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末營制改革中的軍銜制度

2020-11-29 01:25
軍事歷史 2020年6期
關鍵詞:新軍軍銜軍校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清王朝的統治在“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形勢下,不斷謀求革新自強。在此歷史轉折中,清軍的改革也經歷著從“師夷長技”到“器物”與“制度”并重的轉變,引入西方軍銜制度,即是營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

一、清末營制改革的基本情況

清末營制改革突出表現在新軍的產生、發展和確立上。新軍是指清王朝在甲午戰爭以后仿照西方軍制編練的近代化陸軍,它是相對于原先的八旗、綠營、勇營等舊軍而言的。從1894年清政府開始編練新軍到1911年辛亥革命為止的17年間,新軍的發展走過了創練、倡練、普練三個時期,與此同時,清末的營制改革也經歷了萌芽發展、不斷深化的過程。

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清軍原有營制的腐敗和軍制的落后暴露無遺,同時給了洋務運動以極大的沖擊,使洋務派進一步懂得,西方強大的軍事力量不僅在于軍事技術,而且在于軍制本身。于是開始改革軍制,編練新軍,清代的軍制變革進入了新軍階段。

營制改革主要是指改革軍事上的各種制度,包括軍隊的體制編制、軍官服役制度、兵役制度、教育訓練、裝備保障、后勤供給、軍令紀律等方面。而軍銜制度是營制改革中軍官服役制度的核心內容,它規范了軍官這支領率隊伍的服役時間、晉升周期、職業發展和待遇保障等等??傮w來看,包括軍銜制度在內的清末營制改革各項制度的創立變化是全面而深刻的,在改變軍隊面貌、提升戰斗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清末營制改革的基本特點是“中西兼用”,新軍軍制采用了資本主義時代軍隊的編制、結構,同時在許多方面又保留著一些傳統軍制的做法。傳統的綠營、勇營的編制采用五五制,各種兵器實行混合編組,沒有工程兵、輜重兵等輔助作戰部隊,它是冷兵器時代演陣作戰的產物,無法適應現代戰爭的要求。清末新軍采納了近代歐洲資本主義國家軍隊的組織結構,包括步兵、騎兵、炮兵、工程兵,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能適應現代化戰爭的需要,進行獨立作戰的多兵種合同作戰單位。這對于發揮武器威力,提高軍隊戰斗力有著重大作用。同時,清末新軍在編制上也保留了一些舊軍制的殘余:編設長夫2300 多名,官弁兵勇平均3.5 人有長夫1 名。長夫制是勇營軍制所獨有的,長夫不參加作戰,是勤雜人員。大量長夫的存在,造成了軍隊的臃腫,機動性差,不符合現代化戰爭的要求。另外,新軍中護勇達660 多名,占兵額的1/12,與當時參照的德國軍制大不相同。護勇不是一線作戰人員,對軍隊戰斗力的形成和提高幾無益處。徒增軍費、講究排場、虛飭觀瞻,這是舊軍隊陋習的沿襲。

清末營制改革對中國軍事現代化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新軍結束了中國傳統的封建軍制,為中國的軍事現代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礎,促進了近代中國軍事力量的發展,增強了中國的軍事實力和軍隊戰斗力。新軍軍制對民國以來的軍制有著深遠的影響,北洋軍閥時期的“陸軍編制大都沿習清制”①文公直:《最近三十年中國軍事史》,臺灣: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61 頁。,1 個步兵師包括2 個步兵旅,4 個步兵團,騎兵、炮兵各1 個團,工程兵和輜重兵各1 個營。中華民國成立后,鑒于“前清所用鎮、協、標等字樣純系采用綠營名目,不便沿用,……故改為師、旅、團、連等以正名目”②《陸軍法規·軍銜、官等》。,為陸軍單位制定的新名稱,成為迄今為止軍隊的標準用語。國民黨統治時期,雖然軍隊編制幾經改定,但是都沒有脫開新軍編制的影子,軍隊編制的主體結構仍然保持著新軍編制的面貌。③參見文公直:《最近三十年中國軍事史》第5 章。

