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色文化在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價值研究

2020-12-01 11:53楊勝君
文存閱刊 2020年23期
關鍵詞:紅色文化

摘要: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戰爭時期形成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將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中,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本文從“樹形象”“立信仰”“守初心”三方面進行分析,為探索高校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有效路徑提供借鑒。

關鍵詞:紅色文化;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路徑

無數革命先烈懷抱家國理想,毅然投身革命,他們不畏風雨,砥礪前行,即使在革命受挫時,也從未放棄最初的理想信念。紅色文化是凝聚了共產黨人和革命先烈堅定信念的寶貴精神財富,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將紅色文化融入高校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之中,使紅色基因在當代大學生中發揚傳承,讓廣大青年學子不忘初心,勇擔歷史使命,成為新時期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接班人。

一、樹形象,樹立優秀的道德榜樣

深入挖掘校史資源,以及高校所在地區的紅色文化資源,樹立典型革命形象。通過深入挖掘和研究,并推廣和宣傳,勾畫出鮮活的革命形象,起到良好的榜樣示范作用。翻開歷史的舊書卷,革命先烈的故事像一座座豐碑,他們的事跡感動著無數的人。比如入選“感動中國100革命英烈”的英雄人物,他們的舍生忘死、英勇就義的光輝歷程值得青年學生用心去感受和學習。在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傳播革命英烈英雄事跡,樹立道德榜樣,使學生潛移默化的接受紅色文化的熏陶,對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起著關鍵的作用。

如四川大學以校友紅巖烈士江竹筠為典型人物,打造“三個一”重點工程的紅色基因傳承。第一,依托江姐在校讀書期間的珍貴檔案資料如《轉系名冊》、《領取困難補助名冊》、《學生休學名冊》等,在江姐曾經生活的女生院舊址打造江姐紀念館,作為學校傳承紅色文化的重要基地。第二,學校師生自編自導自演的舞臺劇《江姐在川大》,用藝術形式展現了江姐在川大的崢嶸歲月。第三,在江姐曾經學習生活的生命科學學院成立“江姐班”,對全校學生起到輻射作用。在此基礎上,將江姐形象根深植學生心中,帶著對校友的崇敬,踏著革命先烈的足跡,努力學習,奮勇向前。

二、立信仰,積聚寶貴的精神財富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無數革命先烈的身上,我們看到的是崇高的思想境界,是頑強的精神信仰。感染我們的不僅僅是某一個人,而是一群人。如辛亥革命,五卅運動、南昌起義、長征、抗日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等各個時期犧牲的革命英烈。就四川地區而言,有“二·一六”慘案,成都十二橋慘案,渣滓洞大屠殺等。這些革命烈士披荊斬棘,為中華民族的崛起和革命的偉大勝利,不懼艱險,不畏犧牲,他們信仰至上,為世人所銘記。以先烈的革命精神為引領,將紅色文化滲透于學生課堂內外,融入學生日常思想教育中,使學生時刻牢記自身的歷史使命,堅定理想信念,積極投身于祖國的建設事業。

在血與火的洗禮中,形成的革命英烈精神,如紅船精神、長征精神,及具有地域特征的雨花精神、紅巖精神,是我國革命事業中形成的寶貴的精神財富。學??梢猿浞滞诰蚋鞣N紅色資源,調動學校內外多方積極性,諸如打造紅色文化革命教育基地,開展革命精神專題研究項目,紅色文化論壇等各類活動,弘揚紅色革命文化。如四川大學開展“江姐在川大”主題報告會,講述了江姐在國立四川大學的求學經歷,闡釋了“江姐精神”的豐富內涵及時代價值。同時開展“竹筠論壇”等各類活動,大力弘揚江姐精神和紅巖精神。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到革命精神形成的時代背景,感受到革命年代師生投身革命的深刻精神內涵,將紅色文化融入到當代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去,使革命精神在當代得到傳承。

三、守初心,傳承堅定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教育首先要從愛國主義教育做起,革命先烈們舍小家為大家的革命精神彰顯愛國情懷。新時期大學生身處和平年代,很少面臨生與死的考驗,需要激發他們的愛國情、報國志,鑄就深厚的紅色基因和光榮的革命傳統,讓愛國成為紅色文化的核心內容。一方面,將紅色文化融入課程全體系,納入愛國主義教育內容,不僅在課堂教學內容中引入相關紅色教育內容,而且使革命文化融入學生的課外實踐環節。另一方面,使紅色文化沁潤思政全方位,繁榮校園文化,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基因,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同時,將紅色文化教育納入學校文化建設中,通過多樣化的活動形式,使革命精神成為指引,讓全校師生感受其中,在參與中銘記歷史,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以對革命英烈事跡和革命精神的宣傳教育為切入點,深化紅色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并與大學生黨團教育相結合,強化輻射作用,帶動學生的理想信念。除此以外,在重要時間節點舉辦相關活動,如清明節組織學生在烈士紀念碑廳等場館開展緬懷革命先烈活動,追思先烈們的光輝足跡,提升學生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使大學生銘記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踏著英雄們的足跡,志存高遠,胸懷理想,做新時代紅色傳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參考文獻:

[1]陳永蓮,孫海英.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以沂蒙精神為例[J].紅色文化資源研究,2019(2).

[2]張帆.紅巖精神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實踐路徑[J].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4).

作者簡介:

楊勝君(1982—),女,山東濟陽人,四川大學檔案館,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紅色文化、校史研究。

基金項目:

四川大學檔案館(校史辦)2020年檔案和校史研究項目(項目編號daxs2020-24)

猜你喜歡
紅色文化
紅色文化在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養方面的作用
紅色文化融入高職校園文化的途徑探索
紅色旅游對紅色文化傳承和發展的作用研究
依托紅色文化資源 傳承紅色文化基因
紅色文化的當代價值及其實現路徑
新媒體環境下的紅色文化的發展和傳播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紅色文化的價值訴求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紅色文化:加強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有效載體
遵義會議題材宣傳畫中的象征手法運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