扔掉之后,他毅然決然地踏上了拯救大鳥與小男孩的路,完成了屬于不自覺欲望主人公的精彩轉變。

在隨后的動畫電影中,不自覺欲望主人公的身影越來越頻繁的登上熒幕。從《冰雪奇緣》《海洋奇緣》《無敵破壞王》《大圣歸來》……每一部高票房高口碑的動畫電影中都有不自覺欲望主人公的身影。

2 成功動畫電影案例分析

2.1 《無敵破壞王》中的壞蛋拉爾夫

《無敵破壞王》是迪士尼公司在并購盧卡斯影業后上映的第一部電影,影片2012年一經上映就登頂北美票房,取得不俗的成績。影片無敵破壞王這一“壞人”的大救贖行動打動了觀眾,成為全球屏幕的主角。影片講述了一個所謂的“壞人”追逐夢想的歷程。破壞王拉爾夫厭倦一直在游戲世界里做反派,于是他決心離開自己的游戲去闖蕩別的電玩世界,旅途中他誤闖多個截然不同的游戲世界,遇到嚴酷的士兵隊長、刀子嘴豆腐心的倔強小女孩云妮,展開一段精彩的反派逆襲。故事圍繞“天生壞蛋并不是一無是處”的主題展開,讓觀眾在“壞人”的一次心血來潮的思索人生中開始所謂角色重塑自我的心靈之旅。從某種角度而言,這是一部關于個人的自身審視、認同和換位思考的勵志電影。

2.2 拉爾夫不自覺欲望的塑造

本片主角的設置處處顯示著反傳統的特點,大壞蛋拉爾夫,也是一個典型的不自覺欲望主人公。拉爾夫在游戲里的角色就是專門搞破壞的大壞蛋,長相兇狠,但其實拉爾夫本身一點也不壞,并且渴望變成好人。破壞王的角色讓他很難在游戲結束后獲得游戲世界同伴的認可和尊重,因此每天工作完的拉爾夫只能遠遠地睡在垃圾場。拉爾夫將這一切的原因歸結為他沒有一塊獎牌,所以無法獲得尊重。因此在影片的一開始拉爾夫就擁有一個無比強烈的自覺欲望——獲得一枚獎牌。

為了獲得獎牌,拉爾夫闖入了其他游戲中,無心中毀壞了游戲秩序,拿到了一枚不屬于他的獎牌,但為未來的災禍埋下了隱患。好不容易到手的獎牌也被奪走,拉爾夫不肯善罷甘休,為了拿回獎牌,他與云妮達成協議,他幫云妮贏得比賽,云妮將獎牌還給他,此時拉爾夫“利己”的心態非常明顯,目標只有一個——獎牌。

在與云妮相處的過程中,故事情節來到中點前的情感高峰,絕望的拉爾夫認為自己沒辦法拿回獎牌了,女主則對獎牌不以為然認為沒有什么大不了。拉爾夫非常生氣,說出了自己的身世背景,并說出了自己執著于獎牌的理由。女主也向拉爾夫吐露了自己悲慘的背景和心聲,故障人物不能離開自己的游戲。接下來反派開始行動,矛盾升級。國王用獎牌誘惑拉爾夫同時欺騙他,導致拉爾夫與云妮的情感破裂。當拉爾夫終于拿到自己夢寐以求的獎牌想證明自己時,卻發現原來的游戲即將解散,大家都將無家可歸。

此時來到“靈魂的暗夜”,拉爾夫握著云妮送給自己的項鏈,拉爾夫發現這一切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最終放棄錯誤執著的目標,救出云妮,同伙伴一起拯救世界,甚至不惜犧牲自己。從而完成了從“利己”到“利他”的徹底轉變。

觀眾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了屬于人物本身的跌宕起伏,代入感強烈,不自覺欲望主人公的色彩濃烈。拉爾夫這個“大壞蛋”形象也深入人心,他身上矛盾、糾結又具有戲劇性沖突的特點被塑造的淋漓盡致。

3 不自覺欲望主人公興起的背景分析

3.1 社會背景決定新價值觀

作品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可以算作是時代的縮影,電影作品同樣也是。觀眾在不斷變化的同時,觀眾的審美與品位也在不斷地變化著。最早一批的動畫電影觀眾對公主王子的童話模式,英雄主義偏愛有加,但隨著“70后”“80后”的成熟,“90后”長大了,并成為了動畫電影票房的主力軍。

新生代以新生活方式、新行為習慣、新青年文化等作為載體,從日常生活層面表現出新現象、新事物、新文化,形成了新價值觀?!?0后”新價值觀的形成,是中國社會結構內部深刻變化的必然結果和現實反映。從“90后”成長發展的社會結構特征看,20世紀90年代到本世紀初,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全新發展階段,由此決定了“90后”時代屬性的獨特性?!?0后”經歷了全球經濟格局的巨大變遷,具有處在經濟全球化進程快速推進、新科技和新媒體成為生活必備要素、素質教育和高等教育大眾化、工業化和城市化加速進程中流動頻繁等代際特性。新價值觀具體表現為以下特征。

1)后物質主義價值觀及其引發的一系列價值目標、價值內涵與價值準則的革新?!白晕冶憩F”“主體意識”或“自主意識”,是“90后”最凸顯的群體特征,也是“90后”最本質的群體特征。

2)抗爭性與偏離性的統一。一定程度上的抗爭性、抵抗性和斗爭性,這是保持新生代、新價值觀對于社會發揮革新意義和創新作用的必然要求

3.2 新價值觀在電影中的體現

以上兩點特征體現在動畫電影上,表現為觀眾對于電影的“移情”的作用,觀眾渴望能從主角身上找到共鳴。不自覺欲望人物身上反傳統的明顯氣質,首先能吸引住觀眾的眼球。隨著故事劇情的推動發展,人物形象不斷豐富,不自覺欲望主人公開始慢慢覺醒自我意識。他們也會像普通人一樣犯錯,但他們會不斷的成長,把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自覺欲望主人公身上的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正是“90后”觀眾最本質的群特征,他們能夠在主角身上找到自己。所以不自覺欲望主人公才會越來越受到創作者的青睞,這也是觀眾心理投射在電影中的重要體現。

4 結語

塑造成功的動畫角色并不僅僅是外形的設計,更是人物內在的不斷豐富,讓觀眾能為這個“虛擬明星”所牽動,引起共鳴。研究觀眾心理對于我們塑造角色也有著很大的幫助。不自覺欲望主人公在當下的動畫電影中更能吸引觀眾,引起共鳴,更符合當代觀眾的心理,在未來的創作中有更大的運用空間。

猜你喜歡
拉爾夫獎牌動畫電影
獎牌
手工獎牌
首枚獎牌!
動畫電影大導演養成記
動畫電影
沒有一位觀眾曾看過這樣的動畫電影!
跟著拉爾夫闖世界
一枚特殊的獎牌
我想拍一部動畫電影
一個承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