二、清末營制改革引入西歐軍銜制度的歷史動因

西歐式軍銜制度之所以能夠在中國“安家落戶”,固然是由于帝國主義的入侵,西方先進科學和現代軍制的影響,但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中國軍隊發展變革的需要。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后,清朝雖然在軍事制度上開始接受了西方的影響,但是“西化”僅限于武器裝備和制式教練等方面,在軍制的許多方面新舊參雜,顯得很不協調。同時武器裝備也極不統一,一支部隊中既有洋槍洋炮,又有長矛大刀。洋槍洋炮,各省督撫都可以派員到通商口岸向外商洽購,所以種類五花八門,什么型號的都有;即便是各省兵工廠所造,也都有不同的帝國主義背景,規格也不盡一致。有人統計,當時中國所用的來福槍就有14 個不同的種類。加上上層統治者政治腐敗,軍隊內部派系矛盾,爭權奪勢,中下級軍官則借吃空額,大飽私囊,兵員缺額嚴重,“會督撫閱操,則雇市上游手乞兒以充數”,“大小操時,則列陣徒走,既畢散伍”。清朝大員也不得不承認,新軍經過一番洋式編練之后,結果是“武備愈弛,疲弱冗柔”,“成軍數年,而經練之熟手十無二三,無異于新集之師,幾類烏合之眾,一旦有警,倉猝出征,兵刃未交,望風先靡,獸駭鳥散,不可收拾”。④《清朝續文獻通考·兵二》。

清末營制改革是洋務運動的繼續,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和鎮壓太平天國革命的過程中,洋務派有感于西洋炮艦的威力,開始購買洋槍洋炮裝備清軍,隨后又創辦軍事企業來生產現代武器,甲午戰爭和義和團運動的失敗,使洋務派進一步看到,西方的強大不僅在于軍事技術,更重要的是制度本身,于是又轉而學習西方的軍事制度。從技術到制度,這是洋務派對西方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發展,也是洋務運動發展的兩個階段,這是一個合乎邏輯的認識和發展過程。

從清軍建設的內在動力和要求來看,引入西歐軍銜制度主要有以下四個原因:

一是需要通過軍銜制度的實行,來改變“重文輕武”的流弊,提高軍隊的社會地位。當時,文官可以任將帥,統兵征戰,而提督、總兵等武官雖是一、二品大員,但社會地位竟不能與六、七品的翰林相比。1904年,練兵處、兵部在上呈的奏折中就哀嘆:“雖提鎮崇階,已非復如昔日之可貴,至于千把末秩,則更視為無足重輕之官,稍有志節者,咸鄙薄而不屑就?!雹荨豆饩w政要·另定新軍官制事宜》卷30。當時,一些大臣就一針見血地指出:“非尚武不足圖存。則講求保國之方,不能仍狃于右文之習?!雹蕖盾娭J處遵擬陸軍人員補官暫行章程折》,宣統元年十月十七日《政治官報》。怎么改變這種局面呢?出洋考察的大臣們向朝廷獻策云:“方今東西洋各國,風氣右武,人皆以從軍為樂,以武職為榮,雖居下士,視若清班,以故民氣日強,國勢稱盛?!雹佟豆饩w政要·另定新軍官制事宜》卷30。為什么東西洋各國可以做到這一點呢?他們認為實行軍銜制度是一個重要的保障。所以,這些大臣們提出:“欲興軍政,須有以振起士心;欲振士心,莫先于注重武職?!雹凇豆饩w政要·另定新軍官制事宜》卷30。而注重武職靠原來老一套的人事制度是無濟于事的,必須“別立名稱,以更易之”。他們認為,改用軍銜制度,“能使耳目為之一新,志氣為之一振”,“使人人自奮于功名”,“榮途俾知共奮”“足以作新士氣,振勵戎行”“其機甚微,其效甚著”。③《光緒政要·另定新軍官制事宜》卷30。

二是需要通過軍銜制度的實行,來改變官職與官銜之間嚴重失調的混亂狀況。清朝晚期政治腐敗,導致武職官制十分混亂,在職務和級別的秩序上完全亂了套。亂到什么程度呢?1905年,練兵處和兵部在呈報的《陸軍人員任職等級暨補官體制摘要章程》說:“自軍興以來,保舉冗濫,或以記名提鎮,降充末并,或以候補千把,驟膺統將。官職既太懸殊,名器不無淆雜?!薄疤徭偂毕抵柑岫胶徒y率“鎮”(師)的將領總兵,這是綠營官秩中的第一和第二等官銜,相當現在的上將、中將;“千把”系指千總和把總,這是綠營官秩中的最末兩等官銜,相當于現在的中尉、少尉。這份文件揭露的事實說明,當時有的人官銜相當于上將、中將,干的卻是低級差事,而有的人官銜相當于中尉、少尉,但擔任的卻是“統”字號的職務,即“統制”(師長)、“統領”(旅長)、“統帶”(團長)等。自古以來,什么官職配什么官銜,都有一定的規矩,這種規矩現代稱為“編制軍銜”。職和銜如果相差過于懸殊,就會使“名器淆雜”,即名分和實際職能不相稱,出現職級失調現象,這是官制上的一種混亂。借助軍銜制的實行,來調整混亂的職銜關系,應該說是一個頗有見識的措施。既然是欲借實行軍銜制之機,調整職與級的關系,那么自然就特別強調職與銜的一致性。在實行軍銜制度之初,嚴格規定要“以官配職,俾無參差”,“軍官自正都統以下九級,各任其職;以類相從”④《光緒政要·奏定新軍官制事宜》卷30。。就是說,授銜以后,自上將以下軍官,必須按軍銜來配備職務,不得高配,也不能低就,要把職與銜完全一致起來,做到整齊劃一的理想格局。

