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譯專業與英語專業基礎課程教學模式差異研究

2020-12-01 13:19杜紅
文存閱刊 2020年23期
關鍵詞:英語語音英語專業教學模式

摘要:翻譯專業與英語專業在低年級階段開設的基礎課程基本一致,都注重語言基本功的培養。本文從翻譯專業與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差異出發,指出翻譯專業人才培養的特色,并以英語語音這門基礎必修課為例,進一步研究翻譯專業基礎課程教學模式的特點,以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

關鍵詞:翻譯專業;英語專業;教學模式;英語語音

隨著社會、文化、經濟、科技等方面的不斷發展,國際間的交流日益深入,社會對高水平、高層次專業翻譯人才的需求量也日漸增加。傳統的外國語學院或外語系專業數量極少,學英語的也就統稱為英語專業,而英語專業的畢業生可以從事英語教學、翻譯、外事等職業。以往人們認為,懂英語就可以從事與英語相關的各種職業,可以當英語老師,可以當翻譯,可以在外企工作等。然而,事實并非如此,英語專業培養學生英語的綜合能力,翻譯卻是一種專業的交流工具,是一種認知活動、一種技巧、一種藝術,具有專門性和特殊性。合格的翻譯人才要求英語和母語應用能力并重,并具備筆譯和口譯兩種技能,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既要重視語言培養又要注重技能訓練。

隨著社會對翻譯人才的需求,翻譯學逐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為高層次翻譯專業人才的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學科基礎。高校外語學院也紛紛成立了翻譯專業,使得翻譯專業人才培養系統化、專業化、科學化。

一、翻譯專業與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差異

培養翻譯專業人才,首先要正確認識翻譯專業人才與傳統的英語專業人才之間的區別。從兩個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來看,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差異:

一是培養目標不同。翻譯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通常是培養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深厚的人文素養、良好的職業道德、較強的英漢口筆譯互譯能力,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具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翻譯人才。能綜合運用翻譯專業學科知識和翻譯技巧策略實現有效的口筆譯翻譯活動,成為優秀口筆譯譯員。而英語專業則是適應國家基礎教育改革發展需求,培養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服務于基礎教育,具有強烈的從教意愿、健全的人格品質和一定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英語人才。

二是教學目的不同。翻譯專業教學目的是培養職業口筆譯員,培養具有獨立思考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跨文化溝通能力、德才兼備的應用型專業化翻譯人才。使學生具有問題意識和溝通能力,能緊跟本專業及相關學科的國內外發展動態,進行自主學習,形成反思能力和翻譯思辨能力。英語專業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具有扎實的英語學科知識、熟練的英語專業技能、具有較為扎實的英語語言、英語文學、英語國家和社會等方面的理論基礎和基本知識,掌握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和教材教法,能熟練運用英語聽、說、讀、寫、譯等基本技能進行中學英語教學。掌握班級組織與建設的工作規律和基本方法;能夠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做到教書育人,具有科研意識、反思能力和溝通能力。

三是畢業生就業前景不同。翻譯專業畢業生能在旅游、地方文化、商貿、科技、教育、外事等領域從事翻譯實踐,也可在政府、企事業單位及跨國公司等不同部門從事與語言文字相關的政治、經濟、文化等交流工作,英語專業畢業生則是在中學或其他教育機構從事英語教學、英語教學管理和研究的英語專業人才。

由于兩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不同,教學模式也一定存在差異。學者們對翻譯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方面研究得比較廣泛,對教學模式也有一定的研究。但是對兩個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模式,尤其是同一門課程在兩個專業教學模式的異同研究甚少,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以英語語音課程為例,對教學模式進行一定的探討。

二、翻譯專業與英語專業語音課程教學模式的差異

翻譯專業與英語專業在大學低年級開設的專業基礎課程基本沒有差異,目的是讓學生打下扎實的語言基礎。英語語音課是一門兩個專業都必修的基礎課程。除了掌握語音理論知識以及標準的英語發音以外,英語專業的學生要增加英語課堂用語的學習和實踐,而翻譯專業則需注重以下幾點:

