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代大樂與禮樂制度探微

2020-12-07 22:35沈學英
人民音樂 2020年7期
關鍵詞:大樂清歌燕樂

■沈學英

“契丹”之名正式見于史籍是公元389 年(北魏太祖登國三年)。自公元10 世紀初至12 世紀,契丹族在中國北方建立了遼朝政權,與北宋、西夏形成對峙,史稱又一次“南北朝”,為元朝的統一奠定了基礎。①在此過程中,契丹族積極吸收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思想文化,使得各個領域都有“用唐之制”的痕跡,從而加快了遼朝的歷史發展進程。遼朝在政治上循“唐制”的同時,在禮樂文化上承“唐樂”,塑造了北方民族文化同中原文化并行發展、相得益彰的歷史局面。

遼代大樂承唐,具有隋唐“燕樂”之功用。同時,其大樂的內容為《景云河清歌》,彰顯了契丹遼朝統治者重視中華禮樂文明,遵循“奉天承運”的歷史事實??傊?,遼代大樂是契丹族在傳承中原大樂文化的基礎上融合與認同的產物,體現了契丹族漢契一體的中華觀念。

根據文獻記載,作為具體音樂形態詞語的遼代大樂始見于宋、遼時期。②若以中原禮樂文化為背景解釋大樂之涵義,并以此觀照遼代大樂,不僅可以再現其歷史存在,也可以發現遼代大樂是中國禮樂文明和古代音樂演進中的一部分。

一、遼代大樂之來源

楊蔭瀏在《中國古代音樂史稿》中說明:“大樂”一詞,在遼、宋時期具有三種意義。③與此觀點相對照,并以《遼代·樂志》中與大樂相關的音樂史料為基本線索,將有助于我們進一步探索遼代大樂的來源。

《遼史·樂志》:“大樂器:本唐太宗《七德》《九功》之樂。武后毀唐宗廟,《七德》《九功》樂舞遂亡。自后宗廟用隋《文》《武》二舞?!颇?、五代板蕩之余,在者希矣。遼國大樂,晉代所傳?!薄哆|史·樂志》又載:“晉高祖使馮道、劉昫冊應皇太后、太宗皇帝,其聲器、工官與法架,同歸于遼?!雹苓@兩段史料記錄了遼代“大樂”承繼于唐的事實。

首先,文獻記錄了唐初雅樂建設的基本情況。唐興,朝廷草創,因襲隋代雅樂之制。⑤貞觀六年,唐太宗詔令制雅樂樂章,參與創作了《七德》《九功》⑥。至唐高宗時期,“三大樂舞”,即《七德》《九功》和《上元》入唐代雅樂系統。⑦至武后時,卻重置禮儀,“毀唐太廟,《七德》《九功》之舞皆亡,唯其名存”⑧。自此之后,“宗廟用隋文、武二舞”而已。而至晚唐時期,雖唐代禮樂已漸衰,因樂工流動之故,“契丹卻成為了唐代音樂的重要傳播地”⑨??梢?,“遼、金的音樂是直接從唐得來的?!雹獠⑶?,“遼之樂舞從后晉大規模的接受就有三次,太常樂、大樂(宴樂)、散樂,樂譜、樂器、樂工無所不包?!?這說明,不僅遼代“大樂”,而且遼代樂舞文化之源頭為唐,其傳承路徑為后晉。

其次,依據《遼史·樂志》的記載,遼代大樂在大樂器、樂隊編制、樂舞編制、樂調、樂聲等具體方面,大體因唐之舊。?其一,據《遼史·樂志》記載:“大樂器:玉磬,方響,搊箏,筑,臥箜篌,大箜篌,小箜篌,大琵琶,小琵琶,大五弦,小五弦,吹葉,大笙,小笙,觱篥,簫,銅鈸,長笛,尺八笛,短笛。以上皆一人。毛員鼓,連鼗鼓,貝。以上皆二人,余每器工一人?!?這段史料記載了遼大樂器共23 種26 件,并且種類繁多、氣勢宏偉。其二,據《遼史·樂志》記載:“《雜禮》雖見坐部樂工左右各一百二人,蓋亦以《景云》遺工充坐部;其坐、立部樂,自唐已亡,可考者唯《景云》四部樂舞而已?!边@段史料記載了遼大樂樂隊編制的基本情況,即由于樂工不足,曾以《景云》遺工充坐部。這說明,遼大樂的樂隊編制沿襲唐初,仍設坐、立部。其三,據《遼史·樂志》記載:“歌二人,舞二十人,分四部:《景云》樂舞八人,《慶云》樂舞四人,《破陣》樂舞四人,《承天》樂舞四人?!边@段史料說明遼大樂樂舞編制與唐同,由22 人組成。其四,據《遼史·樂志》記載,“雅樂有七音,大樂亦有七聲,謂之七旦。一曰娑陁力,平聲;二曰雞識,長聲;三曰沙石,質直聲;四曰殺候加濫,應聲;五曰沙臘,應和聲;六曰般贍,五聲;七曰俟利箑,斛牛聲。自隋以來,樂府取其聲,四旦二十八調為大樂?!闭f明了遼大樂調是直接從唐的俗樂二十八調繼承來的?。其五,據《遼史·樂志》記載:“各調之中,度曲協音,其聲凡十,曰:五、凡、工、尺、上、一、四、六、勾、合,近十二雅律,于律呂各缺其一,猶雅音之不及商也?!逼渲小拔宸补こ呱弦凰牧春稀笔?,即“工尺譜字”,其前身是燕樂半字譜,最早出現于唐代民間?。