三是現代裝備技術的出現,要求有相應的制度來保證提高官兵的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清末編練新軍,引進了大量的西方線膛槍、過山炮等先進武器裝備,不僅有了海軍,而且陸軍兵種也得到進一步細化(步、馬、炮、工、輜重等)。裝備的改進,技術的發展,專業兵員的增多,以及戰術和作戰方式的變化,使得作戰指揮、通信聯絡等更為復雜。為了掌握使用和管理維護好這些花費巨資購進的裝備,為了適應軍隊建設和作戰、訓練的新需要,提高官兵的文化知識與專業技術水平刻不容緩。這一點清朝的一些大臣們看得十分清楚,他們在1904年呈給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的《陸軍營制餉章》中說:“從前將不必知學,奮勇敢斗便可立功,今則戰法日新,平時教導,臨時指揮,鹵莽者必不能任。從前兵不必久練,袒臂持矛便可赴敵,今則軍裝繁重,身所負荷,手所運用,生疏者必不能勝?!雹荨蹲喽戃姞I制餉章》。在“補官制略”中規定,“此后創練新軍,所有軍中委用人員,應先盡曾習武備暨帶新軍者選擇委用”,“概不得在學堂、新軍以外隨意任用”。在“募兵制略”中,嚴格規定了募兵的年齡、身體、出身、品行等條件,“來歷必須土著”,“游民潰勇”一概不要。據美國學者拉爾夫·爾·鮑威爾考證,張之洞自強軍中的士兵,“許多人都有文化”,而“有文化的人應募,就會提高軍隊的社會地位”⑥[美]拉爾夫·爾·鮑威爾:《1895—1912年中國軍事力量的興起》,陳澤憲、陳霞飛譯,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第38 頁。。清政府在“入伍制略”中提出,要效法“各國頭目兵丁,向分等級,按其才品優劣,操作勤惰,隨時升降,藉以勸懲”的做法。他們還普遍設立了陸軍小學堂,并設立若干所陸軍中學堂、大學堂及軍官學堂,嚴格規定了入學條件。⑦《清朝續文獻通考·學校十七》。以上這些規定,對提高官兵素質無疑是一項有效的措施。但是,在當時整個軍政制度極度腐朽的情況下,很難得到有效的貫徹。怎么辦呢?他們就采取釜底抽薪的辦法,即以實行軍銜制度為契機,甩開一套舊的制度,以新軍為基礎,另起爐灶,重新甄別,按照《陸軍人員補官體制》的規定進行衡量,凡是在年齡、文化、軍事素養、身體等方面不符合要求的舊軍官,一律不得授予軍銜,但他們原有的綠營官銜“可暫仍其舊”,以維持其生活,待后逐步淘汰。對于新錄用的軍官,也嚴格按章行事,非軍校畢業者一般不用。

四是隨著門戶開放,國際交往增多,要求有一個與國際上大體相統一的銜級制度。中國的門戶在被帝國主義的炮艦轟開之前,封建統治者閉關自守,孤陋寡聞,對中國傳統的武官階品制度,視為天經地義,沒有產生絲毫懷疑和動搖;鴉片戰爭后,“門戶洞辟”,中外軍隊之間接觸交往日益增多。按照慣例,各國軍人相遇,應互有禮節,但是一些驕橫跋扈的外國軍官,只接受中國軍人向他們行禮,卻不向比他們銜級高的中國軍官敬禮。這一現象對一些民族自尊心強烈的中國官員刺激很大,痛感“有傷國體”,便向外國駐華機構提出交涉。得到的答復是,因為辨認不出中國軍官的等級,所以無法行禮。1905年,練兵處在呈報的《陸軍官弁服帽章記》中,將此類事件作為改革章服制度的根據之一:“京畿內外各軍,華兵見洋官照例行禮,洋兵見華官則以服章不辨不相敬禮。若不亟定新制,昭示外人,亦殊非尊隆國體之道也?!币源藶橛?,敦促當局盡早完善軍銜制度。