1.注重英語口音聽辨

英語口音是指不同國家、地區的人在說英語時由于歷史、地域、方言等原因的影響,所說的英語和標準英語語音有一定的差異。在做翻譯工作,尤其是口譯時,如果不了解一定的口音知識,不會聽辨,就會對翻譯帶來一定的困難。例如: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口音上有差別;印度英語口音也頗有特色,他們說英語很難區分t和d、p和b、l和r這幾個音,輕重音節跟英語是完全相反的,所以聽起來很吃力;由于日本的語音系統只有五個元音,日語從語音角度講是以元音結尾的語言,沒有輔音結尾、所以日本人不習慣發輔音,有的時候甚至不能分清 r 和 l;泰國人吐字吞音,說話時把單詞尾音都吞沒了,完全變成了另一個詞;韓語中缺少一些必要的英語發音,比如f和v,除此之外,韓國人還容易b和p、d和t、l和r不分,所以發音也很難懂。當然,中國人講英語普遍透著濃厚的中國口音,中國人能發出所有英文元音、但卻不完全準確,容易用漢語拼音去代替。中文有較強的頓挫、但英文則注重流暢,節奏和語調有較大的差異。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明確告訴學生不同國家的人說英語有什么特點,并播放相應視頻、音頻,讓學生了解其差異,提高聽辨能力,以便在今后的翻譯工作中遇到不同口音也能胸有成竹。

2.創設真實場景

英語語音課程通常開課一年,第一學期注重基礎,學生學好英語音素的發音及相應的理論知識,糾音正調。第二學期注重實訓,用所學的理論指導發音實踐。在實踐教學中,筆者發現,學生學了語音知識后,經過不斷的練習,在讀英語的時候如果刻意的注意,會讀得更好、更標準。在有準備的情況下,朗讀一篇文章也是流暢標準。但是,一旦在自由交談或對話中,由于更重視說話的內容,思維的重點在內容而非語音,于是以前錯誤的發音又出來了。這是由于學生不良的英語發音習慣造成的,中小學階段學習的語音在學生們的腦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些錯誤的發音是脫口而出。習慣是很難改變的,這就需要長期的練習和針對性的訓練。

在英語語音課堂上,老師不僅要傳授語音知識,示范正確讀音,糾正錯誤發音,還要多給學生創設自然說話的場景,要創設一些即興翻譯的場景,英譯漢,漢譯英,模擬實際的翻譯場景,提供真實的翻譯材料,材料涉及的話題應盡量廣泛,才能與社會需求相適應。在語音課上,不只是朗讀,而要在自然說話的狀態下也做到發音標準。

結語:翻譯專業和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差異使得這兩個專業的基礎課程的教學模式也有所不同,作為教師,應仔細研讀兩個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及相應的教學大綱,轉變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模式,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培養出滿足社會需求的合格翻譯人才。

參考文獻:

[1] 孔勇. 英語專業翻譯方向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 北京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8).

[2] 林克難. 翻譯教學在國外[J].中國翻譯,2000:(2): 56-59.

[3] 孫偉.解讀《高等學校翻譯專業本科教學要求》(試行)——對構建復合應用型翻譯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J].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11(10).

[4] 尹朝. 翻譯課程建設與復合型翻譯人才培養[J]. 吉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11(10).

[5] 仲偉合. 譯員的知識結構與口譯課程設置[J].中國翻譯,2003(4).

[6] 仲偉合,穆雷. 翻譯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中國外語,2008(6): 4-9.

作者簡介:

杜紅(1974年-),女,籍貫:云南,英語教師,副教授,碩士學位,研究方向:為應用語言學。

基金項目:

本文系該研究得到《貴州省翻譯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支持,(項目編號:1340180305)。

猜你喜歡
英語語音英語專業教學模式
交互式教學在英語專業閱讀課改中的應用研究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Structure and context in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
Pragmatic Analysis of Cat in the rain
少數民族預科英語語音課程建設研究
關于大學英語語音的語用研究
語音層面英語歧義及其消解淺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