總之,通過遼代大樂這一音樂文化實例,我們發現“遼承唐樂”的歷史事實?!斑|樂多出于唐,而金、元、明仍用之,異名同實,非禘一端?!?這說明,相比北宋,遼代更好地承繼并延續了唐代音樂文化,元代所承繼的音樂大多來自遼、金?。

二、遼代大樂之功用

《遼史·樂志》中記錄了遼代大樂在天祚帝天慶元年上壽儀中的具體應用,揭示了它所具有的“華夷”特色,及其隋唐“燕樂”之功用。

“自漢以來,因秦、楚之聲置樂府。至隋高祖詔求知音者,鄭譯得西域蘇祗婆七旦之聲,求和七音八十四調之說,由是雅俗之樂,皆此聲矣。用之朝廷,別于雅樂者,謂之大樂?!?/p>

《遼史·樂志》又記載:“天祚皇帝天慶元年上壽儀:皇帝出東閣,鳴鞭,樂作;簾捲,扇開,樂止。太尉執薹,分班,太樂令舉麾,樂作;皇帝飲酒訖,樂止。應坐臣僚東西外殿,太樂令引堂上,樂升。大臣執薹,太樂令奏舉觴,登歌,樂作。飲訖,樂止。行臣僚酒遍,樂作;文舞入,三變,引出,樂止。次進酒,行臣僚酒,舉觴,巡周,樂作;飲訖,樂止。次進食,食遍,樂作;武舞入,三變,引出,樂止。扇合,簾下,鳴鞭,樂作;皇帝入西閣,樂止?!?/p>

首先,文獻記錄了遼代大樂的樂理為“雅”“俗”共用“八十四調”?。俗樂蓬勃發展,少數民族音樂的大量輸入刺激了樂律學的發展??!鞍耸恼{”這一宮調理論的產生是我國古代音階、調式發展演變中的一個里程碑。自漢以來,如《隋書·音樂志》記載:“先是周武帝時,有龜茲人曰蘇祗婆,從突厥皇后入國,善胡琵琶。聽其所奏,一均之中間有七聲……譯因習而彈之,始得七聲之正?!g遂因其所捻琵琶,弦柱相飲為均,推演其聲,更立七均。合成十二,以應十二律。律有七音,音立一調,故成七調十二律,合八十四調,旋轉相交,盡皆和合……”?可見,“八十四調”,即燕樂音階原流行于龜茲一帶,在北周與突厥“和親”時,由樂工蘇祗婆帶入中原?。后經音樂家鄭譯推演為十二宮八十四調樂理,在宮廷雅樂和俗樂中共用。沈括對此卻有批評?!秹粝P談》記載:“五音:宮、商、角為從聲,徵、羽為變聲?!逯鶉嵶g始條具七均,展轉相生,為八十四調,清濁混淆,紛亂無統,競為新聲。自后又有犯聲、側聲、正殺、寄煞、偏字、旁字、雙字、半字之法。從、變之聲,無復條理?!?毫無疑問,遼代“大樂”具有“華夷”特色,是應宮廷“雅樂”“俗樂”并用的音樂實踐所需而產生,在當時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其次,文獻記錄了遼代大樂的功用為俗樂,且屬于隋唐之“燕樂”,代表宮廷宴享儀式之用樂?。需要說明的是,唐人所用的“燕樂”一詞代表著宮廷新音樂的總稱,它有一個內涵不斷擴大的過程?。據《新唐書·禮樂志》記載:“燕樂。高祖即位,仍復用隋制九部樂?!咦诩次?,景云見,河水清,張文收采古誼為《景云河清歌》,亦名‘燕樂’”?可見,唐初高祖武德(618—626)年間,燕樂繼承于隋制,沿用九部樂。?高宗時期,宮廷樂官協律郎張文收制成了《景云河清歌》,被列為唐代九部樂和十部樂之首,由此,狹義的“燕樂”概念產生。唐末時期,“燕樂”概念范圍進一步擴大,乃為宮廷中儀式性宴享樂的統稱。?由上可知,唐代“燕樂”主要有兩個涵義。其一,相對于宮廷祭祀音樂,它代表用于君臣交接儀式的音樂;其二,代表隋唐兩代的燕饗樂。?由此分析,按照“用”(功能)來分類,遼代“大樂”別于“雅樂”,屬于宮廷“俗樂”,代表著遼代宮廷宴享儀式之用樂。