三、清末營制改革軍銜制度確立的基本過程

所謂新軍,當時只是新在編制、裝備和操法上,而在人事制度上基本上還是沿襲綠營,所以在練兵實踐中矛盾很多,推行新制障礙重重。甲午戰爭之后,清政府不得不進一步采取措施,把軍制改革繼續進行下去。

1903年6月,為了統一軍制,編練全國軍隊,在北京“特設練兵處”,作為督練新軍的總機關。開始任命戶部右侍郎鐵良會同袁世凱“辦理京旗練兵事宜”。同年12月,任命慶親王奕劻總理練兵事務,袁世凱為會辦練兵大臣,鐵良為襄辦練兵大臣。包括軍銜等人事制度在內的營制改革終于開啟。

1904年9月,練兵處“參仿各國之成法,默察各省之情形”,奏準頒行《陸軍營制餉章》。這是一個軍隊實行全面“西化”的綱領性文件。包括軍隊體制、編制、服役、退伍、退休、訓練、獎懲、標旗、軍器、軍服、薪金、營舍、運輸、衛生等29 種“制略”。①《光緒政要》卷30。從中可以看出,涵蓋服役、退伍、退休、訓練、獎懲、軍服、薪金等各方面的軍隊人事制度已初見端倪。

從1904年開始,清政府通過頒布實施一系列章程制度,逐步推行西歐式軍銜制。1904年12月,練兵處會同兵部呈奏《另定新軍官制事宜》,建議“參仿八旗官員之秩序,旁采各國軍營之規制”②《東華續錄》卷190。,按照西方軍官軍銜的三等九級制,廢止舊的武官官階制度,建立新軍的階位品級體制,軍官“區為三等,析為九級”。這個奏折表明,清政府從此開始把移植西歐式軍銜制度提上了議事日程。

1905年3月,練兵處、兵部制定了《中國陸軍官弁服章》,設計出軍官軍服和軍銜符號的第一個圖案式樣。同年8月,練兵處上奏《陸軍軍官軍佐任職等級暨陸軍人員補官體制摘要章程》,提出軍官授銜的標準、條件、程序和要求等,③《清朝續文獻通考·職官考九》。同年12月頒布實行。從此,清朝陸軍的官制改革開始實施,軍官開始按三等九級制評定軍銜等級。

1909年11月,軍諮處上奏《陸軍人員暫行補官章程》,在軍官第一等第一級內增設大將軍和將軍銜,設立軍士銜三級,在軍官和軍士之間設“額外軍官”(即準尉)銜一級。

1910年12月,陸軍部奏定《陸軍補官任職考績章程》。這個章程對軍官的軍銜授予以及晉升年限、軍官職務任免、最高服役年齡的限制,以及軍官的考績辦法等,都作了詳盡規定,可以視為中國最早的一部《軍官服役條例》。在這個章程中還提出設置“軍用文官”的問題。

1911年3月,陸軍部在《奏定陸軍軍隊學堂服色章記圖說》中,正式將兵區分為正兵、一等兵和二等兵三級,并規定了他們的軍銜符號和服裝式樣。至此,西歐式軍銜制度的移植工作全部進行完畢,在清軍中形成一個上自大將軍,下至二等兵的完整軍銜體系,西歐式軍銜就這樣在中國“安家落戶”了。

四、清末營制改革軍銜制度的主要特征

清政府移植西歐式軍銜,從1904年12月批準練兵處和兵部的“另定新軍官制”方案開始,到1911年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軍銜體系為止,歷時6年多,分三個階段才最終完成。其主要特征有:

(一)區分等級,以八旗官名作為軍銜名稱。軍銜制度同過去清軍的等級制度相比,在等級設置上的變化是,改變了過去武職階品一列到底的敘位方式,而采取了區等分級的形式,即軍官“區為三等,析為九級”,軍士和兵各分三級,加額外軍官,共計六等十六級。以下是清末軍銜等級設置:

軍官:

上等第一級,大將軍、將軍、正都統

上等第二級,副都統

上等第三級,協都統

中等第一級,正參領

中等第二級,副參領

中等第三級,協參領

次等第一級,正軍校

次等第二級,副軍校

次等第三級,協軍校

額外軍官

軍士:上士、中上、下士

兵:正兵、一等兵、二等兵

其中,都統是八旗組織中每旗的最高軍事長官,滿語名稱為“固山額真”,順治十七年(1660),借用古代官稱定漢名為都統。參領,滿語名稱為“甲喇額真”,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努爾哈赤建立八旗制度時,于固山額真之下設置的一級官職。八旗還有“協領”的官稱,為駐防騎兵將領的名稱。軍校,八旗步軍營有“步軍?!?,圓明園內三旗有“護軍?!?,從八品武職中有“副軍?!钡?。上士、中士、下士銜稱,系采用夏商周三代之官號。

