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背景下重慶民族民間音樂對外傳播初探

2020-12-08 16:07徐琳
頌雅風·藝術月刊 2020年9期
關鍵詞:民族民間號子跨文化

◎徐琳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是國際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積極探索。為貫徹落實《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戰略規劃》,文化和旅游部下發了《關于開展“中華優秀傳統藝術傳承發展計劃”民族音樂舞蹈專項扶持工作的通知》。該計劃積極鼓勵國內藝術團隊創作以“一帶一路”為核心的藝術作品和相關演出,大力扶持藝術院團進入“一帶一路”沿線城市進行藝術傳承發展和文藝傳播。各地方積極響應國家方針政策,紛紛頒布戰略行動方案。2015年重慶市人民政府發布了《重慶市“一帶一路”倡議行動方案(2015-2017年)》的通知, 其中提到加強文化旅游合作,擴大與沿線國家在文化體育、文藝演出等交流,推動特色文化“走出去”。這些時代政策背景給重慶民族民間音樂進一步傳承、發展與海外傳播帶來了極大的機遇和挑戰。

一、“一帶一路”背景下重慶民族民間音樂的傳播價值

(一)文化交流價值

“一帶一路”戰略方針給我國文化交流與互通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這既是推動重慶民族民間音樂海外傳播及深化傳承的重要機遇,也是重慶民族民間音樂積極走向世界的戰略機遇。重慶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民族民間音樂種類繁多、體裁眾多,有豐富的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重慶民族民間音樂從地理位置劃分為西南主城區、東北三峽庫區、渝東南片區。其音樂種類豐富、歷史悠久,有深厚的音樂文化底蘊。渝東南地區有石柱縣的土家族啰兒調、斷頭鑼鼓、川江號子、斗鑼;彭水縣的鞍子苗歌、嬌阿依;秀山縣的秀山花燈、勞動歌、農事歌、山歌;武隆區的后坪山歌、鴨平吹打、仙女山耍鑼鼓、平橋薅秧號子;酉陽縣的木葉情歌。渝東北地區有城口縣的三人鑼鼓和薅草鑼鼓;云陽縣的新津船工號子、打夯號子和五句子歌;巫山縣的龍骨坡抬工號子;萬州的鑼鼓樂、高腔山歌、燈調小調、婚嫁歌。西南主城區有巴南接龍吹打。這些民間音樂彰顯了巴渝特色和地域文化。

(二)文化傳承價值

“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傳承和對外傳播重慶民族民間音樂文化是本地音樂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責任。文化互通交流需要對重慶諸地區民族民間音樂進行挖掘,開發民間音樂資源,整合地區優秀音樂資源,選擇適合傳播、弘揚的音樂類型音樂代表作品。尤其是對于目前研究開發比較有限的土家族民歌、巫山龍骨坡抬工號子、木葉情歌、接龍吹打、高腔山歌等,給予更多開發、傳承與保護。因此整合、梳理重慶地區優秀音樂資源,在此基礎上通過國際媒介傳播,能有效推動重慶傳統音樂文化的挖掘、保護與傳承。與此同時,有著深厚音樂文化底蘊的重慶民族民間音樂,一定能在“一帶一路”倡議中促進重慶民族民間音樂發展,提升重慶直轄市的城市自信心。

二、“一帶一路”背景下重慶民族民間音樂的傳播局限

(一)音樂文化認同不足

“一帶一路”背景下進行民族民間音樂傳播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沿線國家對該音樂文化是否認同,這樣才有利于推進民族音樂在沿線國家的傳播。但是重慶地處內陸,四周環山,音樂文化豐富卻鮮少對外傳播,同時受當今多元文化沖擊和現代音樂的影響,重慶本地區人民自身對于民間音樂認同不足,民族民間音樂文化特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不夠。如川江號子中對萬州船工號子的研究傳承與保護比較多,但是對打夯號子、抬石號子研究和開發相對較少;在民歌中對秀山花燈與彭水鞍子苗歌的研究較多,對于土家族婚嫁歌、勞動歌等研究較少;在民間鑼鼓樂巴南接龍吹打與城口三人鑼鼓等都有待進一步開發。因此,對民族民間音樂挖掘深度和廣度不足,嚴重制約了跨文化傳播的內容選擇與輸出自信,成為阻礙重慶民族民間音樂傳播的首要困境。

(二)跨文化傳播載體不足

不同音樂文化都有相對穩定的文化生態環境和傳播方式。重慶民族民間音樂往往以口傳心授、現場展示為主來傳播。例如彭水鞍子苗哥嬌阿依以苗語(酸話)演唱,采用口口相授的形式傳承, 主要的傳播形式是以民俗節日、群體聚會的現場展示為主,以融入中小學教育傳承為輔,傳播載體有限。眾多的重慶民族民間音樂具有特定的區域性,如果進行跨文化傳播則必然需要借助傳播工具,借助于現代大眾傳媒等技術。歐美發達國家民間音樂的傳播現代傳媒技術上一直優先于我國互聯網,我國的媒體傳播載體不足,傳播過程以慣用的中國思維,是否符合沿線國家人群的文化接受習慣,傳播內容是否針對性,這也成為制約重慶民族民間音樂跨文化傳播的阻礙。

