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輿情對培養高校輔導員危機事件應對能力的影響分析

2020-12-01 03:11王亓彬
文存閱刊 2020年23期
關鍵詞:網絡輿情高校輔導員

王亓彬

摘要:如今網絡迅猛發展,對高校輔導員就有著更高的要求,要求輔導員要主動對接時代信息,加強個人互聯網思維方式,不斷修煉自身對于互聯網規律的掌握能力,對于網絡輿情的敏感度和應對能力。這就要求高校輔導員要擁有基本的媒介道德素養、敏銳的媒介意識、對媒介知識有著扎實的基本功底,和能夠靈活運用媒介的能力。本文將針對網絡輿情對培養高校輔導員危機事件應對能力的影響進行簡單探討,希望對閱讀本文的讀者有所啟發。

關鍵詞:網絡輿情;高校輔導員;危機事件

我國網民的年齡層在不斷降低,網絡輿情的影響越來越大。我國政府逐漸意識到加強對網絡輿情的正面引導作用的重要意義。目前,我國網民數量在不斷攀升,互聯網已經逐漸變成我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依賴網絡進行社交,與社會互換信息,使我們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信息渠道。而今00后大學生作為新一代網絡主力軍,網絡對其影響巨大,涵蓋生活的各個方面,如日常學習、生活娛樂、社交等等。而作為大學生聚集地的高校,因集聚了天南海北來自不同地方的學生,其生活習慣各有不同,加之大學生處于象牙塔與社會的過渡階段,極易受到外部影響,而網絡輿情復雜多變,極易對高校學生產生不利誘導因素,從而導致網絡輿情危機事件。而作為高校輔導員,是學校安排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對此,高校輔導員不僅要掌握傳統的危機應對能力,更要積極應對不斷變化發展的互聯網規律,切實提高自身對于網絡輿情的應對能力。

一、高校網絡輿情的一般特征

網絡輿情作為社會輿情在虛擬網絡空間中的發展和存續,因自身網絡特點,傳播速度極快,所以,對于網民接受和辨別網絡輿情的真實性能力要求提高。大學生一般擁有較高認知水平,習慣于從自身角度看待校園和社會,對于個人所關注的各種社會輿論熱點和焦點,有著極高的參與度,善于借助各種網絡平臺發表個人思想觀念,從而營造出特有的網絡輿論環境。這一情況的發生要求各高校輔導員要對高校網絡輿情有充分的認識,因勢利導,才能做好應對工作。

同時,高校輔導員應當注意到網絡輿情在一般社會輿情的基礎上,有較為顯著的特征。

(一)突發性和擴散性

網絡因其傳播速度快,信息內容豐富,是大學生獲取社會信息、交流自身思想的首要借助渠道。所以,一旦有人在網絡發布與高校群體具有高相似性的話題時,就會受到大學生的普遍關注,在第一時間內能夠得到大學生群體的反應。然而,這種輿情的產生一般沒有跡象可循,多為突發事件,借助網絡傳播速度,便使得輿情具有了傳播時間短、傳播影響范圍大的特殊性。

(二)信息隱匿性和偏差性

因每個人的經歷各不相同,所以當面對同一社會現象問題時,因為自身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導致產生觀點分歧或者產生不同的利益群體。而因為思考角度的不同也極為容易造成信息在傳播過程中失真,對剛了解問題的網民產生誤導,造成思想觀念誤差。同時,因為網絡的隱匿性和開放包容性,極易在這種環境下產生各種危機問題,因隱匿個人信息,所以不需對自己的一些言論負責,容易滋生各種錯誤思想,同時影響不計其數沒有較高認知能力的網民。另外,因為有些網絡交互所帶來的影響,還有可能泄露個人信息,造成安全隱患。

二、輔導員需具備一定網絡素養

輔導員是高校針對學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特別安排的工作者,是在高校中最貼近學生、最了解學生思想的群體,同時高校輔導員是高校對于網絡輿情危機應對的中堅力量?!盎ヂ摼W+”時代,對高校的要求也愈加嚴苛,因此,對于輔導員網絡輿情媒介素養能力有著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輔導員要擁有與時俱進的媒介觀念,在面對繁蕪的網絡信息時,輔導員還要主動轉變個人觀念,主動去適應學習新媒體知識,在實踐中不斷磨煉自己;另外,輔導員要擁有一定的網絡媒介技能,具備一定的網絡技術知識儲備,來應對隨時可能產生的網絡輿情危機,創新工作方式,實時掌握高校網絡輿情動態,用貼近學生的方式,正確引導學生理智上網,理智發表個人言論;與此同時,對于輔導員個人思想觀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輔導員應當具備辯證理性的媒介觀念,能夠對網絡信息進行甄別,同時以辯證的思想看待網絡輿情,不盲從、不排斥,在個人辯證理智的情況下,才能更好地引導教育學生合理網絡發聲。最為重要的是,輔導員需要具備應對網絡輿情突發危機事件的應對能力,在自身謹言慎行情況下,提升與媒體溝通的技巧與能力,做到面對危機事件能夠從容應對,有的放矢,才能創造高校健康有序的網絡輿情氛圍。

三、如何培養網絡輿情應對能力

現如今網絡的快速發展,極大地拓展了大學生視野,以前傳統嚴肅的理論和填鴨式的教育灌輸,在沒有較好的教育效果的同時,也不再受到學生的喜愛。網絡輿情的危機事件應對關鍵在于大學生本身,所以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深入學生內心,明確學生需求,對學生需求有所回應,創新思想教育模式。樹立全校師生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思想觀念,將話語權交還學生。是一項走心的工程,必須緊跟學生需求,及時回應學生的所思所想,挖掘創造學生喜愛的教育形式,如微電影、慕課等。網絡時代高校輔導員也應認清形勢,主動應對挑戰,以學生為主體,樹立創建師生“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思維,把“話語權”交還給學生,引導學生自我教育。

輔導員應主動做一個接觸網絡,努力提升自我,掌握網絡溝通藝術,緊跟學生思想動態,并能利用“網言網語”與青年學生進行對話和交流。在日常工作中,主動關注熱點和焦點問題,因勢利導,快速發布權威信息,構建主流輿論引導圈,建立全方位的輿情交流平臺,把握學生思想動態,同時暢通學生訴求渠道,從源頭上消除關于學校輿情的危險因素。

結語:

因此,對于網絡輿情,高校輔導員在進行危機應對能力提升時應當主動轉變自我理念,樹立學生主體意識;主動出擊,建立輔導員隊伍網上工作機制;加強學習,制定輔導員隊伍媒介素養提升計劃;

參考文獻:

[1]宣丹平.“互聯網+”時代高校輔導員網絡輿情應對能力培養途徑研究[J]. 智庫時代, 2019,186(18):207-208.

猜你喜歡
網絡輿情高校輔導員
數據挖掘技術在網絡輿情管理中的研究
“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園建設研究
發展視域下高校輔導員的職業化、專業化探析
心理學在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應用分析
新常態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國高校輔導員隊伍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
淺析網絡輿情治理
基于社會穩定視角的網絡輿情預警機制構建的思考
淺析儒家思想對高校輔導員專業化的作用
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的演化規律與監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