(二)設置軍佐官銜作為軍官軍銜的必要補充。清末軍銜的另一個特點是,在軍官之外另設有軍佐官銜?!蛾戃娷姽佘娮羧温毜燃夢哐a官體制摘要章程》說:“軍官之外,經理餉械,醫務法律等官員,是曰軍佐;所司事務重要且繁,必各有專門之學,始能勝任;與軍官事同一體,其品秩官階亦應相似,惟于官名之首,冠以同字,以示區別?!?/p>

清朝規定,軍佐按專業分為11 類,軍佐銜最多的設三等八級,最少的僅設一等二級。1905年首次規定,軍佐銜稱與同級軍宮相同,只是在軍官銜稱前冠一個“同”字,如“同副都統”“同正軍?!钡?。宣統元年,因“官名之上、冠以同字,亦嫌界限不清”,故改為在銜稱前加專業名稱,如“軍需副都統”“馬醫正參領”等。以下是軍佐官銜設置范圍及等級:

軍需、軍醫、制械官,設副都統以下三等八級;

馬醫、測繪、軍法官,設正參領以下二等六級;

書記官,設副參領以下二等五級;

稽查、軍樂隊官,設正軍校以下一等三級;

司書生、司號官,設副軍校以下一等二級。

(三)以職配銜,確保職銜對應。清末實行軍銜制后,沿用和繼承了外軍與中國古代的傳統,對職務和軍銜的關系作了明確規定?!肚迨犯濉ぢ毠僦尽酚腥缦掠涊d:

正都統,職任總統官(相當于后來的軍長);

副都統,職任統制官(鎮指揮官);

協都統,職任統領官(協指揮官);

正參領,職任統帶官(標指揮官);

副參領,職任一等參謀官;

協參領,職任管帶官(營指揮官);

正軍校,職任督隊官(相當于連長);

副軍校,職任排長;

協軍校,職任司務長。

清政府開始對職與銜的搭配規定,要求十分嚴格,叫做“以官配職,俾無參差”。但是經過幾年的實踐,證明難以實現職銜完全一致,遂于1910年修改為,一般情況下要“以相當之官,任相當之職”,“但遇軍職需材一時無適當人選,克副厥職,則或大于軍職一級,或小于軍職一級之官佐,亦可酌量派充。惟無論大小,其相差之率,概以一級為限,不得更有逾越?!雹佟蛾戃娙温氃囆姓鲁獭?。

(四)明確專業劃分,建立軍兵種體系。清代原來的武職階品,只有文武之別、尊卑之分,而無專業勤務之說。實行軍銜制后,對各種正參領以下軍官和所有的軍佐、軍士,均在銜稱之前冠以專業勤務名稱,如“步隊正參領”“軍需協都統”“工程隊下士”等,并用肩、領、袖章的不同底色加以區分,以明確每個軍人的專業職守。以下是1909年規定的軍官、軍佐和軍士的兵種和專業勤務種類:

副都統中,包括軍需、軍醫和制械等3 種專業勤務;

協都統與副都統同;

正參領中,包括警察隊、步隊、馬隊、炮隊、工程隊、輜重隊、軍需、軍醫、司藥、馬醫、制械、測繪等12 種兵種和專業勤務;

副參領、協參領、正軍校、副軍校中的專業勤務,與正參領同;

協軍校中,除同正參領中的12 種外,另有軍樂協軍校,共13 種兵種和專業勤務;

額外軍官中,包括警、步、馬、炮、工、軸、測繪、軍樂隊司務長、技士長等兵種和專業勤務10 種;

軍士中,包括警、步、馬、炮、工、軸等一般軍士和蹄鐵、鞍技、槍技、木技、鍛冶、會計、縫技、靴技、調護、測繪、軍樂等兵種和專業勤務,上、中士中有19 種,下士中有29 種。