三、“一帶一路”背景下重慶民族民間音樂的傳播路徑

(一)構建跨文化傳播內容體系

重慶民族民間音樂對外傳播過程中,我們首先要打破慣用老套的傳播模式,祛除傳播過程中的“官方喉舌”姿態,打破“我想傳播什么”“你應該知道什么”的傳播誤區,而是在研究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音樂文化接受習慣,充分挖掘重慶民族民間音樂特色文化資源的基礎上,選擇適宜于對外傳播的針對性內容。

(二)構建差異化傳播模式

“一帶一路”沿線有65個國家和地區。在傳播過程中,我們需要正視各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選擇具有一定文化認同基礎的周邊國家以及易于接納多元文化的國家作為突破口,依托戰略平臺,更深層次開展文化交流。我們需要深入了解傳播國家的民族性格和音樂文化接受方式,了解當地民眾的文化形態、思想意識、風土人情等,并針對不同差異的國家地域有針對性、有傾向性地制定內容,選擇傳播國樂于接受的傳播方式,深入其日常生活中進行傳播。在傳播載體選擇上需要結合傳播對象國的實際情況進行,如在新媒體比較發達的國家進行大眾媒體對接,而在不發達國家可以采取傳統模式進行傳播;在傳播廣度和深度上,選取區域性、階段性、循序進行的傳播模式,選擇重要的區域以點帶面進行傳播,有階段性循序漸進地進行音樂文化推進。

(三)構建立體傳播手段

新時代背景下,在傳播手段上不僅要關注傳播平臺的整合,更要關注傳播手段的產業化。重慶民族民間音樂“一帶一路”跨文化傳播需要運用多元傳播手段,聯合政府、企業、民間社團、教育、個人、媒體等多元平臺進行深度傳播。政府手段多指借助政府,重視重慶民族民間音樂的跨文化傳播,通過文化交流、政治訪問等形式實現傳播。企業手段則是將重慶民族民間音樂文化與企業文化相結合,讓傳播對象國在產品消費過程中體驗重慶民族民間音樂。民間社團手段則是運用社團的交流和音樂交互實現音樂互動。教育手段則是將在“一帶一路”沿線的孔子文化學院進行一定程度的重慶民族民間音樂文化傳播,通過開設相關的課程、展覽、講座和演出等為其傳播奠定基礎。個人、媒體手段則是運用網絡、自媒體、電視等等信息技術手段進行重慶音樂文化宣傳。單一的傳播手段效果是有限的,因此還可以將重慶民族民間音樂以不同的主題打造產業型的文化交流形態,實現其與企業產業、旅游產業、演藝產業、影視產業等的聯動式發展,從而最終提升跨文化傳播話語權,增強重慶民族民間音樂文化產品的表現力。

本人在前期研究中,收集整合了重慶各地區的民間優秀音樂作品視頻以及部分打造作品,在國外大型互動博客“推特網”“油管”視頻網和“INS”網站上,針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設了名為“重慶民族民間音樂之窗”的專欄,自2020年11月開設以來,受到沿線國家不少音樂粉絲的歡迎,點擊率較高,也收到不少評論,內容主要是對重慶民間音樂的喜愛和對原生態音樂的尊重,他們也提出了很多對民間音樂感興趣的問題和話題,有些關注者甚至給我寫信留言表達對民間音樂的喜愛,從整體反饋形式上更傾向于喜愛將民間音樂改編打造的現代音樂風格形式。對于如何更好地在專欄中宣傳重慶民族民間音樂以博得更多人的關注和喜愛,諸此內容本人及團隊在繼續研究中。

四、結語

“一帶一路”背景下重慶民族民間音樂傳播研究是對現有重慶民族民間音樂傳播的重大拓展與補充。它預示著“重慶民族民間音樂”將遵從“一帶一路”發展規律與文化交流、認知發展規律,從傳統內部傳承和保護,轉化為對外弘揚重慶民族民間音樂特色的傳播研究。該研究以文化和旅游部相關文件為指導,以民族民間音樂文化實踐為基礎,以探索音樂文化傳播為核心,以“一帶一路”倡議下重慶民族民間音樂文化傳承與保護研究為重點,探索未來重慶民族民間音樂文化傳播方向,尊重沿線國家的文化差異,強調多元、多渠道的音樂文化發展,通過多平臺,打造重慶民族民間音樂文化品牌。

猜你喜歡
民族民間號子跨文化
論民族民間音樂在高校音樂欣賞課中的滲透與開展
“校團”協同背景下推進民族民間音樂教育發展研究
吶喊中的精神力量——東臺弶港漁民號子
王建中的未刊手稿《日本漁民號子》研究
開山號子喊山歌
冬奧背景下我國民族民間冰雪運動傳承研究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寫作
中國當代民族民間美術理論研究趨勢
論跨文化交流中的沖突與調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務英語翻譯的應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