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聯動、協同育人模式探索

2020-12-01 11:53李金香
文存閱刊 2020年23期
關鍵詞:協同創新協同育人

摘要:協同創新、協同育人是目前推動高等教育發展的現實需求,而學生工作是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需要通過教學聯動實現協同育人。

關鍵詞:教學聯動;協同育人;協同創新

協同創新是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現實需求,協同育人是高校協同創新發展的必然要求。協同育人成為近幾年來高等教育研究和實踐的一個熱點問題。高校學生工作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協同創新、協同育人,實現教學聯動上需要與時俱進,轉變思路,提升學生工作實效。本案例以美術學院為例,旨在積極探索學生工作在推進教學聯動、協同育人方面的模式。

一、存在的問題

目前,高校學生工作相對獨立,有一套單獨的評價和考核體系。學生工作雖然在積極推動教學聯動、協同育人,但是工作實效并不明顯。以美術學院為例,由于學院學生專業特點突出,一方面學生與工作人員專業背景與之相差甚遠,在輔導員相對緊缺且有時調動頻繁的情況下,學生工作沉溺于繁雜的事務性工作,因而在推進教學聯動、協同育人方面存在瓶頸;另一方面,學院專業教師教學科研任務重考核壓力大,很多時候局限于教學工作,因而容易形成學生工作和學院教學等工作“兩張皮”的現象。因此,高校學生工作要想取得較好成效,就需要加強教學聯動,才能達到協同育人、全員育人的效果。

二、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及效果

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以及面臨的困境,結合學院工作實際和專業特點,我們的解決思路如下:積極爭取學院領導和專業教師的支持,在副書記帶領下,以學生工作辦公室為主,加強頂層設計,提供制度保障,搭建工作平臺,形成工作合力,實現全員育人格局。

按照解決問題的思路,有以下具體方法:

(一)針對學生工作人員專業背景相差大、調動相對頻繁的問題,學院為新輔導員提供入職培訓和專業交流。新進和調動輔導員入院后,首先要學習各專業的培養方案和近幾年的人才培養質量報告,熟知各專業大學四年的課程分布和設置。同時跟隨新生一起參加入院教育和專業引導的報告和座談,盡快熟悉專業設置和專業發展等情況。另外,利用學院單獨一棟教學樓的便利條件,輔導員每周多次深入教室了解學生專業學習情況,以便更好地為學生提供指導。

(二)加強學生工作相關數據的整理和積累。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整理了近五屆畢業生的就業和發展狀況,建立了用人單位和優秀校友數據庫,統計學生獲獎情況,每個學期進行班情、學情分析。每年度的學生工作數據和圖片資料上傳學院的辦公軟件釘釘,同時通報給各個系專業老師,這樣既有利于各項工作的傳承和持續,也能更好地促進教學聯動。

(三)通過制度激勵專業教師積極參與學生工作。制定學院學生工作公共服務分制度,為專業教師參與學生就業、學業指導等提供制度保障。專業教師在學生就業、競賽指導、班級導師、社團指導、社會實踐等各種學生工作中,只要做出貢獻和服務,就可以根據情況賦予其不同的服務分。專業教師參與學生工作的積極性得到明顯提高,學生在學業發展、專業比賽參與方面得到了更多、更專業的指導,學生獲獎數量和層次有較為明顯的上漲。

(四)加強頂層設計,將學生組織的各項活動與專業課程、畢業設計相結合,形成大思政、課堂思政的工作局面。比如,視覺傳達專業的相關視頻作業,內容為學院形象宣傳片的拍攝。書籍裝幀設計,內容可以是心理健康等內容。環境設計專業作業可以是對鄉村文化廣場改造的內容。社會實踐的主題墻繪通過專業設計、繪畫展現。學生社團活動和學院寫生展覽、作業展覽相結合。這些課程和實踐在鍛煉提升學生專業水平的同時,也起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學生工作和教學工作實現了更深層次的聯動。

(五)增加輔導員和專業教師的聯絡和互動。輔導員積極參加學院各系和各專業教師定期開展和發起的沙龍活動,以此深入了解學院的專業發展和進程。同時,及時向專業教師通報學生工作的相關活動和進展,以便專業教師更有針對性地參與學生工作。專業教師和輔導員互動加強,教學和學生工作兩方面效果得到提升。

(六)通過學院環境改造和環境提升工程,加強對學生的基礎文明教育和引導。學院教學樓改造突出專業優勢和專業特色,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學和學習環境。近幾年,畢業生畢業設計創作結合實際,以學院教學樓、教室為設計案例,將畢業設計作品留在學院,體現了學生對學校、學院的感恩之情。畢業設計成為畢業生教育工作的一個亮點。

經過努力,目前學院學生工作初步形成了教學聯動、協同育人的局面,效果初顯。2019年度,學院學生工作亮點突出,實現了多個突破:學院社會實踐獲得先進團總支稱號;學生競賽獲獎人數顯著上升;學院新聞宣傳工作成績突出;學生公寓成績大幅提高;學院就業率穩步上升;學生集體和個人榜樣作用凸顯,實現了“十佳班集體”“十佳大學生”評選零的突破。學院環境育人效果顯著,學院室內展廳和走廊展廳展覽效果顯著,贏得校內外一致好評,學生專業學習和創作氛圍日漸濃厚,實現了良性循環。

三、分析與啟示

在高校協同育人、全員育人的背景和格局下,高校的學生工作立足點和出發點都應順應局勢,從大局出發,主動出擊,轉變思路,換位思考,積極推進教學聯動、協同育人,形成合力,實現全員育人的格局。雖然學院目前在教學聯動、協同育人方面取得了一點成效,但是要形成長效機制還需要學校和職能部門提供頂層設計和制度保障。

(一)建立長效機制

通過提升頂層設計,加強制度建設,建立長效機制,形成全員育人、協同育人氛圍,達到最大合力。

(二)理清工作邊界

理清學生工作邊界,確定學生工作核心內容,提高學生工作效率,提升學生工作育人效果。

(三)加強溝通交流

建立學生工作部門和其他部門的溝通交流機制,定期溝通和交流,形成育人工作合力。

參考文獻:

[1]陳虹.協同育人與創新發展[M].北京:文化發展出版社.2017.

[2]廣東省普通高校學生工作專業委員會.學生工作的創新與發展[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

李金香(1980—),女,山東淄博人,研究生,講師,山東理工大學美術學院,研究方向:高校學生工作。

猜你喜歡
協同創新協同育人
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在大學生就業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專業教師與思想政治教師協同育人機制研究
協同育人視角下高校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
高職院校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的保障措施研究
云服務環境下的高校協同創新研究
校企聯合培養卓越工程師的產學研協同創新體系建設研究
高校腦科學人才培養模式初探
由“依附”走向“聯動”:學校與政府協同育人策略研究
物聯網工程專業協同育人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現代建筑技術協同育人基地的構建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