軍兵種和專業勤務名稱及標記的出現,標志著部隊專業化程度的提高,為人才的定向培養和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軍銜制度對官兵專業上的劃分和要求,是中國軍隊建設史上劃時代的變化,官兵的選拔任用更加注重專業化和知識化的要求。袁世凱認為西方軍隊之所以強,由于“將皆知學,士皆素煉”,而清軍之所以弱,由于“將弁起家卒伍,但憑血氣,絕少謀略”。②《袁世凱奏議》第275 頁。又說:“我國宿將率多以血氣圖功,迨至暮年,膠執成見,固步自封,求其虛懷謙受研究新操者,百什中殆不一覯?!雹邸对绖P奏議》第1074 頁。有鑒于此,他在新建陸軍軍官的任用上,大膽地改變了長期沿用的蔭襲制和以戰功選拔的湘淮軍舊制,轉而選用北洋武備學堂畢業的學生分任統帶、幫帶、領官、哨官、哨長等職。同時創辦隨營學堂、武備學堂和其他各級各類學堂,作為編練北洋六鎮的各級軍官來源。張之洞認為德國陸軍之所以優秀,“其要尤在將領營哨各官無一不由學堂出身,故得人稱甚”①《張文襄公全集·奏議》卷41,第8 頁。。他在編練自強軍時,專門挑選天津、廣東兩處武備學堂出身之學生為營、哨官。數年以后,他在總結這一用人制度時說:“此次創練新軍,營哨各官取之兩處學堂出身之人,究視不學者領會較易,長進甚速?!雹凇稄埼南骞ぷ嘧h》卷41,第8 頁。后來,他在湖北編練新軍時,規定各級軍官均慎選日本士官學校畢業生及本省將弁學堂、武備學堂畢業生充補。以軍事學堂畢業生充任統帶、營哨等官,使軍官的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這種由經驗型軍官隊伍向專業型知識型軍官隊伍的轉化,無疑更能適應建設近代化軍隊和進行近代戰爭的需要,同時也推動了近代軍事教育的發展。

(五)軍銜晉升趨于制度化。清軍官制改革以前,官員升遷無一定規制,一般是靠上司“豫?!?,“咨部注冊”,然后“憑簽掣缺”。結果是有的“豫保之初,年力本強,數年后漸已衰老,騎射生疏,營伍廢弛”,到老也得不到升遷。這些人大概是“后臺”不硬,而“后臺”硬的則提升很快,“以兵丁積功保至提、鎮記名者,殆數難計”。③《清史稿·選舉五》。

實行軍銜制后,廢除了“豫?!薄氨Ee”等制度,改為按資歷勞績晉升。宣統二年頒布的《陸軍補官試行章程》中,專門寫了“升補”一章,里面規定,軍官軍佐“除特旨錄用、欽遵辦理外,均須循級而升,不得超越升補”,并規定了晉升年限:副都統升正都統,不規定年限,“恭候特簡”,即由皇帝特旨選升。協都統以下至協軍校各級軍官軍佐,升補期限一律為二年。

章程還規定,戰時升補,年限減半。在國際戰爭中建有功勛的官員,準許破格升遷,不受年限的限制。還規定,軍官軍佐休職、停職期間,不計算升補年資。升補辦法分“序升”和“拔升”兩種。序升系“挨次升補”,就是將銜齡已滿期限的官員名單,按順序排隊,上階出缺后依次升補。拔升系從銜齡滿期的名單中擇優升補。所謂升補,即升官補缺也。就是按編制定額,只有上一級出現缺額,下一級才能晉升,缺幾個補幾個,而不是凡銜齡滿期者都可以晉升。這個規定對控制官員定額,防止機構臃腫,消除冗官之弊端,是一個有效的措施。章程規定:正軍校以上官佐升補,一律為拔升;由副軍校升正軍校,序升、拔升各半,即一半論資排輩,一半擇優選升;由協軍校升副軍校,序升2/3,拔升1/3。

(六)以軍銜等級確定服役限齡,廢除官職終身制。中國古代官員有“七十致仕”(退休)的慣例,歷代傳承相襲。直到1904年的《陸軍營制餉章》問世,才對沿襲兩千多年不問官職高低而一律七十歲退休的成規,提出挑戰。其中有“退休制略”一節,明確提出,“軍營最貴朝氣,最忌暮氣”,因此兵丁要“更番訓練”,軍官要按時退休。退休年齡要根據職務確定。因為“官秩愈小,則職務愈勞。至于都守千把(即都司、守備、千總、把總),上承命令,下賴指揮,按日督操,更非精力稍衰者所能勝任”。于是,開始對各級軍官規定了五個不同等級的退休年齡:提鎮不限齡,副將六十五歲,參將、游擊六十歲,都司、守備五十五歲,千總、把總五十歲,到齡“皆令退休矣”。1910年,對官佐的最高服役限齡作了修訂,并寫入《陸軍任職試行章程》。規定常備軍官軍佐的服役年齡為:正都統,六十五歲;副都統,六十二歲;協都統,五十八歲;正參領,五十五歲;副參領,五十二歲;協參領,五十歲;正軍校,四十八歲;副軍校、協軍校,四十五歲。