此外,遼代大樂區別于北宋之大樂。宋代宮廷稱大樂為雅樂,以此來區別燕樂?。北宋大樂主要包括登歌大樂和宮懸(架)大樂,皆為雅樂之屬。?據《宋史·樂志》記載,北宋大樂經歷了六次改制,圍繞其中樂律問題的討論成為了難能可貴的資料。?國初,北宋大樂用后周王樸音律舊制。乾德四年(966年),太祖率先對大樂進行了改制。元豐三年(1080 年),神宗詔劉幾、楊杰考訂樂制,改革雅樂。?崇寧三年(1104 年),徽宗依魏漢律、劉昺所請,以新樂“大晟樂”廢除舊樂。大司樂劉昺言:“大朝會宮架舊用十二熊羆。按,金錞、蕭、鼓、觱篥等與大樂合奏。今所造大樂,遠襲古制,不應雜以鄭、衛。詔罷之?!?可見,較之遼代大樂,北宋大樂區別于燕樂,這與北宋時期出現的雅樂意識加強的傾向是相一致的。?

總之,遼代大樂的樂理為宮廷“雅”“俗”共用。但是就其功用來說,遼代大樂廣義上指用于娛人(而非娛神)的各種音樂,屬于俗樂范疇。正如《遼史·樂志》所記載:“用之朝廷,別于雅樂者,謂之大樂?!?/p>

三、遼代大樂之內容

作為具體音樂形態詞語的遼代大樂,它的內容為讌樂?!哆|史·樂志》記載:“朝廷用高宗《景云》樂代之,元會,第一奏《景云》樂舞。杜佑《通典》已稱諸樂并亡,唯《景云》樂舞僅存?!?這段文獻記錄了遼代大樂的內容為唐代“讌樂”,特指張文收所作的《景云河清歌》,又分為四部,有《景云》《慶善》《破陣》《承天》。?

在此需要厘清的史實是,在記錄唐代史實的文獻中,“燕樂”“讌樂”“宴樂”三詞的運用有明確的區別。?第一,唐代慣用“讌樂”“宴樂”二詞,“燕樂”一詞極少使用。并且,“燕樂”一詞多指稱周代的禮樂,而并不指稱宮廷的音樂活動和音樂品種。第二,“宴樂”一詞,既泛指“宴享之樂”,又具有“宴享作樂”的動態意義。第三,至于“讌樂”一詞,被用來指稱十部樂、坐部伎“諸樂之首”,傳達了特定場合用樂的政治目的和象征意義。如《舊唐書》卷28《音樂一》記載:“十四年,有景云見,河水清。張文收采古《朱雁》《天馬》之義,制《景云河清歌》,名曰讌樂,奏之管弦,為諸樂之首,元會第一奏者是也?!?又如《舊唐書》卷29《音樂二》記載:“讌樂,張文收所造也?!笨梢?,“讌樂”特指張文收創作的《景云河清歌》。

張文收以“景云河清”命名所作之樂,展現的是一個受命于天,文治武功。亦即是說,《景云河清歌》為一部政治樂舞。在唐代,《景云河清歌》以“景云河清”的主題,展現了君權“承天”的政治意識形態。?其中,《景云樂》源自天降祥瑞之寓意,象征著政治照明,天人感應;《破陣樂》,象征著太宗功法天下,掃清六合,四方賓服;《慶善樂》,源自文物粲然,制禮作樂之寓意,象征著武功既著,太宗修文;至于《承天樂》,最后總結太宗李唐,受命于天??梢?,《景云河清歌》是以“天降祥瑞、奉天承運”的形象作為國家正式禮樂出現的。