章程還規定,凡正都統榮獲大將軍、將軍稱號者,以及特旨留用者,不受上述年齡的限制。其余官佐滿規定年齡后,一律退為后備役。服后備役的年限一律為6年。服滿后備役后退休。

五、清末營制改革軍銜制度流變的教訓及啟示

清末營制改革中引入西方軍銜制度,從擬議引入到正式頒定、發布實行,只經歷了大約8年的時間(1903—1911年)。但其對清軍面貌的改變,及對后世軍隊的影響卻十分深遠。無論是北洋政府時期,還是國民政府時期,軍隊的銜級制度不論是從銜級的設置,還是授予和晉升體系、專業門類劃分,主要精神基本上是沿襲和套用清末新軍的軍銜制度。但清末新軍的軍銜制度,未能挽救清朝的舊政權,某種程度上還加速了舊政權的倒臺,其教訓和啟示也是很深刻的。

(一)清末營制改革引入的西方軍銜制度,理念比較先進,體系比較完備,最終卻無疾而終,這啟示我們任何改革如果超越了當代的思想認識水平,也難以取得成效。清末營制改革引入的西方軍銜制度,不論是從軍銜等級設置的靜態機制看,還是從軍銜授予晉升等動態機制看,都借鑒了當時西方國家軍隊比較先進的做法。軍銜等級設置簡約明晰,軍銜的授予晉升也須遵循一定的法律法規,在革弊鼎新方面,新的制度確實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新的軍銜制度與軍官的服役周期聯系起來,很好地解決了軍官的進出走留和新老更替問題。這一制度體系還破天荒地將軍官的專業技術區分體現在軍銜的類別上,實現了向近代軍隊轉型的重要跨越??傊?,新的軍銜制度是對舊軍隊的根本性改造,當權者的初衷也是要打造一支面貌一新的“新軍”。但是,不容忽視的是,清末的軍隊畢竟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編練新軍,引入西方的軍銜制度,不論是在社會基礎上還是思想觀念上都還沒有向近代化和專業化轉變過來?!懊恳惶囟〞r代的人的認知能力只能達到為該時代的條件所容許的范圍和程度,與此相關聯,不同時代的制度也具有各自歷史性的特點?!雹傩柳Q:《制度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12 頁。制度的建立、設計看起來完美,但具體到落實執行上,卻離構想的目標差距較大。舊式軍隊出身的官兵,突然面對軍服上陌生的軍銜及兵種標志,很多人難以適應,在思想和行動上都有不自覺的抵制。鑒于舊軍隊軍官素質低下,邀功自重,難堪大任,袁世凱打算通過各類軍事學堂來培養選拔各級軍官,無奈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建立學堂的經費總是捉襟見肘,勉強為之。雖然軍校畢業生和留日士官生在新軍中占有相當比例,但仍有一批出身行伍、缺乏近代軍事素養的舊軍官充任要職,不適應練兵作戰的需要。

(二)清末營制改革引入的西方軍銜制度,在自身的設計上存在無法克服的矛盾,這啟示我們必須重視制度設計與運行的自洽性和邏輯一致性。制度設計的自洽性和邏輯前后一致性,是一項制度存在合理合法的根本基礎,而清末新軍中實行的軍銜制度,恰恰在這一問題上存在致命缺陷。雖然新的軍銜制度設計的理念比較先進,體系比較完備,總體上照顧到了制度包含的方方面面,但在具體制度內容的規定上,又脫不開舊軍隊的影子。例如,在軍官之外另設有軍佐官銜?!芭c軍官事同一體,其品秩官階亦應相似”,從當時的歷史背景看,軍佐官銜應是軍官軍銜體系的必要補充,但這一補充卻不一定是有益的。歷史事實也證明,將包括抄寫員、司號員甚至伙夫、馬夫也納入軍銜體系,是極其不嚴肅不正規的。這一做法無疑擴大了軍銜授予的范圍,扭曲了軍銜本應在作戰指揮體系中才有的權威和作用。大量軍佐及服務性人員的存在,實際上也助長了在舊軍隊中本已十分嚴重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軍銜的晉升,是軍銜制度體系中的重要環節。清末新軍實行軍銜制后,雖然廢除了“豫?!薄氨Ee”等制度,改為按資歷勞績晉升,也規定了晉升的年限,但在實際執行中,由于連年戰亂,各股勢力出于籠絡人心培植勢力的需要,規矩也是一破再破,升遷已無定法,各項制度也形同具文,難以落到實處。

(三)新制度的實行須以一定的政治、經濟條件為基礎,超越一定的歷史條件,制度的實行不能達到預期效果。中日甲午戰爭之后,清政府上下對變革軍制、編練新軍的主觀愿望十分迫切。但變革的前提是不能動搖祖宗成法,在新的軍銜制度推行過程中,為了繞開矛盾,不得不搞一些權宜之計。按照《陸軍人員補官體制》的規定,凡是在年齡、文化、軍事素養、身體等方面不符合要求的舊軍官,一律不得授予軍銜,但他們原有的綠營官銜“可暫仍其舊”。同時,按照新軍軍銜與職務對應起來的軍官體系,實行了優厚的官兵待遇。新軍統一餉章規定,鎮統月薪400 兩,協統月薪300 兩,標統月薪200 兩,管帶月薪100 兩,隊官月薪50 兩,哨官月薪25 兩。這一薪餉標準,相對于舊式軍隊來說,是非常優厚的。這些工薪開支,再加上武器彈藥、日常物資的消耗,對于財源枯竭、入不敷出的中央和地方政府來說,是難以承擔的。至辛亥革命爆發,全國總共只編成常備新軍14 鎮、18 協、4 標和一支禁衛軍,約26.9 萬人,不足原計劃36 鎮的一半。經濟落后,財政拮據,是陸軍編練計劃無法完成的主要原因,也是新軍銜制度難以為繼的根本因素。

(四)新的軍銜制度的推行,在改造舊軍隊的同時,也在推動著社會的進步,這啟示我們必須重視一個新制度包括工具性作用在內的綜合效果。軍銜制度的引進與實行,是在西方文化的沖擊下,采用與西洋的技術裝備相配套的制度體系來變革封建軍事制度的活動。雖然它沒有與政治改革同步進行,沒有改變軍隊的封建屬性,但加速了中國軍隊的現代化進程。為培養軍事人才而開辦的各類新式軍事學堂,不僅造就了大批具備一定專長的軍事人才,而且使傳統的封建教育受到沖擊;譯書局在傳播西方軍事思想的同時,也傳播了西方的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大量派遣武備學生出國留學,不僅使他們精通了西方有關駕駛、戰術、造船、制械等軍事技術,而且為中國造就了一批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這些人在清末資產階級革命興起之時,紛紛走上革命道路,成為清王朝的掘墓人。在一個舊秩序行將崩潰的社會中,軍事制度的改革創新有誘導和牽動一個巨大的現代運動的實質意義,清末營制改革中軍銜制度的變革,正是為加速這種舊的統治和社會制度的衰敗滅亡提供了動力和催化劑。另一方面,新軍銜制度的實行分別成為革命與專制雙方的工具。實行了新軍銜制度的北方新軍,最終淪落為軍閥手中的工具。袁世凱在利用西方軍銜制度改造新軍的同時,借推行新制,排斥異己,拉幫結派,培植私黨,制造對他的個人崇拜,從而使新軍帶有濃厚的封建性,最后演變成禍國殃民的北洋軍閥集團。此種情況表明,即便引入了具有較為先進建軍治軍理念的西方軍銜制度,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大環境下,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社會制度的時代烙印,很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和功能。北方的新軍始終把封建宗法思想作為建軍治軍之本,從而使其帶有濃厚的私人武裝性質,最終變成袁世凱反對民主共和、復辟帝制的工具。與此同時,南方的新軍,由于接納了一批具有民主共和思想的學生充當軍官和士兵,他們的宣傳教育,使軍隊具有一定的資產階級特性,一度充當了埋葬清王朝的先鋒,在中國近代史上寫下光輝的一頁。兩相對比,也啟示我們,實行相同的新軍編練制度和模式,灌輸不同的政治思想元素,其自身的建設方向將截然相反。更進一步講,輔助新軍建設的西方軍銜制度,可以部分解決官兵隊伍建設的資格和條件問題,但解決不了隊伍的立場和方向問題。

猜你喜歡
新軍軍銜軍校
基于CMIP6的珠江流域未來干旱時空變化
這一以少勝多著名戰例曾寫入解放軍軍校教材
說說“名詞所有格”
冀軍校
中國人民解放軍大校軍銜之概談
這里,有我們多彩的青春
新軍:清政府的掘墓人
外媒猜測中國軍銜改革走向
非洲國家軍銜自成體系
他從戈壁走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