與此類似,遼代大樂的內容為《景云河清歌》,亦具有深刻的人文背景意義,彰顯了契丹遼朝統治者重視中華禮樂文明,遵循“奉天承運”的歷史事實。據契丹遼史研究,在契丹國家確立的過程是一個政權與神權結合的過程。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建國過程中“福瑞屢現”,為其政權的奪取贏得了一個“應天順命”的新局面。耶律阿保機出生時,便“神光屬天,異香盈幄”。在取代遙輦氏出任契丹可汗時,更建立了“龍錫金佩”這個天授神權的社會輿論。916 年(神冊元年)春二月,耶律阿保機建元神冊,標志著君權神授的觀念與君主專制政體的最終確立。?史料記載如下:“大赦。建元神冊。初,闕地為壇,得金鈴,因名其地曰金鈴岡,壇側滿林曰冊圣林?!?所謂“神冊”,代表的是神權國柄。所謂“得金鈴”(巫覡至上的法器),更是標志著耶律阿保機獲得了與天地溝通的工具。君權“承天”的政治意識形態是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專制政權、“化國為家”的主要途徑。通過契丹與中原唐朝歷史的勘驗比證,可以發現他們之間擁有一種由此及彼的“共生”關系。這種“共生”關系是適應國家統一體需要的結果,也是多民族融合發展的產物。?

綜上所述,遼代大樂是遼朝統治者至關重要的“工具”之一?!斑|樂承唐”的基本事實體現了契丹族“漢契一體”的中華觀念。如遼道宗稱:“吾修文物,彬彬不異中華?!?遼代大樂是中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國古代禮樂制度的重要一環。事實證明,“契丹族、漢族人民在不斷學習和不斷融合的條件下,共同進步、共同提高,有效地達到民族融合的境界”。?

①1125 年,遼朝被女真政權滅亡。此后,一部分契丹人參與金朝及元朝的建設,一部分契丹人建立“西遼”(1131—1218 年),存在九十余年。西遼滅亡后,在今伊朗南部建立起爾漫Kirman 王朝(1222—1303年),史稱“后西遼”。直至14 世紀末,契丹人基本上從歷史上消逝,融合于漢、女真、蒙古等民族之中。參見任愛軍:《契丹遼朝前期907—982契丹社會歷史面貌解析》,內蒙古大學2005年博士學位論文,第1 頁。

②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上),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 年版,第421—422 頁。

③第一,宋代宮廷稱“雅樂”為“大樂”,以此來區別“燕樂”;第二,南宋民間稱宮廷教坊所奏的“燕樂”為“大樂”,以此來區別“細樂”;第三,遼代宮廷稱前代傳下來的、比較隆重的“燕樂”為“大樂”,以此來區別“散樂”。參見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上),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 年版,第421—422 頁。

④《遼史·卷五十四·樂志》,第886 頁。

⑤據《新唐書·禮樂志》記載:“‘功成作樂’,蓋王者未作樂之時,必因其舊而用之。唐興即用隋樂?!眳⒁奫宋]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卷二十一·禮樂志十一》,北京:中華書局1975 年版,第460 頁。

⑥孫曉輝《兩唐書樂志研究》,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5 年版,第201—203 頁。

⑦“唐之自制樂凡三:一曰《七德舞》,二曰《九功舞》,三曰《上元舞》?!薄镀叩挛琛窞槲湮?,本名《秦王破陣樂》?!毒殴ξ琛窞槲奈?,本名《功成慶善樂》。這兩大樂舞由唐太宗親自參與創作和編訂,均以歌頌唐太宗文治武功為主?!渡显琛酚商聘咦谒?。參見[宋]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卷二十一·禮樂志十一》,北京:中華書局1975 年版,第467—468 頁。

⑧[宋]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卷二十一·禮樂志十一》,北京:中華書局1975 年版,第469 頁。

⑨唐代禮樂文化成為后世制度文化的典范,即五代十國仍傳承唐代雅樂的某些形式,五代后唐、后晉、后漢和北漢也皆沿用唐代的部分禮樂文化。中晚唐時期,出現樂工流動,即音樂文化下移的文獻現象。其中,唐代樂工除北上河中,西入蜀地,南至江南等邊途路線分散至各地以外,流往遼代契丹也是重要一支。參見孫曉輝《兩唐書樂志研究》,揚州大學2001 年博士學位論文,第134—138 頁。

⑩??黃翔鵬《中國古代音樂歌舞伎樂時期的有關新材料、新問題》,《文藝研究》1999 年第4 期。

?唐、后唐、后晉、遼樂舞文化傳承脈絡清晰明確。參見陳克秀《雁北笙管樂的調查與研究》,《中國音樂學》1994 年第3 期。

?王福利《遼大樂及其相關問題》,《黃鐘》2005 年第4 期。

?[元]脫脫等撰《遼史·樂志》(卷五十四),北京:中華書局2000 年版,第886 頁。

??王福利《遼大樂及其相關問題》,《黃鐘》2005 年第4 期。

?[清]高宗勒撰《續文獻通考》,北京:商務印書館,民國(1912—1949),第3695 頁。

?鄭祖襄《〈唐會要〉“天寶十三載改諸樂名”史料分析》,《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8 年第3 期。

?王小盾《隋唐音樂及其周邊·王小盾音樂學術文集》,上海學院出版社2012 年版,第84 頁。

?[唐]魏徵等撰《隋書·音樂志》卷14,北京:中華書局1973 年版,第345—347 頁。

?祝波《北周和親與隋唐音樂芻議》,《貴州大學學報》2006年第4 期。

?中央民族學院藝術系文藝理論組注釋《〈夢溪筆談〉音樂部分注釋》,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79 年版,第80 頁。

?鄭祖襄《唐宋“雅、清、燕”三樂辨析》,《音樂研究》2007 年第1 期。

?同?,第300 頁。

?《新唐書·禮樂志》,第469—471 頁。

?關也維《唐代音樂史》,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6 年版,第34 頁。

?具體來講,唐末至北宋初年,“燕樂”專指“二部伎”和“九部伎”兩種大型宴享樂部。北宋中期,“燕樂”專指“二部伎”、“九部伎”和歷代宮廷朝會宴享樂等。載孫曉輝《兩唐書樂志研究》,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5 年版,第341 頁。

?同?,第143 頁、第300 頁、第304 頁。

?同②,第421—422 頁。

?張詠春《制度視角下遼、宋、金、元的大樂》,《天籟》2005 年第1 期。

?李方元《〈宋史·樂志〉研究》,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 年版,第299—300 頁。

?元豐三年,劉幾說:“如景祐故事,擇人修制大樂?!眳⒁奫元]托托等撰《宋史·卷一二八》,北京:中華書局1997 年版,第2940 頁。

?[元]脫脫等撰《宋史·卷一二九·樂志》,北京:中華書局1997 年版,第2981—2983 頁。

?同?,第86 頁。

?《遼史·卷五十四·樂志》,第886 頁。

??孫英剛《音樂史與思想史——〈景云河清歌〉的政治文化史研究》,《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26 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有代表性的唐代文獻指《太樂令壁記》(唐)、《通典》(唐)、《樂府雜錄》(唐)、《舊唐書》(五代)《唐要會》(宋初)、《太平御覽》(北宋)、《新唐書》(北宋)、《樂府詩集》(南宋)、《唐音癸簽》(明)。參見曾美月《唐代文獻中燕樂、讌樂、宴樂語義異同辨析》,《音樂研究》2003年第4 期。

?“采古《朱雁》《天馬》之義”,指張文收模仿漢武帝以祥瑞命名樂舞的創作風格,而所作的《天馬》和《朱雁》。參見孫英剛《音樂史與思想史——〈景云河清歌〉的政治文化史研究》,《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26 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年版。

?孫英剛《音樂史與思想史——景云河清歌的政治文化研究》,被禁南北朝隋唐史資料,2010 年。

?任愛軍《契丹遼朝前期(907—982)契丹社會歷史面貌解析》,內蒙古大學2005 年博士學位論文,第57 頁。

?[元]脫脫等撰《遼史·太祖紀上》,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第7 頁。

?任愛君《應當重新認識契丹遼朝的“一國兩制”》,《昭烏達蒙族師專學報》,1992 年第2 期。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卷四九《祭統第二十五》,《十三經注疏》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年版,第1345 頁。

?羅炳良《炎黃文化傳統與遼金夏金元歷史認同觀念》,《史學史研究》2012 年第3 期。

猜你喜歡
大樂清歌燕樂
王亞平
7天6場會大肆圈粉!大樂在遼寧對蝦養殖圈刮起“蝦富肽”旋風
買苗就送“蝦富肽”!大樂中聯攜手在博興養蝦界攪動風云
唐代燕樂與多部伎的關系①
《清歌》點評
我的過年大樂事
斟一杯濁酒,譜一曲清歌
中國詩歌與音樂關系的歷史演變
找個富婆過錢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